松竹亭匾(萊園福德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
「松竹亭匾(萊園福德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753598 , 欄位Id的內容是75359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松竹亭匾(萊園福德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萊園在1887年(光緒13年)初建,林文欽先生起建,供母親羅太夫人休憩所用;至1893年(光緒19年)林文欽考取舉人後,擴建萊園範圍,為效法春秋時期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孝行,命名「萊園」。
根據林獻堂「先考文欽公家傳」所云:「…….而母羅太夫人在堂,雅慕萊子斑衣之志,築萊園於霧峰之麓,亭臺花木、靜寂幽遂家蓄伶人一部。春秋佳日,奉觴演劇侍羅太夫人以游。所以娛親者無弗致。」萊園、台南吳園、新竹北郭園及板橋林本源邸園,合稱台灣四大名園。
萊園有所謂「十景」,其中一景「社公祠」,即松竹亭,原在萊園內的龜仔山,即今明台高中「允卿樓」後方, 1921年(大正10年)林獻堂先生再次修建萊園之時,將社公祠移到附近。 1976年(民國65年)之後,由於萊園中學從霧峰街上遷入萊園,社公祠再度搬遷到現今萊園福德宮的位置。
松竹亭匾,為林獻堂之父林文欽先生考取生員(即秀才)當年所捐贈,落款時間為光緒十年(1884)甲申秋穀旦,目前仍掛在萊園福德宮內。林文欽考中台灣府儒學秀才,打破了林家世代務農習武的傳統,於是奉匾酬神。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3598&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C1FEB443-0B9A-473F-843B-5F024E40566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1-10T16:59:1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98
Id
753598
Title
松竹亭匾(萊園福德宮)
Description
萊園在1887年(光緒13年)初建,林文欽先生起建,供母親羅太夫人休憩所用;至1893年(光緒19年)林文欽考取舉人後,擴建萊園範圍,為效法春秋時期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孝行,命名「萊園」。 根據林獻堂「先考文欽公家傳」所云:「…….而母羅太夫人在堂,雅慕萊子斑衣之志,築萊園於霧峰之麓,亭臺花木、靜寂幽遂家蓄伶人一部。春秋佳日,奉觴演劇侍羅太夫人以游。所以娛親者無弗致。」萊園、台南吳園、新竹北郭園及板橋林本源邸園,合稱台灣四大名園。 萊園有所謂「十景」,其中一景「社公祠」,即松竹亭,原在萊園內的龜仔山,即今明台高中「允卿樓」後方, 1921年(大正10年)林獻堂先生再次修建萊園之時,將社公祠移到附近。 1976年(民國65年)之後,由於萊園中學從霧峰街上遷入萊園,社公祠再度搬遷到現今萊園福德宮的位置。 松竹亭匾,為林獻堂之父林文欽先生考取生員(即秀才)當年所捐贈,落款時間為光緒十年(1884)甲申秋穀旦,目前仍掛在萊園福德宮內。林文欽考中台灣府儒學秀才,打破了林家世代務農習武的傳統,於是奉匾酬神。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1-10T16:59:1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
「松竹亭匾(萊園福德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8
Id:
222118
Title:
台東球界的實業團與製糖團,於大正四年(1915)夏合照
Description:
林桂興回到台東家鄉加入櫻組之後,不久即成為櫻組棒球隊的一員,從此和棒球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棒球運動何時傳入東台灣?根據湯川充雄《臺灣野球史》一書中記載,大正6年(1917)台東就已經有了製糖團等企業團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66
Id:
279566
Title:
羅定國至歧萊積勞成疾,感染瘴氣而死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羅定國,雲騎尉,綏營左旗中哨正哨官.光緒元年,駐歧萊.治事勤奮不顧身,積勞染疫,六月卒.
MOC_Id:
Culture_People601737
Id:
601737
Title:
郭鶚翔
Description:
郭鶚翔(1839-1907),媽宮社東甲人,生於1839年(道光19年),父親郭朝勳與伯父郭朝熙皆為當朝秀才,可謂當地知名的書香世家。郭鶚翔於1870年(同治9年)中舉,時年32歲,為澎湖最後一位
吳吉祥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472928
Id:
472928
Title:
吳吉祥
Description:
吳吉祥(1970~)的書法啟蒙於父親,直到求學期間加入書法社,經學長介紹到文化中心從黃羣英老師學習書法,並參與多個民間書法社團切磋琢磨,才真正領略書法運筆要領及書寫的樂趣,從古人碑帖的臨寫到自運創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75
Id:
660475
Title:
臺中國語學校時期師生合照
Description: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師範教員養成教育,始自明治28(1895)年7月,創設於臺北的芝山巖學堂。後於明治32(1899)年4月分別在臺北、臺中、臺南設立師範學校,至明治37(1904)年所有的師範教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0
Id:
279620
Title:
劉省三目昏耳聾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劉省三電復,病未愈,目昏耳聾,萬難應召。
溫喬文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5782
Id:
515782
Title:
溫喬文
Description:
溫喬文(1978-)生於桃園,現為桃園市立陽明高中美術班老師,其祖父為膠彩名家溫長順,幼時就由祖父親手帶大,受到祖父花鳥畫的溫潤畫風影響,產生對藝術的興趣。八歲即展現美術才華,作品曾代表市府至美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206
Id:
265206
Title:
最受劇組歡迎的拍攝現場-憲光二村,看見移民博物館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7年(2018)11月出版,記錄桃園市龜山區憲光二村保存、活化再利用為臺灣第一座移民博物館推動歷程的《憲光二村,看見移民博物館》一書中的一篇。
電視劇傳播效應之大,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25
Id:
284425
Title:
健康快樂之泉源─國際太極氣功十八式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擺厘社區的日曆。本篇11月4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34
Id:
281034
Title:
劉同升患羸疾,嘔血而死亡 爝火錄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劉同升卒於贛州。 同升已得羸疾,日與士大夫講忠孝大節,聞者咸奮。至是,嘔血數升卒。
880咖啡館裡的黃郁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14588
Id:
314588
Title:
880咖啡館裡的黃郁修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馬公市一家「880咖啡」館合夥創辦人黃郁修先生正聚精會神為顧客調製咖啡的樣子。「880咖啡」館位於馬公市樹德路21號,是由年約30歲的黃郁修先生與堂哥TED先生合開。堂哥TED負責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45
Id:
672045
Title: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招待菲律賓華僑台灣考察團
Description:
這是台灣新生報第五十八期之〈星期畫刊〉,發行時間民國39年9月10日。
該剪影為1950(民國39)年8月31日於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會址臺北市長沙街一段27號前拍攝。應邀出
穿清朝式服飾禮裝的老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92
Id:
660792
Title:
穿清朝式服飾禮裝的老爺
Description:
穿著清朝式服飾禮裝,上衣布紐扣扣於胸前中間,手拿扇子。係日本明治35(1902)年時期的老爺照片。 清朝一般男服有袍、換、衫、褲等,馬褂,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馬褂有對襟,大褂,琵琶褂等式樣,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44
Id:
277644
Title:
莊氏教娘事姑至孝,姑姑生病多年,皆親伺湯藥 金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莊氏教娘,浦頭人;適賢聚鄉太學生顏正禧。年二十九,夫亡;子幼,堅心守節。事姑至孝,姑晦病十餘年,湯藥不離左右;凡滌器,皆以身親之。子銀龍,娶妻許氏意娘,公煉之女,後浦人;年三十,喪偶。孤方八歲,姑
伯伯阿姨們的家鄉菜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26657
Id:
126657
Title:
伯伯阿姨們的家鄉菜
Description:
軍人在前線以生命換取國家安全,而對在後方薪水微薄的家眷有著相當的照顧。軍眷實物補給按月送補到家,依家中人口數配給麵粉油、塩與焦炭等。麵粉袋一面印有中美合作,另一面空白,節儉的媽媽們就利用麵粉袋做成
前羅東鎮長—陳國賢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50
Id:
514350
Title:
前羅東鎮長—陳國賢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26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477
Id:
284477
Title:
後記‧憲光二村駐地工作站:學青眷潮二重奏
Description:
憲光二村駐地工作站在民國105年(2016)正式成立,配合眷村文化節的活動敞開村門,除了讓憲光二村的居民回到家鄉,更使年輕學子們能瞭解當地的歷史。 工作站表示,帶領一群高中生進入村子,是一種挑戰,也是
瓦磘溝願景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3384
Id:
253384
Title:
瓦磘溝願景社
Description:
永和社區大學於2014年4月開始編輯《我家後巷有小河-瓦磘溝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一書。網羅了關注瓦磘溝的成員: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文史工作者許明正、陳東華,及永和社大「123生態雙和社區
連江縣長王恕民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0
Id:
139290
Title:
連江縣長王恕民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傻愛莊--合昌商行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988
Id:
304988
Title:
傻愛莊--合昌商行
Description:
呂戊辰(1880-1930),生於清代港仔鄉。呂戊辰本姓蕭,父親蕭鍬,係港仔南蕭三房9世裔孫,早亡;母再嫁呂各日,蕭戊辰乃從繼父姓,改姓呂。 呂戊辰爾後移居媽宮東門朝陽門城外「埔仔尾」89番號(今馬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91
Id:
279591
Title:
春天氣候溫暖,喘急應可漸止 李文忠公選集第二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昨又奉二月二十六日手示,知已力疾銷假,惟氣喘無眠,尚未甚減。春暖氣和,喘嗽定可漸止。
三代武術世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334318
Id:
334318
Title:
三代武術世家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不僅形塑出公民社會的終身教育體系特質,也努力紮根地方文化特色,才能將知識的力量引進社區,累積與建構出獨樹一格的地方學知識體系。
北投洪文定先生曾經在北投社大開課,傳授台灣拳術,他也傳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742
Id:
684742
Title:
救國團瑞三煤礦礦冶工程研習隊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7年7月30日拍攝,主題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暑期青年育樂活動。礦冶工程研習隊活動在瑞芳猴硐瑞三煤礦舉行,並受瑞三煤礦董事長李建興支持,學員約有30餘人,多為各大專礦
憲光二村眷村標語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26665
Id:
126665
Title:
憲光二村眷村標語
Description:
在沒有網路或電視的年代,牆上的標語是重要的文宣工具。走進憲光二村,101號外牆白底紅字書寫的精神標語是「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常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還有32號外牆「社區整潔、
全高雄軍與全花蓮軍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38
Id:
222138
Title:
全高雄軍與全花蓮軍
Description:
可能拍攝於全花蓮軍西征,或五州二廳全島大會。身穿「Takao」字樣球衣的球員為高雄軍,前排中央穿白西裝戴帽者為梅野清太,他左邊戴深色球帽者為林桂興。穿戴印有「K」字樣球衣、球帽的成員為來自花蓮的棒球隊
MOC_Id:
Culture_Object667658
Id:
667658
Title:
王彼得與《寒流》演出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王彼得先生參加寒流影集演出紀念」獎座。木質獎座分為兩部分,上嵌圓形銅片,銅片鐫刻以16mm攝影機為設計概念的「中國電影製片廠標誌」,搭配古樸木質基座一體成型。獎座擁有者是1976年王彼得
40年代唯一女車伕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41
Id:
515241
Title:
40年代唯一女車伕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48年(1959)玉里圓環旁的女車伕。車伕的工作類似今天的計程車。臺灣戰後之初,民生疾苦的情況較為常見,為生計奔波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主題。當時,三輪車與牛車是臺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沒
黃福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9
Id:
222169
Title:
黃福成
Description:
我從沒主動問過父母,祖先是怎麼來到苓雅部落的,但是聽老人家說過,我們 Rarangus 氏族的祖先最先是從奇美發跡,遷移到富源生活一段時間後分家,往南北等方向再進行遷移,有的人便找到這裡定居。父母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18
Id:
267418
Title:
照相館拍攝人像照
Description:
照相館拍攝人像照。照片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5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詹素珠女士,也是照片中的年輕女孩,頭戴似藤編的淑女圓帽,綁著兩根清秀的辮子,穿著白色有領上衣,與照相館裡燈籠擺設一起合影,拍攝地點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67
Id:
167967
Title:
荖濃地區的捕魚團體(t-054)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為荖濃(今高雄六龜荖濃里)附近所拍,為橫幅正片。照片為6位捕魚的男女,分別站立或蹲於河床岩石上,全員頭戴頭巾,腰際繫著獵刀、弓箭、竹籃或捕魚等工具,其中右三的人胸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7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0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