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花蓮港中學校正門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花蓮港中學校正門藝術與人文

花蓮港中學校正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5968 , 欄位Id的內容是51596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花蓮港中學校正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花蓮高中日治時期創校時所拍攝的校門口,照片中左方的建築為禮堂,中間為後來的紅樓,這兩棟建築已遭拆除,與今日的花蓮高中正門口樣貌相差甚遠。花蓮港中學校為現今國立花蓮高級中學的前身,於1935年(昭和10年)5月由花蓮港街6500名民眾聯名請求、由民間出資設置中學校,隔年,「花蓮港中學校」成立,1937年(昭和12年)改制為「花蓮廳立花蓮港中學校」。戰後,1945年(民國34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花蓮港中學」,並與當時的花蓮女中一樣設有初中部與高中部,1946年(民國35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花蓮中學」。1968年(民國57年)因9年國民義務教育,初中改制為國民中學,初中部停辦,1970年(民國59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花蓮高級中學」,2000年(民國89年)因精省改名為「國立花蓮高級中學」直至今日。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596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96010DA-8E26-4ACC-B022-B8DB11A2869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4:34:5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68

Id

515968

Title

花蓮港中學校正門

Description

此為花蓮高中日治時期創校時所拍攝的校門口,照片中左方的建築為禮堂,中間為後來的紅樓,這兩棟建築已遭拆除,與今日的花蓮高中正門口樣貌相差甚遠。花蓮港中學校為現今國立花蓮高級中學的前身,於1935年(昭和10年)5月由花蓮港街6500名民眾聯名請求、由民間出資設置中學校,隔年,「花蓮港中學校」成立,1937年(昭和12年)改制為「花蓮廳立花蓮港中學校」。戰後,1945年(民國34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花蓮港中學」,並與當時的花蓮女中一樣設有初中部與高中部,1946年(民國35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花蓮中學」。1968年(民國57年)因9年國民義務教育,初中改制為國民中學,初中部停辦,1970年(民國59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花蓮高級中學」,2000年(民國89年)因精省改名為「國立花蓮高級中學」直至今日。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4:34:5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花蓮港中學校正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97
Id: 322997
Title: 入選-世界最美總統府
Description: 總統府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用的是當時流行的西洋式建築風格,結合英國紅磚建築與後期文藝復興樣式,常見的有紅白相間的橫帶裝飾、門廊、拱圈、柱式、牛眼窗等建築語彙。平面以南北兩座中庭分隔呈「日」字形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92
Id: 600592
Title: 移民會館將以南進閣命名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3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作為移民村民來花的住宿場所、農村講習會、座談會辦理的移民會館,此處位於花蓮港市稻住排水溝地,目前幾乎建設完成。因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11
Id: 283611
Title: 南多‧阿法雷
Description: 來自加利西亞的藝術家南多-阿法,他總是說《沒有人可以預言他的一切》。這位年輕的雕塑家,1975年出生於托米尼奧,在加利西亞只有一件作品,但是部分作品傳遍半個世界,從敘利亞到德國,從巴西到臺灣,一直到北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30
Id: 268330
Title: 大溪展望
Description: 〈大溪展望〉呈現畫家於高處遠眺大溪所見的景象。從遠山、丘陵到臺地上的小鎮聚落,再到寬闊的河岸與田野,由高向低蜿蜒交疊而下,完整呈現層層疊疊的丘陵地形。畫面中央可見筆直跨越茄苳溪的大溪橋,此橋不但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96
Id: 510296
Title: 荷蘭歌、勸番歌與教番歌(兼試由「蘇魯」談譯音問題)
Description: 本文從深具歷史意義的荷蘭歌、勸番歌、教番歌之研究切入,探討相關問題。 排灣族古樓村流傳有被視為童謠的〈教番歌〉,延伸到春日等地,印證了這是劉銘傳的〈教番歌〉,顯示清政府對原住民的漢化已經超越武力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2
Id: 595962
Title: 人之旅
Description: 〈人之旅〉面對人來人往的花蓮火車站,看盡人世的豁達,讓原本承載人們離散聚合的車站及人對生命的體悟,有了另一層意義。生命是一站接一站,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而車站也是載著人們從這一站到下一個旅程,人們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88
Id: 594188
Title: 馬祖新村-客廳一隅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眷村居家客廳生活照片,係由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蔣明玉女士提供。蔣女士是徐培清將軍夫人,不僅是馬祖幼稚園創辦人之一、第一屆木蘭服務隊隊員,也是馬祖新村第一代眷戶、公共事務發展的關鍵人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16
Id: 280016
Title: 七里香可辟瘴氣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二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何如瓊島嫣然秀,采掇還傳辟瘴方(「志」稱其木能辟瘴).

MOC_Id: Culture_Event224591
Id: 22459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王怡方的作品「曙」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陶器創作家王怡方的作品「曙」。本項作品是以瓷土為材料,以捏塑法作胚,再燒製而成,成品長×寬×高為15 × 1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5
Id: 296355
Title: 罵解(會)斷尾,拍解(會)斷根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罵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14
Id: 301214
Title: 陳義芝集
Description: 臺灣詩人選集為國立臺灣文學館的一個企劃,《陳義芝集》為系列的第54本選集。這個系列的編選宗旨,在於呈現臺灣詩,從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二十一世紀初,多元而豐富的風貌。文學運動發展以來,臺灣詩受到不同方面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93
Id: 289393
Title: 最後的夏天(選自《第一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一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自己17歲那年夏天,帶著9歲的弟弟搭火車回大里阿嬤家發生的事。途中她想起小六時也曾和媽媽搭過一次這趟火車,一路上媽媽完全像

MOC_Id: Culture_Event163699
Id: 163699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展場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入口意象。展場入口處主視覺牆面的中心,設計了動態螢幕,循環播放展覽意象動態影片,引導參觀者進入展場。 展覽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03
Id: 287403
Title: 木鼓
Description: 原住民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從大自然取材,木、竹皆是可用於製作樂器的主要材料,原住民的樂器,除了可用於娛樂、歌舞伴奏外,亦可傳遞訊息。過去阿美族人的木鼓是取樟樹或茄苳樹等不易腐爛的樹種,將樹幹挖空成鼓胴,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93
Id: 322993
Title: 入選-中華民國總統府
Description: 總統府前身為日本時代之臺灣總督府,不僅日本時代地位十分重要,且光復後仍持續扮演中華民國政治中樞的角色。民國35(1946)年為慶祝蔣中正總統60大壽,將二次大戰損毀嚴重的總督府大舉整修並更名為介壽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6
Id: 300126
Title: 面底無疤,〔勿會〕像禪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面底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478
Id: 603478
Title: 選拔野球大會會員劵頒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體協花蓮港廳支部野球部去年在全島中等學校選拔野球大會(按:棒球)會議中,提議將此大會改為春、秋兩回賽事並獲得各方的贊同,也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03104
Id: 603104
Title: 壯三新涼樂團
Description:   1985年,擅生行的葉讚生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1989年,擅旦行的陳旺欉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1994年,擅丑行的林爐香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這三位皆是出自「壯三班」的藝師。   「壯三」指的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5
Id: 296345
Title: 門角封官──自家爽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門角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15
Id: 163715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境」區全貌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境」區全貌。通過入口處圓弧形「跡」區後,即可看見「境」區的樣貌。 「境」區為茶工藝精神展區,展示偏向茶生產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2
Id: 301232
Title: 野有蔓草:野菜書寫
Description: 方這本散文集,《野有蔓草:野菜書寫》,接續著方梓的上一本散文集《采采卷耳》,更加聚焦於食物主題上,並將視野集中在「野菜」上。從書名就帶出自然、日常的內容主調。書中以花蓮為主要背景,書寫作者在花蓮生活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13
Id: 66001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許惠茹 - 火焰貝、悠閒時光、嬉遊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許惠茹所創作的膠彩畫。許惠茹的作品風格以寫實人物為題材,借用生活場景、動植物的生命力本質與其造型的聯想性、象徵意義,展現各種生命歷程與感觸。以下為許惠茹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7
Id: 286067
Title: 石馬乙對
Description: 此雕刻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作者不明,依據雕刻的型態可知為中國古代馬匹,石馬共有兩座,故稱為「乙對」,兩座石雕樣式相同,雕刻的細節相當豐富,除了馬體本身外,還包含馬具自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30
Id: 512730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十七、十八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十七、十八期的報導內容,是正值修復工程中的宜蘭縣定古蹟利澤簡王公廟「廣惠宮」。過去在社區中若有古蹟修復,少有民眾關心;縱使有民眾關心,亦被隔在施工圍籬外,不得其門而入。本期社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36
Id: 559936
Title: 陸軍少將軍服襯衫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陸軍少將軍服襯衫,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該襯衫徐將軍之軍服襯衫。 軍服承載了軍人一生的榮辱,軍服上的軍徽與軍階象徵著軍人一生的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93
Id: 600593
Title: 桌球大會舉辦一日在昭和會館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3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作為花蓮港市內桌球愛好者的交流比賽,6月1日各桌球球團將於花崗山紀念館內辦理。主辦為河原三男暨河原團,後援為花蓮港廳體育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17
Id: 292517
Title: 北港朝天宮屋頂壽翁
Description: 雲林北港朝天宮屋頂經過時代改變,考驗著匠師安置剪黏的智慧。歷經柯訓、洪坤福、江清露(1914-1994),和現年65歲的許哲彥等人四代傳承,始呈現今日中央三川殿搭配兩側龍虎門氣勢輝煌之面貌。三川殿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66
Id: 514366
Title: 一個籃框的故事─三對三鬥牛賽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837
Id: 569837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89-100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八十九至卷一百,本冊保存良好。內容收錄橫跨安徽與山西兩省。 卷八十九為安徽潁州府,此冊封面與第一冊目錄皆誤題為「穎」,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18
Id: 301218
Title: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
Description: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是陳義芝隔了二十年後再次出的散文集。二十年前的散文作品即以收穫好評,而這本經二十年時光掏洗,經過命運流轉,甚至失子之痛,更加簡潔,卻也極端真摯,猶如他的詩作傳承了抒情傳統,在散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9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2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7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1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0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30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