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2016年神岡大夫第整修後外貌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2016年神岡大夫第整修後外貌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2016年神岡大夫第整修後外貌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449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44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2016年神岡大夫第整修後外貌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中的建築位於臺中市神岡區的社口林宅,又稱神岡大夫第,是當地士紳林振芳的宅邸。 「大夫第」指的是以前朝列大夫有功名的人士之府第。清領時期,臺灣發生戴潮春抗清民變,林振芳出力幫清軍圍剿戴潮春,因而獲得清廷頒贈「中書科」的名銜和匾額。神岡大夫第即是林振芳在最發達時,買下吳張舊宅加以改建而成,約在光緒初(1875)年完成初步規模,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1985年11月27日,神岡大夫第被列為三級古蹟加以維護保存。 1999年九二一地震造成圍牆部分坍塌漏水,整修工程於2002年完工,重顯古蹟原貌。 神岡大夫第是一座二進式的四合院,左右的護龍廂房是隨著林家人口增加而興建的,第一進和第二進的門廳皆用入口內縮的「凹壽」形式,門廳外圍有兩道圍牆,牆外有一潭水池,牆外左端建有一座門樓,結構極具規模。此外,林宅的裝飾亦頗具藝術價值,除了石雕精緻程度在清代一般民宅中頗為罕見外,還有造型細緻富有變化且色彩豐富的交趾陶,以及出自於鹿港名家郭友梅和郭庭柯之手的彩繪,他們的作品多出現在臺灣中部的民宅與寺廟,可惜現今只有少部分留存下來。 號稱「大夫第」的古宅,在臺灣已不多見了,而神岡大夫第更是中部地區所碩果僅存的,其氣派雄偉的程度僅次於霧峰林宅、板橋林宅和馬鳴山陳宅,是國內重要古宅之一,宅內的雕飾彩繪精緻富麗,無論在歷史或藝術方面,都極具保存價值。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44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CF6E632-DA5E-46B6-8D91-9D30A810CC2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3T10:01:2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449

Id

659449

Title

2016年神岡大夫第整修後外貌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築位於臺中市神岡區的社口林宅,又稱神岡大夫第,是當地士紳林振芳的宅邸。 「大夫第」指的是以前朝列大夫有功名的人士之府第。清領時期,臺灣發生戴潮春抗清民變,林振芳出力幫清軍圍剿戴潮春,因而獲得清廷頒贈「中書科」的名銜和匾額。神岡大夫第即是林振芳在最發達時,買下吳張舊宅加以改建而成,約在光緒初(1875)年完成初步規模,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1985年11月27日,神岡大夫第被列為三級古蹟加以維護保存。 1999年九二一地震造成圍牆部分坍塌漏水,整修工程於2002年完工,重顯古蹟原貌。 神岡大夫第是一座二進式的四合院,左右的護龍廂房是隨著林家人口增加而興建的,第一進和第二進的門廳皆用入口內縮的「凹壽」形式,門廳外圍有兩道圍牆,牆外有一潭水池,牆外左端建有一座門樓,結構極具規模。此外,林宅的裝飾亦頗具藝術價值,除了石雕精緻程度在清代一般民宅中頗為罕見外,還有造型細緻富有變化且色彩豐富的交趾陶,以及出自於鹿港名家郭友梅和郭庭柯之手的彩繪,他們的作品多出現在臺灣中部的民宅與寺廟,可惜現今只有少部分留存下來。 號稱「大夫第」的古宅,在臺灣已不多見了,而神岡大夫第更是中部地區所碩果僅存的,其氣派雄偉的程度僅次於霧峰林宅、板橋林宅和馬鳴山陳宅,是國內重要古宅之一,宅內的雕飾彩繪精緻富麗,無論在歷史或藝術方面,都極具保存價值。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CC0

  2. 1
    CC0

  3. 2
    CC0

  4. 3
    CC0

  5. 4
    CC0

  6. 5
    CC0

  7. 6
    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3T10:01:21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2016年神岡大夫第整修後外貌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35
Id: 594035
Title: 余阿勳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間為作家余阿勳。余阿勳生於昭和10年(1935),於民國72年(1983)病逝,臺東師範學校畢業、留學日本,為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綠島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講師、華視企畫部,主持「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13
Id: 509213
Title: 光復鄉內五國校首次聯合畢業勝景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花蓮縣光復鄉五國校聯合畢業典禮紀念照」,攝於民國45年(1956)。從照片中可以看見其畢業人數與規模以當時而言是相當地龐大的。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改變了許多從日本治理臺灣時期便留存

MOC_Id: Culture_Object342106
Id: 342106
Title: 社區大學師工學協力治校應用工具介紹-個案編寫與研讀
Description:   四年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透過「形成教師社群計畫」、「社區大學課程觀與教學個案精進計畫」、「社區大學教育實驗精進計畫」、「社大優良課程暨學習社群觀摩」等方案,與多所試點社大長期合作,逐漸琢磨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1
Id: 168411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Rimogan社男人側面照。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11
Id: 659211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科病患郊遊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科病患郊遊(新民路)畫面,攝於1962年。 每天早上精神病患按時吃完早餐,9點多左右會到操場升旗,接著便是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就是排球、羽毛球、籃球等等,可以隨心所欲地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15
Id: 139315
Title: 莒光守備區指揮官羅本立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885
Id: 152885
Title: 謝道隆
Description: 謝道隆(1852-1915),字頌臣,又作頌丞,手束東堡田心仔莊(今台中潭子)人。與丘逢甲為表兄弟。 道隆初從學於謝錫朋,後則受業於吳子光。1875年(光緒元年),以第五名考取臺灣府學,為諸生(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31
Id: 649631
Title: 樂生院院民的文藝作品
Description: 本照片刊載於1934年臺灣總督府癩療養所樂生院出版的《昭和八年年報》。照片中可見入院者的書畫作品種類多元,除了有中國傳統書法外,亦有西方寫實風格的風景、人物以及靜物寫生等。當時不論在日本或殖民地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86
Id: 509186
Title: 玉里愛美洋裁班1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影像為民國45年(1956)元旦洋裁班之畢業紀念的影像。在當時有著許多類似於此的洋裁班,洋裁在早期的臺灣俗稱為:「縫紉」。而「洋裁」這樣的詞彙是從日語中而來的。縫紉是一項以針與紗線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6
Id: 168616
Title: 雅美族朗島社村落
Description: 朗島社的一部分。最前面的茅草頂為住家的屋頂。住家如同建在豎穴坑中,深入地下。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18
Id: 649618
Title: 樂生院紀念禮堂落成演藝活動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樂生院紀念禮堂落成時演藝活動,刊載於1940年臺灣總督府癩療養所樂生院出版的《昭和十四年年報》。照片中樂生院入院患者正齊聚臺下,觀賞院內禮堂落成表演節目。 樂生院禮堂位於院內王字型建築第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072
Id: 177072
Title: 江嬌妹家族照
Description: 江嬌妹家族成員在豐山村住家前全家福照。照片拍攝的時間為1957(民國46年),江嬌妹為照片提供者,也是照片中前排從左側數來的第四位孩童。江嬌妹當年六歲,前排從左至右依序為姑姑、姐姐、姑姑、江嬌妹、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87
Id: 233887
Title: 和吳芋萱相依為命,住永興村的阿嬤
Description: 吳芋萱於民國32年在苗栗出生,因為生母重男輕女,吳芋萱出生第二天就被賣到新竹新埔,生母將賣掉她的三萬六,用來買奶粉給沒有奶水吃的哥哥。在吳3歲時,養父就帶她來永興村,後來生父母家也搬到花蓮,住在稻香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653
Id: 265653
Title: 來自嘉義的叛逆千金-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原眷戶賴玉梅的口述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62
Id: 304362
Title: 老照片山口家族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10年(1921)1月,山口家族攝於馬公。 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0
Id: 509590
Title: 郭子究等花蓮中學教職員於國慶日紀念合影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為1946年(民國35年)國慶日,花蓮中學教職員的紀念合影,其時剛擔任花蓮中學音樂代課教員的郭子究也在其中。郭子究是一位音樂教育家、演奏家、創作家。郭子究於1919年(大正8年)生於臺灣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673
Id: 278673
Title: 林宸昌為良醫,好施醫藥,不收謝金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黃彩,字元質,臺灣人;有智力。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作亂,制府滿保移駐廈門;彩走興化,具陳平臺策,制府令隨大軍征討。事平,以把總陞守備,累陞廈門遊擊。十一年,隨征大甲西,以功擢參將。尋遷澄海副將,署碣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26
Id: 509626
Title: 相約出遊的女學生在車廂前合影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為一群高中女生假日出遊在花蓮車站(舊站)車廂前的合照。人群後方的車輛為LTPB1400型,L代表762毫米軌距、TP代表三等客車(Third Class Passeng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75
Id: 513175
Title: 何樂道醫師戶外開刀
Description: 「門諾巡迴醫療隊」於1948年(民國37年)成立,由醫療團團長何樂道醫師為首,開始在醫療保健資源相當缺乏的花蓮山區部落間進行巡迴醫療,為山地部落的原住民義診與教導衛生常識。這張相片便是於1948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57
Id: 684657
Title: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暑期活動工作研討會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3年7月2日拍攝,主題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民國五十二年暑期活動工作研討會。救國團主任蔣經國在會上勉勵今日中國青年,體認國家處境與國家對青年們的期望,努力培養民族氣節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31
Id: 284331
Title: 快樂的志工群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5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7
Id: 139327
Title: 莒光地區指揮部指揮官張英夫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59
Id: 276759
Title: 目疾仍沉,懇請續假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況蒙恩假迭邀,縶維殊切,更何敢以病軀微悃,屢瀆宸嚴?奈目疾日沉,肝風更作,現當春木發舒之際,正肝火益旺之時,肝目相通,兩目更形昏障。津醫數月,輕減無期。假滿至今,未能陳奏。目前事機大定,時局已安,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3
Id: 168393
Title: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大嵙崁Kara社女人側面照,兩頰施有刺黥。除了穿中國式上衣之外,其服裝與前圖男人相似。唯婦女的方形布塊,是從一肩斜掛,男人則平披於兩肩之上。其眉毛曾經拔過,手持日本扇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79
Id: 280979
Title: 文襄公患癰疾 清先正事略選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明年夏,患癰;詔遣御醫診視,頒上方珍藥。既愈,以老疾請;溫旨慰留。

MOC_Id: Culture_Object342107
Id: 342107
Title: 社區大學師工學協力治校應用工具介紹-寫作聚會
Description:   四年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透過「形成教師社群計畫」、「社區大學課程觀與教學個案精進計畫」、「社區大學教育實驗精進計畫」、「社大優良課程暨學習社群觀摩」等方案,與多所試點社大長期合作,逐漸琢磨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220
Id: 291220
Title: 許伍妹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種植甘蔗的畫面。故事講述著許伍妹年輕時投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4
Id: 168564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男人正面照。此人所披皮背心,與泰雅族中大嵙崁流域各群及太魯閣群等所用之麻布背心同形式。背心與套袖是分開的。這種裝束可能是土著族中最為古老的衣服傳統。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927
Id: 671927
Title: 馬祖分會劉淑華主委蒞島慰問追記
Description: 〈澤被戰地〉,顏軫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二期(1970)頁8。 1970(民國59)年8月4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馬祖防衛部分會主任委員劉淑華前往馬祖戰地,展開二十天的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873
Id: 550873
Title: 詹前萬
Description: 詹前萬(1933-),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藝術科,曾任桃園市立大崙國民中學教師;在中學教師檢定考試時,曾因素描不及格,開始向李石樵老師學畫,此後一點一滴累積出自己的實力。民國42年於台北師範藝術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2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7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5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7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