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無題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無題藝術與人文

無題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572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57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無題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無題〉為畫家李牧石(1950-)作品。簽名:「李牧石」,姓名章:「李」(白文)。 此作以〈無題〉為名,性質亦不同於一般傳統畫作,畫家將之通稱為「無名畫」。畫中藍、白相間,如石、如冰又如水紋的幾何圖案,皆為油漆顏料在水面上自然漫流所形成,而非畫家用畫筆所繪,因此若就技法或表現方式而言,「無名畫」頗類近於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自動性技法(Automaticism)。畫家「作畫」前,預先調配好各式油性顏料、油漆,再傾覆於水面,利用油、水分離原理,藉由不同角度的傾覆,並取決於顏料的深淺、多寡等,任由水的表面張力使油漆、顏料流淌蔓延,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圖案、紋路,最後再以紙張拓取而成,因以水為介質,或可稱之為「水拓法」。 「無名畫」雖然並未刻意要形塑幾何圖像,卻富含抽象之玄奧,畫中的「圖案」或「紋路」取決於油性顏料的自然流淌成形,猶如木紋、石紋或水紋般各有其意趣,每一幅「無名畫」都如同本作,被賦予了「有景非景,無物似物」之意境,不僅呼應畫家與生俱來的美感天賦,綻放其內在的藝術潛能;觀畫者所見為何,也任憑主觀自由詮釋。畫家以「創造非藝術之藝術,發掘無意義的意義」為創作理念,讓國畫、水彩畫、版畫等傳統畫作增添想像空間。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57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C221296-E62F-45AF-B290-E8872CF76F6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17T16:51: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2

Id

267572

Title

無題

Description

〈無題〉為畫家李牧石(1950-)作品。簽名:「李牧石」,姓名章:「李」(白文)。 此作以〈無題〉為名,性質亦不同於一般傳統畫作,畫家將之通稱為「無名畫」。畫中藍、白相間,如石、如冰又如水紋的幾何圖案,皆為油漆顏料在水面上自然漫流所形成,而非畫家用畫筆所繪,因此若就技法或表現方式而言,「無名畫」頗類近於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自動性技法(Automaticism)。畫家「作畫」前,預先調配好各式油性顏料、油漆,再傾覆於水面,利用油、水分離原理,藉由不同角度的傾覆,並取決於顏料的深淺、多寡等,任由水的表面張力使油漆、顏料流淌蔓延,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圖案、紋路,最後再以紙張拓取而成,因以水為介質,或可稱之為「水拓法」。 「無名畫」雖然並未刻意要形塑幾何圖像,卻富含抽象之玄奧,畫中的「圖案」或「紋路」取決於油性顏料的自然流淌成形,猶如木紋、石紋或水紋般各有其意趣,每一幅「無名畫」都如同本作,被賦予了「有景非景,無物似物」之意境,不僅呼應畫家與生俱來的美感天賦,綻放其內在的藝術潛能;觀畫者所見為何,也任憑主觀自由詮釋。畫家以「創造非藝術之藝術,發掘無意義的意義」為創作理念,讓國畫、水彩畫、版畫等傳統畫作增添想像空間。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17T16:51:4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無題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53
Id: 285953
Title: 幻覺之門的冥想
Description: 〈幻覺之門的冥想〉中一個人正坐著冥想,思考如何尋求精神釋放。貓頭鷹象徵掠取生命的嚮導,急遽上升的火光或氣煙代表生命力,光明引導生命存活的出口,保護部落族人免於被掠奪,也是對族靈報告信息的通訊方法。閉上

MOC_Id: Culture_Event224679
Id: 22467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林靖蓉的作品「Motionless」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玻璃藝術創作家林靖蓉之作品「Motionless」。本項作品使用玻璃為質材,採脫蠟鑄造而成,成品長×寬×高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839
Id: 234839
Title: 食譜─地瓜餃
Description: 馬祖的土質與氣候不宜種稻,故能抗旱的地瓜成為早期重要主食之一,早年利用地瓜做成各式甜食點心、釀製地瓜酒。其中,地瓜餃為馬祖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小吃,可作甜湯小點、油炸,亦可包葷餡作鹹食食用。最道地的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7
Id: 638137
Title: 辜偉甫
Description: 辜偉甫(1918-1982),彰化鹿港人。父辜顯榮引日軍進臺北城有功,歷任臺北保甲局總局長、臺中縣鹿港辨務署參事等職;母岩瀨芳子為日本人。其為顯榮六子,鹿港人習稱「六舍」,為振甫之弟、寬敏之兄,畢

MOC_Id: Culture_Event177200
Id: 177200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全景,及開幕日揉茶體驗區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全景,以及展覽開幕第一天,揉茶體驗區展示茶菁與茶葉的揉製過程。論區場地展覽期間,以論壇活動以及揉茶體驗活動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6
Id: 513366
Title: 玉里中學畢業照1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以看見穿著制服,戴著帽子,排的整整齊齊的師生合照,後面的橫幅布幔上寫明了,這是玉里中學第十七屆三年忠班學生的畢業留影,拍攝時間是1960年(民國49年)5月30日。玉里中學創立於1946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76
Id: 287476
Title: 水平式背帶織布機組
Description: 該組水平背帶織布機包括:腰固定帶、夾布軸、梭杼、打緯板、挑紗棒、順紗弓形棒、綜絖棒、經紗軸等物件,織布塊為噶瑪蘭族文化復振行動的重要推手之一偕萬來的妻子嚴玉英(Aing)所織。噶瑪蘭人的傳統布匹是用苧

MOC_Id: Culture_Event608959
Id: 608959
Title: 十二碗菜歌
Description: 十二碗菜歌是台灣早期辦桌文化中的特色,以地方曲調吟唱,內容描述女主人準備菜餚宴客、招待客人的過程,以及十二道菜餚的特色和作法。台灣碗盤博物館為復振傳統文化,自2013年起和員山鄉結頭份社區合作,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31
Id: 271731
Title: 崁津通訊第42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42期,頭版為新建校舍「花園教室」完工啟用,融合老街牌面「巴洛克」風格建造,融入大禧在地特色,實踐鄉土教學精神。其餘內容為學生比賽得獎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013
Id: 467013
Title: 資治通鑑地理今釋(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資治通鑑地理今釋》,清.吳熙載撰,1882年(光緒8年)江蘇書局刊本。一套三冊,外有藍色硬殼書函,左上題籤「資治通鑑地理今釋 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60
Id: 472960
Title: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卷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第3冊,線裝書,直式右翻,明.袁黃(了凡)纂,1903年(清光緒29年,歲次癸卯)上海書局校印。封面左上題籤「新增加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843
Id: 288843
Title: 太平山雨中行(選自《逃匿者的天空》)
Description: 這篇〈太平山雨中行〉是紀錄作者在1970年代,一次冒雨攀爬太平山的生活紀錄。不同於他在《逃匿者的天空》的其他文章,這篇文章純粹書寫他的逃匿旅程,沒有其他的環境問題討論。 太平山位在宜蘭縣大同鄉太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54
Id: 660954
Title: 大里市志-風俗志、勝蹟志、藝文志
Description: 大里舊稱大里杙,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捷,工商發達,為臺中通往臺灣省政府、南投必經之重鎮。撫今之安和樂利,追昔之慘澹經營,歷經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期間不乏可歌可泣之艱辛奮鬥史事與先民開荒拓野事蹟,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211
Id: 264211
Title: 宗教管理業務綜理者—桃園市政府民政局湯蕙禎局長訪談紀錄
Description: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6期「宗教與信仰」:湯蕙禎,生於花蓮,畢業於台大法律系。之所以走向法律系,是因母親的官司中,讓她對於正義與平等產生了一些想法,加上想更了解台灣的傳統民間習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0
Id: 514490
Title: 白米壘球隊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67
Id: 271367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圍護作用的牆體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民居的建築多以青石或花崗石來砌築外牆,砌築方式為平砌、人字砌、勾丁砌、亂石砌等。除了石牆之外,尚有使用福杉木材築牆,多於建築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72
Id: 659972
Title: 文學臺中:三民路婚紗街
Description: 三民路婚紗街是臺中重要的傳統服務業商圈之一,全盛時期曾聚集多達五十餘家婚紗業者進駐,不少臺中人皆在此地籌備結婚相關事宜,完成終生大事,建構了許多臺中人的集體記憶。 臺中作家林婉瑜在其散文作品《我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181
Id: 668181
Title: 《曙光》、《錦繡前程》的報導剪報
Description: 圖為1976年1月6日政戰學校影劇系參與第九屆全國大專院校青年劇展,刊登於中華日報的剪報。該則報導係【幼獅社訊】,內容為政戰學校影劇學系分別於5—7日、8—10日在國立藝術館演出《曙光》、《錦繡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311343
Id: 311343
Title: 重建理事陳應彬敬獻落款
Description: 敬獻:大木匠師將所得酬金(工資)部分捐獻給廟方,作為建廟經費之用,根據李乾朗教授於2019年與陳朝陽曾孫跟同為大木匠師的陳朝洋司阜於板橋林家花園對談時曾提到,往昔大木匠師為建築總領導者,陳應彬每次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2
Id: 600562
Title: 農業專修學校決定設立於鳳林,建設費萬圓期望郡民捐付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立農業專修學校已確定設立於鳳林郡下蕃社南方平原地帶,六日下午三時於鳳林武達殿,由郡下有志之士經花蓮港廳報告計畫後,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19
Id: 268319
Title: 午寐
Description: 作品〈午寐〉以午後小憩的人物為主題。畫中兩名男子臥於榻榻米上,後方男子單腳屈膝平躺,身側的白衣男子則以衣物為枕、雙手抱胸仰臥而眠。 邱創乾(1900–1973)所繪製的畫面左下方的人物僅露出下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78
Id: 286078
Title: 漂浮之島
Description: 〈漂浮之島〉漂浮的島嶼,並不是無根,不是因迷茫而懸空,而是靜觀自得,遺世獨立。出生於彰化鹿港的作者,黃清輝,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系,一直想從泥塑跨越石雕領域,1993年來到花蓮,跟在許禮憲老師身旁見習,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79
Id: 594279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祭祖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祭祖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經擔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的劉元榮村長一家正在進行祭組儀式,貢桌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701
Id: 516701
Title: 廳下小公學校也將改稱為國民學校
Description: 此新聞報導說明1941年(昭和16年)4月1日起全國(包含花蓮港廳)的小學校、公學校將一齊改稱為國民學校,義務教育六年制將延長為八年制,此為國民教育的重大變革。本報導刊載自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06
Id: 286006
Title: 返影入林
Description: 作者李紫晴的主題〈返影入林〉,為描述山林中陽光透射樹蔭間,陽光與樹影交錯變化的景緻。造形以梯形為主體,有厚度的外框,內部鏤刻如開了一扇窗,中央有鏤空部分及以兩垂直交錯的塊面,塊面上刻出象徵光線的圓圈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34
Id: 286034
Title: 風之花蓮
Description: 〈風之花蓮〉以站立扭擺向上的身軀,呈現有如搖曳生姿的花,欣喜舞蹈的草的姿態。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之花蓮縣公共藝術入選作品。作者賴純純1953 生於台北,日本多摩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87
Id: 303987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二屆〈發現蔡廷蘭《香祖詩集》抄本及關於《海南雜著》的新史料〉
Description: 著有《海南雜著》的蔡廷蘭,除了該書以外,還曾經請友人繪製〈滄溟出險圖〉,並且在圖上「綴以長歌」,以及以〈滄溟出險圖〉「徵同人題詠」,上述皆是過去研究蔡廷蘭者未發現的新材料。而在《香祖詩集》抄本卷首內有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62
Id: 18066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行銷組組長為民眾進行導覽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行銷組蔡體智組長(照片中央未戴帽者)親自為民眾(照片右側戴帽者)進行導覽。 兩人後方為茶3.14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47
Id: 506547
Title: 馬西桑(mashisan)駐在所
Description: 馬西桑駐在所初設於明治44年(1911),和太魯那斯同為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元老級駐在所,最後都因大分事件的因素,於大正5年(1916)2月1日撤廢;歷經近十年的寒霜後,該駐在所終於在馬西桑支線的開通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0
Id: 285940
Title: 卡特琳•李娃
Description: 作者卡特琳•李娃認為人類應挑戰自己,體驗如何克服危機並且建立自信,更顯現他喜歡追求冒險刺激的天性,看出作品與人的性格是合而為一。〈無題〉這件作品以簡潔剛強的線條,刻畫兩個正在摔角抗衡的人像。高低對峙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2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0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