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祠及萬軍井
「施公祠及萬軍井」於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0:43。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19851127000092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施公祠及萬軍井 , 欄位assetsClassifyCode的內容是1.1.3 , 欄位assetsClassifyName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清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1832)年後,因入祀海壇殉職官兵木主,乃易名為施公祠。道光23 (1843)年由海壇右營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並立碑記載。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戎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海壇各伙房長仝公立」日治大正3 (1914)年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與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曾為南明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部將,後來因隙恨轉向降清。清康熙元年 (1662)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康熙22 (1683)年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明鄭守軍於澎湖海戰,明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施琅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施琅派兵進駐澎湖後,清廷准予施琅於澎湖收取澎民之船等規費每年1200兩,做為私人經費。至乾隆2 (1737)年4月25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其年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二○○兩。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果。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自此澎湖島居民使脫離施琅的苛捐之苦。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民國74 (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 (2002)年1月25日修復至民國93 (2004)年5月21日竣工。
但清康熙21 (1682)年施琅率軍駐紮福建莆田的平海準備征伐澎湖之際,即教播媽祖庇佑,湧泉濟師之語來振奮軍心。雍正13 (1735)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將平海的神跡傳說附會到澎湖之上:「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信,戰艦得徑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昭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雍正十二年,余請於上憲,與關帝廟春秋祭祀,俱取之正供云」。固此民間就此位於澎湖天后宮東側的井稱為「大井」又稱之為「萬軍井」、「師泉井」迄今。
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施公祠斜對面巷內,依1622年荷蘭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記載,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媽祖宮、天后宮)水井取水。文中提到的廟旁水井應是萬軍井。依此記載此井開鑿年代與天后宮應屬同一時期。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具有保存價值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中央里中央街1巷(施公祠10號,萬軍井11號旁)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澎湖縣馬公市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9.5642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564605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17/photo/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保存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92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因為澎湖海濱堆積的珊瑚石灰石破片、孔蟲遺體、介殼等,是可以燒製成石灰,故早期灰窯隨處可見,灰漿製造業甚為發達,澎湖地區大多以此灰漿為建築填縫或粉刷牆壁之材料。現在施公祠左廂房的後牆身是以灰漿粉飾。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施公祠作為寺廟供信徒參拜,萬軍井為本縣重要觀光景點。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落實古蹟管理維護事項。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目前萬軍井整體狀況良好,施公祠牆面部份有壁癌產生。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6-9261141#134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fs79450@phhcc.penghu.gov.tw 。
caseId
19851127000092
caseName
施公祠及萬軍井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pastHistory
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清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1832)年後,因入祀海壇殉職官兵木主,乃易名為施公祠。道光23 (1843)年由海壇右營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並立碑記載。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戎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海壇各伙房長仝公立」日治大正3 (1914)年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與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曾為南明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部將,後來因隙恨轉向降清。清康熙元年 (1662)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康熙22 (1683)年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明鄭守軍於澎湖海戰,明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施琅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施琅派兵進駐澎湖後,清廷准予施琅於澎湖收取澎民之船等規費每年1200兩,做為私人經費。至乾隆2 (1737)年4月25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其年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二○○兩。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果。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自此澎湖島居民使脫離施琅的苛捐之苦。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民國74 (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 (2002)年1月25日修復至民國93 (2004)年5月21日竣工。 但清康熙21 (1682)年施琅率軍駐紮福建莆田的平海準備征伐澎湖之際,即教播媽祖庇佑,湧泉濟師之語來振奮軍心。雍正13 (1735)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將平海的神跡傳說附會到澎湖之上:「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信,戰艦得徑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昭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雍正十二年,余請於上憲,與關帝廟春秋祭祀,俱取之正供云」。固此民間就此位於澎湖天后宮東側的井稱為「大井」又稱之為「萬軍井」、「師泉井」迄今。 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施公祠斜對面巷內,依1622年荷蘭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記載,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媽祖宮、天后宮)水井取水。文中提到的廟旁水井應是萬軍井。依此記載此井開鑿年代與天后宮應屬同一時期。
judgeCriteria
-
0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registerReason
具有保存價值
lawsReference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officialDocNo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registerDate
1985-11-27
govInstitutionName
澎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中央里中央街1巷(施公祠10號,萬軍井11號旁)
belongCity
澎湖縣馬公市
longitude
119.56427
latitude
23.564605
govInstitution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保存區
caseOwnership
-
-
ownerType建築所有人
-
ownerName國有財產署(萬軍井)
-
-
-
ownerType建築所有人
-
ownerName施公祠管理委員會(施公祠)
-
buildingFeatures
因為澎湖海濱堆積的珊瑚石灰石破片、孔蟲遺體、介殼等,是可以燒製成石灰,故早期灰窯隨處可見,灰漿製造業甚為發達,澎湖地區大多以此灰漿為建築填縫或粉刷牆壁之材料。現在施公祠左廂房的後牆身是以灰漿粉飾。
inHouseFeatures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buildingUsage
施公祠作為寺廟供信徒參拜,萬軍井為本縣重要觀光景點。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落實古蹟管理維護事項。
buildingActualState
目前萬軍井整體狀況良好,施公祠牆面部份有壁癌產生。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文化資產科
govDeptPhone
06-9261141#134
govDeptEmail
fs79450@phhcc.penghu.gov.tw
「施公祠及萬軍井」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的其他資料
羅東鎮勉民堂
caseId:
20060817000001
caseName:
羅東鎮勉民堂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灣銀行
caseId:
19980504000005
caseName:
臺灣銀行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舊羅東郡役所
caseId:
20160318000001
caseName:
舊羅東郡役所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灣省政府
caseId:
20110513000002
caseName:
臺灣省政府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草屯燉倫堂
caseId:
19930205000003
caseName:
草屯燉倫堂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吉安慶修院
caseId:
19970401000001
caseName:
吉安慶修院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caseId:
20020528000001
caseNam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何厝陳氏古厝
caseId:
20151029000002
caseName:
何厝陳氏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邱良功墓園
caseId:
19850819000088
caseName:
邱良功墓園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caseId:
20000627000001
caseName: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閻錫山故居
caseId:
20041007000001
caseName:
閻錫山故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黃厝洪氏古厝
caseId:
20161226000001
caseName:
黃厝洪氏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竹東九牧第
caseId:
20200911000001
caseName:
竹東九牧第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南鄭氏家廟
caseId:
19851119000001
caseName:
臺南鄭氏家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三條圳派出所
caseId:
20100621000001
caseName:
三條圳派出所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caseId:
20180426000001
caseName: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旗山國小
caseId:
20000531000002
caseName:
旗山國小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淡水水上機場
caseId:
20000627000004
caseName:
淡水水上機場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李騰芳古宅
caseId:
19850819000052
caseName:
李騰芳古宅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明新書院
caseId:
19851127000033
caseName:
明新書院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caseId:
19851127000020
caseName: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三塊厝火車站
caseId:
20040409000003
caseName:
三塊厝火車站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竹北問禮堂
caseId:
20060724000001
caseName:
竹北問禮堂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新埔范氏家廟
caseId:
20060725000004
caseName:
新埔范氏家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北斗遠東戲院
caseId:
20150930000001
caseName:
北斗遠東戲院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林口謙益居
caseId:
20170330000001
caseName:
林口謙益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caseId:
20110803000001
caseName: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何厝陳氏古厝
caseId:
20151029000002
caseName:
何厝陳氏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監察院
caseId:
19980730000002
caseName:
監察院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caseId:
20121030000001
caseName: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58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