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章格銘的作品「露胎正把壺」藝術與人文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章格銘的作品「露胎正把壺」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224563 , 欄位Id的內容是22456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章格銘的作品「露胎正把壺」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臺灣年輕陶創作家章格銘之作品「露胎正把壺」。本項作品是以陶土為材料,以手拉坯法作胚,再上釉後燒製而成,成品長×寬×高為12.5 × 7.5 × 7公分,完成於2019(民國108)年。
在茶文化的器物中,最為流通的材質為陶瓷,而陶與瓷如同兄弟般成型相似又個性不同,與茶之間風味的變化又各有千秋。各個時代的匠師們對於陶瓷技藝的追求,癡情如狂。無論是器物成型手感與工具間的突破演進、陶瓷土與溫度間的巧妙控制至釉藥配方於器物上的細膩變化,都造就了各個時代的經典藝品。
章格銘1973(民國62)年生,1993(民國82)年習陶,1996(民國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2000(民國89)年於金山成立陶器工作室,因不滿足於陶藝創作,2007(民國96)成立「迷工造物」工作室,從事陶瓷、金屬與木器創作,成為異材質茶器創作之代表人物。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24563&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C909B82C-2F08-43A9-A149-071060597F5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01T10:17:1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Event224563
Id
22456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章格銘的作品「露胎正把壺」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臺灣年輕陶創作家章格銘之作品「露胎正把壺」。本項作品是以陶土為材料,以手拉坯法作胚,再上釉後燒製而成,成品長×寬×高為12.5 × 7.5 × 7公分,完成於2019(民國108)年。 在茶文化的器物中,最為流通的材質為陶瓷,而陶與瓷如同兄弟般成型相似又個性不同,與茶之間風味的變化又各有千秋。各個時代的匠師們對於陶瓷技藝的追求,癡情如狂。無論是器物成型手感與工具間的突破演進、陶瓷土與溫度間的巧妙控制至釉藥配方於器物上的細膩變化,都造就了各個時代的經典藝品。 章格銘1973(民國62)年生,1993(民國82)年習陶,1996(民國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2000(民國89)年於金山成立陶器工作室,因不滿足於陶藝創作,2007(民國96)成立「迷工造物」工作室,從事陶瓷、金屬與木器創作,成為異材質茶器創作之代表人物。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01T10:17:14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章格銘的作品「露胎正把壺」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5
Id:
513355
Title:
花蓮縣運動會中的吉安國中隊伍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見髮型復古、身穿運動服的男女學生們列隊而行,排頭一人穿著筆挺的制服,束皮帶、戴手套,手持寫著「吉安中學」的木牌。這是1963年(民國52年)在花蓮縣花崗山舉行的花蓮縣運動大會,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7544
Id:
667544
Title:
王墨林與《闖入者》
Description:
本剪報刊登於1971年6月26日第4版「復興崗報」。報導內容敘明政工幹校影劇系廿期學生以梅特林克的名劇《闖入者》作為首次展演劇目。
此次演出係由影劇系十七期王墨林擔任導演,帶領學生演劇活動進行劇
阿寒湖的除夕夜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00
Id:
301300
Title:
阿寒湖的除夕夜
Description:
《阿寒湖的除夕夜》由文學街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定位在旅遊文學。書中分為三輯,分別為散文篇、新詩篇與附錄篇,書寫自己去過的阿寒湖、俄羅斯、捷克、維也納、多瑙河等地,除了異國之外,葉日松也寫自己心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043
Id:
598043
Title:
蘭陽戲劇團─戲鞋藝術【厚底(高靴)】
Description:
戲曲行頭 (服裝)─厚底(高靴),高腰、方頭,底厚約2~3寸,黑緞面、白底。為生角色莊重威嚴的打扮時所穿,厚底靴能為身矮者襯托氣概,故用途較廣。歌仔戲中由於角色不同,所穿的戲鞋也有所不同。生的戲鞋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09
Id:
560009
Title:
馬祖新村-慶祝母親節茶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慶祝母親茶會合影照片,馬祖新村社區媽媽及婦女們於茶會外合影留念,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理事會
入選-北門郵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934
Id:
604934
Title:
入選-北門郵局
Description:
臺北郵局是中華郵政在臺灣臺北市設置的特等郵局,也是中華郵政的23個責任中心局之一,成立於1895年。其廳舍位於臺北府城北門附近(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114號),是直轄市定古蹟。該建築共有四層,兩大一
花蓮高商運動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5
Id:
513365
Title:
花蓮高商運動會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見一群穿著制服的學生列隊在操場上行進,高舉大旗及禮槍的儀隊學生們正踏步通過司令台。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68年(民國57年)的國立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慶運動大會,正在進行運動員進場的流
阮秋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55
Id:
283555
Title:
阮秋淵
Description:
阮秋淵出生於台中清水鎮。童年最深刻記憶就是家裡開小雜貨店,父母在旁作生意,小時後就每天依照自己看過的漫畫書,拿包裝紙畫漫畫,以前包裝紙比牛皮紙還差一點,但畫多久都不會累!中學時,學美術風氣很盛,進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58
Id:
301358
Title: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1974-2015
Description:
本文集收錄陳黎四十年來散文代表作八十餘篇,其中多篇被選為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學與大學中國語文教材。「輯一:人間喜劇」的文字,出於散文集《人間戀歌》(1990)。「輯二:晴天書」的文字,選自《晴天書》(
解構 (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67
Id:
597467
Title:
解構 (四)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轉向探索水墨表現的可能。1990年代加入耕心雅集,
布農族女子服飾02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92
Id:
287292
Title:
布農族女子服飾02
Description:
該組布農族女子服飾共有:頭飾、漢式右襟短上衣,兩片方裙,製作年代為1980年。早期布農族女子的服飾以苧麻為原料,而後棉布縫製逐漸取代苧麻纖維,並以藍、黑為主色。一般女子服飾主要有:長袖上衣、裙子、護腿
人神合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5
Id:
595815
Title:
人神合力
Description:
〈人神合力〉這件作品遂在一種流動於演算的切割弧面與天然的崩裂剝蝕間,讓造物者、創作者與觀者,持續參與作品的創生與凋零的無盡循環。作者伊費•班其林(Yves Banchelin)融合礦物的有機質感和
田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8
Id:
267678
Title:
田野
Description:
〈田野〉描繪一處尋常的鄉間景象,畫面一路從寬廣的埤塘到廣袤的田地,再延伸到後方遼闊的天空,由近而遠展現一覽無遺的田野風光。
邱創乾(1900–1973)藉由地平線上的防風樹林,不但營造畫面的景深
杜鵑遺落的文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95
Id:
289395
Title:
杜鵑遺落的文卷
Description:
《杜鵑遺落的文卷》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生命行腳」、「文學清風」、「愛戀宜蘭」、「童心不滅」,以及附錄。卷一「生命行腳」寫童年、成長過程與家人,曾在羅東鎮郊外北投巷居住過的難忘記憶。卷二「文學清風」
善德堂虎邊羅漢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08
Id:
562208
Title:
善德堂虎邊羅漢圖
Description:
本系列作品位於佛祖廳對看屏羅漢圖(虎邊),為佛教神尊之十八羅漢,位於佛祖廳對看屏上堵。每屏三尊,一側三屏,共九尊,兩側共十八尊羅漢。
善德堂為佛教齋堂,因此,彩繪作品有豐富的佛教題材,如:十八羅
高青邱詩醇(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93
Id:
472993
Title:
高青邱詩醇(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高青邱詩醇》是明代高啟的詩集。線裝本,以堅角四目式(六孔)裝訂。本書共分四冊,本冊為第四冊。該書封面有磨損,亦有蟲蛀的情形,書籤標明「
獨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09661
Id:
209661
Title:
獨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照片中人應為三屋俊武,三屋大武郎的長孫,三屋靜的長子。
頭戴制帽,身著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學生服,長褲下為深色鞋子。為日治時期相當典型
巨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7
Id:
285947
Title:
巨石
Description:
〈巨石〉取自人類自文明發展以來,巨石、石柱便被賦予神聖嚴肅之性質,用以紀念勝利、宗教祭祀、或是彰顯政績,如英國巨石陣、埃及方尖碑、印度阿育王石柱、羅馬圖拉真柱等等,有許多歷史與巨石、石碑、石柱脫離
秋林薄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5
Id:
267585
Title:
秋林薄暮
Description:
〈秋林薄暮〉為畫家沈以正(1933-)作品,款識:「幽人戀住秋光好,薄暮依然未肯回。持之寫」。姓名章:「沈以正」(朱文)、引首章:「春心」(朱文),鈐印:「國立歷史博物館徵集」(朱文)。
此作以
番人騎獅栓馬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6
Id:
595486
Title:
番人騎獅栓馬石
Description:
此栓馬石為由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為常見的胡人騎獅。拴馬石或稱拴馬樁,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常置
獨角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5
Id:
285895
Title:
獨角仙
Description:
作者欲透過〈獨角仙〉這件作品傳達對生態的深切關懷,及提醒大眾保護自然的重要性。雄性獨角仙頭上長長的角,是它們捍衛的武器,在此以犄角單獨呈現,不僅作為獨角仙的象徵,同時呈現一種如標本紀念式的擺設,具有警
人間‧印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59
Id:
301059
Title:
人間‧印象
Description:
本書為陳列1983年至2007年創作的散文作品集結,分別從自己在各個時報投稿的散文中收錄,集結成陳列的散文精選。陳列的作品充滿了對於人及土地的關懷,平實的描述著心靈的觀察,不浮誇虛筆,文字清新恬淡
八通關古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525
Id:
287525
Title:
八通關古道
Description:
圖為八通關越道路起點的石基。這是一條充滿人文歷史、自然生態與地理景觀的古道,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徹底實施殖民政策,在1909年後開闢「八通關越道」馴化當時頻頻抗日的布農族,這條路上揮灑著布農人守護傳統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5
Id:
659965
Title:
文學臺中:第二市場
Description:
臺中人口中的「第二市場」全名為「臺中市公有第二零售市場」,位於臺中市中區三民路與臺灣大道一段路口,以市場中央的一座六角主樓著名。 第二市場建於1917年,原名為「新富町市場」,日治時期臺中州廳政府
阿美族勇士舞蹈(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66
Id:
509266
Title:
阿美族勇士舞蹈(一)
Description:
阿美族的舞蹈種類繁多,不管是在慶豐收、迎賓、社交、祭典等都有特定的舞蹈與民族習俗。然而,決定舞蹈與舞蹈的差異,最大的特點在於歌曲的旋律,每一種舞蹈都會配有不同的歌曲,再藉由歌曲的旋律,配合舞蹈的節
長短歌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10
Id:
301310
Title:
長短歌行
Description:
2001年《長短歌行》出版,楊牧繼《介殼蟲》(2006)之後新詩作品的結集。其間榮獲吉隆坡世界華文文學獎及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作品分別在瑞典及德國出版精美譯本,備受國際注目。楊牧持繼深耕創作,本書收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6
Id:
659966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王詩瑩 - 款款、翼之舞、擾擾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王詩瑩所創作的膠彩畫。王詩瑩的作品以現實、夢境與自然虛實交替的視覺意象,在畫面上的空間構圖、色彩經營與配置上做各種嘗試,盡量嘗試不同媒材在絹布或紙本上嘗試不同的質感的表現。以下為王詩瑩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10
Id:
514210
Title:
日治時期─南機場(飛機跑道)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5日的主題是
登瀛書院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68
Id:
514168
Title:
登瀛書院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5日的主題是「
我旅途中的男人‧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5
Id:
301095
Title:
我旅途中的男人‧們
Description:
比女人更會欣賞男人, 比男人更懂男人!帶著好奇心旅行,陳克華與男人路上相逢 。自從2006年4月出櫃以來,陳克華先是以詩集《善男子》,在華人世界出版第一本同志情慾的詩集。本書他透過攝影圖文的搭配,訴說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1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91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1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4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5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6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2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