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藝術與人文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163718 , 欄位Id的內容是16371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器」區茶道具迴轉臺,與位於背景的後方「藝」區。茶3.1415「器」區主要強調茶器之擺放與應用。 「器」區重點利用茶具旋轉台展示「工藝與茶日常」 : 觀眾能同時觀看不同的視角,透過旋轉的展台,讓器物的觀賞並非只是單獨欣賞物件,而是透過擺放與有意識地陳列,可移動的展桌,象徵著這座島嶼上的生活樣貌,仍舊在不停地吸收與變種,讓不同形式與樣式之間,可變換無數種的排列組合。 象徵著以世代、混種及對話為主軸,將急躁的台式生活美學觀,以擺放與應用的手法表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63718&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27CD875D-51A8-4BF0-AE83-EAE87EA6CC8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08T16:48:3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18

Id

163718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器」區茶道具迴轉臺,與位於背景的後方「藝」區。茶3.1415「器」區主要強調茶器之擺放與應用。 「器」區重點利用茶具旋轉台展示「工藝與茶日常」 : 觀眾能同時觀看不同的視角,透過旋轉的展台,讓器物的觀賞並非只是單獨欣賞物件,而是透過擺放與有意識地陳列,可移動的展桌,象徵著這座島嶼上的生活樣貌,仍舊在不停地吸收與變種,讓不同形式與樣式之間,可變換無數種的排列組合。 象徵著以世代、混種及對話為主軸,將急躁的台式生活美學觀,以擺放與應用的手法表現。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08T16:48:37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90
Id: 467490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三十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30號,隨鷗吟社於1932年(昭和7年)4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久保天隨等人的四幅書畫作品,久保天隨是日治後期在臺最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2
Id: 285912
Title:
Description: 作品〈聽〉長90cm,寬70cm,高280cm,其造型令人聯想到耳朵的耳道外型,並從中簡化為有力的線條,細緻優雅的技巧將抽象概念形體化,重點的耳管猶如細膩的微風吹送進耳道裡,透過堅硬的大理石圓滑的質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23616
Id: 223616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56-2:高等女學校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札幌 忍 暑假到今天結束,明天起將開始通學。今晚滿月,因此大家都在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21
Id: 514121
Title: 滿滿庄仔頭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2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792
Id: 604792
Title: 龍鳳盤
Description: 此盤的製作年代約為戰後時期(1945-1964),產地為鶯歌,材質為陶,尺寸為直徑38公分,高度4.5公分,重量約近2公斤,典藏於台灣碗盤博物館1樓展示空間。 龍鳳盤,又稱龍鳳紋雙喜盤,有龍鳳或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1
Id: 601191
Title: 明治國民學校始政奉祝音樂會十四日同校講堂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市內明治國民學校(今花蓮縣花蓮市明禮國民小學)為慶賀17日的始政紀念日,將於14日在校內舉辦奉祝音樂會,上午為兒童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67
Id: 271767
Title: 陳天乞代表作品文官造型圖
Description: 此作品於廟內龍爿數出來第四框,左方人物著朱色朝服,白面黑髥,看來相較其右著青色朝服之人物要更年長,二者舉止較上圖為緩和。左方數來第三位人物身著黃袍、頭戴冕旒,可能為皇帝,其壓低身子,攙扶著最右方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49
Id: 516649
Title: 聖戰下的婦人服裝
Description: 本報導為1941年(昭和16年)元旦刊載在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一篇文化報導,講述有關女性服裝在戰爭期間的流行變化。當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已有數年,局勢上也即將拓展戰線到南洋地區,對此戰事頻繁的時代,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22
Id: 169222
Title: 世紀奇峰--大霸尖山
Description: 司徒錦鷹(1955-)所作〈世紀奇峰—大霸尖山〉描寫臺灣百岳之一,最具標誌性的宏偉山峰「大霸尖山」。作者落款:「錦鷹。」姓名章:「司徒錦鷹」(白文),壓角章:「銅牆鐵壁」(白文)。 此畫特寫大霸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6
Id: 513356
Title: 富里初中校門與學生
Description: 照片中能看見四名學生騎著腳踏車,姿勢帥氣地站在校門中央,後方有一道長長地階梯,右邊一根校門柱寫著「養天地正氣」,左側被擋住的下聯應為「法古今完人」,這是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初中的校門,照片拍攝於19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7
Id: 595967
Title: 浪花
Description: 本作〈浪花〉以不鏽鋼及石材所組成,橡皮艇及人由天然原石雕刻而成,水流、浪花以石材自然表面及溪流中滾石堆疊固定。此作因應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建置,現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4
Id: 259084
Title: 《環鏡樓唱和集》
Description: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6
Id: 285886
Title: 消逝的語言
Description: 〈消逝的語言〉作品延續作者保羅‧馬蘭登(Paul Marandon)以往的創作題材,以人類五官為中心,並由兩部份組合而成,一為柔美感性的;一為直線機械的。這件女神雕刻表現出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責任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83
Id: 286383
Title: 裘淑惠
Description: 花蓮終身學習中心古箏教師裘淑惠,自民國七十二年起,接續丈夫樓斐心原在救國團的古箏班,她依學生喜好、興趣調整教學方式,例如以其喜歡的曲目進行教學,深受學生喜愛,至今已有許多學生通過檢定考試、甚至出師,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7
Id: 296347
Title: 痲面諸娘愛使粉,癩頭諸娘愛戴花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痲面

MOC_Id: Culture_Place138899
Id: 138899
Title: 卓家老屋
Description:   屋主卓文興,原光復大富地區閩南籍人士,後搬進豐田接收此日人之農宅。再民國89年(2000)左右,原有機會透過文建會閒置空建利用或整建計畫修繕,但最後屋主反悔,並將此空間閒置至今。因為房屋未有妥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20
Id: 659720
Title: 李靜宜_摘星山莊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

MOC_Id: Culture_Event477257
Id: 477257
Title: 2019 年揚州南京蓪草行_三、南京絨花參訪
Description: 此次行程不只在揚州,我們還專程前往南京拜訪因為製作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絨花頭飾而聲名大噪的趙樹憲老師,在此劇中有一段曾提到富察皇后向乾隆皇建議後宮節省開銷要捨棄珠翠,改以蓪草絨花為飾。而《清史稿后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73
Id: 506073
Title: 公埔公學校
Description: 公埔為今日花蓮最南端富里的舊稱,該區域內居住有許多從南臺灣東遷來的西拉雅族人。大正9年(1920)地名改正時,將公埔與大庄合併成為大庄區,隸屬在玉里支廳下,昭和12年(1937)皇民化時期再次改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33
Id: 300433
Title: 蕭史弄玉
Description: 坐落於金唐殿正殿後方,為何金龍徒弟王石發 (1905-1987)、王保原父子倆共同完成之大型洗石子裝飾作品。造形優雅,作工精細。 此洗石子堆塑為1956年,何金龍的徒弟王石發、王保原父子修繕金唐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787
Id: 258787
Title: 1884年中法戰爭時的基隆港
Description:   「1884年中法戰爭時的基隆港」圖稿,創作時間應為清治時期,創作主題為基隆港。     圖稿中,在基隆未築港以前,港內有2座小島「鱟母島」、「鱟公島」。     鱟母島,在基隆港內東邊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6
Id: 267596
Title: 溶溶瑞雪
Description: 吳長鵬(1934-2013)所作〈溶溶瑞雪〉描繪積雪將溶的草坡一角。作者落款:「溶溶瑞雪。一九九五年秋月畫於臺北。吳長鵬作。」姓名章:「萬里」(朱文)、「吳長鵬」(白文),引首章:「吉祥」(朱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61
Id: 514761
Title: 花蓮縣議會前的楊仲鯨縣長
Description: 花蓮縣議會的前身為「花蓮縣參議會」,成立於1946年(民國35年)。為推行地方的自治,議會在1950年(民國39年)依據當時所頒布的〈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成立。此張照片則是民國39年至民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99
Id: 286399
Title: 蔡平陽
Description: 有「音樂木雕家」之稱的蔡平陽老師,在花蓮美術界是一位傳奇性人物,他身上流著一半音樂家、一半雕刻家的血液。蔡老師天生是位創作人,光是音樂領域的追求並不能使他的心靈感到滿足,每當感受音符與旋律之間所併發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39
Id: 608939
Title: 劍南詩鈔(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本書封面書底保存良好,內頁部分雖因受潮而變色,然字體清晰可辨。內容收錄楊大鶴為《劍南詩鈔》所做的序、凡例、目次、與五言古詩共計325首,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55
Id: 286455
Title: 鍾昭安
Description: 葉片吹奏國/台/日/客表演,不用擴音器靠功力,是全台街頭藝人裝備最少最簡單的。用樹葉當笛子來吹,那是古早農村放牛孩子的絕活。八十歲,早年是農田插秧領頭羊的鍾昭安,怎麼想也沒想到,他當街頭藝人到處吹樹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01
Id: 513301
Title: 詩人陳黎與作家孟東籬
Description: 照片為作家孟東籬(左)與詩人陳黎(右),1995年(民國84年)年,詩人陳黎與其他文人朋友一同至老孟的住處「濱海茅屋」拜訪。孟東籬,1937年(民國26年)出生於中國河北(當時臺灣為昭和12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5
Id: 300115
Title: 蒲蠅鼻,乞食耳──益精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蒲蠅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92
Id: 283692
Title: 娜莉達‧曼多荷
Description:   娜莉達‧曼多荷於1956年出生於拉丁美洲的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她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美術學院與之後在義大利的卡拉拉取得了藝術文憑,她是藝術科學多媒體表演的博士。目前,她在義大利巴勒莫-西西里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53
Id: 235553
Title: 閩東舞蹈─迎龍傘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迎龍傘」 傳說是在300年前,畬族為了慶祝及紀念始祖盤瓢征番得勝,被皇帝招為駙馬,欽賜三層黃鍛涼傘與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1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