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753569 , 欄位Id的內容是75356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1838年(道光18年),因霧峰地區拓墾需要,林定邦開鑿阿罩霧圳(今霧峰圳),在六股及坑口附近引草湖溪支流乾溪之水,灌溉今霧峰地區無泉水之土地一百餘甲。隨著霧峰林家勢力發展拓地日廣,原來丁台、南勢等地區土地亦落入林家所有。草屯洪家參與戴潮春事件失敗,霧峰林家林文明帶兵攻佔萬斗六洪姓村莊,洪家位於霧峰萬斗六地區之土地與埤圳被抄封落入霧峰林家手中。而後,霧峰林家將萬斗六圳、阿罩霧圳和其他私設之番仔圳、下埤、新厝埤、茄苳埤、中埤、下新埤、吳厝埤圳及王厝圳等埤圳連結成一灌溉系統。
1862 (同治元年),阿罩霧圳因風雨災害及人為破壞,圳道毀損,由霧峰林文明、林文鳳出資修復。1890 (光緒16年)再度被洪水損壞,由林朝棟、林文欽出資修復。
霧峰圳全長1,090公尺,主要灌溉阿罩霧柳樹湳地區,灌溉面積約40甲。日治時期被併入阿罩霧公共埤圳組合。現今阿罩霧圳因失去灌溉功能後,轉為街區排放民生廢水溝渠,已無過往水圳水道寬度,過去牧童牽水牛戲水的畫面已無法再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3569&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06590130-B6EE-46D7-AE8C-8CD4F7540DC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1-09T21:27:1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69
Id
753569
Title
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
Description
1838年(道光18年),因霧峰地區拓墾需要,林定邦開鑿阿罩霧圳(今霧峰圳),在六股及坑口附近引草湖溪支流乾溪之水,灌溉今霧峰地區無泉水之土地一百餘甲。隨著霧峰林家勢力發展拓地日廣,原來丁台、南勢等地區土地亦落入林家所有。草屯洪家參與戴潮春事件失敗,霧峰林家林文明帶兵攻佔萬斗六洪姓村莊,洪家位於霧峰萬斗六地區之土地與埤圳被抄封落入霧峰林家手中。而後,霧峰林家將萬斗六圳、阿罩霧圳和其他私設之番仔圳、下埤、新厝埤、茄苳埤、中埤、下新埤、吳厝埤圳及王厝圳等埤圳連結成一灌溉系統。 1862 (同治元年),阿罩霧圳因風雨災害及人為破壞,圳道毀損,由霧峰林文明、林文鳳出資修復。1890 (光緒16年)再度被洪水損壞,由林朝棟、林文欽出資修復。 霧峰圳全長1,090公尺,主要灌溉阿罩霧柳樹湳地區,灌溉面積約40甲。日治時期被併入阿罩霧公共埤圳組合。現今阿罩霧圳因失去灌溉功能後,轉為街區排放民生廢水溝渠,已無過往水圳水道寬度,過去牧童牽水牛戲水的畫面已無法再現。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1-09T21:27:12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96643
Id:
196643
Title:
光復圳第4支線第2號池
Description:
光復圳第4支線第2號池,為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湖口工作站管轄,位置在楊梅區富岡里中正路轉入一條農業用產業道路內。蓄水面積2.80公頃,蓄水量109,200立方公尺,灌溉面積44.25公頃。 4-2號池位
寧城宮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566
Id:
618566
Title:
寧城宮
Description:
寧城宮外牆上的碑文,敘述此廟的發展沿革。寧城宮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城山社區,建廟年代久遠,可能為清光緒年間隨移民或屯墾的駐軍而來,為東部海岸地區開基早且唯一的三山國王廟。日治時期,日人曾廢棄原由
MOC_Id:
Culture_Place161903
Id:
161903
Title:
匏仔寮(Pau-ah-liau)
Description:
匏仔寮的地名緣由為六龜一帶原住民常於黑夜中下山出草,村民避於匏仔園,使原住民誤以匏瓜為人頭,原住民受到驚嚇,不再來襲,故得稱。戰後因地名不雅的原因,以匏仔寮的「匏」音似「寶」,加上此地為當時最為興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38
Id:
619138
Title:
恆春卑南道-旭海端
Description:
恆春、卑南道-旭海端古道與海浪最接近的一道隘口,通過時需注意潮汐與浪花。「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邊,經過旭海、觀音鼻,然後再沿著海岸往北走的一
MOC_Id:
Culture_Place555206
Id:
555206
Title:
天寶堂門口牌樓
Description:
銃櫃碧玉宮天寶堂的入口,位於台21線路上。碧玉宮主奉三恩主,即關公、呂洞賓、灶王公。明治27年(1894)楊清福、吳振江為祈銃櫃村落合境平安,發起建造鸞堂奉祀關聖帝君;1947年吳瑞、楊賢文、歐禮
MOC_Id:
Culture_Place153491
Id:
153491
Title:
北竿壁山南營區
Description:
北竿璧山南營區位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壁山,設施包含衛兵哨、官兵床位、中山室、廚房、地道、廁所、水池、儲藏室、廣場。2008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7年度連江縣北竿、東引軍事類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23
Id:
153523
Title:
北竿壁山指揮部
Description:
北竿壁山指揮所位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壁山山頂。
由於指揮部設於山頂,目前壁山營區仍然戒備森嚴,民眾與遊客均不得進入,並嚴禁向營區攝影。1989年7月退伍的師部連醫務所醫務官陳榮盛曾受好多樣工作室
MOC_Id:
Culture_Place141880
Id:
141880
Title:
開元堂中西藥房
Description:
本戶為豐田地區著名的中西藥房,過去碧蓮寺在健保於民國84年開始前,曾有藥籤,許多居民會在寺中求藥籤,帶著要遷來到此間藥房抓藥。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
MOC_Id:
Culture_Place587886
Id:
587886
Title:
立山Ⅱ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立山Ⅱ考古遺址位於卓溪鄉立山村太平溪下游溪谷,立山村落西北側,花66甲民宅(立山88號)西北側的高位河階緩坡地。本遺址為點狀分布性遺址,遺物主要散佈於該民宅西北側山坡地的玉米田中,以打製斧鋤形器為
MOC_Id:
Culture_Place626001
Id:
626001
Title:
木瓜溪水力發電工程竣工紀念碑
Description:
「木瓜溪水力發電工程竣工紀念碑」正面。1977年,台電開始進行木瓜溪水力計劃,工程項目包括奇萊引水、龍澗水力發電擴充、以及水簾、龍溪、清流等三處水力發電之開發,由於木瓜溪水利發電工程進行的區域位於
MOC_Id:
Culture_Place618690
Id:
618690
Title:
蘇花古道(石硿子段)
Description:
蘇花古道(石硿子段)一隅,根據古道研究者楊南郡調查,證實北路蘇花古道保存上不如另兩條,主要是上下坡路段大部分使用泥級木階,較易腐朽,原住民的反抗與攻擊,也讓官方或民間往來都採安全性較高的海路。經過
林日懋家族產業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83
Id:
326283
Title:
林日懋家族產業
Description:
林日懋家族產業,據日治初期《土地申告書》登載坐落苗栗廳苗栗三堡大甲街232號,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套疊古今地圖,可知位於今日台中市大甲區順天路一帶,據《土地申告書》記載林日懋家族是鹿港的百年大家族,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81
Id:
506081
Title:
花蓮港醫院建築物外部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花蓮港醫院為今日位在花蓮市區的「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的前身,日治時期全名為「臺灣總督府花蓮港醫院」,由臺灣總督府管轄,於明治42年(1909)12月設立,為花蓮縣內歷史最悠久的醫院。大正3
1980年花蓮站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71
Id:
568471
Title:
1980年花蓮站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民國69年(1980)的花蓮車站前,可看見建築上寫著「花蓮車站」與「總統萬歲」。戰前的圓環中央是日本童話故事中的金太郎抱著會噴水的鯉魚雕像。金太郎在日本民間傳說中代表的是一個真正的武士
養老駐在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16
Id:
325316
Title:
養老駐在所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養老駐在所的位置,今日因道路拓寬已改建為工寮,養老部落隸屬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位於秀巒溪左岸、西那吉山北麓,海拔900至1500公尺間的山腹,屬泰雅族基那吉群,養老為泰雅語Yuluw之音譯
拔仔山水源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67004
Id:
567004
Title:
拔仔山水源
Description:
拔仔山水源位於拔仔山和興魯郡山中間,大約海拔1800公尺高的稜線上,直接由地底冒出,是關門古道東段上非常重要的水源之一。從拔仔山下的產業道路出發,大約需要行走一天的時間,才能抵達此一湧泉,途中沒有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01
Id:
619101
Title:
恆春卑南道-旭海端
Description:
位於旭海端古道,因道路緊臨太平洋,行走時需注意潮汐及浪花。「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邊,經過旭海、觀音鼻,然後再沿著海岸往北走的一條古道,經過臺
四四南村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618
Id:
298618
Title:
四四南村
Description:
建於1948年,由當時後勤部隊自行建造供員工眷屬居住。四四南村配置為規律整齊的空間形式,採用列狀魚骨的配置架構,早期共分為3大建築群,分別為甲、乙、丙字號,且均為1層樓斜屋頂的連棟式住宅建築型態,
MOC_Id:
Culture_Place153633
Id:
153633
Title:
北竿芹壁村「蔣總統萬歲」精神標語
Description:
「蔣總統萬歲」精神標語位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 31 號正門右側。
根據1990年5月陸軍總部印頒的《陸軍部隊心理作戰訓練教材》,國軍精神標語的製作要領為:簡單容易,人人能做;就地取材,因時制宜;
急公好義坊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662
Id:
298662
Title:
急公好義坊
Description:
急公好義坊,為第三級古蹟,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南側。1887年(清光緒13年)臺北府淡水縣貢生洪騰雲,因臺北府城建造考棚行署,捐獻田地銀兩有功,巡府劉銘傳奏請建坊獎勵。1888年(清光緒14年)坊成
南竿39據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293
Id:
153293
Title:
南竿39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39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梅石澳口西面,鎮守南竿南方海域。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保存相當良好,有定期清掃維護,但已廢棄無法進入,只能大略判
MOC_Id:
Culture_Place488411
Id:
488411
Title:
十字路-來吉步道入口
Description:
影像為十字路通往來吉步道的入口指標,可由此處通往來吉。十字路位於曾文溪與阿里山溪分水嶺上的一處鞍部,鄒語稱shafimu或seahunu,意即鞍部地形,海拔約1530公尺,地處暖帶與溫帶林的交接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49
Id:
684649
Title:
臺北鐵路地下化啟用典禮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89年9月1日拍攝,主題為臺北鐵路地下化暨臺北新站第一期工程啟用典禮。行政院長李煥、臺灣省主席邱創煥與交通部長張建邦等前來視察並發表談話,隨後李煥及邱創煥接受來自各界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83
Id:
684683
Title:
國道一號北部路段貫通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7年12月31日拍攝,主題為高速公路圓山大橋及臺北交流道與楊梅新竹段分別開放通車。通車儀式由高速公路工程局長胡美璜主持,並頒發獎狀給榮民工程處等承包商及有功人員。
馬港天主堂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4183
Id:
154183
Title:
馬港天主堂
Description:
馬港天主堂位於門前山腳下,在以媽祖信仰為重鎮的馬祖列島,實為十分特殊的情況。國共對峙時期的馬祖,醫療及教育資源不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認為仍需成立教區以撫慰人心,在當時第一任的蘇神父親自設計與當地駐
「基隆市大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627
Id:
258627
Title:
「基隆市大觀」
Description:
「基隆市大觀」,創作時間為1935年(昭和10年),由日人金子常光繪製。圖中,基隆河流過下方山區,已整治爲運河的田寮港注入港灣東岸;滙合蚵殼港、石硬港爲一體的「旭川」,由西向東流,再轉向北,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99
Id:
512399
Title:
花蓮港陸軍病院的傷病兵
Description:
臺南陸軍衛戍病院為日治時期日軍的軍醫院,此圖為臺南陸軍病院花蓮港分院院的全景,於1914年(大正3年)太魯閣討伐戰役時歸屬於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管轄,也因此次戰役傷亡慘重,於木奇荖溪社設立慰靈碑,撫慰
馬祖國民學校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92644
Id:
192644
Title:
馬祖國民學校
Description:
連江縣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39年(1950),初期借用民宅上課,民國42年覓得馬港縣立圖書館舊址(如圖),初建校舍,六個年級共六班,並分別在珠螺與四維兩村設有分班。
民國55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
五結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39
Id:
512739
Title:
五結
Description:
五結鄉位於蘭陽平原的東南隅,地勢平坦,東臨太平洋,河川大都呈東西走向,冬山河中、下游精華河段盡在本鄉境內,除了擁有豐饒的平原和遼闊的海岸之外,也有地勢低窪的沼澤與多脊沙丘,地理景觀豐富。「結」為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90
Id:
660490
Title:
日治時期的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 - 2
Description:
照片建築物為「財團法人行啟紀念館」,位於臺中大正町(今自由路中正路角遠東百貨,亦稱綜合大樓)。係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為皇太子時,於大正12(1923)年4月19日來臺中而建立,於大正15(1926)年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0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8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