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部落遷徙史空間、地域與遷徙
「寒溪部落遷徙史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03151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15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寒溪部落遷徙史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寒溪村位於宜蘭縣大同鄉,與冬山鄉大進村為鄰,以泰雅族為主,族人來自泰雅族南澳群,大約在二百一十多年前,從大甲溪上游一座河谷盆地遷徙到和平北溪支流的布蕭丸溪流域,並在那邊建立「俚與邊」社,直到西元1915年才從和平溪流域往北越過太平山,抵達寒溪村羅東溪的上游番社坑溪,建立了「古魯」社居住;後來「古魯」社廢社才遷往下游三公里處的寒溪村治聚居,也因此,寒溪村的泰雅族人都把「古魯」社稱為舊社。
寒溪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寒溪村位於海拔約250公尺的「番社坑」溪畔,上源溪谷深豁,水流急湍,加上冰冷透骨的溪水,故被取名為「寒溪」。
寒溪村包含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個部落,也就是如今的寒溪、新光、華興、自強等四個社區,亦分別被稱為寒溪巷、華興巷、新光巷和四方林(自強新村)。由於寒溪部落因為曾經過日治時期的統治,也發展出日語和泰雅語合併的獨特族語。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151&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1DE0772D-D671-41AF-A350-83DA102CA2E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2T12:06:4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51
Id
603151
Title
寒溪部落遷徙史
Description
寒溪村位於宜蘭縣大同鄉,與冬山鄉大進村為鄰,以泰雅族為主,族人來自泰雅族南澳群,大約在二百一十多年前,從大甲溪上游一座河谷盆地遷徙到和平北溪支流的布蕭丸溪流域,並在那邊建立「俚與邊」社,直到西元1915年才從和平溪流域往北越過太平山,抵達寒溪村羅東溪的上游番社坑溪,建立了「古魯」社居住;後來「古魯」社廢社才遷往下游三公里處的寒溪村治聚居,也因此,寒溪村的泰雅族人都把「古魯」社稱為舊社。 寒溪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寒溪村位於海拔約250公尺的「番社坑」溪畔,上源溪谷深豁,水流急湍,加上冰冷透骨的溪水,故被取名為「寒溪」。 寒溪村包含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個部落,也就是如今的寒溪、新光、華興、自強等四個社區,亦分別被稱為寒溪巷、華興巷、新光巷和四方林(自強新村)。由於寒溪部落因為曾經過日治時期的統治,也發展出日語和泰雅語合併的獨特族語。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
1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2T12:06:44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寒溪部落遷徙史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73
Id:
153573
Title:
東引羅漢坪據點
Description:
東引羅漢坪據點位於連江縣東引鄉西引島清水澳上方,目前仍有軍隊進駐,與同一澳口的后澳同屬於半開放的觀光旅遊景點。
羅漢坪據點所處的西引島西北角礁石群,從海上望去海蝕柱林立,狀如「十八羅漢」排列,據
MOC_Id:
Culture_Place755879
Id:
755879
Title:
卡里善之樹
Description:
這些年帶來了不少人潮,鼓勵在地青年設立咖啡店與柑仔店,每年舉辦以社區居民、在地青年為主的市集,希望透過與居民們的努力,未來可以再帶動更多村落的活力。當初命名時,在維基百科查到卡里善是和美鎮的古稱,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83
Id:
233983
Title:
連江縣警察局東引分駐所大樓落成略誌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連江縣警察局東引分駐所大樓落成略誌,現存於連江縣東引鄉警察局東引分所,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於《東引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東引島位
MOC_Id:
Culture_Place603395
Id:
603395
Title:
宜蘭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Description:
為鼓勵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同時改善環境品質、活化老舊和閒置的社區空間,宜蘭縣政府辦理「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透過社規師深耕地方,因應不同的社區議題,動員當地居民參與、共學共做,透過社區空
玉蘭社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4499
Id:
284499
Title:
玉蘭社區
Description:
大同鄉玉蘭村的開發大約是1921年,當時玉蘭是「隘路」,設有鋸材廠,泰雅族人稱這裡為幽沽浪,也就是鋸木的意思。這些伐木工人許多是來自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原本居住在天送埤,卻不幸在天送埤大水災中被沖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62
Id:
661762
Title:
臺中公園是觀光文宣的題材
Description:
臺中公園綺麗的景色,數十年來一直是觀光文宣裡的最佳封面題材。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明信片。 臺中公園在1903年10月28日開園,日月湖原係自然水塘,經人工整修後,水池約有四千一百坪,湖心亭係日明治41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69
Id:
142569
Title:
豐山社區圖書館
Description:
原本是建於現今房子後方(木房),後來重建,最先是豐山村辦公處村幹事於內處理村內之事項,後來改為豐山社區圖書館,裡面藏書由當時的吳勝復議員爭取收藏,後來因村內托兒所成立而設於此,漸漸孩童增加,托兒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905
Id:
295905
Title:
黑美人大酒家/臺北市延平北路2段3號
Description:
臺北市延平北路2段3號約建於1930年代。本建物之材料為牆面磚造為主,屋頂為黑瓦之不燃建築(1911年(明治44年)的大颱風,大稻埕傳統式家屋嚴重崩壞,總督府下令嚴格禁止傳統土腳厝,在法令規定與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47
Id:
513247
Title:
豐田村的大阪式菸樓
Description:
照片為豐田村至今遺留下來的菸樓,可以看見屋頂上突起一排透氣窗,屬於大阪式建築,但由於過時老舊,大都廢棄不用。菸樓是用於燻烤菸葉並儲存的空間,特色是建築挑高,並使用土埆磚建造,形式上則大致分為「大阪
觀音鼻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36
Id:
619036
Title:
觀音鼻
Description:
清代恆春卑南道上越過觀音鼻的路段,需要藉助繩索攀爬。「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邊,經過旭海、觀音鼻,然後再沿著海岸往北走的一條古道,經過臺東縣達
浸水營駐在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02
Id:
325202
Title:
浸水營駐在所
Description:
浸水營一詞,最早出自於鳳山縣廩生盧德嘉的《鳳山縣采訪冊》,該書原為官方修地方志而編纂,完成於清光緒20年(1894),據楊南郡研究,此地終年雲霧深鎖,年雨量高達5200m,又因地勢平緩易積水,為浸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40
Id:
595840
Title:
根努夷/Kenuy
Description:
據花蓮市公所的訪查,根努夷(Kenuy)部落的傳統生活領域東自今花東鐵路,西至中央30米路,南延伸到和平路,北至中山路,延伸到國裕里;清領時期時為軍威莊邊緣的一部份;日治時期時則將軍威莊、農兵莊合
南竿馬祖村防空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73
Id:
153373
Title:
南竿馬祖村防空洞
Description:
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防空洞屬於掩體設施,過去馬祖處於戰地前線,戰地政務時期由各村軍職副村長(指導員)督導管理,解嚴後由連江縣政府警察局造冊列管,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59
Id:
325559
Title:
哈盆越嶺3K里程碑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94
Id:
142594
Title:
豐山向宅
Description:
本戶家庭為佳族群,分別來自觀音與苗栗,輾轉搬遷來到豐田居住。過去因為豐田地區盛行玉石產業,因此家中也會磨製玉石。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
邱宅防空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41067
Id:
141067
Title:
邱宅防空洞
Description:
該處防空洞建於1960年代左右,在最初調查前,村民與許多人都以為該處防空洞是屋主建造來為了過去戰爭時代躲避空襲使用;後聽說建於1960年代後,眾人又以為是當時面對國共的台海壓力,擔憂戰爭爆發所建造
塘岐村早期的學堂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488284
Id:
488284
Title:
塘岐村早期的學堂
Description:
圖片為早期學堂舊址,於協和舊工廠對面。
依據連江縣政府委託北竿鄉塘岐社區發協會出版的《尋訪50年代壁山下的塘岐》,早期塘岐村並沒有學校,但有學堂作為學習的場所。學堂建立在塘岐國小創校前,無固定場
臺中市役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801
Id:
661801
Title:
臺中市役所
Description:
大正9(1920)年7月實施「地方官官制改正」,廢廳置州,合併臺中廳、南投廳诶臺中州同年10月1日實施臺中市制,市役所(公所)即位於州廳對面,竣工於大正10(1921)年9月,1950年以前它一直
寧埔國小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574
Id:
618574
Title:
寧埔國小
Description:
寧埔國小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寧埔社區,創立於1917年(大正 6 年)4 月 1 日,原名為「沙汝灣蕃人公學校」, 同年9 月 1 日正式開校,校址設於臺東廳廣鄉沙汝灣社(今成功鎮宜灣 )。19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52
Id:
153552
Title:
莒光77據點(77哨、忠誠堡)
Description:
莒光77據點位於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猛澳港旁,又稱77哨、忠誠堡,本身建在沙灘上,為兩棲部隊搶灘補給登陸之位置,並且為過去運補使用,掌管所有東莒島的物資進出。
77據點為帶有灰色系的迷彩斑點塗裝,
萬人祠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66
Id:
326266
Title:
萬人祠
Description:
萬人祠,今稱新娘貞節祠,日治時期位址為苗栗三堡馬鳴埔庄139號,即今日台中市外埔區中山路一帶,周圍皆是農地。從〈苗栗廳苗栗三堡馬鳴埔庄土地申告書〉所附理由書可知,同治年間,戴潮春之亂爆發時,地主東
陽明山櫻花季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727
Id:
684727
Title:
陽明山櫻花季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7年2月25日拍攝,主題為陽明山花季,許多遊客前往陽明山中正公園與花鐘一帶欣賞櫻花與遊覽。
陽明山古稱草山,草山竹子湖一帶原有緋寒櫻生長。日治時期在臺日人因思念家
木階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617
Id:
325617
Title:
木階梯
Description:
福巴越嶺古道起點為今日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終點為桃園市境內的巴稜,在日治時期是聯絡新北市烏來區與桃園市復興區的交通要道之一。近年來被林務局規劃、修建為「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其中的一段,整個路徑貫穿
員樹林三元宮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1501
Id:
161501
Title:
員樹林三元宮
Description:
員林里三元宮,建於同治11年(1872),地址在大溪區員林里員林路2段282巷17號。香火源自於拓墾先民自大陸原籍地携帶的三官爐。本宮創建於同治11年(1872),為員樹林區域的角頭廟。 建廟前當地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86
Id:
279886
Title:
張煌言剛感染瘧疾,又抱病走霍山 張蒼水詩文集附錄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惟鳥道羊腸,較霍山尤甚;又患瘧,扶病走,頭岑岑汗下如雨,蹣跚而前。
北投中心新村聚落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090
Id:
293090
Title:
北投中心新村聚落
Description:
北投中心新村在日據時期為「陸軍衛戍醫院北投轉地療養所」,二戰結束後國府部隊接收並改設為國軍醫院,並同時接收部份原有建物改建成宿舍設施供眷屬住宿,眷村房舍大致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用日據時期遺留下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63
Id:
168063
Title:
木柵巖與兩條青竹絲(t-045)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於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周邊所拍,為正片。本照片為木柵地區一洞穴,有一人坐於洞穴下石頭上,另外在前方樹枝上纏繞一條死亡的青竹絲。湯姆生一行人在木柵懸岩攝影時,協助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925
Id:
304925
Title:
遠東唯一最大的澎湖目斗嶼燈塔
Description: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古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
軍隊參拜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75
Id:
512375
Title:
軍隊參拜
Description:
海鼠山位於立霧溪北岸之稜,於綠水北面,海拔標高約1300公尺,軍隊初期交通非常不便利,經由協商之後由花蓮港廳警察修築道路。太魯閣討伐戰役告一段落之後,佐久間左馬太命令陸軍步兵駐紮於海鼠山,成立海鼠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97621
Id:
597621
Title: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Description: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為東臺灣雕塑文化的重要展示空間,其設立構想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的組織,以石雕博物館為中心,融合野外博物館的營運模式,將經營範圍擴及花蓮全縣,甚至東海岸地區,以塑造一座「石雕觀光城」為目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4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9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7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4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8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1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8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