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藝術與人文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1287 , 欄位Id的內容是30128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於西元1997由花蓮縣客屬會出版成書,同名詩作〈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亦收錄於葉日松的《客語現代詩歌選》中。內頁第一首詩 <快樂在農家>:阿姆(扌老)阿爸/阿姆(扌老)阿爸/日夜冇停鉈/惜子又顧家/落水著蓑衣/日頭下戴笠/有時補籬笆/有時種菜瓜/為著子女 為著生活/甘願做牛馬 做牛馬/阿姆(扌老)阿爸/阿姆(扌老)阿爸/日夜冇停鉈/惜子又顧家/汗水淋菜花/星光下打粢粑/出門迎彩霞/落門擎火把/挨絃唱歌 頭望月華/快樂在農家 在農家。這首詩象徵著早期客家子弟的農家生活,父母努力種田養活小孩,勤勞又節儉,娛樂就是在晚上時望著月光唱歌,也就心情滿足了,是一段平實無華卻很真懇的生活。林于弘的論文〈中原正聲──客語詩〉對於此本詩集的評價是:用詞簡易、條理清晰,全篇利用反覆、譬喻、映襯等技巧。作者葉日松生於花蓮縣富里鄉,長居花蓮,也在文學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其文字書寫的韻味中帶有濃濃花蓮的原鄉味,同時也深深浸染自身客家人的文化色彩。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128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679E710-85AC-445B-BEAA-962713DE4F0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0:48:5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87
Id
301287
Title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
Description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於西元1997由花蓮縣客屬會出版成書,同名詩作〈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亦收錄於葉日松的《客語現代詩歌選》中。內頁第一首詩 <快樂在農家>:阿姆(扌老)阿爸/阿姆(扌老)阿爸/日夜冇停鉈/惜子又顧家/落水著蓑衣/日頭下戴笠/有時補籬笆/有時種菜瓜/為著子女 為著生活/甘願做牛馬 做牛馬/阿姆(扌老)阿爸/阿姆(扌老)阿爸/日夜冇停鉈/惜子又顧家/汗水淋菜花/星光下打粢粑/出門迎彩霞/落門擎火把/挨絃唱歌 頭望月華/快樂在農家 在農家。這首詩象徵著早期客家子弟的農家生活,父母努力種田養活小孩,勤勞又節儉,娛樂就是在晚上時望著月光唱歌,也就心情滿足了,是一段平實無華卻很真懇的生活。林于弘的論文〈中原正聲──客語詩〉對於此本詩集的評價是:用詞簡易、條理清晰,全篇利用反覆、譬喻、映襯等技巧。作者葉日松生於花蓮縣富里鄉,長居花蓮,也在文學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其文字書寫的韻味中帶有濃濃花蓮的原鄉味,同時也深深浸染自身客家人的文化色彩。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0:48:5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6
Id:
600996
Title:
市役所增建大致完成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3日以市役所增建大致完成為題的報導。內容指出花蓮港市役所因市制實施造成人員增加,若繼續沿用街役場的廳舍建築,則難以收容新增的大量職員,進而致使業務
李達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54
Id:
283554
Title:
李達皓
Description:
李達皓的作品,有三個思考主軸:「以造型的曖昧隱喻人性;以作品的內在張力彰顯人性;以作品和環境的交互關聯反映人性。」當人體回歸到最純真原始的形體時,去除外在文化符號的宰制,迴避理性邏輯的控管,這樣直接的
MOC_Id:
Culture_Event477255
Id:
477255
Title:
2019 年揚州南京蓪草行_二、揚州通草花工作室
Description:
錢宏仁、戴春富兩位師傅的工作室在揚州486非物質文化遺產聚集區,此地位於揚州文化旅遊中心地帶,緊鄰瘦西湖及个園、古運河及東關街,師傅們的作品相當多,還有幾件大作放在園區的展示間,其中菊花就有好幾款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55
Id:
18065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大稻埕展區參觀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參觀,在文化部長鄭麗君小姐陪同下(蘇院長左側),由策展單位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主持人徐景亭小姐(蘇院長右側)導
劍南詩鈔(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44
Id:
608944
Title:
劍南詩鈔(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本書封面書底保存良好,內頁除了前後部分因受潮而顯斑駁,字體清晰可辨,詩作內容均有句讀。內容為七言律詩上半部,《劍南詩鈔》共收七言律詩90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01
Id:
210901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3-1:農科大學校庭其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正面註明「農科大學校庭其一」、「維新堂發行」等字樣。
本圖為校園即景。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內渠道一景,途中可見林木蓊鬱,
破碎又溫暖的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304
Id:
479304
Title:
破碎又溫暖的心
Description:
破碎又溫暖的心,牽扯著光陰累計的感念小品。作品充滿相似反覆的「眼淚形象」符號,以原子筆層疊畫在紙上,作品有兩顆心臟,每一顆心臟使用至少一百張蓪草紙與至少一百支原子筆,原子筆一層畫完,再疊疊層層第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55
Id:
660955
Title:
石岡鄉志-目錄、封域志、開闢志
Description:
因石岡鄉歷年來並無鄉志可資參考,編纂不易,經過一年的蒐集訪問,始整理成冊,期能藉以啟發思古幽情,而知敬老尊賢,慎終追遠,並從而激發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操,飲水思源,知所惕勵,共同為建設美好的家鄉努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15
Id:
606215
Title:
入選-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Description:
《新港奉天宮志》記載新港奉天宮媽祖於明朝天啟二(1622)年,船戶劉定國為求平安橫渡臺灣海峽,至湄洲祖廟恭請聖尊奉祀船隻上,船隻途經笨港,神明指示永駐此地。
在虎爺聖誕時期,會進行喫炮(吃炮)儀
帕希.璞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38
Id:
283538
Title:
帕希.璞特
Description:
帕西.樸特為比利時的女雕塑家,她曾在義大利卡拉拉居住及工作超過二十年。她從皇家美術學院畢業,主修繪畫與雕塑。在漫長創作生涯中,她擅長大理石雕刻,早期以多色雕刻的實驗開展雕刻生涯。她的作品主要表現一種濃
三星四季青花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2980
Id:
602980
Title:
三星四季青花瓷
Description:
三星四季青花瓷創辦人李哲榮老師自台北返鄉,原於耕莘護校任教,於2014年成立了四季青花瓷工作室,2019年又遷址至三星鄉行健二路二段275號,結合民宿、咖啡以及參與式陶藝的藝文空間。
意
第一名-芹壁聚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697
Id:
604697
Title:
第一名-芹壁聚落
Description:
芹壁村同馬祖其它地區一般,亦是澳口集村形式,在宋元明時期即有先民遺跡;明末時期,福建沿海一帶倭寇猖獗,芹壁村亦為海盜強借住所之地。在傳統的芹壁聚落中,生活方式以漁業為主,自足式農耕為輔,為一個自給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90
Id:
660190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白田誉主也 - カミコニア、不完全な EGAO、頭上樂園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白田誉主也所創作的膠彩畫。白田誉主也的作品以動物作為描繪對象與發想,基於動物身上的表情、質感多元,利用膠彩顏料、礦物顏料加強其特徵;以寒冷紗的網狀物,來加強顏料間之穩定度與視覺上之穿透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81
Id:
18078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紅琉璃玻璃沾色料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紅琉璃玻璃沾色料過程影片。
「藝」區展示茶具工藝,尤其是以陶瓷、玻璃、
新文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60
Id:
595860
Title:
新文化
Description:
作品〈新文化〉中重新定義文化群體的風貌,可以感受作者慎重的細膩感,將粗硬的石材轉化成優雅的造型,光亮潔白的衣紋,平滑溫潤的石面,有如希臘女神裙擺般優雅的皺折線條,在陽光下呈現的光影曲線,這些元素隱
奔向陽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86
Id:
514486
Title:
奔向陽光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57273
Id:
557273
Title:
超越紙的想像-蓪草紙的製作
Description:
這篇是刊載於2007年6月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博物》季刊 第94期,由洪麗雯撰寫的文章,以下僅為部分介紹。
在紙發明以前,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即以許多各式各樣的材料作為紀錄的媒介。像是蘇美人在西元
妖/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0
Id:
301180
Title:
妖/冶
Description:
陳黎為筆名,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2007年11月—12月於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
大合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123
Id:
210123
Title:
大合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為學校師生合影留念。其中註明陳清森。照片年代可能是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戰爭期男子中等學校在膝蓋以下打綁腿。學生穿著洋式立領男
社區的媽媽教室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47
Id:
514247
Title:
社區的媽媽教室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
相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74
Id:
286074
Title:
相遇
Description:
〈相遇〉單一個體,應用兩個相同的元素,交錯、融合。傳達多情眾生,相互吸引的溫度。此作品為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得獎作品,目前設置於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內,作者為臺灣石雕家馮朝宗。工專就讀機械科的馮朝宗
林慶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1
Id:
283561
Title:
林慶宗
Description:
林慶宗成長於花蓮海濱,國中畢業後拜師學藝品雕刻,直至工藝品市場萎縮,1982 年開始轉向個人創作,放棄技巧性的表現方式,將造型刪減至單純境界,以萃取出藝術性,憑藉著學徒時期訓練的扎實雕刻功力,以及代工
散步的婦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3
Id:
285903
Title:
散步的婦女
Description:
〈散步的婦女〉在凝止而厚重的大理石塊面上,讓運動與速度的漸變過程如數顯影,雖然作品教人無法不聯想起未來主義畫派中的運動風格,他們捕捉閃逝不得見的波動,既凍結又是融解了時間斷面的概念,卻更讓觀者溫存於美
理想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8
Id:
595978
Title:
理想國
Description:
〈理想國〉作者為在地能努力追求創造,期許花蓮能成為理想中的夢之國度。此作品以三角立體構成求取視覺穩定,上方為主體匯聚成尖頂形狀的金字塔,尖頂上端有裂痕,下端是城堡的支撐柱子象徵城邦的基礎,再將柱子
富里初中校門與學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6
Id:
513356
Title:
富里初中校門與學生
Description:
照片中能看見四名學生騎著腳踏車,姿勢帥氣地站在校門中央,後方有一道長長地階梯,右邊一根校門柱寫著「養天地正氣」,左側被擋住的下聯應為「法古今完人」,這是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初中的校門,照片拍攝於19
賽德克族改良式女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94
Id:
287494
Title:
賽德克族改良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該組件有頭飾、上衣、胸兜、裙子、護腿布,係近代所製作的改良式服飾,並非傳統賽德克族女子服飾。傳統賽德克族的織布工藝工序繁複,從栽種苧麻、積麻、捻線、理經、染色、整經等程序,至織作流程瑣碎冗長,賽德克族
MOC_Id:
Culture_Object653988
Id:
653988
Title:
《哈姆雷特》節目單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哈姆雷特》單張兩面節目單。節目單正面為粉色紙質,正中央標題為演出單位「政工幹部學校大學部影劇學系第八期學生畢業公演」。底色繪有丹麥國王的宮殿,以文藝復興繪畫中經常使用的線性透視法展現深度
消逝的語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6
Id:
285886
Title:
消逝的語言
Description:
〈消逝的語言〉作品延續作者保羅‧馬蘭登(Paul Marandon)以往的創作題材,以人類五官為中心,並由兩部份組合而成,一為柔美感性的;一為直線機械的。這件女神雕刻表現出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責任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54
Id:
177654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2:桃仔園系列─張家龍創作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2:桃仔園系列─張家龍創作展」。 展出內容包括立體彩繪七件,書法
水利-大光明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46
Id:
514446
Title:
水利-大光明圳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5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9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0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7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