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七、八期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七、八期藝術與人文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七、八期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0825 , 欄位Id的內容是29082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七、八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期社區報透過地方節慶活動的參與,讓頭城在地民眾從心體驗家鄉節慶活動曾帶給老一輩人的感動所在與其文化意涵。   頭城最重要的遶境活動,是農曆正月初六的頭城城隍爺聖誕與三月廿八的頭城東嶽大帝聖誕,每兩年輪流遶境一次。2011年輪到頭城城隍廟遶境。正月初五晚上「夜訪」,由北管子弟團、小鬼爺、牛馬爺、董排爺、李排爺、日遊巡、夜遊巡、七爺、八爺等大神尪與城隍爺神轎所組成,在頭城市街遶境。隔日正月初六下午則是「日巡」,由小鬼爺、牛馬爺、董排爺、李排爺、日遊巡、夜遊巡、七爺、八爺、文判官、武判官、按察司、六位少爺(大少爺、二少爺、三少爺、五少爺、六少爺、七少爺)、三位小姐(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等大神尪構成遶境隊伍,城隍老爺在最後壓陣。   頭城老街另一個年度重要節慶活動,是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時舉辦的「千龜來朝」。為慶祝頭城南北門福德祠甫於2006年被指定為宜蘭縣縣定古蹟,頭城文化發展協會在2007年以傳統「乞龜」為發想,策辦「千龜來朝」活動,讓民眾一起發揮創意製作「創意神龜」,為街上的土地公祝壽,藉此營造更好的故鄉感,讓出外遊子找到回鄉的路。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082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4BD7540-C3E6-4642-8390-075F3A9CFE7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2-24T20:08:5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5

Id

290825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七、八期

Description

本期社區報透過地方節慶活動的參與,讓頭城在地民眾從心體驗家鄉節慶活動曾帶給老一輩人的感動所在與其文化意涵。   頭城最重要的遶境活動,是農曆正月初六的頭城城隍爺聖誕與三月廿八的頭城東嶽大帝聖誕,每兩年輪流遶境一次。2011年輪到頭城城隍廟遶境。正月初五晚上「夜訪」,由北管子弟團、小鬼爺、牛馬爺、董排爺、李排爺、日遊巡、夜遊巡、七爺、八爺等大神尪與城隍爺神轎所組成,在頭城市街遶境。隔日正月初六下午則是「日巡」,由小鬼爺、牛馬爺、董排爺、李排爺、日遊巡、夜遊巡、七爺、八爺、文判官、武判官、按察司、六位少爺(大少爺、二少爺、三少爺、五少爺、六少爺、七少爺)、三位小姐(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等大神尪構成遶境隊伍,城隍老爺在最後壓陣。   頭城老街另一個年度重要節慶活動,是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時舉辦的「千龜來朝」。為慶祝頭城南北門福德祠甫於2006年被指定為宜蘭縣縣定古蹟,頭城文化發展協會在2007年以傳統「乞龜」為發想,策辦「千龜來朝」活動,讓民眾一起發揮創意製作「創意神龜」,為街上的土地公祝壽,藉此營造更好的故鄉感,讓出外遊子找到回鄉的路。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9. 8

  10. 9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5. 4
    _CC BY_

  6. 5
    _CC BY_

  7. 6
    _CC BY_

  8. 7
    _CC BY_

  9. 8
    _CC BY_

  10. 9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2-24T20:08:5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七、八期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55
Id: 285955
Title: 孕育
Description: 作者邱創用以蛋型構思成母性懷孕的造型,藉著簡單曲線塑造親情的象徵,頭身比例略為誇張的對比,樸實的曲線賦予情感豐富新的生命,半具象的母性頭型俯視凸出的腹部,表現擁子為大的胸襟,如同母親十月懷胎孕育新生命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49
Id: 594449
Title: 72年中華民國備役人員眷屬身分補給證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72年中華民國備役人員眷屬身分補給證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號住戶宋劉國順女士所提供,宋劉國順女士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中華民國備役人員眷屬身分補給證(眷補證)。軍人眷屬的福利項目主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66
Id: 286566
Title: 郭函姿
Description: 一位個性自然純樸為後山山海所深深著迷的女孩,心中一直懷抱創作夢想的「山迷」,在移居花蓮後透過在地人文及自然環境繪出最貼近人心的日常;騎著單車穿梭巷弄,觀察自然四季變化與地方風土姿態,將對山林、植物與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871
Id: 317871
Title: 幸福原味農村樂
Description: 湖西村位於湖西鄉東側,東與湖東村相望,北接白坑村,西鄰紅羅村,南接林投村。湖西村行政面積為205.8196公頃,全村計有453戶,以辛、蔡、陳、盧、許為主要姓氏,村內男性623人、女性627人,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0
Id: 516670
Title: 稻住館1/11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1日的稻住館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上映電影有三部,分別洋片「裏街六人組」,以及兩部國產時代劇「春秋片雨鳥」、「櫻川出世幟」,此播放期間票價有提供

MOC_Id: Culture_People625013
Id: 625013
Title: 彰化傳統技藝保存者陳篡地
Description: 陳篡地,福州派第三代傳人,師承郭秋福,精通剪黏、泥塑、交趾陶創作及窯燒。 早年陳天乞與郭秋福於廟宇建築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兩位大師於密切合作期間,融合彼此門派的優點與特色,創造出許多非常傑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63
Id: 467463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五十五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55號,隨鷗吟社於1934年(昭和9年)5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佐藤衡等人的四幅書畫作品。詩作依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60
Id: 301260
Title: 台灣島巡禮
Description: 2003年黑潮的夥伴在廖鴻基的帶領下,搭乘多羅滿號,展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台灣島巡禮。《台灣島巡禮》是航行人員的實地紀錄,與團長廖鴻基從歷史、地理及航行等各方面所做的紀實,內含近四百張珍貴的照片做搭配,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3
Id: 595643
Title: 稻香飄揚
Description: 黃清輝的作品〈稻香飄揚〉取自稻米是花蓮大宗農作物的想法,作家以抽象寫意的手式,將稻子成熟時稻穗隨風飛揚的印象,呈現在觀者眼前,橫臥於地上的是稻米,想像其向上延伸的三塊石材片體是稻穗在風中飄揚著的象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15
Id: 18071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茶冰淇淋食用情形
Description: 照片展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的茶冰淇淋食用情形。 「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計畫,試圖去探索未來茶型態與個人狀態行為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68
Id: 267568
Title: 大城小市
Description: 〈大城小市〉為畫家陳瑩(1979-)作品,落款:「陳瑩」,姓名章:「陳瑩」(朱文)。為2幅1組的水墨畫作品。本作描繪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景象,採用拼貼方式構圖。 陳氏所繪製的人物和物象等幾乎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8
Id: 514508
Title: 最多籐編藝師的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6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30
Id: 600430
Title: 市民的泳池期望聲漸旺 考慮利用米崙的湧泉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最近花蓮港市對於新設市民泳池的聲浪逐漸熱烈,有活用米崙驛前道路一帶湧泉的提案。合同廳舍、荷役會社附近的住宅地帶不斷有清水湧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87
Id: 301287
Title: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
Description: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於西元1997由花蓮縣客屬會出版成書,同名詩作〈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亦收錄於葉日松的《客語現代詩歌選》中。內頁第一首詩 <快樂在農家>:阿姆(扌老)阿爸/阿姆(扌老)阿爸/日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88
Id: 224588
Title: 中港大排浮筒步道
Description: 中港大排景觀河廊於風之動河廊段的引道,會上至中央路而分流,若要至中港大排凹灣碼頭與願景館,須穿越車流大的中央路,除了須等待紅綠燈,更造成心理的壓力,而無法連貫完整的悠遊於整個中港大排河廊段。為了解決無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51
Id: 284351
Title: 三星福蘭社
Description: 三星福蘭社,是三星鄉歷史最悠久的北管子弟團體,歷史溯自清朝末年,陳輝煌協臺帶領移民拓墾三星,為使農閒可資娛樂調劑,增進里人交誼,乃敦聘北管先達簡文登、曾大軒傳習曲藝。   社內所奉祀帶騎西秦王爺神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20
Id: 595520
Title: 片段
Description: 〈片段〉是保加利亞石雕家茲德拉夫柯•茲德夫拉科(Zdravko Zdravkov)於「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得獎作品。這件作品代表建築物的雕刻中的一個片段,交織錯落的形狀為陰陽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497
Id: 566497
Title: 林萬有港口宮交趾陶:戰長沙
Description: 雕塑品主題故事:《三國演義》第53回.戰長沙 赤壁之戰大勝之後,劉備與周瑜爭奪荊州,勝利收取荊州後欲攻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奉諸葛亮之命,率兵攻取長沙。長沙守將韓玄擺陣迎戰,令老將黃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33
Id: 222133
Title: 花蓮港音樂研究會第一回藝能演奏會紀念。於花蓮市大洋館內
Description: 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十二日,花蓮港音樂研究會在昭和紀念館內展開了第一次演奏會。舞臺佈景中間展示了五角形中間有把豎琴的徽章,以花蓮港廳的廳徽為底做設計,是花蓮港音樂研究會的會徽。除此之外其中三枚燈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1
Id: 285941
Title: 迎風
Description: 〈迎風〉就像古希臘雕像雙翼女神般,佇立在七星潭岸邊,造型如許多不規則形狀的翅膀,從不同角度觀看,便能有新的發現,既具象又充滿想像力。藝術家在石材上刻出一道道如皴法般律動的自然線條,表現出物體迎風顫動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0
Id: 514200
Title: 登瀛書院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復興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62
Id: 516662
Title: 鐵道殉職碑紀元節除幕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9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花蓮港鐵道出張所為紀念紀元二千六百年暨臺東線鐵道建設三十周年,在園區內建立鐵道人員殉職碑,預定在2月11日紀元節辦理揭幕儀式。紀元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82
Id: 18078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微著金工打磨製作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微著金工打磨製作過程影片。 金屬材質於茶藝中的表現,也是三項材料中材質

MOC_Id: Culture_Object635708
Id: 635708
Title: 明光刻印店手工刻印工具
Description: 明光刻印店第一代經營者謝土城所傳承的手工刻印工具,印床由一個斜面小木塊,及九根木條組成的大木塊組成。木條用於將印章夾緊固定,可視印章大小調整木條數量,防止印章鬆脫。之後,將大木塊放置於小木塊上,調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4
Id: 595644
Title:
Description: 林正仁的作品〈謎〉為三件一組,將不同時間、空間之物分解,再運用錯位、疊合、重組等手法,將廣闊的空間與長久的時間交錯在一起,產生如幻似夢,充滿神秘,表現出過去、現在與未來之時間的序列,以神像的局部及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56
Id: 286456
Title: 許願神
Description: 表演擊鼓及唱歌舞蹈。現任花蓮市第3選區市民代表的「許願神」先生,他是國營事業退休人員,經常趁著假日從花蓮搭火車北上,在台北市各景點擔任街頭藝人,除了散播歡笑,也把部分所得捐給孤兒院。「許願神」也表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6
Id: 600546
Title: 開辦國民學校懇談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本年度新學期將實施的國民學校,為島內初等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改革,對於國民學校實施的宗旨、授課課程等,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月9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63
Id: 267163
Title: 劉長卿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
Description: 〈劉長卿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為吳啟林(1979-)書法作品。此作書寫唐代詩人劉長卿(709-780)〈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釋文:「萬裏(里)猿啼斷,孤村客暫依。雁過彭蠡暮,人向宛陵稀。舊路青山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8
Id: 296358
Title: 大目隌看見灶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大目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52
Id: 180652
Title: 2019年4月25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蔡英文總統蒞臨「茶未來實驗室」區回答問卷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5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蔡英文總統蒞臨「茶未來實驗室」區,由藝術家「宮保睿」先生(圖右站立者)介紹活動問卷內容,並協助蔡總統填答問卷。 茶未來實驗室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6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