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樟樹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樟樹生物、生態與環境

樟樹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24271 , 欄位Id的內容是22427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樟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新莊運動公園的外圍環道栽種許多樟樹,樟樹是樟科常綠喬木,樹高可達40米,散發特有的清香,開花季約在二月到四月之間,花小數量多,果實成熟呈現紫黑色,帶有光澤。台灣曾是國際間重要的樟樹生長地帶,尤其山林間生長著有百年大樟樹,然而,由於樟樹經濟價值高,能從中提煉出賽璐璐原料,用來製作塑膠相關的民生用品、醫學藥品、工業需求、軍用火藥等用途,因此經由政府的大量開發,早已幾乎砍伐殆盡,之後由於人工樟腦的出現,才使得天然樟腦的用量降低。樟樹之所以被命名為「樟樹」,來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因為樟樹樹幹紋路較深、紋章線條分明,因此在「章」旁多加木字,取其「木理多文章」之意。樟樹生長速度慢,並不算太難管理及栽種,因此也是台灣常見的行道樹。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24271&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03152DC1-536B-43D9-A4EA-8A74C118CD1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0-29T10:06:5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71

Id

224271

Title

樟樹

Description

新莊運動公園的外圍環道栽種許多樟樹,樟樹是樟科常綠喬木,樹高可達40米,散發特有的清香,開花季約在二月到四月之間,花小數量多,果實成熟呈現紫黑色,帶有光澤。台灣曾是國際間重要的樟樹生長地帶,尤其山林間生長著有百年大樟樹,然而,由於樟樹經濟價值高,能從中提煉出賽璐璐原料,用來製作塑膠相關的民生用品、醫學藥品、工業需求、軍用火藥等用途,因此經由政府的大量開發,早已幾乎砍伐殆盡,之後由於人工樟腦的出現,才使得天然樟腦的用量降低。樟樹之所以被命名為「樟樹」,來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因為樟樹樹幹紋路較深、紋章線條分明,因此在「章」旁多加木字,取其「木理多文章」之意。樟樹生長速度慢,並不算太難管理及栽種,因此也是台灣常見的行道樹。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0-29T10:06:58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樟樹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279
Id: 506279
Title: 大濁水的夕映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大濁水溪又稱和平溪,以起源於南湖大山附近的和平北溪及和平南溪為主要支流,出海口位於宜蘭縣與花蓮縣交界處,總長約50餘公里。由於短短50公里從3000公尺的高山上下切流入至海,停留於水域時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08
Id: 662808
Title: 琉球松林照片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裡是一片稍顯歪斜的樹林。一如本照片背面的手寫文字所示,拍攝者應意在捕捉「琉球松林相」。琉球松(Pinus luchuensis)又名沖繩松、八重山松,原產琉球群島一帶

MOC_Id: Culture_Object590758
Id: 590758
Title: 茶園非點源污染之模式分析研究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陳起鳳,指導教授溫青光博士,出自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發表於2002(民國91)年7月。內容敘述曾文水庫集水區之高海拔山坡地逐漸開墾為茶園,為使茶葉品質優良,常施以高量肥料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54
Id: 280154
Title: 金英根有大、小二種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金英根:有大、小二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34
Id: 279834
Title: 藕節可入藥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藕節:草花根也(見花、果二部):取其條,切片陰乾,可入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71
Id: 662771
Title: 長枝竹林相照片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一排竹林;背面有黑筆書寫文字「長枝竹林相」、「○裏下」,以及一個疑似「9」的畫痕。該照片收藏於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標本館內,推測應為舊時長枝竹(Ba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05
Id: 280805
Title: 萆麻可入藥 臺灣府志卷之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萆麻 莖有紅、有白,實殼黑仁白,可入藥,亦可作油是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70
Id: 514370
Title: 二結圳景觀步道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50
Id: 512750
Title: 永鎮海濱公園
Description: 「永鎮村」為村內以奉祀開漳聖王之「永鎮廟」聞名,光復後乃取名「永鎮」,為壯圍鄉面積最小的一個村落。1979年濱海公路通車後,將永鎮村一分為二。「永鎮海濱公園」即位於壯圍鄉永鎮村濱海公路(台2線)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59
Id: 279859
Title: 急性子即鳳仙子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急性子:即鳳仙子.熟時以手微按,其縫即開,故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80
Id: 280380
Title: 三奈可暖中辟惡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奈:一名山奈,生廣中,根葉皆如生薑,味辛溫,暖中辟惡.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54
Id: 509254
Title: 太魯閣峽之四—太魯閣遠望
Description: 太魯閣國家公園,前身為昭和12年(1937)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其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在昭和2年(1927)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所舉辦的臺灣八景票選活動中,被民眾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56
Id: 506556
Title: 大水窟的草原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應當是毛利之俊一行人離開大水窟駐在所,準備往州廳界北行之時所拍攝的。在這片平緩柔美的高山草原上,可見美麗的「山躑躅」(躑躅即杜鵑之意)點綴其間,並可望見正中央有一明顯凹地。此即「大水窟池」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82
Id: 284682
Title: 錦鯉之美 怡情養性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擺厘社區的日曆。本篇11月22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28
Id: 280428
Title: 被簸箕甲咬傷者馬上死亡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一名簸箕甲,大者數尺,身如橫紋,黑白相間,嚙人多死,其毒必擣爛遠擲之人跡不到之區.若誤踐之,或棄水底,猶能刺足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999
Id: 278999
Title: 將帥感染瘴癘而死 臺灣通史卷三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竟中瘴病,遷福州城守營副將,赴京道劇,卒於宿遷,年五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68
Id: 281068
Title: 士兵不習慣台灣濕熱天氣而紛紛患病 清高宗實錄選輯選輯(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爽文一日不獲,即官兵一日不撤;經年累月,與賊相持。雖駐兵日久,經費亦屬小事;但臺灣地方一交三月,氣候即已炎熱,所調官兵內如屯練、貴州及別省兵丁素來不耐濕熱,若至彼時尚在該處駐劄,必致易生疾病,其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1
Id: 300051
Title: 馬祖秋季食材─螃蟹
Description: 馬祖海域常見的海產,螃蟹種類多,在馬祖最常食用的有三點蟹、花蟹和青蟳,俗稱「正蠘」的梭子蟹滋味最佳,被福建沿海視為蟹中上品。現今螃蟹價格昂貴,然在早年魚貨過剩的時代,因螃蟹會纏繞在魚網上難以清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094
Id: 514094
Title: 龜山朝日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42
Id: 506542
Title: 自托馬斯俯瞰
Description: 從海拔1750公尺的意西拉駐在所出發,行走約一日里餘(一日里將近四公里),便抵達海拔2000公尺的托馬斯駐在所,並可俯瞰照片中的雄偉山景。照片中有如白蛇縱橫般的路徑,即為八通關越道路的土葛到意西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63
Id: 280363
Title: 瞿麥俗稱洛陽花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瞿麥:花大如錢,紅白斑爛,色其娬媚.俗呼洛陽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42
Id: 279842
Title: 三柰味辛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柰:枝葉類薑,根亦似之.味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13
Id: 279813
Title: 冬瓜可解毒消渴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冬瓜:形似枕.「廣雅」一名地芝.「本草」註:『經霜,上白衣如粉』.陶隱居曰:『利解毒消渴』.俗切片和糖煮之,作茶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39
Id: 280339
Title: 蔓桃花性熱,有小毒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蔓桃花:味辛性熱,有小毒,焙研酒服,令人醉倒.中此者,用冷水拭面,再飲少許即醒.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72
Id: 662872
Title: 林業試驗所六龜金雞納試驗場成立七週年紀念之照片-林渭訪發言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9人於室內,中央有一人疑似正站立於桌前發言,桌子上有花瓶,其餘8人則坐於臺下椅子上。 根據原相本中放置於鄰近本照片的紙條,此系列照片為記錄六龜金雞納試驗場成立七周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733
Id: 754733
Title: 由塔塔加鞍部附近林道望向阿里山山脈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編號「20」、底片品牌「KONIPAN SS」。廖日京在塔塔加鞍部附近的步道上往阿里山地區所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858
Id: 278858
Title: 荊有五葉、七葉二種,七葉者,能治中暑 鳳山縣志卷之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荊:樹無甚大,隨處皆生。有五葉、七葉二種;七葉者,能療中暑之症。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945
Id: 754945
Title: 嘉義中央噴水池旁街景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畫面為圓環旁街景。收存之底片套正面黑筆書寫「58.3.18.」、「嘉義」。本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042
Id: 516042
Title: 〈臺灣花蓮全景〉
Description: 此圖為日治時期從花蓮港廳花崗山眺望市鎮街景的照片。花崗山,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於此的紀錄,「花岡山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1929年(昭和4年),遺址由日籍學者首次發現。原先花崗山的高度比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80
Id: 280080
Title: 益母草對孕婦很有幫助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益母草,「爾雅」:荏蓷.葉似荏,莖方,花淡紅,生節間.宜孕婦.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79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3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