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別莊
「圓山別莊」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圓山別莊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014000002/8875b77a73ac9bb33efe326dcf5c5692b8a8de46.jpe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圓山別莊是日治時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始建於日據時期大正2年(1913年),翌年建造完成。別莊的興建與變遷過程和陳朝駿家族經營茶葉有密切關連。陳朝駿養父陳玉露於光緒年間從事茶葉貿易,先至爪哇與友人合資開設義裕茶行,後在台北大稻埕朝陽街獨資設立永裕茶行,而後陳朝駿於明治33年(光緒26年,1900年)接管永裕號事業。經過1910至1920年代,因陳朝駿傑出的商才,將企業推向高峰,擁有極高社會地位。受近代商業文化影響,當時有交際社會名流以提升其家族聲望之需要,聘請日本建築師建造圓山別莊。在建築類型上可以歸類於近郊賓客接待型別莊,是仿英國都鐸時期半木結構建築,規模與日本神戶的洋人館相似。當時因陳氏在大稻埕另有商行、工場與宅邸,圓山別莊成為陳朝駿接待茶商公會重要會員及其他紳商的社交場所,著名人士如民國胡漢民曾暫居於此;同時孫中山在東京組中華革命黨時曾由吳文秀引導來台,在此籌款。當時此處亦是陳氏家族其他成員暫居之所。別莊佔地極廣,隔著基隆河與臺灣神社遙遙相對,隔著敕使道路(今中山北路)與圓山公園、動物園、陸軍墓地、護國禪寺等公共設施為鄰。除了由通往臺灣神社的敕使道進入正門外,後門通往基隆河畔,可由水路抵達大稻埕。但由於大正12年(1923年)陳朝駿遽逝和家族的不團結,再加上世界性經濟危機等因素影響,致使企業倒閉,圓山別莊便易手王姓人家所有。至日據末期因敕使道路拓寬為40公尺,致使圓山別莊花園原有面積縮小,車庫也於此時拆除。嗣後此地為日本憲兵隊行刑隊徵用,北側圍牆增設一水井,引進基隆河之水以關閉犯人,今尚留下北側地窖遺跡。光復後為黃國書居住使用,同時圓山別莊南側增建兩幢建築物,將原本花架部份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並將原本半戶外空間改成室內。後因韓戰爆發,圓山別莊附近一帶成為駐防美軍眷屬住宅區,故此棟建築出租作為藝品館展售使用,民國64年(1975年)因美軍撤防後,藝品館沒落,生意蕭條而無人居住,直至民國68年(1979年)因興建美術館由台北市政府暫時管理,於民國71年(1982年)核定為紀念性建築,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保護並進行整修,民國76年(1987年)移交美術館管理使用後,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作為藝文界活動場所,並於民國79年(1990年)美術館編列預算以為建築物及環境整修工作。民國87年(1998年)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指定為市定古蹟,圓山別莊從此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記憶。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山北路3段181-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52453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073173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8-10-14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81014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8-10-14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81014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935 。
name
圓山別莊
representImage
intro
圓山別莊是日治時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始建於日據時期大正2年(1913年),翌年建造完成。別莊的興建與變遷過程和陳朝駿家族經營茶葉有密切關連。陳朝駿養父陳玉露於光緒年間從事茶葉貿易,先至爪哇與友人合資開設義裕茶行,後在台北大稻埕朝陽街獨資設立永裕茶行,而後陳朝駿於明治33年(光緒26年,1900年)接管永裕號事業。經過1910至1920年代,因陳朝駿傑出的商才,將企業推向高峰,擁有極高社會地位。受近代商業文化影響,當時有交際社會名流以提升其家族聲望之需要,聘請日本建築師建造圓山別莊。在建築類型上可以歸類於近郊賓客接待型別莊,是仿英國都鐸時期半木結構建築,規模與日本神戶的洋人館相似。當時因陳氏在大稻埕另有商行、工場與宅邸,圓山別莊成為陳朝駿接待茶商公會重要會員及其他紳商的社交場所,著名人士如民國胡漢民曾暫居於此;同時孫中山在東京組中華革命黨時曾由吳文秀引導來台,在此籌款。當時此處亦是陳氏家族其他成員暫居之所。別莊佔地極廣,隔著基隆河與臺灣神社遙遙相對,隔著敕使道路(今中山北路)與圓山公園、動物園、陸軍墓地、護國禪寺等公共設施為鄰。除了由通往臺灣神社的敕使道進入正門外,後門通往基隆河畔,可由水路抵達大稻埕。但由於大正12年(1923年)陳朝駿遽逝和家族的不團結,再加上世界性經濟危機等因素影響,致使企業倒閉,圓山別莊便易手王姓人家所有。至日據末期因敕使道路拓寬為40公尺,致使圓山別莊花園原有面積縮小,車庫也於此時拆除。嗣後此地為日本憲兵隊行刑隊徵用,北側圍牆增設一水井,引進基隆河之水以關閉犯人,今尚留下北側地窖遺跡。光復後為黃國書居住使用,同時圓山別莊南側增建兩幢建築物,將原本花架部份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並將原本半戶外空間改成室內。後因韓戰爆發,圓山別莊附近一帶成為駐防美軍眷屬住宅區,故此棟建築出租作為藝品館展售使用,民國64年(1975年)因美軍撤防後,藝品館沒落,生意蕭條而無人居住,直至民國68年(1979年)因興建美術館由台北市政府暫時管理,於民國71年(1982年)核定為紀念性建築,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保護並進行整修,民國76年(1987年)移交美術館管理使用後,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作為藝文界活動場所,並於民國79年(1990年)美術館編列預算以為建築物及環境整修工作。民國87年(1998年)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指定為市定古蹟,圓山別莊從此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記憶。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中山北路3段181-1號
longitude
121.524532
latitude
25.073173
registerDateValue
1998-10-14
headCityName
臺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8-10-14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81014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935
「圓山別莊」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嘉義城隍廟
name:
嘉義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505000001/dbe7da
intro:
康熙五十四年(1715),諸羅知縣周鍾瑄創建城隍廟,近三百年間廟宇和這塊土地人民的生活,一直有著緊密不可分的關係。歷經滄海桑田,諸羅縣許多重要的古建築逐漸拆除不存;原來刺竹土圍的縣城,在日治的市區改正
type:
1.1
臨濟護國禪寺
name:
臨濟護國禪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13000001/c83e0c
intro:
臨濟護國禪寺創建於一九00年,於一九一一年落成。為日據初年日本僧人得庵玄秀禪師所建,當時他受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之邀來臺弘法佈教,臨濟宗為有別於曹洞宗的一支佛教宗派。
護國禪寺依山傍水,附近基隆
type:
1.1
舊山線-見返坂隧道群
name:
舊山線-見返坂隧道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1124000001/dcfe54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二結紙廠殉職碑
name:
二結紙廠殉職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302000002/5d12aa
intro:
1.日大正7年(1918)2月臺南製糖會社社長鈴木梅四郎,派遣楊娘德等十四人,赴日本學習製紙技術;7月楊娘德等人自日返宜,於二結糖廠附設之蔗渣製紙工廠內裝設製紙機器,稱五號紙機。
2.日大正8年(1
type:
1.1
name:
原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高雄煉油廠)
intro:
中油高雄煉油廠(以下簡稱高廠)前身於日治時期1940 年代為「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高雄設施」,是日本二戰時期於臺灣所設立的重要戰時產業設施。二戰後,經國民政府修復重建後沿用做為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爾後
type:
1.2
address:
左楠路2號
赤崁東街陳宅
name:
赤崁東街陳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217000001/cbacad
intro:
該宅因陳一鶴原服務於臺大醫院的父親陳天一欲返鄉執業時居住而建。陳天一於日昭和2年殉職,故將名下土地分別由三個兒子繼承。後來日治昭和5年(1930年)建造本建物,故陳天一先生未曾居住於此,當時陳一鶴約1
type:
1.1
滬尾礮臺
name:
滬尾礮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3/549635
intro:
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向基隆進攻,展開「清法戰役」序幕,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注意到法軍可能利用淡水河直接攻入臺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政府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
type:
1.1
內湖清代採石場
name:
內湖清代採石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14/72f1e3
intro:
臺北盆地周圍盛產質地優良的石材,當清末光緒年間計畫興築臺北府城牆時,選擇內湖及大直一帶山區所產的石材作為建材。現在臺北城牆的舊石料尚可在下水道及金山南路電信局旁舊監獄圍牆看到可為證。內湖山區的石料開採
type:
1.1
阿里山鐵路北門驛
name:
阿里山鐵路北門驛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30000003/52506e
intro:
1.阿里山鐵路北門驛,興建於西元1910年(明治43年)10月1日,現今地理位置為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82號,海拔高度31公尺,為阿里山森林鐵路之第二站(嘉義站開出),位於嘉義站東北方1.6公里里程處,
type:
1.1
name:
空軍總司令部(原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910000001/984607
intro:
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成立於昭和14年(1939),1940年「二號館(原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建設完成。1945年以後,由臺灣省政府接收,稱為「工業試驗所大安所」。1949年,在國防優先的考量下,將
type:
1.1
許聰敏故居
name:
許聰敏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318000002/be1b32
intro:
許聰敏為花蓮地區近代聞人,經歷日治及戰後兩個時期,為當時實業界及佛教界關鍵人物,影響本地商業及佛教發展甚大,具高度歷史價值。該建物位於街角,兩棟建築沿街立面,立面語彙豐富又簡潔,室內柱頭具藻飾,為近代
type:
1.1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
name: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617000002/71a3e7
intro:
彰化銀行舊總行竣工於西元1938年,2015年被指定為古蹟身分,建築年齡已將近80年,相對年代而言,更難能可貴的是其建築美學上的價值。若從1910年將總行遷至臺中市起,彰化銀行立足臺中成為臺灣
type:
1.1
原臺南廳長官邸
name:
原臺南廳長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716000003/3dab36
intro:
「臺南廳長官邸」位於當時西竹圍街,現址為臺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2號,約建於1898年~1906年間。在日治三縣三廳時期,作為臺南地區最高行政長官臺南廳廳長的宿舍,後因地方行政制度的改變,廢除廳改為州
type:
1.1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
name: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21/a919fd
intro:
臺南附近海岸,由荷蘭時期起,經鄭氏時期至清道光2年約200年之期間,安平是一座與臺灣本島不相連接的小島,安平與臺南海岸之間海面,當時稱為臺江灣,古代大型艦船均能進出,水深約在五~六公尺左右。安平為一連
type:
1.1
新富市場
name:
新富市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05000002/1213ae
intro:
興建於日大正年間,為臺北市公有市場。
type:
1.1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name: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510000001/82243c
intro:
大稻埕係台北都市發展的起源地之一,與艋舺、台北城歷史上合稱「台北三市街」,大稻埕因緊臨淡水河,是盛極一時的繁華港埠。其中,貴德街日治時期稱為「港町」,為大稻埕地區重要街道之一,是當時大稻埕最主要的茶業
type:
1.1
鹿港文武廟
name:
鹿港文武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2/3afb79
intro:
鹿港的武廟、文昌祠、文開書院,三座建築物一字排開相鄰,相當特別。在鹿港街鎮的發展中,文祠位於鹿港的南方,遠離商業街道,符合文教區與書院的安靜需求。
文武廟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文開書院相
type:
1.1
王得祿墓
name:
王得祿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6/b78e73
intro:
王得祿墓位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與六腳鄉雙涵村交界處,行政區屬於嘉義縣六腳鄉,墓園面積共1.92公頃,所有權屬王得祿後代王順記等人所有。王得祿將軍,字百遒,號玉峰,別號慎齋。先世原世居於江西南城,康熙
type:
1.1
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
name:
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608000001/0cedf9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大樹姑婆寮山頂莊家古厝
name:
大樹姑婆寮山頂莊家古厝
intro:
一、草創於清光緒年間,古厝建築主體完工民國8年(1919),有萬寶朝宗門楣可證。
二、莊家先祖於清乾隆12年(1747),由福建漳州渡海來台,落腳於阿猴林丘陵北區(今大樹姑婆寮)。莊家堂號「天水堂」,
type:
1.2
address:
姑山里姑山路119號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name: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12/7556c3
intro:
創建於西元1624年,於西元1634年完成。位於當時臺灣西南沿海的一鯤身沙洲上。為荷蘭對中國、日本貿易之中途站及統治福爾摩沙全島之政治中心。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臺驅荷,改一鯤身為安平
type:
1.1
文澳城隍廟
name:
文澳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0/777c2f
intro:
文澳是澎湖早期的聚落之一,舊名暗澳,曾是行政中心所在。康熙23(1684)年澎湖入清版圖後,循舊例設巡檢司於暗澳,經40餘年之久,至雍正5(1727)年撤巡檢司,隔年改設澎湖糧捕廳於舊署。文澳城隍廟是
type:
1.1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name: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7/d00e9b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邱良功母節孝坊
name:
邱良功母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92/4ce104
intro:
邱良功母節孝坊是清仁宗為旌表金門許氏,撫孤守節,教子成名,於嘉慶十七年(一八一二年)而立,今為國定古蹟。節孝坊位於金門縣金城東門里莒光路一段觀音亭旁,由其子邱良功上表懇請旌獎,清仁宗聖旨旌表,誥贈一品
type:
1.1
林鳳池舉人墓
name:
林鳳池舉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4/31076a
intro:
林鳳池舉人墓,位於鹿谷初鄉山坡地的茶園內,為清咸豐乙卯科舉人林鳳池卒於內地後,歸葬故里而建造的墓園。林鳳池,字文翰,彰化縣沙連保大坪頂粗坑莊人,祖籍福建省龍溪縣。生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二月十九
type:
1.1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name: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7/33e5d1
intro:
學海書院係台北市僅存的書院古蹟,為第三級古蹟,址在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現屬祭祀公業高惠連所有。學海書院是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惟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
type:
1.1
安平海頭社魏宅
name:
安平海頭社魏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9/cee79c
intro:
從荷蘭時期開始,安平聚落的發展,先在熱蘭遮城市周邊展開,海頭、王城西、灰窯尾形成聚落,而妙壽宮、港仔尾以南昔日為海埔,後來在清領時期逐漸形成新生地,並形成新聚落。聚落出現以後,漸有海頭社、港仔尾社、王
type:
1.1
詔安堂
name:
詔安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0000001/cab8b6
intro:
詔安堂是江姓家族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墩仔頂崁仔腳,清朝道光年間渡臺祖來臺後輾轉來到二分埔地區營生,宗族逐漸開枝散葉;屋主江福祿於昭和11 年(1936)率領全家人至舊社現址起建新屋詔安堂,在艱困
type:
1.1
市府大禮堂
name:
市府大禮堂
intro:
市府大禮堂,民國51年前建造。於本市老屋普查內列為二級老屋。
依財產資料為民國51年建物,其當時戰後折板立面屋頂,預鑄水泥空心花磚、大垮距集會堂、洗石子立面、出挑樓板等戰後現代建築主義特色,具時代建築
type:
1.2
address:
府後街43號
青田街6巷3號日式宿舍
name:
青田街6巷3號日式宿舍
intro:
1.建物與土地最早登記為1933年,岩瀨祐一為1934年購得,岩瀨對臺灣的蛇毒與血清有不少研究,後續居住者下條久馬一對臺灣的鴉片勒戒、衛生設備與熱帶醫學亦有諸多貢獻。
2.1982年於臺大管理配住予陳
type:
1.2
address:
青田街6巷 3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4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8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5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3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35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