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別莊
「圓山別莊」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圓山別莊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014000002/8875b77a73ac9bb33efe326dcf5c5692b8a8de46.jpe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圓山別莊是日治時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始建於日據時期大正2年(1913年),翌年建造完成。別莊的興建與變遷過程和陳朝駿家族經營茶葉有密切關連。陳朝駿養父陳玉露於光緒年間從事茶葉貿易,先至爪哇與友人合資開設義裕茶行,後在台北大稻埕朝陽街獨資設立永裕茶行,而後陳朝駿於明治33年(光緒26年,1900年)接管永裕號事業。經過1910至1920年代,因陳朝駿傑出的商才,將企業推向高峰,擁有極高社會地位。受近代商業文化影響,當時有交際社會名流以提升其家族聲望之需要,聘請日本建築師建造圓山別莊。在建築類型上可以歸類於近郊賓客接待型別莊,是仿英國都鐸時期半木結構建築,規模與日本神戶的洋人館相似。當時因陳氏在大稻埕另有商行、工場與宅邸,圓山別莊成為陳朝駿接待茶商公會重要會員及其他紳商的社交場所,著名人士如民國胡漢民曾暫居於此;同時孫中山在東京組中華革命黨時曾由吳文秀引導來台,在此籌款。當時此處亦是陳氏家族其他成員暫居之所。別莊佔地極廣,隔著基隆河與臺灣神社遙遙相對,隔著敕使道路(今中山北路)與圓山公園、動物園、陸軍墓地、護國禪寺等公共設施為鄰。除了由通往臺灣神社的敕使道進入正門外,後門通往基隆河畔,可由水路抵達大稻埕。但由於大正12年(1923年)陳朝駿遽逝和家族的不團結,再加上世界性經濟危機等因素影響,致使企業倒閉,圓山別莊便易手王姓人家所有。至日據末期因敕使道路拓寬為40公尺,致使圓山別莊花園原有面積縮小,車庫也於此時拆除。嗣後此地為日本憲兵隊行刑隊徵用,北側圍牆增設一水井,引進基隆河之水以關閉犯人,今尚留下北側地窖遺跡。光復後為黃國書居住使用,同時圓山別莊南側增建兩幢建築物,將原本花架部份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並將原本半戶外空間改成室內。後因韓戰爆發,圓山別莊附近一帶成為駐防美軍眷屬住宅區,故此棟建築出租作為藝品館展售使用,民國64年(1975年)因美軍撤防後,藝品館沒落,生意蕭條而無人居住,直至民國68年(1979年)因興建美術館由台北市政府暫時管理,於民國71年(1982年)核定為紀念性建築,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保護並進行整修,民國76年(1987年)移交美術館管理使用後,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作為藝文界活動場所,並於民國79年(1990年)美術館編列預算以為建築物及環境整修工作。民國87年(1998年)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指定為市定古蹟,圓山別莊從此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記憶。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山北路3段181-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52453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073173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8-10-14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81014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8-10-14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81014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935 。
name
圓山別莊
representImage
intro
圓山別莊是日治時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始建於日據時期大正2年(1913年),翌年建造完成。別莊的興建與變遷過程和陳朝駿家族經營茶葉有密切關連。陳朝駿養父陳玉露於光緒年間從事茶葉貿易,先至爪哇與友人合資開設義裕茶行,後在台北大稻埕朝陽街獨資設立永裕茶行,而後陳朝駿於明治33年(光緒26年,1900年)接管永裕號事業。經過1910至1920年代,因陳朝駿傑出的商才,將企業推向高峰,擁有極高社會地位。受近代商業文化影響,當時有交際社會名流以提升其家族聲望之需要,聘請日本建築師建造圓山別莊。在建築類型上可以歸類於近郊賓客接待型別莊,是仿英國都鐸時期半木結構建築,規模與日本神戶的洋人館相似。當時因陳氏在大稻埕另有商行、工場與宅邸,圓山別莊成為陳朝駿接待茶商公會重要會員及其他紳商的社交場所,著名人士如民國胡漢民曾暫居於此;同時孫中山在東京組中華革命黨時曾由吳文秀引導來台,在此籌款。當時此處亦是陳氏家族其他成員暫居之所。別莊佔地極廣,隔著基隆河與臺灣神社遙遙相對,隔著敕使道路(今中山北路)與圓山公園、動物園、陸軍墓地、護國禪寺等公共設施為鄰。除了由通往臺灣神社的敕使道進入正門外,後門通往基隆河畔,可由水路抵達大稻埕。但由於大正12年(1923年)陳朝駿遽逝和家族的不團結,再加上世界性經濟危機等因素影響,致使企業倒閉,圓山別莊便易手王姓人家所有。至日據末期因敕使道路拓寬為40公尺,致使圓山別莊花園原有面積縮小,車庫也於此時拆除。嗣後此地為日本憲兵隊行刑隊徵用,北側圍牆增設一水井,引進基隆河之水以關閉犯人,今尚留下北側地窖遺跡。光復後為黃國書居住使用,同時圓山別莊南側增建兩幢建築物,將原本花架部份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並將原本半戶外空間改成室內。後因韓戰爆發,圓山別莊附近一帶成為駐防美軍眷屬住宅區,故此棟建築出租作為藝品館展售使用,民國64年(1975年)因美軍撤防後,藝品館沒落,生意蕭條而無人居住,直至民國68年(1979年)因興建美術館由台北市政府暫時管理,於民國71年(1982年)核定為紀念性建築,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保護並進行整修,民國76年(1987年)移交美術館管理使用後,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作為藝文界活動場所,並於民國79年(1990年)美術館編列預算以為建築物及環境整修工作。民國87年(1998年)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指定為市定古蹟,圓山別莊從此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記憶。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中山北路3段181-1號
longitude
121.524532
latitude
25.073173
registerDateValue
1998-10-14
headCityName
臺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8-10-14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81014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935
「圓山別莊」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阿猴城門(朝陽門)
name:
阿猴城門(朝陽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2/223899
intro:
清乾隆29年(1764),屏東市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規模的市街; 清道光16年(1836)官民合力在此建築城壘,即阿猴城。由阿猴城門的門額上得知當時縣丞是沈長棻,他本為浙江海甯州人,因監生報捐分發福建。道
type:
1.1
五妃廟
name:
五妃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10/923712
intro:
五妃廟原為五妃墓,位於臺南市中區五妃里五妃廟原稱「五烈墓」創建於明永曆37年(西元1683年),靖海侯施琅征臺,鄭軍失利,鄭克塽乞降。堅貞愛國的寧靖王以為義不可辱,決定殉死,並將心意告知五妃,希望她們
type:
1.1
日新醫院
name:
日新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317000001/078917
intro:
日新醫院為朴子第一代西醫師涂爐於 1936 年(昭和 11 年)所建。涂爐醫師 1916 年(大正 5 年)入日本官立岡山醫學專門學校就讀,1920 年(大正 9 年)獲醫學士學位後,1921年(大正
type:
1.1
舊草嶺隧道
name:
舊草嶺隧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715000001/e89702
intro:
一、日治以前,蘭地與台北之交通因地形險峻而耗時費力,令往來行旅苦不堪言。日人領台後,因軍事及經濟等殖民需要,進行宜蘭線鐵路之舖設,全長九十五公里,耗費146萬日圓,隧道工程由鹿島組負責,大正七年(一九
type:
1.1
明寧靖王墓
name:
明寧靖王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226000003/566aab
intro:
明寧靖王是明太祖的第九世孫,本名朱術桂,明崇禎17年(1644),受封為鎮國將軍,不久又受封為寧靜王,明末隨鄭成功轉赴台灣。
清康熙22年(1683),施琅率軍入台,鄭軍失利,寧靖王自縊身亡,現今墓
type:
1.1
蕭氏節孝坊
name:
蕭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1/1cd3a4
intro:
在傳統的社會體制中,為表彰忠孝節烈,讓潛德之幽光,正倫常以維風化,常有節孝坊的設置。根據《大清會典》的規定,凡是元配或副室,在三十歲以前丈夫去世,到了五十歲以上仍然守節不嫁的婦女,都具備節孝旌表的資格
type:
1.1
平鎮千頃第
name:
平鎮千頃第
intro:
由二十世黃連喜於1935年建造正身,接續於1937年興建左橫屋、於1939年興建門樓,將原有座東朝西的合院建築,經門樓轉向朝向西南西方,接納來自八角塘及綠水溪的財源,家族日益興旺,最後於1943年興建
type:
1.2
address:
鎮鏞路660號
草山御賓館
name:
草山御賓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901000003/fcb6be
intro:
市定古蹟「草山御賓館」位於陽明山中山樓旁,原是日治時期為接待日本裕仁皇太子來臺而興建,建造年代約為一九二三年前後,裕仁在一九二三年來臺巡視時即停留於此。光復後此地並曾短暫作為蔣公來臺的第一個住所,其後
type:
1.1
和美李安人墓
name:
和美李安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16000005/f0ce7c
intro:
和美李安人墓,興建於清乾隆24年(1759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和美鎮大雅段一帶。
和美李安人墓的墓主為清代臺灣中部地區開拓先驅楊志申之母李肅惠,在18世紀初,其子楊志申便自臺南北上彰化,在彰
type:
1.1
鹿港金門館
name:
鹿港金門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2/fadd8b
intro:
臺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臺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清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臺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
type:
1.1
臺灣府城大南門
name:
臺灣府城大南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9/dbecf8
intro:
清朝前期,臺灣府城因地質不佳、築城費用、治安因素等考量,遲至朱一貴事件後,基於治安防衛上的考量,乃1725年(清雍正三年)興建東、西、南、北大門四,東、南、北小門三,共七座木柵城,並於1733年(清雍
type:
1.1
五結鄉利生醫院
name:
五結鄉利生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406000002/331e7c
intro:
林姓祖先在西元1835年從中國漳州來,是從利澤簡這裡上岸,祖父曾務農,後來去唸總督府醫術專門學校,大正三年畢業後,回到利澤簡派出所後面開業,大正13、14年蓋了診所(即利生醫院旁較矮的一間),利生醫院
type:
1.1
迪化街一段87號店屋
name:
迪化街一段87號店屋
intro:
本建物創建於1914年,商號為德成藥行,知名畫家陳德旺出生於此,1937年 MOUVE 美術團體,事務所住址即登記此處,為與本建物相關之知名人物。
type:
1.2
address:
迪化街一段87號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name: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5/95765a
intro:
內湖在日治中期約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0年)設置內湖庄,隸屬台北州七星郡管轄。具備庄之建置,乃建立庄役場,戰後改為鄉公所。所以庄役場是內湖地區發展史之見證與里程碑。於一九三五年前後建造庄役場的會議室,採
type:
1.1
萬華林宅
name:
萬華林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305000003/905935
intro:
1.「萬華林宅」為日治時期當地望族富戶林氏之宅第。這座華宅的平面呈不規則形狀,三邊臨馬路,因此外觀甚為突出。它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共有三層樓,屋頂上設平台可供遠眺,是一座結合中西特色的建築。2.林宅建
type:
1.1
原彰化警察署
name:
原彰化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615000001/efdd1a
intro:
昭和8年(1933)10月13日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119號公布彰化新市制,將彰化街合併南郭、大竹兩庄成為「彰化市」。依據日治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設計,在州轄市成立後,必須另外設置警察署執行警察事務,
type:
1.1
廖煥文墓
name:
廖煥文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426000001/297d07
intro:
廖煥文墓建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墓園以花崗岩與青斗石二色石材為主要構材,採傳統墓之規制,符合「天圓地方,光前(低)裕後(高),前作內弓月池狀」之傳統格式(墓坵呈圓,墓埕作方),規模宏大。不論
type:
1.1
媽宮古城
name:
媽宮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6/f999f7
intro:
馬公地區舊稱媽宮,為澎湖極早發展的聚落,亦是澎湖軍事佈防的重心,於清領時期開始蓬勃發展,聚落與商業貿易相當繁盛,形成一市七街;清法戰爭後鑒於媽宮形勢散漫無城可守,因此光緒13年(1887)興築媽宮城作
type:
1.1
陳世興宅
name:
陳世興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309000001/c2cfaa
intro:
陳登昌約在1666年(清康熙五年)舉眷渡海來臺,成為陳氏家族來臺第一代祖。陳登昌子嗣在臺開枝散葉。擁有豐厚財貲的陳家在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前成立「陳世興」投資海埔地的開墾,除一部分開闢為田園,
type:
1.1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name: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11/f66115
intro:
市定古蹟「草山教師研習中心」位於北投區陽明山建國街二號,原是作為草山公共浴場,創建於一九二九年,草山溫泉遠近馳名,當時建造這座規模宏大的公共澡堂,內分男女浴池,其八角形浴池最具特色。草山改名為陽明山之
type:
1.1
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name:
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7000003/4f09ba
intro:
西元1624年福建巡府南居易奏准攻打為了與明帝國通商貿易而占據澎湖之荷蘭人,荷軍戰敗退走,旋佔領臺灣(今安平古堡)駐地築城,作為貿易及施政中心。在此前兩年(西元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即為踏查良好港
type:
1.1
黃宣顯六路大厝
name:
黃宣顯六路大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613000002/414d98
intro:
此大厝為黃宣顯(1758-1792,十三世)於清乾隆57年(1792年)前所興建,興建時格局六路大厝(即五開間之大厝)帶雙護龍,約民國30年(1941)因左護龍年久失修毀損,民國81年(1992)又因
type:
1.1
擇賢堂
name:
擇賢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6/7eaf18
intro:
擇賢堂係報恩堂的分堂,於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由信眾共同出資3百圓創立。關於擇賢堂是報恩堂分堂的說法,大部分的論述皆記載是因為報恩堂信眾太多,於是由眾齋友的幫助而創立「擇賢堂」,擇賢堂的創始人主
type:
1.1
明洪渭文墓
name:
明洪渭文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207000003/7f38c6
intro:
1.無紀載
洪旭,字弘藎,號念裏,福建同安人,明末武將。初為鄭芝龍部將,南明隆武帝封忠振伯。芝龍降清,轉依鄭成功,治軍嚴整,成功甚重之。C.E 1655年2月鄭成功承制設六官,以洪旭為戶官,旋改任水
type:
1.1
竹東曉江亭
name:
竹東曉江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622000002/bb3d69
intro:
軟坡橋原是一座簡單的過路橋,於1921年(大正10年)時由上員崠甘承宗捐款建立石拱橋,地方人士配合捐款在橋邊建造茶亭,並命名為曉江亭(因朝東一早就照到太陽,又在軟陂畔,故曰曉江亭)。曉江亭規模並不大,
type:
1.1
新竹市役所
name:
新竹市役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531000003/5b610a
intro:
日治時期新竹地區的行政劃分經過多次的變革,其中主要者有1901(明治34)年設立新竹廳,下設街庄。1920(大正9)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市街庄制」,新竹市隸屬新竹州新竹郡,州以下設立郡役所、街役場
type:
1.1
竹北采田福地
name:
竹北采田福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2/fa06cb
intro:
采田福地舊稱竹塹社公館,或稱采田宮,為竹塹社番的七姓公廳。現存的采田福地,為單進三開間的燕尾翹脊硬山屋宇,外觀沒有一般漢人祠堂的豪華與細緻,建築形式卻無大差異。平埔族竹塹社分布於竹塹埔,南至香山,北至
type:
1.1
國父紀念館
name:
國父紀念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522000001/8f56f4
intro:
「國父紀念館」為紀念中國近代史之重要人物孫中山先生,該建物亦為臺灣現代建築史發展過程之經典作品。
type:
1.1
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
name:
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18000001/92b14b
intro:
1896年天理教便開始在台灣傳教。當時有很多日本人移民到台灣,本部引進天理教後,分別在台中、台北、台南及嘉義各地設置傳教場所,但一開始台灣信奉天理教的信徒並不多。直到1904年加藤金與丈夫彌市郎等人到
type:
1.1
後壁黃家古厝
name:
後壁黃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409000001/81b854
intro:
黃家祖籍福建泉州,黃崑虎先生的祖父黃合興原居住於菁寮,務農為生,黃合興的母親為蕭漳,妻子為廖為。黃合興夫婦育有四子,依次為黃謀、黃冬、黃振隆、黃振德。四兄弟一起遷居到「後壁寮」現址,共同經營「黃振興合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3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4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3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5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72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7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3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8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4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35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