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風爐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風爐產業與經濟

風爐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58。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73759 , 欄位Id的內容是57375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風爐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風爐,又稱風箱或風櫃,是透過壓縮空氣而產生氣流的裝置,可增加爐灶生火的速度與維持灶內的火侯,為傳統社會家庭中,生火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為木製的長方體,外有一金屬拉桿。目前藏於北竿橋仔漁村展示館的風箱上蓋已脫落,無法使用。 風爐會依據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規格造型,製作者會依照搭配的爐灶大小來決定風爐的尺寸。在馬祖傳統社會中,風爐主要由木工師傅製作販售,有些地方居民也會自行研究製作。早期馬祖漁獲加工主要在魚灶烹煮,並以煤炭或木炭作為燃料,透過風爐,鼓風生火。不過隨著瓦斯爐與不鏽鋼蝦皮鍋的引進,風爐的使用需求大量降低,現今在地方上已相當罕見。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7375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E8C8A92-6291-4CCD-ABDC-E3C6480D99F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27T17:51:3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759

Id

573759

Title

風爐

Description

風爐,又稱風箱或風櫃,是透過壓縮空氣而產生氣流的裝置,可增加爐灶生火的速度與維持灶內的火侯,為傳統社會家庭中,生火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為木製的長方體,外有一金屬拉桿。目前藏於北竿橋仔漁村展示館的風箱上蓋已脫落,無法使用。 風爐會依據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規格造型,製作者會依照搭配的爐灶大小來決定風爐的尺寸。在馬祖傳統社會中,風爐主要由木工師傅製作販售,有些地方居民也會自行研究製作。早期馬祖漁獲加工主要在魚灶烹煮,並以煤炭或木炭作為燃料,透過風爐,鼓風生火。不過隨著瓦斯爐與不鏽鋼蝦皮鍋的引進,風爐的使用需求大量降低,現今在地方上已相當罕見。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27T17:51:33

Keyword_Subject_1

產業與經濟

「風爐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80
Id: 187380
Title: 臺泥高雄廠的磨碎機具
Description: 民國39年12月29日,行政院國營事業視察團南下視察臺灣水泥公司高雄廠。該廠今年生產水泥共32萬4,394公噸。根據瞭解,臺泥高雄廠目前遭遇的困難有4點,包括(1)需要少、稅捐處財務困難;(2)國際市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18
Id: 286718
Title: 邑居翁工作室
Description: 創立人為翁豪杉,個人傾向把自己定位在工藝家而非藝術家,創作原料多以檜木為主,以老房子回收檜木再製而成,也非常珍惜每一塊木頭,在創作時追求實用以及盡量不裁切、保留木頭原有的形狀,設計風格力求簡樸自然,強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11
Id: 284511
Title: 朝陽社區-客家漁民
Description: 俗諺「逢山必有客」客家族群靠山吃山,但也有少數客家人因緣際會,不得不以大海為其生計所在,宜蘭大南澳的朝陽社區就是其中一個。大南澳朝陽社區舊名「娜娘仔」,未開發前到處荒煙蔓草,日據時代,從桃竹苗一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60
Id: 510160
Title: 豐田移民村(1910年代)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由於日本當地人口增長,耕地相對不足,總督府鼓勵日本人民遷移至臺灣開墾定居。總督府選定當時尚未完全開發的花蓮、臺東做為官辦移民村的試驗地。其中,花蓮的三個移民村分別為吉野(今吉安鄉)、豐田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96
Id: 187096
Title: 臺鋁公司和香港復懋公司簽訂技術合作
Description: 在後方上百個「友」字搭起的背景下,似乎正呼應這次是在互惠的基礎下,簽定跨國合作協定。創立於25年前的萬特隆工業公司,是世界最著名製鋁廠商之一,透過它在遠東獨家經紀(香港復懋公司)的牽線,雙方簽下5年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70018
Id: 570018
Title: 東引張依寶口述:生活經濟之記憶
Description: 根據《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之結案報告書中訪談東引鄉張依寶之內容,張依寶為1929年(民國18年)於東引出生,為地方耆老之一,其口述記憶之重點,包含家族遷移史、東引生活史、東東引鴉片、東引黃魚季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71
Id: 178971
Title: 停靠基隆二沙灣、三沙灣棧橋的「凌海丸號」
Description:   「停靠棧橋的凌海丸號」照片,拍攝時間約為1914年(大正3年)前後,由日治時期人拍攝。畫面中的凌海丸號,上頭站滿人員,停靠於基隆的二沙灣、三沙灣間的棧橋;周邊泊有大、小船隻,岸上鋪滿魚貨,顯見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77
Id: 187477
Title: 利比亞議員訪華團參觀臺肥六廠
Description: 民國50年4月21日,利比亞聯合王國眾議員一行5人,乘國泰航空公司班機,自東京飛抵臺灣,訪問7天。訪華團由宓蘇拉蒂擔任團長,另有哈爾沙、費飛爾、阿布德利、賴發傑等4位團員。他們都是利國國會中具有相當影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22
Id: 186822
Title: 泰國親善訪問團參觀高雄煉油廠
Description: 泰國政府親善訪問團一行12人,由泰國外交部次長叻克(Pak Ranyarrachun)率領,於民國45年4月19日中午抵華訪問9天,此行除晉謁蔣中正總統致敬外,並至中南部參觀三軍基地及各項政經建設。該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179
Id: 506179
Title: 吉野村稻田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日治時期吉野村的稻田。昔日的吉野村為三大成功的官辦移民村中,最早被設立的。吉野村的日本移民從事著各種行業,其中菸葉種植與加工主要是客家人較為多,故吉安也可說是客家人的村莊;種稻的部分主要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30
Id: 514330
Title: 羅東會館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28
Id: 660728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經濟篇(下)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11
Id: 187411
Title: 台泥和工研院合作產製蝦紅素
Description: 台灣水泥公司與工研院合作,在花蓮縣和平鄉台泥水泥廠內靜靜的培養著試驗用微藻,這些微藻靠著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同時產生高價無比的蝦紅素。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於民國103年10月5日對外表示,這是台泥附加價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56
Id: 187256
Title: 臺泥7層新廈落成
Description: 民國49年11月11日,由三中工業公司承造、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林慶豐建築師所設計的臺泥7層新廈落成。該大樓始於民國47年7月動工,如今竣工。其總工程費達2,000萬元、設備費700萬元、占地1,20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76
Id: 186876
Title: 苗栗出磺坑老吊橋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苗栗出磺坑油田A2號及A3號新油井開鑽典禮,於民國41年6月22日下午1時,在A2號新油井現場隆重舉行。典禮由我國經濟部長張茲闓主持,美國安全總署遠東計畫助理署長戴克、安全分署署長施幹克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28
Id: 286728
Title: 曹小容工作室
Description: 創立人曹小容為美國密西根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早期的作品大多是純粹抽象。近年來的創作,是向內在的探索,不斷深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從質疑、迷亂中,終於可以掙脫困境,而面對自己,接納自己(以及作為一位母親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58
Id: 510258
Title: 最後一班光華號車票
Description: 圖為1982年(民國71年)6月26日,於10點50分從台東站發出的東線最後一班光華號列車車票。1982年(民國71年)的夏天,東線鐵路拓寬工程即將完工,隨即面臨160餘公里的新舊軌道轉換大工程,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97
Id: 233897
Title: 吳芋萱採花生
Description: 吳芋萱於民國32年在苗栗出生,因生母重男輕女,出生第二天就被賣到新竹新埔,將賣掉她的三萬六,用來買奶粉給沒有奶水吃的哥哥。在吳芋萱3歲時,養父就帶她來永興村,後來生父母家也搬到花蓮,住在稻香村。當時年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32
Id: 233832
Title: 張朝發談種菸
Description: 張朝發原本是宜蘭礁溪人,剛出生沒多久就隨著家族遷徙到花蓮,移民到花蓮的張朝發一家正好趕上菸草種植的全盛時期。張朝發談起製作菸草的步驟:從農曆七月就開始種菸—採菸—穿菸—烘菸、烤菸—下菸、塌菸—挑菸—菸

MOC_Id: Culture_Event282579
Id: 282579
Title: 鐵牛力阿卡
Description: 鐵牛力阿卡,是由「鐵牛車」加上「力阿卡」。鐵牛車即耕田除草的耕耘機,或是用耕耘機拼裝的小貨車;力阿卡,則是載貨用的兩輪人力拖車。在早期農業社會農民用牛來耕田載貨。1950年代自日本引進耕耘機後,取

MOC_Id: Culture_Place300585
Id: 300585
Title: 失去的花蓮舊站-車廂保養場
Description: 照片由連弛鋒提供。從舊時的鐵路局貨運站屋頂往車廂維修保養場眺望,只見車軌平行,列車寂寥,偶爾聽見洗車工人的談笑聲。照片中這位女子如今也已是四十一枝花的媽媽了。相片取自《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由

MOC_Id: Culture_Place154886
Id: 154886
Title: 連江縣商業會
Description: 1956年林添樞等人籌組商會,1957年6月1日改組南竿鄉商會為縣商會,並改組各鄉商會為事務所〈東引仍稱鄉分會〉,統統隸屬縣商會,推舉林添樞為臨時理事長。1958年1月召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並通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547
Id: 573547
Title: 東引瑞記帳冊第二十二冊
Description: 瑞記帳冊第二十二冊,無法從封面辨讀帳冊名及年代,然可從內容中載有「中華民國56年復國4016號」得知帳本年份。帳本中記錄了復國4016號捕獲的魚貨全季共賣得14819371(數字原以蘇州花碼字表示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793
Id: 573793
Title: 蝦皮篩
Description: 蝦皮篩,為竹篩的一種,主要用來篩選穀物與漁獲等。在篩底面編有孔洞的淺籠內,倒入欲篩選的對象,透過來回搖晃的方式進行區分。 蝦米篩為壓一編法,周緣用竹片夾護,並以竹釘固定,有些會在兩側繫上繩子,使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074
Id: 302074
Title: 1960年代商輪雲集基隆港西岸
Description:   「1960年代商輪雲集基隆港西岸」照片,拍攝時間不明;《基隆市年鑑──第二輯》記載1957年(民國46年)至1966年(民國55年)止的10年間,推測拍攝時間最晚不會超過1966年(民國55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68
Id: 510268
Title: 最後一班光華號列車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日本鐵道研究者中島忠夫先生,在東線窄軌行駛的最後一天於8次光華號列車上留下的「告別之旅」影像紀錄照片。1982年(民國71年)6月26日最後一班8次光華號列車從10點50分開出後,東線窄軌

MOC_Id: Culture_Place300577
Id: 300577
Title: 築港起工-4
Description: 照片由謝榮松提供。慶賀築港開工遊行的隊伍,繞至花蓮舊車站之前的廣場。昭和六年( 1931年)臺灣總督府開始修築花蓮港街(米崙,現名花蓮美崙)的商港,1939年興建完成三座碼頭,可供3000噸級貨輪停泊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760
Id: 573760
Title: 煤炭鏟
Description: 煤炭鏟,為竹製的畚形勺加上長柄,用來將灰炭移入灶爐內。此煤炭鏟為手工製作,前後端的長短依照取得的竹竿長度而定,利用竹節結構區分出畚形勺與握把部分,從多處可看到許多手工製作的痕跡。 煤炭鏟形式與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95
Id: 515295
Title: 鐵路局花蓮鐵路醫院(工務段)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舊鐵路局花蓮鐵路醫院,地點約在現今花蓮市廣東街。當時的臺灣鐵路管理局為了讓員工看醫生方便及服務在地居民,所以在日治時期,因應與日俱增的鐵道事業及照顧職員福利的需求下,在明治42年(1909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48
Id: 186848
Title: 苗栗出磺坑新油井開鑽典禮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苗栗出磺坑油田A2號及A3號新油井開鑽典禮,於民國41年6月22日下午1時,在A2號新油井現場隆重舉行。典禮由我國經濟部長張茲闓主持,美國安全總署遠東計畫助理署長戴克、安全分署署長施幹克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5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0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