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786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78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7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友人到野柳風景區出遊的照片。林添禎為野柳本地人,1964年(民國53年)為了救落海的大學生殉身落海,享年38歲,同年在野柳海邊設林添禎像紀念,所雕刻的形象為挽起褲管、手拿繩索的男子,初代雕像為水泥製,如今為銅像。早期國立編譯館小學課本中也曾編入林添禎捨身救人的事蹟。野柳風景區位於新北市萬里區,以天然的地質景觀聞名,例如女王頭等,呈現風化與海蝕作用的地質景觀,為北海岸著名景點。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78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DA54063-28D8-4BCA-9837-CC42407ABC5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51:1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786
Id
267786
Title
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
Description
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7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友人到野柳風景區出遊的照片。林添禎為野柳本地人,1964年(民國53年)為了救落海的大學生殉身落海,享年38歲,同年在野柳海邊設林添禎像紀念,所雕刻的形象為挽起褲管、手拿繩索的男子,初代雕像為水泥製,如今為銅像。早期國立編譯館小學課本中也曾編入林添禎捨身救人的事蹟。野柳風景區位於新北市萬里區,以天然的地質景觀聞名,例如女王頭等,呈現風化與海蝕作用的地質景觀,為北海岸著名景點。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51:1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野柳林添禎捨身救人雕像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56
Id:
168456
Title:
排灣族拉瓦爾群祖先像與榕樹
Description:
Tokubun社頭目院子的榕樹。豎立在院子中央的祖先石板像,站在樹蔭下的是該社婦女。
陳瑞琛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67
Id:
138067
Title:
陳瑞琛
Description:
陳瑞琛,祖籍長樂潭頭文石,祖父輩因捕魚定居東引島,1919年在東引島出生,卒於2008年6月7日。曾任東湧保長、縣政諮詢代表、「海濤閩劇團」團長、樂華村長、東引漁分會理事長、白馬尊王廟產委員等職。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85
Id:
178985
Title:
德昌行新廈落成紀念
Description:
「德昌行新廈落成紀念」照片,拍攝時間為1962年(民國51年)春、德昌行翻建落成時,拍攝地點在今仁愛區仁二路224號。照片中,國內多位藝文界大老、暨政經界顯要,應邀蒞臨盛會。他們在德昌行新廈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6
Id:
168486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恒春下群高士佛社男人正面照。恒春下及卑南的像貌及風俗,都與其他排灣族人有很大差別。頭上留有小型的辮子,圍纏頭部的粒狀小圓珠為塗成紅顏色的木頭製品 傳說是1874年日軍攻打牡丹社時贈送的。耳垂孔塞貝殼製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62
Id:
669662
Title:
介紹本屆省議員候選人呂錦花女士
Description:
〈成功歸于努力的人〉,毅力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七期(1960)頁18至頁19。
國民政府遷台後,呂錦花(1909-1981)先於1951(民國40)年成立「臺灣省保護養女委員會」,後
MOC_Id:
Culture_Event622875
Id:
622875
Title:
徐蜀龍指導員結婚照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4年(民國53年),為中心新村眷戶徐蜀龍及其妻子徐海妹女士結婚照。
徐蜀龍1960(民國49年)在北投醫院精神科做指導員,負責精神病患的生活起居、福利、文宣等事宜。1964(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0
Id:
672050
Title:
貿易四村石碑
Description:
這是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保華路與二空路口的「貿易四村」石碑。石碑後面為貿易四村興建碑誌,空軍供應司令部空軍中將劉炯光(1907-1974)謹識,時間為1960(民國49)年8月21日。
中華婦女反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35
Id:
278035
Title:
曾氏惜娘侍奉腳生病的姑姑多年不懈怠 廈門志卷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曾氏惜娘,曾厝垵人;海澄黃逢仁妻。年十八,寡。有姑病足,奉事三十年,小心罔懈。
徐杰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47393
Id:
147393
Title:
徐杰夫
Description:
鮮魚鋪獻碑,徐杰夫獻詩,傳為地方佳話。鮮魚鋪是何來歷?徐杰夫又是誰?昭和5年(1930)北港義民廟修繕,當時有地方鮮魚鋪「金海順」者敬獻樹立石碑。獻碑者類似今天做魚販的同業公會。至於徐杰夫是誰?從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37
Id:
279737
Title:
黃道周病未痊癒又過勞,於是吐血暈倒 黃漳浦文選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時病未痊可,喜懼交迸,憂危之下,又加勞頓,歸遂失血,暈眩仆地,移時乃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77
Id:
568477
Title:
1982年花蓮站的光華號小姐1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於民國71年(1982)的舊花蓮車站第二月台。當時的舊花蓮車站主要都是利用車站的第一月台來營運,所有不管是要北上經由北迴線到臺北的旅客,或者是要南下到臺東的旅客都是從第一月台上車,因趕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86
Id:
661086
Title:
蔣渭水與杜聰明等人
Description:
受到辛亥革命的影響,蔣渭水(右後1)與杜聰明(前右2)、翁俊明(前右3)、曾慶福、李根盛等人以「復元舍」名義匯款給戴季陶贊助革命,1913年杜、翁赴北京企圖暗殺袁世凱,此幀可能是「赴義」前的合照。
新埔生態活動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732413
Id:
732413
Title:
新埔生態活動
Description:
延續110年的新埔生態活動,這次活動中劉芯慈講師講解了台灣六大毒蛇百步蛇、鎖鏈蛇、赤尾青竹絲、龜殼花、中華眼鏡蛇、雨傘節的特性,平常在陸地上常見的,遇見毒蛇時的反應、被蛇咬時的處理方式,孩子第一次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9
Id:
168569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男人側面照。背一兒童。此族的成年男人皆留髮,紮束於後,但剪掉髮端。
張龍光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6629
Id:
156629
Title:
張龍光
Description:
張龍光,生於1949年,祖籍福建長樂潭頭,在東引島出生,為國立藝專影劇科演導組畢業,劇本作品等身,為知名電視劇作家,曾獲電視金鐘獎最佳編劇殊榮。
據《東引鄉志》與《我們‧馬祖人》記載,張龍光在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41
Id:
277241
Title:
名醫治病亦須備經方藥石方能治 臺灣府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夫名醫之治病也,胗其虛實、切其寒溫,而經方不全、藥石不備,雖有盧、扁莫能措手。弈秋之為弈也,運用之妙雖在一心,而黑白不分、行道不具,雖有先著,無局可施。此志也者,亦即醫、弈之經方、枰局,為名醫、國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590
Id:
296590
Title:
前珠螺村副村長(指導員):談鴻保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前連江縣南竿鄉珠螺村村辦公室。
談鴻保先生,江蘇揚州人,幼時跟隨軍人父親來到台灣。政治作戰學校第14期畢業後,1967年至1969年來馬祖擔任左螺角據點(南竿94據點)少尉排長,兼任珠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3
Id:
168483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Bogari社的男人以花草圍纏頭部,掛瑪瑙及古珠的頸飾,穿黑布上衣,戴手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62
Id:
280862
Title:
周氏產一男孩後嘔血數升 蘄黃四十八砦紀事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周氏,舉人王山玉繼妻。崇禎壬午七月,流賊破砦,周氏露宿小舍,產一男,日嘔血數升。旋被執,周氏罵不絕口;賊怒,殺之。無血,頸上有刀痕二,白如練。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88
Id:
195288
Title:
民國四十年代壽豐鄉農會穀倉工作照
Description:
壽豐鄉農會穀倉工作照。地點為壽豐鄉豐山村台九線馬路旁東側的農會穀倉(農會超市旁倉庫建物),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時間大約為1956年(民國45年),鄭阿玉與丈夫婚後不久,便從壽豐鄉光榮部落(夫妻倆皆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223
Id:
476223
Title:
1971年太魯閣出遊照
Description:
太魯閣出遊照,拍攝時間為1971年(民國60年),相片提供者為陳香妹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
圖1為受訪者於太魯閣天祥風景區出遊照,後方建築物為天祥天峰塔。天峰塔為八角形七層高塔,入
鄒族四社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2
Id:
168562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排剪社的女人正面照。頭纏黑布,穿棉布上衣,並帶頸飾及胸飾,耳垂戴中國式的耳飾。女人多用這種耳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477
Id:
276477
Title:
席春愚太守為中丞長公子治夙疴 臺游日記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午餐後,席春愚太守(時熙)枉過。太守,成都人,以醫術名,中丞延至,為其長公子治夙疴者。
翁清土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27041
Id:
527041
Title:
翁清土
Description:
翁清土(1953-),生於金門,1975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作品富有一貫寫實、細膩而清新的風格。在學時期受到美國新寫實主義畫家魏斯的影響,將對於土地所懷抱的感情轉化為藝術,使風景畫不再
劉瑞琴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952
Id:
550952
Title:
劉瑞琴
Description:
劉瑞琴,2006年取得美國芳邦大學美術創作碩士學位,現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油畫班指導老師;其創作之路啟蒙於台灣師範大學人文班,當時他隨師大老師學習水彩、油畫,後來也向龐均老師學習西畫三年。她的創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53
Id:
279553
Title:
沈佺期來台以醫藥濟人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佺期,字雲又,南安人,崇禎十五年,壬午舉人.明年,成進士.授吏部郎中,唐王召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州破,遯跡廈門,後往臺灣,累徵不就,以醫藥濟人.所著「詩文集」,卓然名家,居二十餘年卒(「泉州府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81
Id:
280981
Title:
顧炎武母親曾斷指和藥以治療翁姑的疾病 清先正事略選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母夫人最孝,常斷指療姑疾。
翁裕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60258
Id:
160258
Title:
翁裕
Description:
翁應瑞,幼而好學,事親孝,事兄恭,與朋友信,人均譽之賢士。康熙末年渡台,開墾諸羅山葉仔林。子翁裕,從小便讀四書五經,精通文墨,人皆譽為奇才。翁應瑞去世後,翁裕繼承父志,把拓墾大業推向一個嶄新階段。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67
Id:
512267
Title:
山砲兵第二中隊幹部於合歡山集合地合影
Description:
這支隸屬於萩野少將的第二守備隊山砲兵第二中隊,從臺南出發,經查閱「討伐部隊將校同相當官職員表」(台灣總督府陸軍副官部、1914年(大正3年)6月18日調製),主要幹部有大尉中隊長白石一季、中尉小隊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72
Id:
753572
Title:
林文察墓道碑
Description:
林文察,霧峰林家渡臺第四代,阿罩霧庄人。咸豐四年(1854)閩南小刀會騷擾臺灣雞籠沿海一帶,受北路協副將曾玉明提拔,與小刀會賊戰於雞籠,事平,以游擊備用,這是林文察步上宦途崛起的關鍵。咸豐八年(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3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7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2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6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6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30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