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67466 , 欄位Id的內容是46746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檀欒集(甲辰)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檀欒集 甲辰》,封面左上題簽「檀欒集 甲辰」,線裝書,直式右翻,岩溪晉編輯兼發行,1904年(甲辰,明治37年)印刷,1905年(明治38年)發行。內頁署「甲辰(1904)冬十二月刊于待我歸軒」。繼為本田秀〈檀欒集序〉,提及「十數年來都門詩社寥落。流風殆將熄及冷灰。博士(按:江木衷)創開檀欒會。散者再聚。離者復會。……曩日所以痛嘆而大惜者。於是乎渙然冰釋矣。」可知《檀欒集》是日本漢詩社團「檀欒會」的同人作品集,活動地點在東京(由「都門詩社寥落」可推知)。 本冊即甲辰(1904)年檀欒會的活動創作紀錄。內文頁最前署「檀欒集 甲辰」「森大來槐南閱」「岩溪晉裳川編」;以「第二十集 一月二十五日」開篇,可知為開會第20次的活動,首作為江木衷〈待我歸軒檀欒會賦七律二首〉,後續則為詩友的「分韻」或「和韻」,可知森槐南、岩溪晉、江木衷為核心人物。森槐南「閱」的功能在於每位詩人詩作後,他附有評語,如本集江木衷首作,評語為「森槐南曰。檀欒之集。清詞麗句。態盡妍庶。為麗都詩人知總粹不能踰越也。讀主人原唱。今年唱酬之盛。亦不卜而知矣。」恭維讚譽有之,對詩社活動的期待,亦頗深厚。 本冊最後為「第二十七集 十二月三日」,可知本年集會8次。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6746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EB12CEB-1417-42EC-AFB4-381993825BD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3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66

Id

467466

Title

檀欒集(甲辰)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檀欒集 甲辰》,封面左上題簽「檀欒集 甲辰」,線裝書,直式右翻,岩溪晉編輯兼發行,1904年(甲辰,明治37年)印刷,1905年(明治38年)發行。內頁署「甲辰(1904)冬十二月刊于待我歸軒」。繼為本田秀〈檀欒集序〉,提及「十數年來都門詩社寥落。流風殆將熄及冷灰。博士(按:江木衷)創開檀欒會。散者再聚。離者復會。……曩日所以痛嘆而大惜者。於是乎渙然冰釋矣。」可知《檀欒集》是日本漢詩社團「檀欒會」的同人作品集,活動地點在東京(由「都門詩社寥落」可推知)。 本冊即甲辰(1904)年檀欒會的活動創作紀錄。內文頁最前署「檀欒集 甲辰」「森大來槐南閱」「岩溪晉裳川編」;以「第二十集 一月二十五日」開篇,可知為開會第20次的活動,首作為江木衷〈待我歸軒檀欒會賦七律二首〉,後續則為詩友的「分韻」或「和韻」,可知森槐南、岩溪晉、江木衷為核心人物。森槐南「閱」的功能在於每位詩人詩作後,他附有評語,如本集江木衷首作,評語為「森槐南曰。檀欒之集。清詞麗句。態盡妍庶。為麗都詩人知總粹不能踰越也。讀主人原唱。今年唱酬之盛。亦不卜而知矣。」恭維讚譽有之,對詩社活動的期待,亦頗深厚。 本冊最後為「第二十七集 十二月三日」,可知本年集會8次。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3. 2
    _PDM_

  4. 3
    _PDM_

  5. 4
    _PDM_

  6. 5
    _PDM_

  7. 6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3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28
Id: 514428
Title: 資源豐富的登山步道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63
Id: 600963
Title: 勞金高騰的因素下旅館客滿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3日的報導,此影像的記述中可得知花蓮於1941年(昭和16年)有著特殊的社會現象,也就是花蓮港市內的本島人(臺灣人)旅館連日皆客滿。究明此特殊現象竟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9
Id: 301129
Title: 陳黎詩集Ⅰ:1973-1993
Description: 《陳黎詩集:1973-1993》收錄陳黎前五本詩集——《廟前》、《動物搖籃曲》、《小丑畢費的戀歌》、《家庭之旅》、《小宇宙》——共兩百八十餘首詩作,並校正修訂,總結詩人二十年來的詩創作。陳黎,本名陳膺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25
Id: 649725
Title: 〔漢詩〕自嘆
Description: 本漢詩作品「自嘆」,為樂生療養院內院民沈發達創作,刊登於1937年3月,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四卷第一號中。有別於多數人使用日文進行的癩文學創作,沈發達以漢文作為基底,以漢文詩詞進行創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7
Id: 600997
Title: 海底沙金今日試驗採收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4日以海底砂金於今日採收為題的報導。據傳太平洋海底有豐富藏量的砂金,為此東京市山田春正氏前來臺灣欲進行試驗的砂金採收。該氏以海底砂金採取船─蓬萊丸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09
Id: 514109
Title: 耆老座談會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63
Id: 296363
Title: 大嬤〔多角〕驚你孫婿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大嬤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32
Id: 595532
Title: 洄瀾內在的成長
Description: 〈洄瀾的內在成長〉描繪了花蓮未來發展的內在和無限潛力,定向上升的表面細部肌線喚起了肢體、株幹和花朵的有機生長力量。因為起始了垂直的大理石塊的構造核心,再經由構體和有機體的結合,此雕刻正試圖傳達人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4
Id: 285914
Title: 山水-點
Description: 作品〈山水─點〉以點作為開始,然後連結線的延伸,最終結束於面的結構,從極簡的造形元素,建構出山水虛與實的線性空間。四方體代表土地,圓條狀構築出「虛」的山形,平貼台座的條紋代表「水」的意涵;而山水正是投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57
Id: 660357
Title: 大甲鎮志-文化篇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文化篇則敘述了鄭氏時期至直轄時期,大甲地區的文學、出版、民俗技藝、戲劇音樂、藝術及文化活動等領域的發展。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2
Id: 600992
Title: 三百戶農業勞動移民從內地前來入植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以三百戶農業勞動移民從內地(日本)前來入植為題,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3日的報導。內容闡述了吉野移民村在庄長的領導下,進行根本性的機構改革。為了處理吉野移民村勞動力不足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90
Id: 506090
Title: 花蓮港小學校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小學校為現今位在花蓮市區花崗國中的前身,與當時的花蓮港醫院皆位在較安靜的位置。花蓮港小學校設立於明治43年(1910)全名為「花蓮郡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校」,為一所僅供日本人讀書的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148
Id: 614148
Title: 〈科學月刊簡報〉第2期
Description: 1969年(民國58年)05月,位在芝加哥的《科學月刊》聯絡中心發布第2期〈科學月刊簡報〉,此時為創辦人林孝信發布第1期〈科學月刊簡報〉的2個月後。 文件長達18頁,字數約12000字左右,包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58
Id: 285858
Title: 陽光、風姿、海韻
Description: 〈陽光、風姿、海韻〉為林聰惠受港務局所託,所完成的作品。此作品座落於花蓮遊客中心入口,於2000年獲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禮處邀請國際名家作品。作者林聰惠出生臺北縣金瓜石,成長於花蓮,深受父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8106
Id: 238106
Title: 馬祖文化工作隊(軍方)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民國72年(1983)8月,在馬祖防衛指揮部趙萬富司令官、秘書長趙奠夏的極力倡導下成立「馬祖文化藝術工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411
Id: 479411
Title: 桑樹書/ 卷一
Description: 從14世紀開始,為經營絲綢工業發展,在法國色芬山(Cevennes)山脈地區就有種植桑樹,於是創作者運用自己花園裡的桑樹製作紙張,層層疊疊黏在一起,當紙還是濕的時候,將整張或撕破的蓪草紙夾入各層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0784
Id: 590784
Title: 二度梅
Description: 《二度梅》,臺北國華書局發行,鉛印本,1946年(民國35年)12月30日出版,此版本雖未載明著作者,但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惜陰堂主人編輯、綉虎堂主人訂閱」,兩者生平皆無考,成書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6
Id: 600976
Title: 全食糧增產運動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7日的報導,日治末期戰爭因素造成局勢吃緊,對於內地、前線與其他屬地的糧食供應成為政府必須強化的事務。根據此影像的記載,花蓮港廳下的蕃地受到理蕃局的指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9
Id: 285949
Title: 風與太陽
Description: 「風與太陽」是作者居住花蓮數十年的意象,傳達對本土大自然與土地的熱愛,對創作的感動油然而發。作品底部的半圓球形性徵這裡的土地,向上波浪形放射狀的太平洋沿岸波濤、熱情的太陽光波、風吹動的意象,年復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15
Id: 301315
Title: 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
Description: 1996年《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出版,此書包含兩篇:〈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來自雙溪〉。作者記述著第一次到舊金山時,當從飛機場走到停車坪,正在感覺陌生,感覺有些許的不安的時候,忽然發現空氣裏好像

MOC_Id: Culture_Object223410
Id: 223410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87-2:豐平川(其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三屋幸子收 二三天前開始天氣突然變熱,小幸應該已經在過暑假了吧。我每天都到這條河川游泳,距離住處五六町遠,橋的附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32
Id: 289332
Title: 賊神(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第二名。 故事取材自「粗坑」(宜蘭縣員山鄉中華村)地區的民間故事。粗坑協天宮關聖帝君因掩護窮困村民躲避日本警察盜伐林木,而有「賊仔帝君」稱號的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54
Id: 286054
Title: 旅程種種
Description: 〈旅程種種〉作者用「索性坐了下來」,定位旅程中所有經歷的種種畫面與感覺,讓思緒可以無邊的穿梭在各個時間軸點上,最後以「風洞屋瓦,月色美酒」勾畫美麗境地。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合環保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29
Id: 603229
Title: 九寮溪步道
Description:   Qpa泰雅語,當地泰雅族人稱為九寮溪,行政區域屬於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Qalang Talah),河流源頭由雪山山脈拳頭母山(b’bu hqa)流出,從宜蘭三星鄉必定經過泰雅大橋,過大同加油站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4
Id: 259084
Title: 《環鏡樓唱和集》
Description: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37
Id: 608937
Title: 劍南詩鈔.總論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三屋清陰所藏《劍南詩鈔》為四孔線裝書,共分六冊。每冊書籤皆為「劍南詩鈔」,不另註明冊數,封面書底皆為土黃色。書牌頁標明宋陸放翁著,劍南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51
Id: 267151
Title: 岳飛滿江紅節句
Description: 〈岳飛滿江紅節句〉書法名家黃羣英(1920-2019)作品,釋文:「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龢(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落款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33
Id: 301033
Title: 嫁妝一牛車
Description: 《嫁妝一牛車》為王禎和成名作,收入他1960年代陸續發表在《現代文學》、《文學季刊》的短篇作品內容刻畫早期臺灣農村底層人民的生活、家庭和男女情感關係,在臺灣文壇有一定影響力。書中最早一篇〈鬼.北風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9
Id: 301129
Title: 陳黎詩集Ⅰ:1973-1993
Description: 《陳黎詩集:1973-1993》收錄陳黎前五本詩集——《廟前》、《動物搖籃曲》、《小丑畢費的戀歌》、《家庭之旅》、《小宇宙》——共兩百八十餘首詩作,並校正修訂,總結詩人二十年來的詩創作。陳黎,本名陳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32
Id: 287332
Title: 奇美部落男子羽冠
Description: 此羽冠為阿美族奇美部落年齡第二級(約18~20歲)Ciopihay(久比嗨)階級的頭飾,在具年齡階級和頭目制度的阿美族社會中,帽子與服飾皆有社會地位區別的標誌。 Ciopihay為羽毛之意,此階級所戴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2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2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2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