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67466 , 欄位Id的內容是46746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檀欒集(甲辰)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檀欒集 甲辰》,封面左上題簽「檀欒集 甲辰」,線裝書,直式右翻,岩溪晉編輯兼發行,1904年(甲辰,明治37年)印刷,1905年(明治38年)發行。內頁署「甲辰(1904)冬十二月刊于待我歸軒」。繼為本田秀〈檀欒集序〉,提及「十數年來都門詩社寥落。流風殆將熄及冷灰。博士(按:江木衷)創開檀欒會。散者再聚。離者復會。……曩日所以痛嘆而大惜者。於是乎渙然冰釋矣。」可知《檀欒集》是日本漢詩社團「檀欒會」的同人作品集,活動地點在東京(由「都門詩社寥落」可推知)。
本冊即甲辰(1904)年檀欒會的活動創作紀錄。內文頁最前署「檀欒集 甲辰」「森大來槐南閱」「岩溪晉裳川編」;以「第二十集 一月二十五日」開篇,可知為開會第20次的活動,首作為江木衷〈待我歸軒檀欒會賦七律二首〉,後續則為詩友的「分韻」或「和韻」,可知森槐南、岩溪晉、江木衷為核心人物。森槐南「閱」的功能在於每位詩人詩作後,他附有評語,如本集江木衷首作,評語為「森槐南曰。檀欒之集。清詞麗句。態盡妍庶。為麗都詩人知總粹不能踰越也。讀主人原唱。今年唱酬之盛。亦不卜而知矣。」恭維讚譽有之,對詩社活動的期待,亦頗深厚。
本冊最後為「第二十七集 十二月三日」,可知本年集會8次。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6746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EB12CEB-1417-42EC-AFB4-381993825BD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3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66
Id
467466
Title
檀欒集(甲辰)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檀欒集 甲辰》,封面左上題簽「檀欒集 甲辰」,線裝書,直式右翻,岩溪晉編輯兼發行,1904年(甲辰,明治37年)印刷,1905年(明治38年)發行。內頁署「甲辰(1904)冬十二月刊于待我歸軒」。繼為本田秀〈檀欒集序〉,提及「十數年來都門詩社寥落。流風殆將熄及冷灰。博士(按:江木衷)創開檀欒會。散者再聚。離者復會。……曩日所以痛嘆而大惜者。於是乎渙然冰釋矣。」可知《檀欒集》是日本漢詩社團「檀欒會」的同人作品集,活動地點在東京(由「都門詩社寥落」可推知)。 本冊即甲辰(1904)年檀欒會的活動創作紀錄。內文頁最前署「檀欒集 甲辰」「森大來槐南閱」「岩溪晉裳川編」;以「第二十集 一月二十五日」開篇,可知為開會第20次的活動,首作為江木衷〈待我歸軒檀欒會賦七律二首〉,後續則為詩友的「分韻」或「和韻」,可知森槐南、岩溪晉、江木衷為核心人物。森槐南「閱」的功能在於每位詩人詩作後,他附有評語,如本集江木衷首作,評語為「森槐南曰。檀欒之集。清詞麗句。態盡妍庶。為麗都詩人知總粹不能踰越也。讀主人原唱。今年唱酬之盛。亦不卜而知矣。」恭維讚譽有之,對詩社活動的期待,亦頗深厚。 本冊最後為「第二十七集 十二月三日」,可知本年集會8次。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
2_PDM_
-
3_PDM_
-
4_PDM_
-
5_PDM_
-
6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3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20
Id:
514420
Title:
太極氣功十八式及元極舞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830
Id:
258830
Title:
社寮島的戶籍資料
Description:
「社寮島的戶籍資料」,發行時間為日治時期,發行地點為今基隆中正區,為琉球人內間長三所有。戶籍資料上寫有「大正」、「昭和」等日本年號字樣。
日治時期的琉球,約在日本人治理臺灣滿10年後,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44
Id:
514544
Title:
104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期末工作報告書
Description:
本結案報告書,乃是仰山文教基金會所撰寫的104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委託契約書。其內容包括十項,第一,辦理本年度機關各項社區補助計畫說明會及提案工作坊,辦理受補助社區之執行計畫工作坊並進場訪視每社
非營利社會團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59
Id:
514459
Title:
非營利社會團體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8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200
Id:
628200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眷村二代空軍個人照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眷村二代空軍個人照,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為何朱藹蘭女士的兒子身著軍服拍攝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293
Id:
479293
Title:
蓪草人_Roger Tibon
Description:
這件作品像一個粗糙並帶有一點趣味的孩子玩具。蓪草紙通常被削成紙一樣平整,但是該件作品是用蓪草顆粒組成的一件立體雕塑。這樣能夠使蓪草髓心在藝術創作裡有其他不同表現的可能性。
創作過程:
1. 把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57
Id:
301257
Title:
海洋遊俠-台灣尾的鯨豚
Description:
廖鴻基,1957年生,花蓮人。34歲開始出海捕魚,成為討海人。39歲組成「台灣尋鯨小組」,在台灣沿海從事鯨類基礎生態觀察,以捕魚生活經驗及鯨類生態觀察寫成《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
七世夫妻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187
Id:
563187
Title:
七世夫妻
Description:
《七世夫妻》,臺北文化書店發行,鉛印本,1953年(民國42年)再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民國通俗小說書目資料彙編》雖有著錄,但未題撰人[1],成書於清末民初[2]。封面書題「七世夫妻」,書題旁
無限的潛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4
Id:
285894
Title:
無限的潛能
Description:
〈無限的潛能〉鋼索纏繞穿梭於黑色大理石塊中,鋼索緊筋的束縛,逼使剛強的石材展現出韌性抗力,緊綁所鼓起的光滑漲潤,構成內在壓縮的張力,也呈現出生命「覺醒」的力量。作者想隱喻在有形的束縛下,試圖醞釀能將人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5
Id:
18081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日營五金鑄造後,利用車床加工的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日營五金鑄造後,利用車床加工的過程影片。加工內容包括進行鑽孔、研磨等等。
初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8
Id:
267498
Title:
初放
Description:
〈初放〉為戴武光(1943-2020)於2003年所作,描繪夏日時節,荷花初放、柳葉隨風的景象。此畫在構圖與設色上皆有大膽創新之處,其以荷塘水平面將畫面橫切為上下兩部分,畫幅下方五分之四皆為荷塘,
馬祖之歌─馬祖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53712
Id:
153712
Title:
馬祖之歌─馬祖好
Description:
據1973年2月24日《馬祖日報》報載,來自臺灣社會青年馬祖觀摩隊員彭松村,經數日參觀訪問後,為表示對馬祖軍民的敬意,撰寫出〈馬祖好〉歌曲。 〈馬祖好〉歌詞:「馬祖好,馬祖好,天上聖母慈暉照,馬祖
西園茶室招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36005
Id:
636005
Title:
西園茶室招牌
Description:
「西園茶室」的初代經營者洪其南,曾是小西園掌中劇團的後場鼓吹師傅,並從小西園第一代許天扶就開始替劇團引戲,茶室因而成為小西園、明虛實和新西園三個劇團的聯絡處。當時若有人想聯繫劇團前往演出,往往會打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2
Id:
55997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飼養孔雀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的夫婿劉先生在自家庭園裡跟飼養的孔雀合影。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各戶的院子都
藍天燈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6
Id:
301046
Title:
藍天燈塔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藍天燈塔》描述兩個小男孩在七月的海域意外失蹤,這種「來不及長大就走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608
Id:
604608
Title:
女性生活美學特質與陶瓷工藝之關係-以茶具設計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黃勵君,指導教授曹筱玥博士,出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發表於20099(民國98)年8月。內容敘述「女性生活美學特質」與「陶瓷工藝」之關聯性,在女性生活美學方面,研
陳育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1
Id:
638131
Title:
陳育英
Description:
陳育英(1840-1911),彰化永靖人,字樂三,諱媽得。原籍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先祖於乾隆初渡海來臺。父松溪,母張好於其4歲時過世,有賴祖母張淑滋撫養成長。11歲初讀書,曾就學於餘三館私墊及員林興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3
Id:
600543
Title:
專修農學校鳳林移轉近期內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內容提到花蓮港國民農學校將設定農林學校之際,同時改名為花蓮港專修農學校。考量相關條件下,將移轉至鳳林設立,目前已進行基地測量、校長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64
Id:
177664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3:溪哥系列─大嵙崁第七屆美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3:溪哥系列─大嵙崁第七屆美展」。 大嵙崁第七屆美展共57件作品
MOC_Id:
Culture_Event224738
Id:
224738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徐景亭的作品「洋葱花器」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設計師家徐景亭之作品「洋葱花器」。
本項作品使用玻璃為質材,採口吹成型而成,成品長×寬×高為7 × 7 ×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8
Id:
516688
Title:
廳下小公學校學級十六年度將增加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內容提及因總督府將於昭和十八年度起全島施行初等教育義務制,因此將增設廳內的小學校及公學校。預定花蓮港廳下將公學校增設至二十一所,小
景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6
Id:
595936
Title:
景色
Description:
〈景色〉使用白色大理石如絲緞繞成如「回」字般的矩形視窗。石質之剛與線面之柔無盡迴旋,如同自然界的生與死形成一個循環,隨著視線的移轉,矩形變成三角形,消失與重現,雕刻空間便形成一個觀景視窗。透過這扇
寂寞夜行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53
Id:
301053
Title:
寂寞夜行車
Description:
《寂寞夜車行》系列共收錄二十七篇臺灣少年小說,為1950年至1993年間,老、中、青三代,十二位女作家和七位男作家的創作。小說背景從鄉村到城市、從家庭到校園;小說風格從寫實到科幻、從喜劇到悲喜劇,
明義國小幼稚園歌唱表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2
Id:
513352
Title:
明義國小幼稚園歌唱表演
Description:
照片所拍攝的是1960年代的明義國小附設幼稚園中,五位學童的歌唱表演。明義國小附設幼稚園至今仍存在,持續招收、教育花蓮學童。明義國小位處花蓮市中心,學區中人口眾多,是臺灣東部規模最大的小學之一。明
馬祖新村的婦女姐妹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88
Id:
594288
Title:
馬祖新村的婦女姐妹們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的婦女姐妹們合照,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中可見馬祖新村婦女手拉著手合照,雖然不是親姊妹,但婦女們彼此扶持、關心,情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96
Id:
510296
Title:
荷蘭歌、勸番歌與教番歌(兼試由「蘇魯」談譯音問題)
Description:
本文從深具歷史意義的荷蘭歌、勸番歌、教番歌之研究切入,探討相關問題。
排灣族古樓村流傳有被視為童謠的〈教番歌〉,延伸到春日等地,印證了這是劉銘傳的〈教番歌〉,顯示清政府對原住民的漢化已經超越武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2
Id:
301092
Title:
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出自有「臺灣少年小說第一筆」之稱的李潼
鼎邊抆,拋師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1
Id:
296381
Title:
鼎邊抆,拋師角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鼎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38
Id:
515938
Title:
元旦於鳳林阿美族保甲事務所前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44年(昭和19年)過年時所拍攝之照片,兩對夫婦所在的保甲事務所是1898年(明治31)後藤新平來臺後,在和人圈內所實施的制度。所謂的保甲制度,從清代王安石變法時期便出現,對於管理與
浪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55
Id:
285855
Title:
浪花
Description:
本作〈浪花〉以不鏽鋼及石材所組成,橡皮艇及人由天然原石雕刻而成,水流、浪花以石材自然表面及溪流中滾石堆疊固定。此作因應: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建置,現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4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32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