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陳中和紀念館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陳中和紀念館

陳中和紀念館」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30226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陳中和紀念館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大正14年(1925)4月3日下午,日治時期高雄首富陳中和位於苓雅寮的磚造二樓洋風宅第舉行落成儀式。陳宅坐落苓雅寮臨港地帶,向西、南眺望可盡收海港一望無際的迷人景觀;而豪華精美的建築風格象徵著陳家事業之昌盛,內部空間則是「九宮格」型式,隱含主人翁對於家族成員生活空間倫理的苦心安排。 昭和5年(1930)8月8日陳中和去世。爾後高雄港擴建工程延伸至苓雅寮,致使現代化碼頭劃開洋樓與海港的空間距離,復以日治末期高雄實施要塞化,以及戰後的空間戒嚴等因素,洋樓與海港嚴重疏離而成為都市的邊陲。這些空間歷史變遷和人的因素,使得陳家成員陸續遷出洋樓。民國63年(1974)陳啟峰搬出後,洋樓成為空屋而閒置。 民國82年(1994)左右,陳家後代子孫緬懷先人創業精神,成立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並委託成功大學建築系展開洋樓的修護工程,民國85年(1996)完工,名為「陳中和紀念館」,隔年(1997)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民國92年(2003)委託國立歷史博物館協助規劃展示空間,而後相繼推出各式展覽,促進高雄市的藝文活動。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本建築於大正9年(1920)興建,係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重要洋樓,現做為展覽館使用,並由陳氏家族成立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維護與管理,保存相當完整。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高市府文二字第0960027987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7-05-30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高雄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苓東路14 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高雄市苓雅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29557161748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2.613389252359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中心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高雄市苓雅區 五福一路67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11-27/4b9aaf16-ff92-4abe-a270-e83fb249c20a/DJI_0452-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住宅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30226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當時的苓雅寮西鄰海邊、東接鳳山,為清末重要市街中心之一,但民間自行興建的西式建築仍不多見,此宅第初建時為高雄第一座洋樓,亦為台灣少數私人洋樓之一。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建築為地上2層,採用磚牆,正同柱(king-post)木桁架,宅第平面格局採9宮格的形式,依照輩分及分房的不同安排居住位置,內部空間呈對稱狀態,組織嚴謹。 格局設計、細部裝飾等部分,則仍依循閩南式建築傳統,是種閩洋折衷風格式樣建築。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於民國86年(1997)對外開放參觀,惟其乃私人產物,欲參觀團體請事先行文及電話聯絡(07)331-5640。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逐年編列預算維護。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戰後陳家子孫相繼遷出洋樓,民國83年(1994)由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委託禾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民國86年(1997)完工,作為媽媽教室及展覽館使用。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開放,早上10點到下午4點30分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陳中和紀念館官網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https://web.hocom.tw/web/Home/index?key=050637235686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陳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7)222-5136分機8322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abbie772@mail.khcc.gov.tw

caseId

20030226000001

caseName

陳中和紀念館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大正14年(1925)4月3日下午,日治時期高雄首富陳中和位於苓雅寮的磚造二樓洋風宅第舉行落成儀式。陳宅坐落苓雅寮臨港地帶,向西、南眺望可盡收海港一望無際的迷人景觀;而豪華精美的建築風格象徵著陳家事業之昌盛,內部空間則是「九宮格」型式,隱含主人翁對於家族成員生活空間倫理的苦心安排。 昭和5年(1930)8月8日陳中和去世。爾後高雄港擴建工程延伸至苓雅寮,致使現代化碼頭劃開洋樓與海港的空間距離,復以日治末期高雄實施要塞化,以及戰後的空間戒嚴等因素,洋樓與海港嚴重疏離而成為都市的邊陲。這些空間歷史變遷和人的因素,使得陳家成員陸續遷出洋樓。民國63年(1974)陳啟峰搬出後,洋樓成為空屋而閒置。 民國82年(1994)左右,陳家後代子孫緬懷先人創業精神,成立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並委託成功大學建築系展開洋樓的修護工程,民國85年(1996)完工,名為「陳中和紀念館」,隔年(1997)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民國92年(2003)委託國立歷史博物館協助規劃展示空間,而後相繼推出各式展覽,促進高雄市的藝文活動。 

pastHistorySource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本建築於大正9年(1920)興建,係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重要洋樓,現做為展覽館使用,並由陳氏家族成立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維護與管理,保存相當完整。

lawsReference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officialDocNo

高市府文二字第0960027987號

registerDate

2007-05-30

govInstitutionName

高雄市政府

belongAddress

苓東路14 號

belongCity

高雄市苓雅區

longitude

120.29557161748

latitude

22.613389252359

govInstitution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中心

govDeptAddress

高雄市苓雅區 五福一路67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住宅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財團法人陳中和翁基金會

    2

buildingFeatures

當時的苓雅寮西鄰海邊、東接鳳山,為清末重要市街中心之一,但民間自行興建的西式建築仍不多見,此宅第初建時為高雄第一座洋樓,亦為台灣少數私人洋樓之一。

inHouseFeatures

建築為地上2層,採用磚牆,正同柱(king-post)木桁架,宅第平面格局採9宮格的形式,依照輩分及分房的不同安排居住位置,內部空間呈對稱狀態,組織嚴謹。 格局設計、細部裝飾等部分,則仍依循閩南式建築傳統,是種閩洋折衷風格式樣建築。

buildingUsage

於民國86年(1997)對外開放參觀,惟其乃私人產物,欲參觀團體請事先行文及電話聯絡(07)331-5640。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逐年編列預算維護。

buildingActualState

戰後陳家子孫相繼遷出洋樓,民國83年(1994)由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委託禾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民國86年(1997)完工,作為媽媽教室及展覽館使用。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開放,早上10點到下午4點30分

wenSitename

陳中和紀念館官網

govDeptContactor

陳小姐

govDeptPhone

(07)222-5136分機8322

govDeptEmail

abbie772@mail.khcc.gov.tw

「陳中和紀念館」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80321000001
caseName: 談文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談文車站」位於造橋鄉談文村仁愛路29號,啟用於大正11年(1922年),時稱「淡文湖驛」,隸屬竹南郡造橋庄的淡文湖,為海岸線上第一個車站。 「談文車站」在日治時期是以運送薪炭、米的貨物運輸為主,而送

caseId: 20090423000004
caseName: 國姓鄉南港村–林屋伙房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屋為林氏族人墾拓之所,林氏族人約於日治明治44年初至此地以狩獵為生,後逐漸改為養鹿、販賣鹿茸,由於南港村之養鹿事業聞名遐邇,故蔣經國、林洋港、謝東閔、白崇禧等政軍名人皆曾造訪,至今林屋伙房內仍掛滿歷

caseId: 20110413000006
caseName: 臺灣新生報中興新村辦事處(原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5
pastHistory: 前身為臺灣新生報報館,為「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之稱的修澤蘭所設計,在報館之後改為第一銀行辦事處,後期轉型經營為咖啡餐飲店,目前(2019年初)歇業,所有權人將重新規劃活化方向。

caseId: 20180412000001
caseName: 大湖警察署署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日式木造宿舍

    5
pastHistory: 「大湖警察署署長宿舍」位於大湖鄉中山路86號,始創於明治29年(1896年),原為「大湖撫墾署」的建築物之一。目前的建築物應該是興建於昭和10年(1935)中部大地震之後,依當時臺灣總督府所頒布的「官

caseId: 20100817000001
caseName: 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祠廟

    5
pastHistory: 明永曆16年(西元1662年)鄭成功去世後,臺民為感念鄭氏來臺驅荷,開疆拓土、矢志孤忠、奉明正朔的功績與精神,特在府城東安坊立廟奉祀,因政治顧慮,而稱「開山王廟」。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

caseId: 20140512000001
caseName: 清水大楊原美軍油庫設施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民國四十四年,越南戰爭爆發。民國五十一(1962)年二月八日美國在越南設置高級軍援指揮部,並佈局準備隨時加入戰局。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南越美軍事顧問開始參加戰鬥(吳家新,2002),並於隔年開始進駐公館

caseId: 20180626000003
caseName: 新埔鎮民眾服務站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埔鎮民眾服務站成立於1952年(民國41年)7月7日,初名為「民眾服務站」,實際運作者為中國國民黨,是二戰後初期臺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進行地方選舉之時,國民黨於台灣各地鄉鎮設置的黨團基層服務單位。1

caseId: 20130925000002
caseName: 戰後望高寮砲堡群(A01、A02、A03、A04)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軍事設施

    5
pastHistory: 建物位於南大肚山望高寮,於95年4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原名登錄名稱為「戰後A01號碉堡」、「戰後A02號碉堡」、「戰後A03號碉堡」及「戰後A04號碉堡」,經臺中市102年第三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

caseId: 20191127000003
caseName: 內埔鄉曾公英銑暨邱孺人古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古墓所葬為曾氏開台祖曾長彬(十七世祖)之子曾英銑(十八世祖)、及其妻邱氏。開台祖曾長彬於乾隆年間由廣東蕉嶺西山遷台,開台祖之墓於嘉慶一年遷葬時毀壞,骨骸存於內埔鄉納骨塔;來台二世祖曾英銑之墓於道光28

caseId: 20071228000001
caseName: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福佑宮後方的「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其地址為中正路 12 巷 5 號,興建於日治初期,基地位在淡水的三層厝上,現存最早的土地登記情況是在日治大正三年(1914)。淡水警官宿舍主要作為淡水

caseId: 20190530000008
caseName: 大湖震災記念塔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大湖震災記念塔」位於大湖鄉大寮村龜山1號,設立於昭和11年(1936年)4月21日,由時任郡守的山木毅一郎執筆,主要記述受災情形。 「大湖震災記念塔」所紀念的震災,指的是發生於昭和10年(1935年

caseId: 20080610000001
caseName: 原新化郡公會堂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公會堂

    5
pastHistory: 新化公會堂,經口述係建日治時期,為新化郡九庄街,九區(現今新化區、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楠西區、新市區、山上區、安定區、善化區)共同財產,歸新化郡役所管轄,主管為郡守。每遇有重要集會例如開會、新化公

caseId: 20180704000001
caseName: 新埤玉環善牧天主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65年由德國道明會德籍傳教士規劃建造的佈道所,採用來義溪畔的鵝卵石作為建材。

caseId: 20060926000001
caseName: 原彰化第二幼稚園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教育設施

    5
pastHistory:   日治時期,明治38年(1905年)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16號發布「幼稚園規程」,並在同年以第88號府令公布「私立學校規則」,於是在全臺各地開設幼稚園。   彰化縣方面最早在大正5年(1916年),由

caseId: 20160531000001
caseName: 台鐵舊林榮車站倉庫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倉庫

    5
pastHistory: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工務段所提供之公用房屋建築及設備財產卡資料顯示本建物登記年份為民國38年,為林榮舊車站建築物唯一留存者,當時作為搶修材料倉庫使用。

caseId: 20070119000006
caseName: 陳氏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陳氏古厝約於清末年間興建,創建人興建之初只建二落大厝,在考量家族人口眾多且建築經費有餘的情況下增建護龍,但其護龍建築並未完工(紅磚砌牆並未上抹灰)。 民國三十八年庵前村因為防衛司令官辦公處所,為此陳

caseId: 20070502000002
caseName: 迪化街1段176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案初登記者日據時期之仕紳陳進卿、陳迪卿二人, 1927年經營南北貨,1935年後歷經合順號、新裕盛及發記材木商行經營棺木製造,1953年後由陳財開設源隆行經營香燭舖至今。

caseId: 20050627000004
caseName: 羅東鎮中山路北側公有宿舍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傳統聚落類

    5
pastHistory: 本宿舍群大多為羅東林區管理處一般職員宿舍,少數面積較大者為一級主管宿舍,其中木構造建築建於日治時期1939、1940、1943年間;磚造建築建於光復後1968、1972、1973年間。另外本區之宿舍群

caseId: 20110105000001
caseName: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本公有建物為戰後延續日本殖民時期學院派風格之表徵,設計態度嚴謹認真,具保存價值。 2.位於街廓角地,為形塑都市景觀與歷史風貌端點,其優雅之外觀造型,反映當時建築風格與社會背景之歷史價值。

caseId: 20151120000002
caseName: 枋寮金順發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據傳為枋寮江家聘請澎湖工匠建造此屋,年代不詳,推估約近百年。

caseId: 20211026000001
caseName: 原植松木行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嘉義市木材產業的發展有幾項利基,一是阿里山森林事業的經營,促使做為森林鐵道起點的嘉義成為木材集散的都市,二是設備先進的官營製材場及貯木場的設置與帶動下,製材技術優良,三是交通運輸系統便利,有利於木材的

caseId: 20070929000002
caseName: 八德中正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為民國53年由國防部「軍中同袍儲蓄會」經營五年所累積之盈餘,於陸軍駐地及陸光四村之眷村所在建造一軍中文康及保健中心,作為軍中同袍及眷村民眾休閑娛樂之場所,之後該建物成為八德區大愛里當地民眾看電影或集

caseId: 20041013000001
caseName: 新屋農會倉庫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倉庫

    5
pastHistory: 創建年代無據可考,為日式倉庫建築,主體建築結構保存完整,可代表新屋鄉稻米產業的歷史文化。  

caseId: 20110415000001
caseName: 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埔里連絡站(原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台灣演習林辦公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埔里實驗林管理處創建於1918(大正7)年,為日式木造建築,屋頂瓦片為北海道金屬菱形瓦,台度為磚造,牆面為雨淋板,內牆為竹骨架泥土白灰牆。921地震後,主結構傾斜,局部毀壞。

caseId: 20041012000002
caseName: 武昌街日式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市之水產教育始於民國二十一年(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之臺北州所設之基隆水產商船講習所。於民國二十三年(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鄰近的正濱漁港建設完成,為台灣最大與最完備的近海、遠洋漁業基地。而

caseId: 20031222000002
caseName: 李開和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1年,為李開和至新加坡經商僑匯返鄉興建,設計圖於新加坡設計,花費300銀元,由金門匠師陳江興建,建材由大陸船運。古寧頭戰役、八二三戰役時曾遭砲彈襲擊,牆面、屋頂部分損毀,曾駐軍於2樓,199

caseId: 20201202000005
caseName: 高雄市私立三信家商波浪教室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調研中

caseId: 20100630000002
caseName: 東門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東門派出所興建於西元1904年至西元1931年(日治明治37年至日治昭和6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公明路236號。 2.派出所內為警察派出所辦公廳、宿舍合併使用,分別為一座辦公廳及2棟宿舍。其使

caseId: 20031201000009
caseName: 周氏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代,至今約200多年。本宅為周氏的祖公厝,周姓子孫由此分出。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二櫸頭加右護龍,本體牆身材料採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則為下緣丁砌磚牆,上緣木格扇,穿斗式,正面牆規

caseId: 20060620000004
caseName: 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assetsTypes:

    1. code
      A20

    2. name
      辦公廳舍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歷史沿革: 明治 41 年(1908 年)三菱製紙株式會社來台,並於明治 42年(1909 年 6 月)開工興建製紙工廠及辦公廳舍,明治 44 年(1911 年 6 月)完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