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產業與經濟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58。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179017 , 欄位Id的內容是17901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書寫於1826年(道光6年)、1861年(咸豐11年),創作者為2名峰仔峙社的平埔族婦人,文件尺寸為45cm X 40cm,內容述及當時地主、佃人的租佃、口糧典當、資金添借相關事宜。目前由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     瑞娘立「典口糧租字」內文,先提及「有承租遺下應得口糧栗,佃人劉敬章口糧粟叁石,坐落土名溪洲寮庄」,交代標的、標的數量、標的位置;再述及自己有資金周轉的需求,因此「送就與楊清風觀出首承典,三面言議」,並約定限期、擔保人等事項。由陳世達代筆。     于娘立「添借銀字」內文,則是記述資金添借事宜。由潘昭明代筆。     典,指質押土地、或其附屬的權利,抵押給典主(債權人),作為債權的保證;典主可直接以該抵押物的收益,充當利息。口糧,即配給的俸祿米。     由於,典(質押)、胎(擔保)的區分,不是很清楚,常有人把典寫成胎、胎寫成典,也有人把典、胎合用,而寫作典胎契約,只有從實際內容來讀,才能分辨該文件是典、還是胎。     峰仔峙社(Kypanas或Kipanas)在水返腳。Ki是語冠詞,峰仔峙即panas的音轉譯名,又有作蜂仔峙,甚至簡略為峙社。在1770年(乾隆35年)之前,蜂仔峙一地,本是金包里、大雞籠、三貂3社共有的鹿場,因被鄰番引佃侵墾,經控官後始得定界歸還。     清治時期,中國移民、臺灣原住民之間,由先是墾租土地的業佃關係,以後發展成一系列複雜的買賣、給墾、贌租、典押、胎借、找洗等等複雜的民間契約行為,這些契約文書,通行於臺灣時間長達約240年,直到日治時期,採用新法律,方告停止使用。     這批古文書,不僅為臺灣社會經濟史研究,保存了豐富的史料,舉凡業佃關係、佃租價、生產力、當時物價、水圳開發等經濟活動,均有相關資料;並且,對於研究土地開發史中的番、漢族群關係,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7901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69C9B2E-4FFF-4AC9-A1BA-522C72AD14F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6:10:4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179017

Id

179017

Title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

Description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書寫於1826年(道光6年)、1861年(咸豐11年),創作者為2名峰仔峙社的平埔族婦人,文件尺寸為45cm X 40cm,內容述及當時地主、佃人的租佃、口糧典當、資金添借相關事宜。目前由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     瑞娘立「典口糧租字」內文,先提及「有承租遺下應得口糧栗,佃人劉敬章口糧粟叁石,坐落土名溪洲寮庄」,交代標的、標的數量、標的位置;再述及自己有資金周轉的需求,因此「送就與楊清風觀出首承典,三面言議」,並約定限期、擔保人等事項。由陳世達代筆。     于娘立「添借銀字」內文,則是記述資金添借事宜。由潘昭明代筆。     典,指質押土地、或其附屬的權利,抵押給典主(債權人),作為債權的保證;典主可直接以該抵押物的收益,充當利息。口糧,即配給的俸祿米。     由於,典(質押)、胎(擔保)的區分,不是很清楚,常有人把典寫成胎、胎寫成典,也有人把典、胎合用,而寫作典胎契約,只有從實際內容來讀,才能分辨該文件是典、還是胎。     峰仔峙社(Kypanas或Kipanas)在水返腳。Ki是語冠詞,峰仔峙即panas的音轉譯名,又有作蜂仔峙,甚至簡略為峙社。在1770年(乾隆35年)之前,蜂仔峙一地,本是金包里、大雞籠、三貂3社共有的鹿場,因被鄰番引佃侵墾,經控官後始得定界歸還。     清治時期,中國移民、臺灣原住民之間,由先是墾租土地的業佃關係,以後發展成一系列複雜的買賣、給墾、贌租、典押、胎借、找洗等等複雜的民間契約行為,這些契約文書,通行於臺灣時間長達約240年,直到日治時期,採用新法律,方告停止使用。     這批古文書,不僅為臺灣社會經濟史研究,保存了豐富的史料,舉凡業佃關係、佃租價、生產力、當時物價、水圳開發等經濟活動,均有相關資料;並且,對於研究土地開發史中的番、漢族群關係,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6:10:46

Keyword_Subject_1

產業與經濟

「瑞娘、于娘立「典口糧租字、添借銀字」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332
Id: 516332
Title: 漁具製作工具:牛角刨刀
Description: 牛角刨刀,又稱圓推,為複合材質所構成。其為在寬度適中的木棍中加入刀片,並用鐵釘固定。整支圓推中間的直徑較大,兩側略為縮小,以利在操作使用時,方便兩手握住使力。照片中的圓推現藏於北竿鄉橋仔漁村展示館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85
Id: 187085
Title: 泰國國會副議長參訪臺鋁
Description: 泰國國會副議長兼投資委員會主席乃他威(Mr. Naitawee Bunyaketu),協同夫人前來台灣取經,參觀重要的工業建設。賢伉儷在本月23日抵台後便全省走透透,他們曾經參訪糖廠、水泥廠、紡織廠,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62
Id: 187462
Title: 賴比瑞亞農商部長杜伯特聽取中漁公司簡報
Description: 民國50年3月22日,非洲賴比瑞亞共和國農商部長杜柏特(Mr. Stephen Tolbert)偕隨員二人,乘民航飛機自港抵臺,正式訪臺9天。賴比瑞亞是非洲最早的獨立民主共和國,杜柏特此行是為了加強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70
Id: 684670
Title: 第三核能發電廠的建立及對屏東恆春的影響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5年5月14日拍攝,主題為第三核能發電廠簽約典禮。臺灣電力公司於臺北市圓山大飯店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簽訂核三廠第一、二號機組核能蒸汽供應系統及核燃料採購合約,由臺電總

MOC_Id: Culture_Place221893
Id: 221893
Title: 卓媽媽豬籠粄
Description: 花蓮縣鳳林鎮位於台灣花蓮縣中段,花東縱谷平原(台東縱谷)花蓮境內最中間地帶,為花蓮縣中區重要城鎮。鎮內居民組成以客家族群為大宗,約佔六成比例,為全縣與東部客家人口最多地區,也是全台灣客家人口密度高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34
Id: 187234
Title: 泰國記者團參觀高雄煉油廠
Description: 由泰國11家報社、1家週刊、1個通訊社編輯和記者組成的龐大記者團,於民國46年4月17日從曼谷飛抵臺灣。該團一行19人皆為泰人,由泰國記者公會理事陶威石擔任團長,率領大家訪臺10天。抵臺隔天(1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650
Id: 599650
Title: 1940代通行卡車之廣興便橋
Description: 照片為載運木材的卡車,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於1940年代所拍攝。圖中可見一輛「大成貨運」的運材卡車正通過廣興便橋,卡車載運的木材均是未經加工的原木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38
Id: 286738
Title: 啥玩藝工作室
Description: 李麒森原本服務公家單位,屬於業餘文創業者,手創工作從來就不是李麒森原有的目標,但近耳順之年時不小心闖入正夯的文創產業,原本平順的工作開始有了轉變:於2011年開始在花蓮文化園區「創藝寶市集」擺攤,20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75
Id: 187475
Title: 尼國總統特使蘇慕薩將軍參觀臺肥六廠
Description: 民國50年4月18日,首次訪華的尼加拉瓜總統特使蘇慕薩將軍,偕同夫人及尼國官員3人,自東京乘國泰航空公司班機抵達臺灣,展開為期8天的行程。尼加拉瓜是中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約150萬。儘管中尼兩國沒有簽

MOC_Id: Culture_Place154897
Id: 154897
Title: 南竿儲水澳水庫
Description: 南竿儲水澳水庫於南竿馬祖村南邊公路上方之峽谷,為天然積水。1984年6月由馬祖防衛司令部第九任司令官程邦治開闢,與津沙水庫相繼完成。興建之初,水庫壩長83公尺,高22公尺,年儲水量36,000噸。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13
Id: 603913
Title: 花蓮港的工業化踏出偉大的一步煉鋁工場九月十日啟用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帶領花蓮港工業化的日本煉鋁株式會社,已著手進行發電事業及工廠建設,過程需克服各種物資取得、災害等困難,至今已完成工場及相關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61
Id: 510261
Title: 嘉豐站與末代站長
Description: 圖為1982年(民國71年)6月26日,東線窄軌行駛的最後一天,嘉豐站站長接過最後一個路牌,目送最後列車離站。原先舊線車站有52站,站間平均距離3.33公里,拓寬後改為34站,站間平均距離4.5公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658
Id: 286658
Title: 莎吉.哩稿手工創作坊
Description: 莎吉手工創作坊以負責人莎吉.哩稿為主要產品設計人員,並將產品之編織加工委託給社區媽媽,進行互利之合作,另外也為社區媽媽創造另一個工作機會,莎吉,哩稿總總是秉持著不藏私的精神,與社區媽媽共同製作產品及共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80
Id: 178980
Title: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基隆支店廳舍」
Description: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基隆支店廳舍」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   畫面中的建築,即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基隆支店廳舍」。在建築左方的銅像,為第1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該銅像於1917年(大正6年)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72
Id: 155672
Title: 馬祖漁業生產合作社成立-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馬祖漁業生產合作社的催生,為1970年(民國59年)1月24日舉行的一場集會中,由戰地農漁工商界人士暨諮詢代表們將醞釀已久的意見,予以徹底研商之後決定籌組成立,籌組成員為吳木肯、陳聯珠、周嫩俤:林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9239
Id: 569239
Title: 漁家禁忌:不翻魚頭
Description: 經2020年由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舉辦的「橋仔餐桌:漁村生活經驗探訪」工作坊,訪問到家中是討海人家的福澳村民游先生,其表示曾聽聞許多馬祖漁民的漁家禁忌,例如:捕魚人家在餐桌

MOC_Id: Culture_Place221928
Id: 221928
Title: 豆豉排骨
Description: 豆豉排骨的作法是蒜頭炒一點醬油,放一點太白粉,排骨(大排的部分)先洗過,抓一抓、醃豆豉,豆豉用買的黃豉,比較不會那麼鹹,一包黃豆豉,有一點甜甜,將它洗一洗這樣,放下去就醃了,大概二十分鐘就可以蒸了,調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8
Id: 600548
Title: 太魯閣道路出現對各產業有莫大利益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擁有世界秘境般斷崖美景的太魯閣峽谷隨著汽車道路的開鑿,自仙寰橋到溪畔的的發電道路已完成,接續溪畔往達比多(今天祥)的產金道路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90
Id: 660690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下)-目錄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27
Id: 187027
Title: 瑞三礦業 瑞芳鎮
Description: 民國39年7月以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局勢劇烈衝擊,導致煤炭外銷碰壁不說,加上臺灣島內物價波動和幣值下跌,煤炭的收購價格沒有因應物價暴漲及時調整,不少煤礦業者因此紛紛倒閉。但,儘管臺煤產量減少,卻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639
Id: 599639
Title: 廣興村德興飯店
Description: 德興飯店照片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 1906-2003)於1966年所拍攝,地點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照片的主體是位在廣興村光華巷的德興飯店,為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541
Id: 573541
Title: 東引瑞記帳冊第十六冊
Description: 此帳冊源自連江縣東引鄉的瑞記商行,根據《東引鄉志》記載:「民國17年,林以瑞自福建長樂遷居本鄉,民國20年左右,與林欽利共同創立『瑞記蝦油廠』」同時亦有經營來往福州的麻纜船生意,直至民國70年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46
Id: 186846
Title: 苗栗出磺坑新油井開鑽典禮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苗栗出磺坑油田A2號及A3號新油井開鑽典禮,於民國41年6月22日下午1時,在A2號新油井現場隆重舉行。典禮由我國經濟部長張茲闓主持,美國安全總署遠東計畫助理署長戴克、安全分署署長施幹克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68
Id: 603868
Title: 奉公會本部主辦時局懇談演講會十日起在廳下各地舉辦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為配合宣傳明年度起實施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普及民眾對當前時局的認識,以及推廣皇民奉公會的精神,在總督府情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656
Id: 286656
Title: 迷你彩虹工作坊
Description: 迷你彩虹工作坊位於台九丙線,緊鄰「慕谷慕魚生態廊道」和「鯉魚潭」的路途終點,隨著花蓮縣政府觀光路線的景點開發,發展出深具太魯閣族特有新文化的產業風貌,從小山刀及琉璃珠與造型研發,每一件作品都充分展現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60
Id: 601160
Title: 花蓮港作為海外貿易港的準備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於1939年(昭和14年)9月開港,作為本島貿易港之一,已有日本煉鋁、東邦金屬等企業進駐,兩社工場也是外國船隻從沿岸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39
Id: 187239
Title: 僑團參觀臺泥高雄廠
Description: 民國46年10月12日,自海外返臺參加10月慶典的僑團中,569名僑胞在僑務委員會第一處處長曹挺光等人陪同下,分成14個小組,從臺北乘坐縱貫線快車,南下遊歷4天。這是今年歸國僑胞南下旅行的第一批,由來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32
Id: 286732
Title: 鍾易真個人工作室
Description: 鐘易真畢業於實踐專校美工科,畢業後也順利的到出版社工作。那時雖一天到晚畫圖,卻完全不懂繪本為何物,直到認識了鄭明進老師,才接觸到各種各樣、多似繁花的繪本作品,進而踏入插畫這個行業。至今已有20餘年,且

MOC_Id: Culture_Place218392
Id: 218392
Title: 七星潭嘉豐定置漁網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中期(1927年),花蓮引進了不同型態的捕撈方式─「定置漁網」(俗稱「煙仔占」)的技術,從米崙灣(今七星潭)至大濁水溪(今和平溪)一帶,全盛時期之花蓮定置漁場數量曾高達六十二場,以撈捕鰹魚(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26
Id: 509526
Title: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71年(民國60年)花蓮高中二年級學生至池南山林場遊玩時的合影,後方可見「遊牧騁懷」牌坊。池南山林場隸屬於木瓜山事業區,1918年(大正7年)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成立,開始經營林業,砍伐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