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南庄田美永和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南庄田美永和宮

南庄田美永和宮」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80330000003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位於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主祀三官大帝。創建年代的說法有二,分別為清道光17年(1837年)及清光緒20年(1894年)。經過數次整修與改建,目前現有建築,僅有在民國37年(1948)所興建的正殿,為面寬五開間的假五山樣式,是當時盛行於客家地區的開間形式。 根據耆老口述資料可知,永和宮是入墾者黃祈英之子黃允明所獻建,刻有「大歲丁酉年仲冬月上浣之吉日立」的「永和宮建造捐題碑記」亦有「施主黃允明題銀壹佰大元」之記錄,「南庄田美永和宮」的創建年代,有可能為道光17年(1837年)。另外,根據《南庄鄉志》記載:有黃開郎擔任永和宮扶乩,曾扶乩請示神明可否在永和宮前教導扶乩,神明指示前往深山尋地,後來黃開朗於今勸化堂現址,擲得神筊而確定堂址。由此事件可知,勸化堂是獅頭山第一座廟宇,永和宮又早於勸化堂,因此永和宮可以說是南庄、獅頭山一帶第一老廟。 另外,依據《新竹廳寺廟調查書》所載,「南庄田美永和宮」為光緒20年(1894年)由田尾庄黃鍊石(黃祈英曾孫,1871~1945)等人倡議建造。《新竹縣志初稿》則記載為光緒19年(1893年)興建,對照廟內現有碑文後,亦有可能為光緒19年(1893年)倡議興建,並於明治30年(1897年)立碑紀念。 「南庄田美永和宮」所在的田美村,舊稱「田尾」。係因入墾者黃祈英領墾南庄地區時,以田美為最終站,故稱田尾,後因田美、田尾的客語念法相同,遂將尾改為美。 戰後,「南庄田美永和宮」的祭祀區,有近10家礦場在此開採。因煤礦發達帶來的經濟繁榮,使得民國37年(1948年)興修時,能夠聘請各界著名匠師參與,如泥塑的「阿枝司」、細木作「徐火司」等。 目前,「南庄田美永和宮」持續作為廟宇祭祀與使用中,左護龍現由永和宮管理委員使用。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清冊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登錄歷史建築理由: 1.民國37年(1948年)興建之時,聘請當時頗為重要在地匠師,其彩繪、剪黏、木雕(如: 神龕)為融合地方藝術特色之傑出作品,並具客家在地特色,現況保存良好。(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 2.永和宮為南庄地方重要廟宇,昭和10年(1935年)經關刀山大地震損毀後於民國37年(1948年)興起重建,主體為RC混合部分木構造建築,其廟宇創建歷程與地方黃姓家族及地方煤礦產業發展有密切關係,並見證地方鸞堂信仰,並有白崇禧所贈之宮匾,亦顯示本廟特殊人事關係。(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文資字1070002658B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8-03-12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苗栗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苗栗縣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苗栗縣南庄鄉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01161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61125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8-04/8d1be2f5-9156-444d-b395-341e68bc7856/IMG_7179.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非都市地區 鄉村區 遊憩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80330000003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現有建築僅存民國37年(1948年)建立的正殿,面寬五開間的假五山樣式,是當年盛行於客家地區的開間形式。民國66年(1978年)修建後,改為鋼筋混凝土與木構件混合的結構,並將屋脊抬高3台尺,加建左右護龍、拜亭,至此建物外觀形成現今的單殿兩護龍式配置。護龍山牆面有火形馬背、垂脊及玻璃剪黏裝飾,拜殿內佈滿彩繪,屋頂則為傳統玻璃筒瓦作。正殿與拜殿的脊堵剪黏、塑像都十分細膩優秀。 整體範圍面積約有276平方公尺,為因應後期使用,左側有一棟RC建築與本廟建築相接,後方亦有搭設簡便雨棚。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的整體形制尚稱完整,空間格局包含:主殿、拜殿、護龍、後廂、馬路對面戲台及金亭。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五穀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天上聖母媽祖婆、褒忠義民爺,左廳祀奉城隍爺、男性長生祿位牌,右廳祀奉福德正神、值年太歲及女性長生祿位牌。 「南庄田美永和宮」正殿部分,大小木作多為徐火、邱和順兩位鑿花師父作品,殿中樑枋彩繪、左右兩大尺寸壁畫,為知名水墨家李登勝於已末年(1979年)繪製。「永和宮」匾額為白崇禧所題的字,正殿秀面以大型門扇取代傳統雕刻並安裝玻璃窗,正殿前步口有泥塑對看堵。龍柱為民國67年(1978年)更換為石雕龍柱,兩側護龍室內裝飾較少,拜亭處則有精美彩繪。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持續作為廟宇祭祀與使用中,左護龍現由永和宮管理委員使用。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構材使用之木料易遭受自然環境(如雨水及日照)及生物(如白蟻、腐朽菌)破壞,降低或減少使用年限,需定期檢修並實施防潮及防蟲蟻處理工法,以延長構材使用年限。雕塑及彩繪需定期請相關技師進行維護,避免損壞及剝落。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南庄田美永和宮」位於苗栗縣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民國107年(2018年)3月12日,經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寺廟類建築。建築物所有權、土地所有人及管理使用人,皆為永和宮管理委員會。 「南庄田美永和宮」現況保存良好,持續作為廟宇祭祀與使用;民國110年(2021)3月提出管理維護計畫。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劉好英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37-352961#712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haoying@mlc.gov.tw

caseId

20180330000003

caseName

南庄田美永和宮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南庄田美永和宮」位於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主祀三官大帝。創建年代的說法有二,分別為清道光17年(1837年)及清光緒20年(1894年)。經過數次整修與改建,目前現有建築,僅有在民國37年(1948)所興建的正殿,為面寬五開間的假五山樣式,是當時盛行於客家地區的開間形式。 根據耆老口述資料可知,永和宮是入墾者黃祈英之子黃允明所獻建,刻有「大歲丁酉年仲冬月上浣之吉日立」的「永和宮建造捐題碑記」亦有「施主黃允明題銀壹佰大元」之記錄,「南庄田美永和宮」的創建年代,有可能為道光17年(1837年)。另外,根據《南庄鄉志》記載:有黃開郎擔任永和宮扶乩,曾扶乩請示神明可否在永和宮前教導扶乩,神明指示前往深山尋地,後來黃開朗於今勸化堂現址,擲得神筊而確定堂址。由此事件可知,勸化堂是獅頭山第一座廟宇,永和宮又早於勸化堂,因此永和宮可以說是南庄、獅頭山一帶第一老廟。 另外,依據《新竹廳寺廟調查書》所載,「南庄田美永和宮」為光緒20年(1894年)由田尾庄黃鍊石(黃祈英曾孫,1871~1945)等人倡議建造。《新竹縣志初稿》則記載為光緒19年(1893年)興建,對照廟內現有碑文後,亦有可能為光緒19年(1893年)倡議興建,並於明治30年(1897年)立碑紀念。 「南庄田美永和宮」所在的田美村,舊稱「田尾」。係因入墾者黃祈英領墾南庄地區時,以田美為最終站,故稱田尾,後因田美、田尾的客語念法相同,遂將尾改為美。 戰後,「南庄田美永和宮」的祭祀區,有近10家礦場在此開採。因煤礦發達帶來的經濟繁榮,使得民國37年(1948年)興修時,能夠聘請各界著名匠師參與,如泥塑的「阿枝司」、細木作「徐火司」等。 目前,「南庄田美永和宮」持續作為廟宇祭祀與使用中,左護龍現由永和宮管理委員使用。

pastHistorySource

南庄田美永和宮-清冊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registerReason

登錄歷史建築理由: 1.民國37年(1948年)興建之時,聘請當時頗為重要在地匠師,其彩繪、剪黏、木雕(如: 神龕)為融合地方藝術特色之傑出作品,並具客家在地特色,現況保存良好。(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 2.永和宮為南庄地方重要廟宇,昭和10年(1935年)經關刀山大地震損毀後於民國37年(1948年)興起重建,主體為RC混合部分木構造建築,其廟宇創建歷程與地方黃姓家族及地方煤礦產業發展有密切關係,並見證地方鸞堂信仰,並有白崇禧所贈之宮匾,亦顯示本廟特殊人事關係。(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

lawsReference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officialDocNo

府文資字1070002658B號

registerDate

2018-03-12

govInstitutionName

苗栗縣政府

belongAddress

苗栗縣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

belongCity

苗栗縣南庄鄉

longitude

121.011614

latitude

24.61125

govInstitution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苗栗縣苗栗市自治路50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非都市地區 鄉村區 遊憩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永和宮管理委員會

    2
    1. ownerType
      建築所有人

    2. ownerName
      永和宮管理委員會

    2

buildingFeatures

「南庄田美永和宮」現有建築僅存民國37年(1948年)建立的正殿,面寬五開間的假五山樣式,是當年盛行於客家地區的開間形式。民國66年(1978年)修建後,改為鋼筋混凝土與木構件混合的結構,並將屋脊抬高3台尺,加建左右護龍、拜亭,至此建物外觀形成現今的單殿兩護龍式配置。護龍山牆面有火形馬背、垂脊及玻璃剪黏裝飾,拜殿內佈滿彩繪,屋頂則為傳統玻璃筒瓦作。正殿與拜殿的脊堵剪黏、塑像都十分細膩優秀。 整體範圍面積約有276平方公尺,為因應後期使用,左側有一棟RC建築與本廟建築相接,後方亦有搭設簡便雨棚。

inHouseFeatures

「南庄田美永和宮」的整體形制尚稱完整,空間格局包含:主殿、拜殿、護龍、後廂、馬路對面戲台及金亭。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五穀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天上聖母媽祖婆、褒忠義民爺,左廳祀奉城隍爺、男性長生祿位牌,右廳祀奉福德正神、值年太歲及女性長生祿位牌。 「南庄田美永和宮」正殿部分,大小木作多為徐火、邱和順兩位鑿花師父作品,殿中樑枋彩繪、左右兩大尺寸壁畫,為知名水墨家李登勝於已末年(1979年)繪製。「永和宮」匾額為白崇禧所題的字,正殿秀面以大型門扇取代傳統雕刻並安裝玻璃窗,正殿前步口有泥塑對看堵。龍柱為民國67年(1978年)更換為石雕龍柱,兩側護龍室內裝飾較少,拜亭處則有精美彩繪。

buildingUsage

「南庄田美永和宮」持續作為廟宇祭祀與使用中,左護龍現由永和宮管理委員使用。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南庄田美永和宮」構材使用之木料易遭受自然環境(如雨水及日照)及生物(如白蟻、腐朽菌)破壞,降低或減少使用年限,需定期檢修並實施防潮及防蟲蟻處理工法,以延長構材使用年限。雕塑及彩繪需定期請相關技師進行維護,避免損壞及剝落。

buildingActualState

「南庄田美永和宮」位於苗栗縣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民國107年(2018年)3月12日,經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寺廟類建築。建築物所有權、土地所有人及管理使用人,皆為永和宮管理委員會。 「南庄田美永和宮」現況保存良好,持續作為廟宇祭祀與使用;民國110年(2021)3月提出管理維護計畫。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劉好英

govDeptPhone

037-352961#712

govDeptEmail

haoying@mlc.gov.tw

「南庄田美永和宮」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210708000001
caseName: 卯澳吳家樓仔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60503000001
caseName: 西德堂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西德堂,原名西竺堂,屬金幢教蔡阿公派下齋堂。其創立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由陳快發起,原址在原西竹圍街附近(即今後火車站前鋒路附近)。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興建官舍,徵收西竺堂土地,陳快將補

caseId: 20031201000007
caseName: 張璋滿古厝(87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約建於1867(同治6)年,為張氏赴檳城工作後返鄉建造,1969年曾翻修過屋頂。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石板條砌,上緣丁字磚砌,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造形保留當地

caseId: 20061109000002
caseName: 黃昌命(納)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黃氏一族於元末明初時至大陸南安店地區移居西園,初時協助官衙闢建鹽田,並從事販鹽工作,在後代子孫經營下黃氏一族除了經營鹽田本業外,並開始於西園地區購置田產,其產業於西園地區可說是首屈一指。 建築於乾隆

caseId: 20170915000002
caseName: 鶯歌烘爐窯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040922000003
caseName: 鹽水歡雅國小原大禮堂及時鐘座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學校

    5
pastHistory: 原大禮堂係沿襲日治時期木造構型式,轉為磚造,外側扶壁多座,檜木窗框亦具特色;時鐘座為民國41年之作,形式完整,具教育設施之特性,可凝聚師生感情,並見證該校歷史發展。 1.大禮堂:建於民國四十五年五月

caseId: 20121031000002
caseName: 林安泰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安泰古厝原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係清朝福建安溪林姓移民所建,取原鄉泉州安溪的「安」及所經營商號榮泰行之「泰」而得名。古厝正身興建於乾隆48-50年、左右護龍則於道光年間興建完成,為臺北市現

caseId: 20040113000006
caseName: 大溪和平路Kenko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古市街類

    5
pastHistory: Kenko僅兩落一過水的規模,為土埆壁及磚牆承重牆混合構造。局部使用鋼筋混凝土補強。立面相當華麗精緻,以洗石子工法仿石雕,並採仿柯林斯式的西式柱頭(日本時代稱「白菜頭」)。山牆中央提名「Kenko」應

caseId: 20210526000006
caseName: 田沃村五靈公廟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家廟

    5
pastHistory: 田沃村五靈公廟位於連江縣莒光鄉西莒田沃村,原是一處陳姓居民民宅,因其家中所奉祀的神明「五靈公」在地方十分靈驗,助人無數,村人主動聚資為其「擺暝」,屋主也願意開放給全村甚至外地人膜拜祭祀,久而演變成類似

caseId: 20110107000001
caseName: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咸豐九年(1859),淡水開港通商,成為清末全臺最大的商港,並廣設洋行等政府機關,但明治二十八年(1895)臺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有感淡水河逐漸淤淺、航運不便,便將港口貿易重心轉移至基隆港,因

caseId: 20161101000001
caseName: 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為本市極少數尚存之兩層木造雨淋板建築,形制保存完整,材質、形式大抵為日治時期興建之原貌,具稀少性及再利用潛力。

caseId: 20210429000001
caseName: 新莊原興直公學校舊校舍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200518000003
caseName: 退輔會彰化工廠大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大門及圍牆

    5
pastHistory:   本案「退輔會彰化工廠大門」,為彰化榮民工廠的附屬建物,「彰化榮民工廠」創立於民國46年(1957年),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所成立之「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的工廠。

caseId: 20111201000001
caseName: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871年琉球船民遇颶風漂流至滿州八瑤灣(今滿州鄉九棚海岸),後誤入牡丹社其中54名遭原住民殺害,12人獲救,當時車城鄉村民楊友旺等協助遺體葬於雙溪口及避難,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台,日軍西鄉都督

caseId: 20170705000001
caseName: 福德爺長慶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長慶廟舊名為「古亭庄福德爺」廟,土地公(福德爺)為漢人農業社會最普遍奉祀之神祉,廟址位處古亭庄村落南側交通要道旁,本廟宇不僅見證早期漢人墾拓古亭地區的歷史,亦是地方共同信仰的無形文化。 2.現有

caseId: 20031029000006
caseName: 蘇澳鎮舊垃圾焚化場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建於1980年,為宜蘭縣第一座垃圾焚化爐。此焚化爐屬於佐佐木型直立式垃圾焚化爐,地下2層,地上1層,主體建築以鋼筋混凝土築成,內部除行政管理及控制室之外,主要為深約4公尺的垃圾儲槽,高約12公尺的爐體

caseId: 20140513000001
caseName: 原牛挑灣公學校校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築為1915年落成之日式校長官舍,歷經98年歲月,建築物屋身採磚木混合造建築,為地上一層構造,建築物主體採用高級檜木所建造,民國94年曾爭取經費修復,基座四周為防蛇,採用抿石子的方式圍起來,仍留部

caseId: 20110707000003
caseName: 永靖清福宮石板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清福宮石板廟位於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厝,清康熙年間,饒平客家人來大武郡,落腳陳厝厝莊(今永靖鄉東寧村與永興村),帶來故鄉的伯公香火保佑族人。待開發到一定規模後,募款在當地上蓋了伯公廟庇佑,即為現今清福

caseId: 20031023000001
caseName: 南庄郵便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南庄郵便局」位於苗栗縣南庄鄉,始建於明治33年(1900年),之後毀於昭和10年(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目前所見的日式辦公廳舍,是震災後重建的建築樣式。 「南庄郵便局」為坐西朝東建築格局,以建

caseId: 20201202000007
caseName: 路竹洪宗沛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調查研究中

caseId: 20031231000006
caseName: 綠島燈塔
assetsTypes:

    1. code
      A14

    2. name
      燈塔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綠島燈塔位於綠島鄉中寮村,是臺灣東部太平洋國際航道上重要的燈塔之一。早年各國船艦航經臺灣綠島、蘭嶼一帶海域時,因暗礁密布,風浪凶險,又缺燈塔指引,經常有觸礁事件生。日治時期昭和13年(1938)12月

caseId: 20010629000009
caseName: 舊糧食局宜蘭辦公廳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舊糧食局宜蘭辦公廳,建於1946(民國35)年為台灣省糧食局廳舍。該建築為混合式磚造建築,屋頂及室內格局保有日式建築特色,建築牆身為紅磚砌成,結構非常精美,為縣內少數保存良好的混合式磚造建築,惟部分木

caseId: 20050929000004
caseName: 東興水力發電廠(大南水力發電廠)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水力發電廠

    5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東興水力發電廠位於利嘉溪支流大南溪下游,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6年(1941年)。廠房及宿舍為木結構,另有水路設施及對外聯繫的吊橋。由於是利用大南溪水進行水力發電,名為大南水力發電廠。是東部地區最早興建

caseId: 20090310000001
caseName: 臺中教師會館(現臺中高農實習旅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會館建築

    5
pastHistory:   臺中教師會館(現臺中高農實習旅館)位於臺中高農校園內,為前輩建築師修澤蘭設計規劃仿中國宮殿式樣的建築作品,民國50年落成啟用,由A 棟弘道樓、B棟教師會館、C棟養正樓三棟建築物組成。

caseId: 20180723000011
caseName: 屏東憲光十村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眷村

    5
pastHistory: 昭和3年(1927年)興建,因台南憲兵分隊屏東分遣所(簡稱屏東縣憲兵分遣隊)設置於高雄州屏東郡屏東市(現屏東市),相關設施與官舍也隨分遣隊的設置一併興建完成,為今日屏東憲兵隊與憲光十村的前身。戰後國府

caseId: 20171002000001
caseName: 西湖敬聖亭及福德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西湖敬聖亭及福德祠」位於西湖鄉四湖村4鄰10號,為宣王宮外庭左側的惜字亭,旁有供奉「福德正神」牌位一座的福德祠。「西湖敬聖亭及福德祠」大約興建於道光9年(1829年),為現存唯一保存創建初期之原始文

caseId: 20080610000002
caseName: 後壁新東國小木造辦公室及校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校舍

    5
pastHistory: 1953年2月創建,為本地匠師所建,具地方史研究及臺灣建築技術史研究之價值。辦公室為磚木混合構造,宿舍為木造。整體外型保留50年代興建時之樣式,外部整體上段為板條灰泥,中段為雨淋板,屋頂為四坡水。門廊

caseId: 20120719000001
caseName: 水源地第二集水井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水源地設置可追溯至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聘請英籍工程師巴爾登來臺與民政局技士濱野彌四郎考察臺灣各城市都市計畫與公共設施選址規劃。臺中街給水機構成立始於大正3年 (1914年),之後隨

caseId: 20140626000001
caseName: 新化神社遺構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化神社擇址虎頭埤,由於新化市街離虎頭埤甚有距離,昭和16 年 (1941 年)新化郡郡民自立營造新化神社,社祠敷地整理全部由郡民合力整地, 為了減少郡民往返時間,就地興建「赤誠社」舍房合宿,見證新化

caseId: 20120523000004
caseName: 北斗富美館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斗富美舘於光緒3年(1877)創建,現今位於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光復路196號,並於民國101年(2012)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蕭太傅(蕭何)信仰在臺灣沿海頗為普遍,且各冠以「富美」祖廟名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