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國防部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國防部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國防部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72069 , 欄位Id的內容是67206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國防部分會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分會通訊〉,蘇龍華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十期(1971)頁2至頁4。 為改進眷村生活環境,是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國防部分會年度的主要工作,除了對於急難貧病予以救濟外,特選定「大庭新村」、「隆盛新村」作為示範區。1971(民國60)年5月3日及5月19日,吳趙學純顧問及該分會羅總幹事率領下前往兩示範區,就已有的公共設施、尚須增建的設施、眷村的人口、職業及教育等各項,分別作訪問紀錄,並逐步進行改進工作。 大庭新村於1961(民國50)年成立,主要住戶由位於臺北市的原南機場「雙園眷村」(三百三十七戶)搬遷至此。1991(民國80)年間由板橋區國光路的國防部眷舍改建「大庭新城」,除大庭新村原眷戶遷入外,另有台貿九村(篤行新村)三百六十八戶及現役軍官配售戶三百六十戶組成,共一千零七十八戶。現在「大庭新城」可謂是新北市規模最大,極具眷村特色的社區。 隆盛新村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萬和里溪洲街148巷,1959(民國48)年一開始興建二十戶,原本配給軍官,但因地勢較低時常淹水,軍官不願來住,便分配給士官。兩年後陸續興建第二批眷舍二百二十八戶,共二百四十八百戶。1971(民國60)年由國防部出資改建為兩層樓磚造平房。後於20101(民國99)年配合周圍的「崇德新村」、「建新眷村」等原地改建「隆德天下」,另有「龍江新村」、「大華新村」、「煥民新村」、「居安新村」等眷戶共四百九十三戶相繼遷入。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7206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48BA6EFE-8B4D-4642-A8E1-C5CF1C63655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2-03T20:55:0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9

Id

672069

Title

國防部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蘇龍華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十期(1971)頁2至頁4。 為改進眷村生活環境,是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國防部分會年度的主要工作,除了對於急難貧病予以救濟外,特選定「大庭新村」、「隆盛新村」作為示範區。1971(民國60)年5月3日及5月19日,吳趙學純顧問及該分會羅總幹事率領下前往兩示範區,就已有的公共設施、尚須增建的設施、眷村的人口、職業及教育等各項,分別作訪問紀錄,並逐步進行改進工作。 大庭新村於1961(民國50)年成立,主要住戶由位於臺北市的原南機場「雙園眷村」(三百三十七戶)搬遷至此。1991(民國80)年間由板橋區國光路的國防部眷舍改建「大庭新城」,除大庭新村原眷戶遷入外,另有台貿九村(篤行新村)三百六十八戶及現役軍官配售戶三百六十戶組成,共一千零七十八戶。現在「大庭新城」可謂是新北市規模最大,極具眷村特色的社區。 隆盛新村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萬和里溪洲街148巷,1959(民國48)年一開始興建二十戶,原本配給軍官,但因地勢較低時常淹水,軍官不願來住,便分配給士官。兩年後陸續興建第二批眷舍二百二十八戶,共二百四十八百戶。1971(民國60)年由國防部出資改建為兩層樓磚造平房。後於20101(民國99)年配合周圍的「崇德新村」、「建新眷村」等原地改建「隆德天下」,另有「龍江新村」、「大華新村」、「煥民新村」、「居安新村」等眷戶共四百九十三戶相繼遷入。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2-03T20:55:07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國防部分會訊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1
Id: 168361
Title: 泰雅族婦女織布
Description: 多羅閣婦女織布之情況。後面的建築物是穀倉,穀倉下的支柱嵌有圓形木板,為的是防止老鼠攀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31
Id: 276931
Title: 因足疾擇地白沙,盡為漁商與地方相安 從征實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馬得光(功)既脫,大姪與將士憤氣□□,欲有攻郡取邑之舉。 在弟則因足疾艱楚,自放馬得光(功)之後,擇地白沙,粗建茅屋,所有大小戰艦,盡為漁商,與地方相安者已三載矣,此人人所耳而目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94
Id: 514294
Title: 播種者—黃春明老師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礁溪鄉三民;宜蘭市中正、民負;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南澳鄉碧候;蘇澳鎮白米;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以及五結鄉大二結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0
Id: 168390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大集合
Description: 圖中穿日本和服,站在左側者為使該群土著歸順有功的日人近藤儀三郎。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6
Id: 509596
Title: 郭子究於阿美族演唱現場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紀錄郭子究與演唱中的阿美族人的身影。生於屏東縣的郭子究,於24歲來到花蓮打拼,1946(民國35年)郭子究成為花蓮中學初中部的代理音樂教員,接下來34年皆在此教學,幾乎將半生奉獻於花蓮中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128978
Id: 128978
Title: 張婺靖:何媽媽的故事
Description: 2015年出版的《龜山:眷味家香》專訪、記錄了龜山原眷戶張婺靖等8個爸爸媽媽的拿手好菜,以及這些拿手好菜背後的個人故事、家庭記憶和人生傳承。 當時住在龜山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何媽媽」張婺靖,屏東人。她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81
Id: 195281
Title: 著麻質洋裝的少女與大學生
Description: 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也是照片正中間的女孩子,照片的拍攝日期約為1951年(民國40年),當年15歲的鄭阿玉是花蓮縣壽豐鄉光榮部落七腳川系的阿美族人,其父親為光榮部落的頭目,政府為了重新調查台灣東部

MOC_Id: Culture_People608696
Id: 608696
Title: 1956年由恆春移居成功的漁民尤英同
Description: 尤英同,1939年(昭和14年)出生在恆春後壁湖,1955年(民國44年),尤英同聽說臺東從事鏢旗魚,有不錯的收入。隔年,17歲的尤英同,不顧父母反對,隻身從恆春先搭8個小時的車到臺東後,再轉4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72
Id: 568472
Title: 1960年代花蓮站前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的人物名字為楊明星,拍攝於1960年代的舊花蓮站前。1960年代的花蓮因為位於臺灣的後山,對外交通不發達,因此花蓮火車站是花蓮一個非常重要的對外窗口,任何要從外縣市來花蓮的旅客與要離開花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67
Id: 278467
Title: 請李國臣前往看首輔的腳病,並給予蜜食、藥資調理 思文大紀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敕內臣李國臣:『看首輔吾騶足疾如何?順頒蜜食二罐、藥資三十兩,著善調攝,以副眷倚』。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8
Id: 168548
Title: 鄒族的神木與所供俸的茅草
Description: 雀榕樹被這一族人奉為神木,各社一定種有此樹。他們相信,祖先的神靈將會附在此樹,所以供奉貢物及酒等以祭拜。中央的大樹幹為雀榕樹,前面挿立茅草編成的祭物。穿皮衣的少年正在供奉盛有小米酒的竹筒。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0
Id: 222110
Title: 臺灣花蓮農業補習學校宿舍內自習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即使能高團員比一般生年長,但是每天上午仍然要上課讀書,下午再到花岡山運動場上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18
Id: 660718
Title: 后里鄉志-上
Description: 后里原稱為「內埔」,民國44年而易今名。本區介於大甲、大安兩溪間,地理環境特殊而自成風格,自昔民風純樸,多耐苦、富堅毅,有太古之遺風。 在昔為原住民拍宰海族之鹿場廣野,猶是北鄙化外之區;雍正元年,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29
Id: 222129
Title: 昭和6年(1931)1月,朝日組對平安中學的野球戰,林桂興代表朝日組和平安中學代表握手
Description: 昭和5年(1930)年末,平安中學球隊應新聞合同通信社台灣支社的邀請,來到台灣和各地球隊進行比賽,其中原能高團的球員自然也成為話題,羅沙威(伊藤正雄)、羅道厚(伊藤次郎)、阿仙(稻田昭夫)也跟著回到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56
Id: 279556
Title: 甘國寶生平樂善好施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生平樂善好施,葬無嗣之兵,反戍歿之骨,施棺贈藥不倦;雅好文墨,每下軍,必訪其地名士,敬禮之,善畫虎,能傳威鷙神.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40
Id: 280940
Title: 孫國御妻割股和藥以治癒舅舅的疾病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有王氏,孫國御妻;嘗刲股愈舅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0
Id: 672050
Title: 貿易四村石碑
Description: 這是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保華路與二空路口的「貿易四村」石碑。石碑後面為貿易四村興建碑誌,空軍供應司令部空軍中將劉炯光(1907-1974)謹識,時間為1960(民國49)年8月21日。 中華婦女反共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093
Id: 218093
Title: 傅昌銘
Description: 傅昌銘,昭和4年(1929)出生於苗栗郡公館庄(大坑),父親聽說來花蓮「卡好賺吃」便決定帶著一大家子十幾個人移民吉安,從基隆搭乘「福津丸」,在南濱上岸。傅昌銘隱隱約約記得,自己在母親的懷裡吐得東倒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46
Id: 672046
Title: 婦聯青溪分會會旗
Description: 1960年代,政府為因應廣大退役軍官、士官、士兵之管理及服務等工作需求,責成「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兼台灣軍管區司令部」(台灣警備總司令部1992年裁撤)於新北市新店區成立「後備軍人幹部訓練班」(簡稱「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8
Id: 168388
Title: 泰雅族霧社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霧社群男女的服飾與樣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60
Id: 509160
Title: 妹妹背著洋娃娃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民國50年(1961)的鳥踏石仔海邊。可以在照片中看見一位小妹妹背著其外甥女站於海邊,背後仍有著尚未拆除的白燈塔景象。花蓮港白燈塔曾出現在許多花蓮出身的作家文字中,例如楊牧的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57
Id: 594057
Title: 吳鳴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吳鳴。吳鳴本名彭明輝,民國48年(1959)出生,畢業於東海大學歷史系,政治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曾任《聯合文學》執行主編、叢書主任、《聯合報》編輯,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38
Id: 279638
Title: 之詹因背疽而死 南疆繹史第三冊(南疆繹史勘本)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錢塘破,之詹悲憤,疽發背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82
Id: 515282
Title: 花東公路加寬工程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民國48年(1959)的木瓜溪橋,正在實施花東公路加寬工程。花東公路北起花蓮市,南止於臺東市,日本政府於昭和5年(1930)開工,昭和8年(1933)完工,全長175公里餘。因為花東縱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23
Id: 509223
Title: 畢業典禮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39年(1950)拍攝之小學畢業典禮之留存影像。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當時的小學舉辦畢業典禮之情景,男學生和女學生分坐兩側,個個正襟危坐在臺下聆聽師長的訓誡,且從牆面上可以清楚地看見

MOC_Id: Culture_People516355
Id: 516355
Title: 古重仁
Description: 古重仁,畢業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研究所,現為桃園市雙龍國民小學教師,作品風貌迥異多變,無論是色調斑斕、靜謐寫實的印象派畫作,還是充滿動感的立體派畫風,意或是抽離物象外在形體的抽象繪畫,古重仁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58
Id: 138058
Title: 利錦英
Description: 利錦英,祖籍廣東欽縣人,1915年10月7日生,早年曾肄業於師範學校,後投考黃埔軍校,歷任軍職,以中校階退役,1966年(民國55年)6月,自台灣前來塘岐國校任教。 據《北竿鄉志》記載,利錦英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8
Id: 168368
Title: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房屋與穀倉
Description: 大嵙崁群烏來社的住家與榖倉。竹頂的是住家,茅草頂的是穀倉。有一男孩坐在穀倉底架上,他旁邊的圓形木版是防鼠板,住家屋簷下站著婦女與小孩。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86
Id: 280986
Title: 陸圻割股和藥治療母親的疾病 清先正事略選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與陳君子龍等為登樓社,世號西陵體。事親孝,刲股療母病,久而知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70
Id: 168470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太麻里社頭目夫人側面照。頭上纏黑色的絲巾。穿黑布上衣。頸上戴貝殼及古珠串成的項圈,並垂戴古代琉璃珠串叫作sagaaka。用做頸飾的這些古珠,都是此族祖傳的家寶,在他們的社會裏,其中有的一顆約值當時日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8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3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9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