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得獎者合影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得獎者合影藝術與人文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得獎者合影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288595 , 欄位Id的內容是28859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第二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得獎者合影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於2006年10月14日頒獎,圖為散文組得獎者合影,左一第一名高自芬,得獎作品〈霧雨風聲~一八九五年海邊傳說〉;左二第二名歐陽嘉,得獎作品〈搶孤〉;左三第三名李清鈿,得獎作品〈0914故世的人情〉、右一佳作連明偉,得獎作品〈龜山之光〉、右二佳作賴炳龍,得獎作品〈走在「回去」的路上〉、右三佳作藺奕,得獎作品〈肥‧滿〉。 高自芬,出生於基隆市,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中教師、《台灣醫界》主編。 歐陽嘉,出生於台北市,西班牙薩拉曼加大學畢業,任職於台灣固網公司。 李清鈿,出生於宜蘭縣,宜蘭中學畢業,曾任職於中華日報、國藝傳播公司企劃部,作品曾獲聯合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台北縣文學獎。 藺奕,出生於台北市,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畢業,現任職於投資顧問公司。 賴炳龍,出生於嘉義市,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碩士,曾任台電公司宜蘭營業處。 連明偉,出生於宜蘭縣,就讀於暨南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8595&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CAB4CFA2-B4D2-46B8-ABCB-F76FC9FB34E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2-24T13:28:2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8595

Id

288595

Title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於2006年10月14日頒獎,圖為散文組得獎者合影,左一第一名高自芬,得獎作品〈霧雨風聲~一八九五年海邊傳說〉;左二第二名歐陽嘉,得獎作品〈搶孤〉;左三第三名李清鈿,得獎作品〈0914故世的人情〉、右一佳作連明偉,得獎作品〈龜山之光〉、右二佳作賴炳龍,得獎作品〈走在「回去」的路上〉、右三佳作藺奕,得獎作品〈肥‧滿〉。 高自芬,出生於基隆市,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中教師、《台灣醫界》主編。 歐陽嘉,出生於台北市,西班牙薩拉曼加大學畢業,任職於台灣固網公司。 李清鈿,出生於宜蘭縣,宜蘭中學畢業,曾任職於中華日報、國藝傳播公司企劃部,作品曾獲聯合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台北縣文學獎。 藺奕,出生於台北市,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畢業,現任職於投資顧問公司。 賴炳龍,出生於嘉義市,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碩士,曾任台電公司宜蘭營業處。 連明偉,出生於宜蘭縣,就讀於暨南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2-24T13:28:2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第二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得獎者合影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7
Id: 301187
Title: 黑白狂想曲
Description: 《黑白狂想曲》是陳黎創作的童話詩集,由楊淑雅繪圖。本書於2004年獲得新聞局兒童及少年圖書金鼎獎,收錄在三民書局出版「兒童文學叢書」中「小詩人系列」。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32
Id: 323132
Title: 入選-柿柿如意
Description: 深秋時節,柿子熟了。一顆顆熟透的橙色果子,在秋陽的浸潤下,飽滿盈實,嬌艷欲滴,如同一隻只暖紅的小燈籠,於醉人的秋風中,搖搖欲墜,讓人十分歡喜。每年的九月至翌年一月來到新埔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映入眼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8
Id: 559978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交際舞課程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婦女學習交際舞蹈的影像,此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婦女的先生皆是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21
Id: 512721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的內容,除轉載「強仔工作室」所繪製的「利澤簡社區地圖」外,主要是報導在利澤簡「忠義堂」(大眾爺廟)前販賣米粉羹與一串心的林阿騫、林寶蓮夫婦的故事。利澤簡老街的阿公們平日早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1
Id: 286081
Title: 空間中的張力
Description: 關於〈空間中的張力〉這件作品,作者彼得•維吉魯•墨哥沙努(Petre Virgiliu Mogosanu)的創作理念是顯現材質內部的構造,他認為周遭的所有物質都持續不斷在變化中,在物質裡面依據其質材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80
Id: 514480
Title: 踏出屐情 舞出健康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627
Id: 268627
Title: 口琴
Description: 口琴是一種透過口腔之吸吐,使金屬簧片振動發聲的多簧片樂器,臺灣閩南文化對口琴的稱呼受英語影響,常以ha-móo-ní-khah表示,亦有kháu-khîm、tshuì-khîm等表示方式。 唸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9
Id: 600549
Title: 阿美文化的貴重史料「カキタン之家」以史蹟紀念物保存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阿美族文化的貴重史蹟-「カキタン之家」瀕臨毀壞的危機,位於鳳林郡富田庄歷代頭目所住的「カキタン之家」是阿美族文化唯一指定的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400
Id: 186400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油畫 寫意遊情的新寫實主義 : 謝孝德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068
Id: 603068
Title: 宜蘭2020馬賽克磚
Description: 宜蘭在約1980~1990年時有大量的馬賽克磚建築,當時的舊式馬賽克磚又稱作紙皮石,因為它們以數十塊為一組貼於紙皮上,而宜蘭當時也有大量的建築使用馬賽克磚,經過創作者林思瑩搜集了宜蘭建築外牆馬賽克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28
Id: 594128
Title: 馬祖新村-手語研習社排練老照片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手語研習社排練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中,教導手語的老師也是村內第二代成員,當年的社區社團活動不僅僅是退休後的第

MOC_Id: Culture_Place141014
Id: 141014
Title: 鍾家古宅
Description: 受訪者為西部大家族,經叔公介紹父親帶著母親兄妹五人至花蓮定居,曾經歷二次大戰盟軍轟炸台灣後,家族努力開墾原先荒涼之土地並種植地瓜、甘蔗也另外養殖豬隻,充分表現農家人勤儉刻苦的特質。 此間特色屋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58
Id: 323158
Title: 入選-消失的三明治建築
Description: 在1982年時,在台北市光復國小的四樓校舍,往北向著對面這棟奇特的建築,爸爸按下快門,紀錄了位於忠孝東路四段與光復南路口的韓國大使館。從正面看到了逐層退縮的紅色斜頂設計,為四層樓建築,加上琉璃瓦飾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38
Id: 595638
Title: 交流
Description: 作者魏永賢的作品〈交流〉想要傳達的是: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上,不分你我,相互疼惜,相互扶持,彼此關愛,共同成長,讓這個社會充滿愛與和諧氣氛,達到真正的彼此理解、交流。作品〈交流〉,以半圓弧形的造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1
Id: 601191
Title: 明治國民學校始政奉祝音樂會十四日同校講堂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市內明治國民學校(今花蓮縣花蓮市明禮國民小學)為慶賀17日的始政紀念日,將於14日在校內舉辦奉祝音樂會,上午為兒童場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9
Id: 600549
Title: 阿美文化的貴重史料「カキタン之家」以史蹟紀念物保存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阿美族文化的貴重史蹟-「カキタン之家」瀕臨毀壞的危機,位於鳳林郡富田庄歷代頭目所住的「カキタン之家」是阿美族文化唯一指定的史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8
Id: 283668
Title: 雷莫‧貝雷堤
Description: 作者雷莫‧貝雷堤自學雕塑,在世界各地留下廣泛的藝術作品,有 20樣以上的公共藝術品、廣場紀念性建築、公共建築,分布的區域從歐洲到東南亞、意大利、從阿爾卑斯山到西西里島,幾乎在所有歐洲國家中都有他的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49
Id: 304649
Title: 菜園里東安宮大楣「郭子儀拜壽」
Description: 本文來自《西瀛風物》第二期,由王文良所撰寫的〈澎湖的木雕師黃良師傅及其傳承(上)〉,文章介紹澎湖著名的鑿花木雕師傅及其弟子與再傳弟子,文章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介紹,本張照片為「郭子儀拜壽」。菜園里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479
Id: 211479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80:番館札幌興農園附屬農場「デスクバロウ」運轉之情景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80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番館札幌興農園附屬農場「デスク.ハロウ」運轉之情景」,以及英譯「DISC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5
Id: 283685
Title: 尼可拉‧拉茲凡‧敏古
Description:   尼可拉.拉茲凡.敏古於1955年5月7日生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於1982年畢業於布加勒斯特ICB學院,為羅馬尼亞美術聯盟成員-U.A.P. ,另外也於1999年加入韓國雕刻家友誼協會會員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912
Id: 234912
Title: 食譜─百菓飯(八寶飯)
Description: 「百菓飯」即國語所說的八寶飯,一般是以糯米及八種或更多主要用料組合而成,取其吉利名為八寶飯。馬祖人常用糯米,一則用於釀酒,另外就將釀酒剩下的糯米做成各種小吃。其中八寶飯是用料較為講究,通常在春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37
Id: 472737
Title: 秋江集註(卷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秋江集註》卷五,封面無題簽。線裝書,直式右翻。黃任(莘田)原著,王元麟(芝田)註,王亨檉參訂,1843年(道光23年)東山家塾刻印。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576
Id: 467576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六十三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63號,隨鷗吟社於1935年(昭和10年)1月15日發行。 本冊卷首收有大竹溫等人書畫作品四幅。詩作依四古、五古、七古、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72
Id: 654372
Title: 「國軍文藝金像獎公演大會」入場券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恭祝蔣中正總統七秩晉九華誕,國軍舉辦國軍文藝金像獎公演大會入場券。入場券以粉紅色為底,右上角書寫「話劇」二字,左上角附上流水編號為「NO.000742」。入場券下半部註明演出單位、演出時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2
Id: 285972
Title: 石電話-相互理解
Description: 作者淺川洋行的創作含有一個夢和希望,希望人們能透過石雕做為溝通媒介,因為唯有溝通才能彼此了解,因為了解才會沒有紛爭,沒有紛爭才能永保和平。利用石頭做媒介,因此溝通就能互相了解。這是作品〈石電話-相互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5
Id: 559955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女青年工作隊巡迴教育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女青年工作隊巡迴教育照,為女青年大隊至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從事巡迴教育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眷村的公共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46
Id: 594346
Title: 陸軍心理作戰第一中隊人事嘉獎文件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陸軍心理作戰第一中隊,隊長政戰少校黃雲祥在1977年2月2日(民國66年)發文予文鵬上尉的人事嘉獎副本文件,內容記載連同文鵬上尉在內的六名軍官勳獎事宜,包含獎勵名單、事由及勛獎種類等等。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24
Id: 177624
Title: 大溪耆老口述歷史與影像計畫〈第1次後續擴充〉成果報告書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記錄大溪耆老主題性深度訪談之成果,分為口述與影像作業。 第一部分主要訪談人物為林熺達先生,曾擔任縣議員及大溪鎮長。從訪談主軸延伸相關訪談對象計六位,皆為在林熺達先生於大溪鎮主政期間,所成立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66
Id: 649666
Title: 〔漢詩〕家鄉離別苦
Description: 本作品「家鄉離別苦」為樂生院入院患者沈發達創作,刊登在1937年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三號。 有別於多數人使用日文進行的癩文學創作,沈發達以漢文作為基底,透過五言的詩詞體裁進行創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342
Id: 272342
Title: 桃園縣大溪鎮「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第二屆書畫家美術聯展活動成果報告書
Description: 民國85年度「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第二屆書畫家美術聯展活動,於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舉行。 時任大溪鎮鎮長兼大嵙崁文化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林熺達先生,感念大溪過去因河運交通史經貿發達,物產豐富使名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8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0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7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