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服務分類:公共資訊
檔案格式:JSON
資料分頁預覽:
編碼格式:UTF-8
資料集類型:系統介接程式
資料集描述: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藝術與人文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主要欄位說明:MOC_Id;Id;Title;Description;Keyword_Des_Rights_2;ImageUrl;Keyword_Rights_2;MOC_Url;Original_Url;Keyword_Format;LastUpdateTime;Keyword_Subject_1
提供機關:文化部
更新頻率:每日
授權方式: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相關網址:
計費方式:免費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林千筠 小姐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02-85126685
上架日期:2021-04-22 00:00:00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2022-01-07 18:31:21
備註: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資料量:1

資料頁面預覽- 第 492 頁, 第7366~7380筆

仙寰橋藝術與人文

#7366/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514

Id - 287514

Title - 仙寰橋

Description - 仙寰橋建於1915年,曾是通過關口的唯一孔道。1935年6月修築太魯閣峽至仙寰橋(今長春橋上方)間的自動車道,10月13日完工,同年太魯閣被選定為國立公園候補地。為了開發立霧溪的砂金與電力,1940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太魯閣族文面藝術與人文

#7367/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509

Id - 287509

Title - 太魯閣族文面

Description - 太魯閣族在臉上刺青(文面)的傳統習俗代表族群認同、成年、成就及美觀,也是通過祖靈橋必備的「通行證」,文面是太魯閣族特有的傳統文化族人14、5歲就要接受文面儀式,大部分的男女在前額及下巴中央,刺一條或數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太魯閣族狩獵藝術與人文

#7368/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505

Id - 287505

Title - 太魯閣族狩獵

Description - 狩獵是太魯閣族男性展現英勇及智慧的指標,也是族群合作的象徵。族人藉由狩獵能力的優劣,推選最強的獵人擔任「頭目」,成為部落領導人。尤其是獵人頭最多的英雄,更是受到族人的敬重。在太魯閣傳統習俗中,狩獵不僅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史前富世遺址藝術與人文

#7369/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502

Id - 287502

Title - 史前富世遺址

Description - 富世村最著名的史前文化富世遺址,原稱「太魯閣遺址」,位於立霧溪口河階地,已被列入重要的史前考古紀錄。富世遺址像一輪彎月的地形,長約300公尺,寬約30~50公尺。富世遺址背山面海,形勢陡峭,南緣為新城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太魯閣族男子背心藝術與人文

#7370/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98

Id - 287498

Title - 太魯閣族男子背心

Description - 該件無袖方衣接近早期太魯閣族人日常生活所穿的白底褐色條紋的麻布衣。太魯閣族人的服飾以白色為底,主要的製作材質是麻、毛與棉線,以夾織法織成的條紋、菱形、與斜十字形的花紋為主,且衣飾圖紋都有其信仰與寓意所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賽德克族改良式女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7371/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94

Id - 287494

Title - 賽德克族改良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 該組件有頭飾、上衣、胸兜、裙子、護腿布,係近代所製作的改良式服飾,並非傳統賽德克族女子服飾。傳統賽德克族的織布工藝工序繁複,從栽種苧麻、積麻、捻線、理經、染色、整經等程序,至織作流程瑣碎冗長,賽德克族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木雕刻板(圖騰)藝術與人文

#7372/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88

Id - 287488

Title - 木雕刻板(圖騰)

Description -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1896年日人伊能嘉矩到宜蘭調查時,曾在辛仔罕社和擺厘社找到兩件廢棄的木雕屋板,是社中長者閒暇時所雕刻,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木雕刻板(人像)藝術與人文

#7373/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 287482

Title -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水平式背帶織布機組藝術與人文

#7374/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76

Id - 287476

Title - 水平式背帶織布機組

Description - 該組水平背帶織布機包括:腰固定帶、夾布軸、梭杼、打緯板、挑紗棒、順紗弓形棒、綜絖棒、經紗軸等物件,織布塊為噶瑪蘭族文化復振行動的重要推手之一偕萬來的妻子嚴玉英(Aing)所織。噶瑪蘭人的傳統布匹是用苧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陽遮藝術與人文

#7375/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73

Id - 287473

Title - 陽遮

Description - 此為噶瑪蘭人農作時,穿戴於背上防曬遮陽所用,目前新社部落仍有耆老於農作時穿著香蕉絲蓑衣下田。將兩塊香蕉絲布縫製於上方竹條,穿戴時用兩側上端的繩索繫於身上使用。傳統噶瑪蘭族紡織大多採自野生或自種的植物,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魚筌(噶瑪蘭)藝術與人文

#7376/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67

Id - 287467

Title - 魚筌(噶瑪蘭)

Description - 該件魚筌的形制為上方下圓,以較方形竹條製成,較為堅硬耐沖撞。經削竹、剖竹、編織、製作藤箍增加固定等制作過程後,亦可透過煙燻來增添色澤。早期原住民的經濟生活大多依靠自然資源為主,噶瑪蘭族人早期居住的蘭陽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噶瑪蘭男子香蕉絲服藝術與人文

#7377/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61

Id - 287461

Title - 噶瑪蘭男子香蕉絲服

Description - 該組服飾有:無袖滾黑邊方衣、褲子等物件,為新社部落族人以香蕉絲織布縫製的噶瑪蘭族香蕉絲服飾。傳統噶瑪蘭族人大都用香蕉樹的假莖抽絲,再與麻線混織成禦寒與蔽體的衣服,其織具為臺灣原住民常用的水平背帶式織布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噶瑪蘭女子族服藝術與人文

#7378/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55

Id - 287455

Title - 噶瑪蘭女子族服

Description - 該組服飾有:頭飾、上衣、攜物袋(檳榔袋)、長裙、護腿布等物件,為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於近代民族復名運動時,所重製的噶瑪蘭族服飾。 該件衣服由來為民國76年當時省立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借展新社出土的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撒奇萊雅族男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7379/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51

Id - 287451

Title - 撒奇萊雅族男子服飾

Description -   撒奇萊雅族的服飾以土金、暗紅色為主色,男性頭飾與情人袋上的三角形,取自著沙婆礑山上Sipiledacay(三角石岩塊,意為神的印記)的神話故事,代表犧牲、奉獻與貞潔。金色串珠代表土地與財富,圓形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撒奇萊雅族女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7380/8445

MOC_Id - Culture_Object287446

Id - 287446

Title - 撒奇萊雅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   撒奇萊雅人因1878年與葛瑪蘭人一同抵抗清軍的Takubuwan戰役(史稱「加禮宛事件」)而被迫隱居於阿美族裡,長期的混居、通婚,讓撒奇萊雅人的傳統文物幾乎不復存在。因此,撒奇萊雅人推展正名運動時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7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5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4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11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6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30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20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5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3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