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
服務分類: | 開創事業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產業與經濟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1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3-07-27 15:39:58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66 頁, 第976~990筆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五產業與經濟
#976/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94
Id - 233894
Title -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五
Description - 日治時期一直至光復後,種植甘蔗來製糖是重要的民生經濟,因此花蓮地區有相當多農地種植製糖用的甘蔗,花蓮各地亦有好幾間糖廠。日據時代,這裡還稱為吉野村時就設有糖廠,吉野村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個官營的日本移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四產業與經濟
#977/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93
Id - 233893
Title -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四
Description - 臺灣的蔗糖在17世紀時就開始銷往日本,日本國內之砂糖多仰賴進口,是以日本取得臺灣殖民地之後,對於臺灣糖業之發展尤為重視。日本據台的第二年(1896年)開始著手改良計畫,1903年(明治36年)並訂定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三產業與經濟
#978/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92
Id - 233892
Title -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三
Description - 吉安永興的甘蔗產業,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吉野村規劃採折衷式集村,兼採散村與集村的優點,耕地面積以每戶專農人數為基準,配予水年一甲五分,旱田三甲及宅地一分五厘。當時日人積極改善農業而著重水利設備,促成農業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二產業與經濟
#979/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91
Id - 233891
Title -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二
Description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多重評估考量下選定在東部九個地方規劃移民村,吉野村為第一個移民村,後續於豐田、林田等地設置移民村,吉野村建村至今已逾100年。吉野村移民指導所成立於明治43年6月(原為移民荳蘭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一產業與經濟
#980/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90
Id - 233890
Title -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一
Description - 約民國50至52年,在現在知卡宣大道附近,吳芋萱與同事一起採甘蔗時拍攝。早在日本治理台灣時,發展政策便為「日本發展工業、台灣發展農業」,因此當吉野村移民當時經濟以農作為主。吉野早期的主力農產品是蔗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謝錦標太太林秀玉(左二)在寮仔間(木材行)工作照產業與經濟
#981/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85
Id - 233885
Title - 謝錦標太太林秀玉(左二)在寮仔間(木材行)工作照
Description - 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左右,謝錦標太太林秀玉(左二)在寮仔間(木材行)工作的時候和同事一起拍的,那時秀玉在小孩剛可以離手就外出工作,左邊堆放的是檜木條。木材行所在地,是現在吉安荳蘭橋麥當勞的位置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謝錦標(右1)在南華梧桐工廠工作照產業與經濟
#982/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84
Id - 233884
Title - 謝錦標(右1)在南華梧桐工廠工作照
Description - 民國65年(西元1976年),謝錦標(右1)在南華梧桐工廠做壓台(把木頭壓平後可做家具),地點在現今台九丙還沒到干城監獄前。南華林業文化園區前身為哈崙林場運材至花蓮沿線的土場及製材場,位於花蓮縣吉安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六產業與經濟
#983/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62
Id - 233862
Title -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六
Description - 吉野村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個官營的日本移民村,位於台灣花蓮港廳吉野庄(現花蓮縣吉安鄉),原為七腳川社之居住地,初期共有移民61戶、295人,多來自四國德島縣吉野川沿岸,故名「吉野村」。吉野村民游烏秋投入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五產業與經濟
#984/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61
Id - 233861
Title -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五
Description - 游烏秋服務於公路局,工作內容包含修築水利設施、做道路等等,屬於勞務性質的職務。為了加強對臺灣的控制及更有效率的運用臺灣的資源,日治時期的臺灣交通建設,有著快速的成長。在公路方面,臺灣總督府透過「獻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四產業與經濟
#985/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60
Id - 233860
Title -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四
Description - 吉野村民游烏秋隨著三哥來到花蓮,與林阿綢結為連理,共同養育三個孩子。為了生計,游烏秋隨著公路局在花蓮與台東之間奔波,雖工作忙碌,只要一有空檔,游烏秋便會回家幫忙老婆以及娘家種田。吉野村是台灣日治時期第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三產業與經濟
#986/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59
Id - 233859
Title -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三
Description - 游烏秋和林阿綢結為連理後,仍然受僱於公路局,林阿綢常常一個月沒有看到自己的老公,因為游烏秋必須任命去花蓮南部,甚至是台東做工程,很少回家,但是游烏秋一有空回家,便會幫忙娘家種田。當時游烏秋一個月賺7千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二產業與經濟
#987/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58
Id - 233858
Title -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二
Description - 游烏秋隨著公路局工程小組,在橋下河床邊的工作照。林阿綢說,老公游烏秋一邊幫忙娘家種田,一邊也在公路局做工程,哪邊有路壞掉,他就會去工作,也會拿錢回來。日治時期,交通路線持續開發,使臺灣的公路建設到了日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一產業與經濟
#988/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57
Id - 233857
Title -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一
Description - 游烏秋(林阿綢的老公)受雇於公路局,常常去富里、玉里、台東等地,做工程、做道路。因為每次做完工程,都要拍照回報,故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若從照片推算當時的年代,可循線索為牛車用的橡膠輪子,橡膠輪子於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楊世安於吉安村自己種的稻田旁產業與經濟
#989/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52
Id - 233852
Title - 楊世安於吉安村自己種的稻田旁
Description - 楊世安站在自己種的稻田旁回憶起吉野一號,那是日本時代吉野改良場發明的蓬萊米,每粒米中間都有畫一個圓圈,很像日本的國旗,因此深受日人喜愛,專給日本皇帝吃,又叫皇帝米。搬來花蓮的楊家自此和蓬萊米結下了不解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張朝發談種菸產業與經濟
#990/1800MOC_Id - Culture_Place233832
Id - 233832
Title - 張朝發談種菸
Description - 張朝發原本是宜蘭礁溪人,剛出生沒多久就隨著家族遷徙到花蓮,移民到花蓮的張朝發一家正好趕上菸草種植的全盛時期。張朝發談起製作菸草的步驟:從農曆七月就開始種菸—採菸—穿菸—烘菸、烤菸—下菸、塌菸—挑菸—菸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5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84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7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3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4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23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6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