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1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3-07-27 15:39:45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514 頁, 第7696~7710筆
安通火車站空間、地域與遷徙
#769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72
Id - 513272
Title - 安通火車站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攝於1954年(民國43年),為了慶祝元旦日,安通火車站的站務人員偕同司機眷屬等合影留念。於1924年(大正13年)因該處的溫泉開發而設立了安通乘降場(招呼站),同年5月1日改為安通驛,至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池南火車站空間、地域與遷徙
#769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71
Id - 513271
Title - 池南火車站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為1960年代壽豐鄉平和車站,平和車站原名為「池南站」。1934年(昭和9年)「池南站」為應當時木瓜山林場的請求而設立,因其地處鯉魚潭的南方,故稱為池南。1962年(民國51年)因車站位於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東線鐵路貨運車最後一節車箱附設之車長室空間、地域與遷徙
#769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70
Id - 513270
Title - 東線鐵路貨運車最後一節車箱附設之車長室
Description - 此照片攝於1962年(民國51年),為東線鐵路貨運車廂之附設車長室,車長室車廂掛於貨物列車的頭尾,搭載車長和隨車人員行駛。臺東線是指花蓮至臺東間,行經整座花東縱谷平原之鐵路幹線。1910年(明治4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站務員與信號掣合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69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9
Id - 513269
Title - 站務員與信號掣合影
Description - 「驛夫」多為民間以日語稱呼各車站的站務人員的習稱,漢語則為「車站站務員」的意思,其主要的業務除了販售車票之外,需要協助閘口剪票及指揮列車進站等工作,也需要從事記帳及報表填寫的工作,並且也需要協助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填寫營收報表也是驛夫的工作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8
Id - 513268
Title - 填寫營收報表也是驛夫的工作
Description - 在日治時代,車站客運服務人員稱為「驛夫」,鐵道工務人員稱為「苦伕」。「驛夫」多為民間以日語稱呼各車站的站務人員的習稱,漢語則為「車站站務員」的意思,其主要的業務除了販售車票之外,需要從事記帳及報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車站站務員留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7
Id - 513267
Title - 車站站務員留影
Description - 各車站的站務人員民間習稱「驛夫」(依日語稱呼),也就是漢語的「車站站務員」的意思,其主要業務是販售車票。照片中兩名站務員除了販售車票之外,從桌面上所擺設的器具來看,其也必須從事記帳及報表填寫等工作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豐田火車站花園落成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6
Id - 513266
Title - 豐田火車站花園落成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為1962年(民國51年)11月豐田火車站的花園落成,全體職員於造景前合影留念,過去東線通行窄軌鐵路時代時,各個火車站都有著花園設計的評比活動。1912年(大正元年)時,豐田村為當時日本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LDR2311型柴油車自花蓮舊火車站開出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5
Id - 513265
Title - LDR2311型柴油車自花蓮舊火車站開出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照片中為一列LDR2311型柴油車正緩緩自花蓮舊火車站開出。臺東線光華號是台灣鐵路管理局所轄客車車種之一,是臺東線拓寬之前的最快速車種,有時亦稱舊東線光華號,因其客車塗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1960年代的花蓮舊站站前噴水池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4
Id - 513264
Title - 1960年代的花蓮舊站站前噴水池
Description - 1960年代的花蓮舊火車站站前噴水池,噴水池對應為如今花蓮市時來運轉噴水池舊址,水池中央的雕像為日治時期留下的「童子抱鯉魚像」。噴水池後方的建築物為花蓮舊火車站,其於1910年(明治43年)時原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東竹及羅山國小兩校畢業生聯合畢旅舊站合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3
Id - 513263
Title - 花蓮東竹及羅山國小兩校畢業生聯合畢旅舊站合影
Description - 此照片拍攝於花蓮舊火車站,拍攝時間為1957年(民國46年)4月10日之東竹國小及羅山國小兩校的聯合畢業旅行,並於花蓮舊火車站前合影留念。花蓮縣東竹國小為1939年(昭和14年)富里公學校所成立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玉里國中畢業生花蓮車站前留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2
Id - 513262
Title - 玉里國中畢業生花蓮車站前留影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拍攝於1974年(民國63年)之花蓮舊火車站廣場前,當時一群玉里國中的畢業生前來花蓮旅行,一行人於花蓮舊火車站前留影為念。車站的建築物不僅是為提供旅人遷徙之建設,也可以是本地重要的地標物,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舊站舊機廠調車任務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1
Id - 513261
Title - 花蓮舊站舊機廠調車任務
Description - 民國60年代花蓮舊站舊機廠前,一輛LDK50型機車頭正在執行調車任務。臺鐵LDK50型蒸汽機車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於臺東線的客貨兩用蒸汽機車,總數達到13輛,為臺東線蒸汽機車中的主力。LDK50型機車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舊站站場風光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60
Id - 513260
Title - 舊站站場風光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為舊火車站站場內之軌道景色,此方向為往南濱方向眺望的角度,而列車車廂多停於此處進行調度或是清理,過去因為站場四周都有堅實的圍牆環繞四周,所以一般人是無法親眼看見裡面調度的景象。於照片中左後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舊站進站月台空間、地域與遷徙
#770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59
Id - 513259
Title - 舊站進站月台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一個週末的午後,陽光從正上方傾灑而下,從照片中可看到收票口有座郵筒可供旅客將思念寄往遠方,而有幾名等待火車的通勤高中生可能因烈日的炎熱而躲避於車站站體的門廊下,此時門廊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1960年代的舊火車站前水池空間、地域與遷徙
#771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13258
Id - 513258
Title - 1960年代的舊火車站前水池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拍攝於1960年代,照片的背景可以看得出來是位於花蓮舊火車站站前水池旁,而水池周遭種植了棕櫚科植物。照片中送行人與旅行者離情依依,不曉得下次再次相見為何時,而照片可以反映出當時年輕人口外流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3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3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7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20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30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5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25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22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6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