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1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3-07-27 15:39:45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527 頁, 第7891~7905筆
玉里車站2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70
Id - 509570
Title - 玉里車站2
Description - 此照片攝於1965年(民國54年),一群少年與玉里車站留影,可以從中看見玉里車站昔日的樣貌。玉里舊名為「璞石閣」,1917年(大正6年)花蓮港到璞石閣的鐵路通車,9月22日璞石閣改名為玉里,11月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玉里車站1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9
Id - 509569
Title - 玉里車站1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一名女性抱著嬰兒在玉里車站前留影。在1980年(民國69年)北迴鐵路尚未通車前,吉安鄉與新城鄉仍未發展,玉里為花蓮縣的南區重鎮,以許多名產與觀光資源聞名,如稻米、羊羹、石礦、安通溫泉、協天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德武國小牛山分校3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8
Id - 509568
Title - 德武國小牛山分校3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花蓮縣瑞穗鄉德武國小牛山分校的學生,「牛山」的名稱由來據說是因此地山形像牛而得名。在牛山分校還存在時,有兩位老師,分別為趙登嶺與盛奇彩,後來牛山分校結束後仍持續在教育崗位上。德武國小牛山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德武國小牛山分校2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7
Id - 509567
Title - 德武國小牛山分校2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花蓮縣瑞穗鄉德武國小牛山分校的學生。德武國小牛山分校於1958年(民國47年)創立,後於 1969年(民國58年)因人口外流,導致學生人數遞減而裁撤。此地在1950、1960年代約有數十戶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德武國小牛山分校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6
Id - 509566
Title - 德武國小牛山分校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 1964年(民國53年)花蓮縣瑞穗鄉德武國小牛山分校學生玩樂的景象,牛山分校於1969年 (民國58年)因人口外流,導致學生人數遞減而裁撤。德武國小是在1949年(民國38年)成立,原先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長虹橋下的河道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5
Id - 509565
Title - 長虹橋下的河道
Description - 此照片攝於1997年(民國86年)6月的秀姑巒溪長虹橋下的河道。由於夏日雨水較多,秀姑巒溪溪水漲高、流速變快,因此夏季時泛舟活動盛行,而照片中的地點即是泛舟的終點,可以看見有人駕著小舟前進。自奇美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長虹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4
Id - 509564
Title - 長虹橋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秀姑巒溪泛舟終點長虹橋的所在。秀姑巒溪發源自臺東縱谷南段的池上村附近,沿著縱谷北流,在瑞穗附近河道東折,橫切海岸山脈,再經過奇美、大港口後流入太平洋。自瑞穗大橋至奇美段,河道屬於砂頁岩,質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秀姑巒溪溪谷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3
Id - 509563
Title - 秀姑巒溪溪谷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95年(民國84年)8月的秀姑巒溪溪谷,自從秀姑巒溪泛舟的熱潮興起,它的名氣傳響在眾多的旅遊者之間,因為秀姑巒溪中有著峽谷、曲流與急湍,能夠帶給泛舟者絕大的刺激和樂趣。秀姑巒溪發源自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秀姑巒溪出海口空間、地域與遷徙
#789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2
Id - 509562
Title - 秀姑巒溪出海口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97年(民國86年)6月的秀姑巒溪出海口,照片左側的小島即是位在河口的吉布蘭島(又名獅球嶼,但這樣的稱呼明顯是受漢人文化影響,因在沿海的阿美族人生活中,從未出現獅子)。秀姑巒溪發源自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代替瑞穗大橋的臨時便橋2空間、地域與遷徙
#790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61
Id - 509561
Title - 代替瑞穗大橋的臨時便橋2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瑞穗國中的學生披著雨衣,成群牽著單車過橋,準備前往十公里外的鎮上上學。照片中的橋應為1970年(民國59年)的芙安颱風吹毀瑞穗大橋後,因河東的德武部落頓失交通管道,當地鄉鎮公所在居民合作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秀姑巒溪上的小舟空間、地域與遷徙
#790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58
Id - 509558
Title - 秀姑巒溪上的小舟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秀姑巒溪上的小舟,推測拍攝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1932年(昭和7年),奇密(今奇美)便設警察官吏詰所(類似於現在的派出所。詰所一詞在日文中指稱臨時、暫時休息或是過夜的地方,類似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秀姑巒溪牽纜拖船空間、地域與遷徙
#790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57
Id - 509557
Title - 秀姑巒溪牽纜拖船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30年代,日警在秀姑巒溪以縴纜拖船上泝之鏡頭。1932年(昭和7年),奇密(今奇美)便設警察官吏詰所(類似於現在的派出所。詰所一詞在日文中指稱臨時、暫時休息或是過夜的地方,類似臺灣話的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奇美吊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790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56
Id - 509556
Title - 奇美吊橋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80年(民國69年)的奇美吊橋,當時若從瑞穗往奇美村,只有羊腸小徑可通行。1932年(昭和7年),奇密(今奇美)便設警察官吏詰所(類似於現在的派出所。詰所一詞在日文中指稱臨時、暫時休息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瑞穗掃叭隧道空間、地域與遷徙
#790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54
Id - 509554
Title - 瑞穗掃叭隧道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一列蒸汽火車正從瑞穗舞鶴掃叭隧道駛出。1914年(大正3年)日人開墾掃叭隧道,其為臺東縣鐵道最早開鑿的隧道,也是現存的東部鐵路中唯一的磚拱隧道,當年徒手開墾再砌紅磚而成;1926年(昭和1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林田山林場工人宿舍空間、地域與遷徙
#790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50
Id - 509550
Title - 林田山林場工人宿舍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林田山林場中的林場工人宿舍,由台灣檜木建造而成,經過長久的時間現今仍保持完好,證明了台灣木材的優良品質。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後,臺灣割讓給日本,由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3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4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7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30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9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4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9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30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7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9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43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