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1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3-07-27 15:39:45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530 頁, 第7936~7950筆
尚志橋下風光4空間、地域與遷徙
#793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54
Id - 509454
Title - 尚志橋下風光4
Description - 此照片拍攝於民國1960年代,背景為美崙山及當時花蓮港神社前的尚志吊橋,在1960年代是花蓮最熱門的拍照取景地之一,許多學生的畢業照也都以此地為景。花蓮港神社的鳥居及參拜道樓梯兩側的石燈籠,在照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尚志橋下風光3空間、地域與遷徙
#793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53
Id - 509453
Title - 尚志橋下風光3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攝於1961年(民國50年),為當年尚志橋橋面風光。照片中男子為照片提供人師宜真之父親,圖中可見到當時服裝、帽子及腳踏車樣貌,與今日略有差異,且當時的尚志橋仍為吊橋的形式,美崙溪畔綠樹成蔭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尚志橋下風光2空間、地域與遷徙
#793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52
Id - 509452
Title - 尚志橋下風光2
Description - 照片為1960年代美崙溪垂釣之樂。1960年代,當時的花蓮市尚未開發完全,仍有許多荒野綠地,可供民眾外出遊賞。照片中當時美崙溪的流水生態還相當自然完好,水域乾淨、溪流兩側綠意盎然,溪畔上一低矮的平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尚志橋下風光1空間、地域與遷徙
#793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51
Id - 509451
Title - 尚志橋下風光1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中可清楚看到1960年代,花蓮美崙溪充滿農業社會悠閒鄉情的一面。農夫駕著牛車自橋下緩緩涉水而過,村婦結伴於美崙溪畔洗濯,吊橋上遊人魚貫同行,一片純樸祥和的景致。此為已故花蓮耆宿駱香林先生的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尚志橋上留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50
Id - 509450
Title - 尚志橋上留影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拍攝於1951年(民國40年),照片中的吊橋位於花蓮港神社(今美崙山忠烈祠)前,即今日尚志橋。照片中左側有一軍人,他全套軍裝穿著,端正挺拔的背影,顯示當時戰後初期,普遍的臺灣社會中依然殘存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中正體育館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9
Id - 509449
Title - 中正體育館
Description - 花蓮的中正體育館建於1970年(民國59年),佇立在花崗山上已超過50年歲月。在早期文化中心及各校活動中心尚未落成的年代,中正體育館是當時青年活動的地標。中正體育館鄰近花崗國中及花蓮女中,陪伴了許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美崙山麓野餐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8
Id - 509448
Title - 美崙山麓野餐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是1950年代花蓮市美崙山麓忠烈祠旁的野餐合影,一片和樂融融、恬靜純樸,令人嚮往。當時花蓮市區尚未發展成熟,有許多荒野綠地供民眾遊逛。照片中央,正面面對鏡頭的兩位女士,右邊那位叫江夏代,原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1960年代學生與尚志吊橋合影紀念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7
Id - 509447
Title - 1960年代學生與尚志吊橋合影紀念
Description - 1960年代,花蓮市區尚未發展成熟,有許多的荒野綠地,近郊的一些風景名勝遂成為青年學子畢業前留影的最佳去處。照片中是兩位女學生於1966年4月2日,在花蓮港神社(今忠烈祠)前方的吊橋邊合影紀念,此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中華路2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6
Id - 509446
Title - 中華路2
Description - 照片中兩個小女孩,右邊較高那位,叫林玉鴻,是「慶和號鞋店」的女兒,照片後方的「東豐疊蓆廠」是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前執行長謝惟敏小姐家祖父輩年輕時的老店。照片背景為1950年代的花蓮市中華路,中華路段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中華路1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5
Id - 509445
Title - 中華路1
Description - 博愛街與南京街之間的中華路段,因佔地利之便,風華早露,是花蓮市區歷久不衰的商業精華區,五、六○年代廣為人知的店號,如「正大百貨行」、「慶和號鞋店」、「中央藥房」等皆位於此。照片為腳踏車盛行的195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中美戲院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4
Id - 509444
Title - 中美戲院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1965年(民國54年)的中美戲院,約位於今日中華路及中正路口附近的空地。戲院門廊上方可見大型手繪的油畫廣告看板高高懸掛著,當時正在放映的「科西嘉兄弟」及預告片「玉堂春」相當清楚醒目,時至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五○年代花蓮中山路跟節約街交叉口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443
Id - 509443
Title - 五○年代花蓮中山路跟節約街交叉口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五○年代,今中山路跟節約街交叉口之花蓮港教會前當年的樣貌,教會前的「太平眼科醫院」當時正值鼎盛時期,是老一輩花蓮人心中的地標。花蓮港教會創立於1907年3月9日(明治40年),前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市公所工程車(二)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298
Id - 509298
Title - 花蓮市公所工程車(二)
Description - 照片中花蓮市公所的工程車行駛於花蓮美崙,遠方聳立著一座小小的海防碉堡。美崙過去稱為「米崙」,為一荒涼的臺地地形,從日治初期就被日本規劃為都市計畫區,昭和6年(1931)以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動南進政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市公所工程車(一)空間、地域與遷徙
#794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297
Id - 509297
Title - 花蓮市公所工程車(一)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民國51年(1962)花蓮市公所的工程車行駛於花蓮美崙,對照當今的街景,實在不可同日而語。美崙過去稱為「米崙」,為一荒涼的臺地地形,從日治初期就被日本規劃為都市計畫區,昭和6年(1931)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台灣璞石閣高山原住民的吊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795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270
Id - 509270
Title - 台灣璞石閣高山原住民的吊橋
Description - 葉柏強先生指出此繪葉書為大正12年(1923)臺北新高堂所發行的彩色明信片,但使用的圖像可能為明治43年(1910)6月勘查東部的學者中井宗三所攝。從繪葉書上的璞石閣高山蕃與圖中可見一名原住民穿著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5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3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9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2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86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19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20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38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7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