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藝術與人文
「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6035 , 欄位Id的內容是26603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
萬安宮的這三對劉家所繪門神,是少數由劉沛祖孫三代合力施作完成的經典代表作,由阿沛師使用礦物色粉繪製的彩繪作品,因此除了劉氏家族傳承這一要點上,門神彩繪本身的用料與工法,也讓它更顯得彌足珍貴。
萬安宮中的藏品,計有茂成司的剪粘和土水作品、劉沛系統的門神彩繪與水墨雲龍,加之古銅香爐、沛司畫稿所摹的木雕,使用螺鈿技法的洗石子神桌,還有樑柱上的彩繪無算,都是急需保護的重要宗教藝術文物!
在文化與宗教層面,萬安宮主祭祀中壇元帥與關聖帝君,另配祀五穀先師與註生娘娘。在政府勸戒阿片時期,曾經發揮過輔助戒毒的社區作用。其講道堂匾額,不僅是廟中珍貴文物,也是從前在地鸞堂文化的遺跡。
【匠師介紹】
劉沛在謝來發門下期間,除了糊紙工藝、醮壇設計、家具彩繪、玻璃彩繪的學習以外,也學習過塑像、書畫裱褙等技術。更因為私塾的背景,劉沛成為當時少數能通文墨的少年人,劉沛於23歲時正式學成出師,胞弟劉乖也在劉沛21歲的時候,加入劉沛的彩繪團隊。在 34 歲 (1918年)左右完成張廖家廟工程後,前往南投一帶作發展。此後,劉沛的創作與承包作業逐漸進入興盛期。39歲的劉沛,返回台中東勢地區參與當地的下城陳宅彩繪工程。並在隔年回到南投,完成了埔里鎮茄苳腳李宅的工作案。在劉沛41 歲時,經同業陳茂雲引薦,劉沛得以至台中豐原慈濟宮工作。45歲,完成台中名族——霧峰林家的景薰樓建築案。劉沛彩繪團隊逐漸成為台中一帶最為有名氣的工程團隊之一。
劉沛在萬安宮留存的作品,是他於82歲時完成的。當時,他正在為苗栗卓蘭的峨崙廟進行玻璃彩繪的工作,而萬安宮諸多部分的彩繪工程,正是他在這忙碌的西元1966年中撥冗完成。雖然聽起來時程頗為緊迫,但萬安宮內作品的工藝表現,卻一點都不馬虎。從殿前的各式彩繪及眾多以「石莊」為名的落款就能看出,劉沛對於自己的這個工作算是頗為滿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603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C8177E8-C9AE-4BD2-970E-95D5BCFF544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9-30T11:38:4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035
Id
266035
Title
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
Description
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 萬安宮的這三對劉家所繪門神,是少數由劉沛祖孫三代合力施作完成的經典代表作,由阿沛師使用礦物色粉繪製的彩繪作品,因此除了劉氏家族傳承這一要點上,門神彩繪本身的用料與工法,也讓它更顯得彌足珍貴。 萬安宮中的藏品,計有茂成司的剪粘和土水作品、劉沛系統的門神彩繪與水墨雲龍,加之古銅香爐、沛司畫稿所摹的木雕,使用螺鈿技法的洗石子神桌,還有樑柱上的彩繪無算,都是急需保護的重要宗教藝術文物! 在文化與宗教層面,萬安宮主祭祀中壇元帥與關聖帝君,另配祀五穀先師與註生娘娘。在政府勸戒阿片時期,曾經發揮過輔助戒毒的社區作用。其講道堂匾額,不僅是廟中珍貴文物,也是從前在地鸞堂文化的遺跡。 【匠師介紹】 劉沛在謝來發門下期間,除了糊紙工藝、醮壇設計、家具彩繪、玻璃彩繪的學習以外,也學習過塑像、書畫裱褙等技術。更因為私塾的背景,劉沛成為當時少數能通文墨的少年人,劉沛於23歲時正式學成出師,胞弟劉乖也在劉沛21歲的時候,加入劉沛的彩繪團隊。在 34 歲 (1918年)左右完成張廖家廟工程後,前往南投一帶作發展。此後,劉沛的創作與承包作業逐漸進入興盛期。39歲的劉沛,返回台中東勢地區參與當地的下城陳宅彩繪工程。並在隔年回到南投,完成了埔里鎮茄苳腳李宅的工作案。在劉沛41 歲時,經同業陳茂雲引薦,劉沛得以至台中豐原慈濟宮工作。45歲,完成台中名族——霧峰林家的景薰樓建築案。劉沛彩繪團隊逐漸成為台中一帶最為有名氣的工程團隊之一。 劉沛在萬安宮留存的作品,是他於82歲時完成的。當時,他正在為苗栗卓蘭的峨崙廟進行玻璃彩繪的工作,而萬安宮諸多部分的彩繪工程,正是他在這忙碌的西元1966年中撥冗完成。雖然聽起來時程頗為緊迫,但萬安宮內作品的工藝表現,卻一點都不馬虎。從殿前的各式彩繪及眾多以「石莊」為名的落款就能看出,劉沛對於自己的這個工作算是頗為滿意。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9-30T11:38:4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劉沛代表作品萬安宮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互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6
Id:
595696
Title:
互動
Description:
作者黃河的作品〈互動〉,透過雕刻刀將八卦中,陰陽虛實剛柔互補的線條與概念,具體化地呈現在大理石上。〈互動〉以兩道彎曲的長條方形,婉轉相互依靠而成,曲線像似各自運行又像穩定平行,以此隱喻人與人、以及
殼仔弦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30
Id:
267830
Title:
殼仔弦
Description:
殼仔弦,又稱作殼子弦,共鳴箱由椰子殼曬乾製成,台語發音稱為khak-á-hiân,漢字寫作「殼仔絃」,其名稱源自臺灣閩南語發音,意指椰殼胡琴。
殼仔弦為二弦之擦弦樂器,因琴筒所使用的椰子殼質地較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60
Id:
472960
Title: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卷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第3冊,線裝書,直式右翻,明.袁黃(了凡)纂,1903年(清光緒29年,歲次癸卯)上海書局校印。封面左上題籤「新增加
尤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2
Id:
283542
Title:
尤良
Description:
尤良重視對人的生活與心靈的省思,對環境與人為的對立用自然的方式對談。自從選擇石雕作為生命中趨向之路,就愛上了石雕,石雕創作雖然非常艱辛,但充滿了挑戰性,在生命有著實質的意義。創作方向追求自然美與人生觀
無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2
Id:
267572
Title:
無題
Description:
〈無題〉為畫家李牧石(1950-)作品。簽名:「李牧石」,姓名章:「李」(白文)。
此作以〈無題〉為名,性質亦不同於一般傳統畫作,畫家將之通稱為「無名畫」。畫中藍、白相間,如石、如冰又如水紋的幾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風和身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5
Id:
595975
Title:
風和身體
Description:
〈風和身體〉這項作品想透過白色化石表現風的痕跡,「風雖然是看不見的,卻是可以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力量。」作者甘丹喜愛以風作為創作題材,運用石雕表現大氣流動運行時的韻律感,而無形的風,留下有形的刻化痕跡
鯖魚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4391
Id:
284391
Title:
鯖魚祭
Description:
「鯖魚祭」是南方澳特有的祭典活動,然其並不屬於傳統民俗宗教活動之一環,乃是由在地社團「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於2008年所首創。活動原則上一年舉辦一次,每年舉辦的日期並不相同;有時因應廟宇活動,
陳紹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4
Id:
638134
Title:
陳紹年
Description:
陳紹年(1852-1915),南投名間鄉出生,父陳貞元,母周鑾。幼年隨父常居竹山,後再遷居田中央新街(今田中鎮南北街一帶)。秀才出身,曾因清賦有功,獲賞訓導銜。1895年(明治28年)任東螺東堡保
擬諸羅新八景有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328
Id:
211328
Title:
擬諸羅新八景有序
Description:
擬諸羅新八景有序
諸羅八景乃玉山倒影、檨圃風清、北沼荷香、南浦草青、梅坑月霽、蘭井甘泉、牛溪晚渡、西嶼落霞諸勝。邇來滄桑遞變,山谷陵夷,不無昨是今非之感。爰就原嘉義廳轄嘉義、新營、斗六、虎尾、北
時間的照相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5
Id:
595785
Title:
時間的照相術
Description:
〈時間的照相術〉呈現時間似乎是一種強烈,準確且神秘的力量,在層層重複的波浪中是我們所稱的秒數、小時、世紀、千禧年,並以層層重疊的圓弧造型,來傳達時間的抽象概念。在這個作品中,作者想像和觀者一同進入
馬祖新村前庭改建車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39
Id:
594139
Title:
馬祖新村前庭改建車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前庭改建車位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眷舍無論種類級別,室外都會附設有兩到三個庭院空間,供眷舍住戶使用,除了能用
楊光福君國防獻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000
Id:
601000
Title:
楊光福君國防獻金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4日以楊光福君國防獻金為標題進行的報導。內容提及,住在花蓮港稻住250號番地的楊光福君向市役所提出15元的獻金。由於局勢吃緊,民眾提出獻金被報導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1
Id:
601191
Title:
明治國民學校始政奉祝音樂會十四日同校講堂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市內明治國民學校(今花蓮縣花蓮市明禮國民小學)為慶賀17日的始政紀念日,將於14日在校內舉辦奉祝音樂會,上午為兒童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793
Id:
288793
Title:
蓬萊輾字坊:李潼人間情懷和文學天地
Description:
《蓬萊輾字坊:李潼人間情懷和文學天地》是一本很特別的文集,整本書都在懷念一個宜蘭作家,就是李潼。李潼早年以民歌創作知名,後來跨足小說、散文、新詩等,但最受矚目的是兒少文學,更重要的是他對宜蘭文學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31
Id:
56003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屋頂修繕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屋頂修繕照,係馬祖新村社區建立早期居民從事屋頂修繕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81號住戶孫金榮先生所提供,孫金榮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馬祖新村社區建立早期,由於住宅上方的
王秀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3
Id:
283543
Title:
王秀杞
Description:
王秀杞一九七三年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他參與過各類美展,作品獲獎並被典藏;舉辦多次個展,也常被邀請擔任雕塑競賽評審委員。 王秀杞成長於農村,擁有堅忍執著、不辭勞苦的農村子弟特質,因此,他雕刻石材的創作
MOC_Id:
Culture_Event602907
Id:
602907
Title:
漫行沙丘-2019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
Description:
「漫行沙丘-2019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主要為行銷宜蘭縣壯圍鄉,並推廣宜蘭海岸深度旅遊路線。2019年適逢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滿35周年,配合當年度交通部觀光局推行主題「小鎮漫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05
Id:
515905
Title:
昭和八年二月專賣局於花蓮港支局臺北支部從業員視察團一行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33年(昭和8年)所拍攝,位於花蓮港支局的視察團一行。其最早設立於1922年(大正11年),而後在太平洋戰爭中遭到盟軍的空襲,被炸毀後,直到戰後的1946年(民國35年)才重新復工,且
馬祖新村孩童寫作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58
Id:
594358
Title:
馬祖新村孩童寫作業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孩童寫作業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先生所提供,黃克銘先生為黃家第二代長子。
照片中的小朋友為50號黃家的眷村第二代。眷村家庭中,父親往往忙於軍務無暇顧及家庭,母親也忙
阿嬤的灶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50
Id:
514250
Title:
阿嬤的灶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
花蓮高女舉行盛大卒業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8
Id:
600978
Title:
花蓮高女舉行盛大卒業式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8日的報導。花蓮高女為現在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的前身,該校創立於1927年(昭和2年),日治時期全名為花蓮港廳立高等女子學校,學生是以日本人為主要,臺
貓遘窮,犬來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2
Id:
296352
Title:
貓遘窮,犬來富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貓遘
崁津通訊第60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3
Id:
272103
Title:
崁津通訊第60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 本期為第60期,本期為60期紀念特刊,主題文章內容文市府將為大溪國小興建多功能運動中心,並滿足附近社區需求。其餘內容有校園活動紀錄,校舍整修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91
Id:
18079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微著金工金屬打磨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微著金工金屬打磨過程影片。
金屬材質於茶藝中的表現,也是三項材料中材質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88
Id:
293288
Title:
西嶼鄉池東村黃格(1881-1952)與長青奉茶棚(一)
Description:
西嶼鄉池東村黃格(1881-1952)與長青奉茶棚西嶼鄉池東村長青奉茶棚又稱吃茶棚仔,位於池東村下寮尾,日治時代為奉茶亭。乃當時池東鄉紳黃格所創建,以供過往行人飲水歇腳。黃格澎湖廳西嶼庄小池角第364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482
Id:
603482
Title:
花中取得優勝旗:1:0 決賽擊破強豪嘉農軍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9月24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全島中等學校選拔野球大會第三日的優勝戰,由嘉義農林對花蓮港中學的比賽於下午1點35分在花岡山盛大舉行。嘉農在本大會第一戰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8
Id:
301238
Title:
呷餅人福氣:文學家的臺中糕餅之旅
Description:
方梓,本名林麗貞,生於台灣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文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副主編、 總統府專門委員,也在大學任教,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兼任講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51
Id:
59425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練習太極拳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練習太極拳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經擔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社區的社區活動相當多元,有插花教室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7
Id:
559967
Title:
馬祖新村-劉家庭園一隅的書畫房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的夫婿劉先生在自家書房的影像,背後牆上張貼的書法字則是劉先生平日書寫的墨寶。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9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