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二林仁和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二林仁和宮

二林仁和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二林仁和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9/7dadff8e09e16fd9e411e9a5124074dfb952cb70.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  二林仁和宮創建於乾隆年間,廟宇位於二林街的中心,前方面臨雙港、清溪的匯流,廟後為新庄的丘陵地,形成一個「背山面河」的風水寶地。相傳康熙年間,先民來臺時,經不住海上浪濤洶湧,於是自湄洲祖廟恭請媽祖金身護船來臺,於二林地區上岸,並興建媽祖廟,供奉媽祖聖像。   清嘉慶12年(1807)廟貌剝落,地方耆老士紳倡議擴建,因嘉慶14年(1809)蔡牽事件而停工。嘉慶20年(1815)由總理太學生洪培源、職員洪君霞負責重修事宜,完成仁和宮的修建。   大正13年(1924)由於廟貌傾顏,由庄長林炳爐、董事洪宗珍等地方士紳再度發起重修,此次距離嘉慶年間的重修,已逾百餘年。此次重修,除了結合二林地區四庄信士捐款外,並得到林本源會社及鹿港大和行辜顯榮的捐款參與。   此次的重修,因廟宇面臨街衢,廟地低窪,遂將廟宇後退數尺,正殿增建耳門,擴增天井的空間,廟外左右兩旁各留四尺做為通道,並將廟宇屋簷增高,大正14年(1925)6月完工,奠定今日廟貌。   民國47年(1958)廟宇進行彩繪的修繕,聘請鹿港郭新林匠師施做彩繪,民國50年(1961)8月重修完成。民國74年(1985)11月27日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9年(2000)仁和宮由政府主持修復,至民國91年(2002)8月完成,民國92年(2003)舉行祈福安座儀式。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西平里中正路58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367980741198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899134189985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2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29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18

name

二林仁和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二林仁和宮創建於乾隆年間,廟宇位於二林街的中心,前方面臨雙港、清溪的匯流,廟後為新庄的丘陵地,形成一個「背山面河」的風水寶地。相傳康熙年間,先民來臺時,經不住海上浪濤洶湧,於是自湄洲祖廟恭請媽祖金身護船來臺,於二林地區上岸,並興建媽祖廟,供奉媽祖聖像。   清嘉慶12年(1807)廟貌剝落,地方耆老士紳倡議擴建,因嘉慶14年(1809)蔡牽事件而停工。嘉慶20年(1815)由總理太學生洪培源、職員洪君霞負責重修事宜,完成仁和宮的修建。   大正13年(1924)由於廟貌傾顏,由庄長林炳爐、董事洪宗珍等地方士紳再度發起重修,此次距離嘉慶年間的重修,已逾百餘年。此次重修,除了結合二林地區四庄信士捐款外,並得到林本源會社及鹿港大和行辜顯榮的捐款參與。   此次的重修,因廟宇面臨街衢,廟地低窪,遂將廟宇後退數尺,正殿增建耳門,擴增天井的空間,廟外左右兩旁各留四尺做為通道,並將廟宇屋簷增高,大正14年(1925)6月完工,奠定今日廟貌。   民國47年(1958)廟宇進行彩繪的修繕,聘請鹿港郭新林匠師施做彩繪,民國50年(1961)8月重修完成。民國74年(1985)11月27日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9年(2000)仁和宮由政府主持修復,至民國91年(2002)8月完成,民國92年(2003)舉行祈福安座儀式。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西平里中正路58號

longitude

120.367980741198

latitude

23.8991341899858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彰化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彰化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29

version

1.0

hitRate

518

「二林仁和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204000001/b72d1c
intro: 場本部及第一、二馬廄為日治時期臺中州產馬牧場創設建築群,約興建於昭和13(1938)年,各棟建築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呈現和洋折衷風格,具有建築史與馬場建築發展重要意義。 場本部於日治時期全名為「臺中
type: 1.1

name: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112000001/1bb086
intro: 淡水市街地聚落隨著早期港埠的開發逐漸發展,並沿著河岸以福佑宮為中心延伸出具有商業機能的街道,以今日中正路、重建街及清水街為主軸形成街屋型態之建築群。今日重建街14、16號在日治時期最早地籍登記為明治三
type: 1.1

name: 永靖忠實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07000001/5214eb
intro: 根據《邱忠實第家藏族譜》及《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顯示,邱姓為乾隆年間渡臺,始祖為邱華循公,初居彰化縣深坑子塗庫,後移居至今田尾一帶,再移居永靖鄉苦苓腳拓墾。邱華循之孫邱萃英,為臺灣府學廩膳生,並勸降戴
type: 1.1

name: 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608000001/0cedf9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108000001/974261
intro:   日治時期即建立警察制度,大正八年(西元1919)梧棲設立隸屬於沙轆支廳第一監視區的「梧棲官吏派出所」,並在現今梧棲路142號(梧棲朝元宮旁)興建辦公廳舍及宿舍群。   戰後官吏派出所改為臺中縣
type: 1.1

name: 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108000001/8248d3
intro: 日治時期即建立警察制度,明治32年(1899),即設立「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初租用民宅,同年11月才另建廳舍,設立於人潮眾多的朝元宮及消費市場旁。 現況建築本體為昭和6年(1931)新建,為派出所
type: 1.1

name: 淡水海關碼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627000002/b5ebb8
intro: 同治元年(1862年),淡水開設海關,正式收稅,並建設關署區、長官官邸、碼頭區,其中碼頭區主要集中於滬尾街河岸。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治時期陸續於碼頭區進行多項建設工程,包含碼頭填土工程,並沿河
type: 1.1

name: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913000001/cb579f
intro: 大安溪鐵橋位處臺中與苗栗交界,大安溪鐵橋是一座百年鐵道橋,日治時期以運送南北物產為主,於民國87年(1998)隨著舊山線停駛後便不再有火車行駛,歷經多年仍屹立不搖。曾於民國99年(2010)重新整理後
type: 1.1

name: 明董颺先墓及周邊摩崖石刻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131000001/318470
intro: 董颺先,字睿侯,號沙築,又號沙河子,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沙堤村人。明崇禎10年(1637)進士,當年即出任化州、泰州知州。崇禎15年(1642)奉派直隸通州知州,後官至廣東雷廉道。崇禎17年(1644),
type: 1.1

name: 龜崙嶺鐵道橋遺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222000001/50e970
intro: 這兩座橋樑的基座,原為清末劉銘傳興建大稻埕至新竹間的鐵道橋樑基座。該鐵道起點為今日台北市塔城街及鄭州路一帶,往南途經台北橋、三重重新路、新莊中正路、龜山鄉萬壽路至桃園車站與今日縱貫鐵道路線相連接再抵新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1119000002/61ba49
intro: 臺南一中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該校是於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創立,並以竹園小學校之一部份建築當做臨時校舍,第一任校長為高橋隆氏。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竹園小學校遷移,原有校舍全部移交給第二
type: 1.1

name: 王得祿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6/b78e73
intro: 王得祿墓位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與六腳鄉雙涵村交界處,行政區屬於嘉義縣六腳鄉,墓園面積共1.92公頃,所有權屬王得祿後代王順記等人所有。王得祿將軍,字百遒,號玉峰,別號慎齋。先世原世居於江西南城,康熙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01000003/2a2bcd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type: 1.1

name: 許聰敏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318000002/be1b32
intro: 許聰敏為花蓮地區近代聞人,經歷日治及戰後兩個時期,為當時實業界及佛教界關鍵人物,影響本地商業及佛教發展甚大,具高度歷史價值。該建物位於街角,兩棟建築沿街立面,立面語彙豐富又簡潔,室內柱頭具藻飾,為近代
type: 1.1

name: 雲旭樓(原雲林國中校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830000001/644f17
intro: 民國57年(西元1968年),「九年義務教育」正式施行之首年 。雲林國中為當時雲林縣新設7處國民中學之一,並設置於縣治首善區:斗六,其歷史象徵意義極具指標性。 民國77年因應雲林縣爭取設立「雲林技術
type: 1.1

name: 媽宮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6/5783ce
intro: 馬公地區舊稱媽宮,為澎湖極早發展的聚落,亦是澎湖軍事佈防的重心,於清領時期開始蓬勃發展,聚落與商業貿易相當繁盛,形成一市七街;清法戰爭後鑒於媽宮形勢散漫無城可守,因此光緒13年(1887)興築媽宮城作
type: 1.1

name: 監察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2/6a9630
intro: 監察院建築為日治時期臺北州廳,當時殖民政府將臺灣行政區域劃分為五州三廳,臺北州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臺北市、臺北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其地早在清領末期臺北府築城時為城牆外之空地,與城牆內的考棚僅一牆之隔。臺
type: 1.1

name: 麻豆總爺糖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1119000004/58c628
intro: 台糖麻豆糖廠落成為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由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裁併民間糖廠而成,曾是麻豆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目前運糖的老火車頭、和洋混合的建築群、百年老樟樹所形成的綠色隧道等都保留完整。場區綠草
type: 1.1

name: 宜蘭磚窯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227000001/18acdb
intro: 宜蘭河中上游北岸土地多黏土層,為製作紅磚的主要材料,至晚在1910年代後期該地區已有多所近現代煉瓦工場(磚窯廠)的設置,以日治時期被廣泛使用之目仔窯(登窯)燒製紅磚。根據1919(日大正8)年2月25
type: 1.1

name: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607000001/41ad7d
intro: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中山路659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辦公廳舍。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
type: 1.1

name: 員山周振東武舉人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612000002/613bae
intro: 一、員山周氏奉黃軍祿為開基祖,於明洪武初年入贅周氏,隨周為姓而定居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下寨社霞山。嗣後分衍繁昌,至十二世祖周存仁,員山周氏各房由此世開始奉祀,可視為員山周氏之唐山祖。 二、十五世周仕魁自大
type: 1.1

name: 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830000002/658bdd
intro: 依據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之記錄,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設立時間約始於大正六年(1917),完工於大正八年(1919)。以當時在八年內陸續完成三個大規模無線電信所之情形看來,其地理分佈應為整體之規劃。意
type: 1.1

name: 原臺灣軍司令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115000001/de28f3
intro: 大正八年(1919)依臺灣軍司令部條例設置之機構,興建於大正九年(1920),日治時期位於本市三線道書院町(今屬中正區建國里)。建地有七千兩百餘坪,包括軍事幕僚、武器、經理、軍醫、獸醫、法務等各部門。
type: 1.1

name: 淡水紅毛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2/34a49d
intro: 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入據淡水,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做為台北盆地貿易、傳教的據點。西元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西班牙人撤走時將城破壞。西元1644年,荷人重新建造一座更為
type: 1.1

name: 青嶼前甲張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226000002/64effb
intro: 張氏入閩於宋仁宗二十年(1953),由張盈公始居於福州洪塘鄉,歷經數代繁衍,至均正公遂定居青嶼,為目前青嶼大宗宗祠始祖(第一世)。後歷經多代繁衍至清末,由第四世復保字益端之後人,念先祖之創業維艱,人丁
type: 1.1

name: 邱先甲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713000001/c1d603
intro: 邱先甲,清咸豐七年(1857)五月生,日治大正六年(1917)卒,為臺灣民主國副總統兼義勇統領丘逢甲之長兄。在清領時期以「邱成記」為墾號,開發臺中附近竹仔坑、廍子坑一帶土地。1895年5月率民主國義勇
type: 1.1

name: 新莊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6/3216c3
intro: 新莊文昌帝君本供奉在慈祐宮做為配祀之神,嘉慶十八年(1813年)因慈祐宮年久傾頹,由時任知縣的曹汝霖發起興修,翌年完工後因尚有餘款,便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廟,始將文昌帝君獨立奉祀。光緒元年(1875年
type: 1.1

name: 大地吳守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4/064e9b
intro: 吳守椪古厝為吳氏先祖吳守椪所興建,迄今已120餘年歷史。 吳守椪於19世紀中葉下南洋,於新加坡從事枋廊行業,致富返鄉後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興建自宅,計費7000多白銀,營造過程所需之木料、紅料
type: 1.1

name: 新竹火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3000001/357dfc
intro: 基隆新竹間的鐵路,在1887(光緒13)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時即開始鋪設,1893(光緒19)年11月基隆至新竹全段通車,總長106.7公里,臺北新竹間則有78.1公里。之後,繼任巡撫的邵友濂,採
type: 1.1

name: 魚藤坪斷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1125000001/99a38c
intro: 「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位於三義鄉龍騰村,為臺鐵舊山線鐵路最早的鐵路橋樑之一,興建於明治40年(1907年)1月30日。「魚藤坪」是三義鄉龍騰村舊名,相傳先民開墾當地時,在山區廣植魚藤,因而得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1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9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