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204000001/b72d1cbcbfc5122f905815222987b8d6d16ececb.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場本部及第一、二馬廄為日治時期臺中州產馬牧場創設建築群,約興建於昭和13(1938)年,各棟建築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呈現和洋折衷風格,具有建築史與馬場建築發展重要意義。 場本部於日治時期全名為「臺中州產馬牧場事務所」,二次戰後軍方時期稱為場本部,持續沿用至今。其位於入口大道中軸上之主體建築,馬場管理中心場域設置圓形花圃迴車道、龍柏與樟樹群等珍貴植栽環繞,綠意盎然具視覺焦點與迎賓功能。 第一、二馬廄基地是后里馬場養馬事業發源地,見證日治時期臺中州產馬計畫歷史價值。兩棟馬廄配置、十字形動線平面及立面開口,說明日人引進溫帶馬匹後形成適合亞熱帶風土之馬廄物理環境設計與飼育空間特色。後經軍方改良於立面與一樓加入磚構造,增設戶外繫馬柱、馬槽。兩棟馬廄由看管人員從事馬匹室內照料,其附屬設施、戶外運動場與遮蔭喬木群,形成一整體活動場域與馬匹一日作息空間。另,后里馬場內兩座紀念碑屬殉難紀念碑,其一立碑紀念日治時期佐佐木教練殉職,另一紀念民國48(1959)年殉職士官鄒光榮。 日治時期的建築群場本部、馬廄形成一致性之建築語彙,場本部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展現當時營建技術之彈性與靈活度。 后里馬場園區內的馬廄、場本部、紀念碑,前經市府於105年2月4日公告為市定古蹟「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成為本市重要文化資產。續於107年4月完成「臺中市后里馬場文化資產(含維護工程)委託調查研究暨規劃設計監造技術服務(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之實際調查,再於107年10月26日修正原公告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範圍。 本建築群之設計為臺中州土木課營繕係負責,鈴木金吉為監督,副手吉田幸吉,並由齋藤辰次郎、蔡心木施作工程,各棟建築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具和洋折衷風格,亦考量通風、採光功能及耐震力等,具建築史與馬場建築發展重要意義。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臺中市后里區牛稠坑段179-1、179-...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73553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298544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6-02-04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60204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6-02-04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60204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28

name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intro

場本部及第一、二馬廄為日治時期臺中州產馬牧場創設建築群,約興建於昭和13(1938)年,各棟建築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呈現和洋折衷風格,具有建築史與馬場建築發展重要意義。 場本部於日治時期全名為「臺中州產馬牧場事務所」,二次戰後軍方時期稱為場本部,持續沿用至今。其位於入口大道中軸上之主體建築,馬場管理中心場域設置圓形花圃迴車道、龍柏與樟樹群等珍貴植栽環繞,綠意盎然具視覺焦點與迎賓功能。 第一、二馬廄基地是后里馬場養馬事業發源地,見證日治時期臺中州產馬計畫歷史價值。兩棟馬廄配置、十字形動線平面及立面開口,說明日人引進溫帶馬匹後形成適合亞熱帶風土之馬廄物理環境設計與飼育空間特色。後經軍方改良於立面與一樓加入磚構造,增設戶外繫馬柱、馬槽。兩棟馬廄由看管人員從事馬匹室內照料,其附屬設施、戶外運動場與遮蔭喬木群,形成一整體活動場域與馬匹一日作息空間。另,后里馬場內兩座紀念碑屬殉難紀念碑,其一立碑紀念日治時期佐佐木教練殉職,另一紀念民國48(1959)年殉職士官鄒光榮。 日治時期的建築群場本部、馬廄形成一致性之建築語彙,場本部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展現當時營建技術之彈性與靈活度。 后里馬場園區內的馬廄、場本部、紀念碑,前經市府於105年2月4日公告為市定古蹟「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成為本市重要文化資產。續於107年4月完成「臺中市后里馬場文化資產(含維護工程)委託調查研究暨規劃設計監造技術服務(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之實際調查,再於107年10月26日修正原公告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範圍。 本建築群之設計為臺中州土木課營繕係負責,鈴木金吉為監督,副手吉田幸吉,並由齋藤辰次郎、蔡心木施作工程,各棟建築結合西式與日式構造,具和洋折衷風格,亦考量通風、採光功能及耐震力等,具建築史與馬場建築發展重要意義。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臺中市后里區牛稠坑段179-1、179-...

longitude

120.735537

latitude

24.298544

registerDateValue

2016-02-04

headCityName

臺中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6-02-04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中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60204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328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9000001/feaac8
intro: 本建築創建於1919(大正8)年,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1929(昭和4)年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遷至此地,1942(昭和17)年再改稱為「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戰後由花蓮縣政府接管,1960年裁撤後成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羅銅壁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01000001/c4f237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type: 1.1

name: 康朗段防空碉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07000003/d3bdba
intro: 二次大戰末期(西元1943年),在臺日軍為迎擊美軍機空襲及防禦美軍登陸,於新竹機場西北端設置防空碉堡,同時責守衛機場安全。
type: 1.1

name: 開基武廟原正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9/271540
intro: 開基武廟創建於鄭氏時期,位於當時承天府西定坊關帝港口附近。所謂「港口」即「關帝港」之指稱,顧名思義,及取其臨接關帝廟口之意。又因其規模體制比祀典武廟小,俗稱「小關帝廟」。因為信奉關帝爺的民眾很踴躍,每
type: 1.1

name: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3/df5abc
intro: 市定古蹟「龍安坡黃宅濂讓居」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七十六巷四號,龍安坡為清代台北盆地東邊近山地區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移民所開墾之地,黃氏先人於清乾隆年間來台(西元一七四0年),初先墾居淡水蕃薯寮,後再遷居
type: 1.1

name: 大山背樂善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5/b09740
intro: 樂善堂創建於1889年(光緒15),由大山背居民藍正然,見此地風景秀麗,獨資建一簡陋之小廟,稱為石峽廟。1895年(明治28年)日軍進佔臺灣,鍾石妹等起兵抗日,本廟遭日軍焚毀。之後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修
type: 1.1

name: 義竹翁清江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226000001/f5098d
intro: 翁清江宅的建築方式為二進雙護龍,但有別於傳統的合院建築,第一進為二層的洋樓,採平英式砌法。入口位於立面正中央,前設四柱式的門廊,作磨石子地坪。藉由洗石子的變體複合柱(後期柱體更改為水泥粉光),凸顯入口
type: 1.1

name: 王得祿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6/b78e73
intro: 王得祿墓位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與六腳鄉雙涵村交界處,行政區屬於嘉義縣六腳鄉,墓園面積共1.92公頃,所有權屬王得祿後代王順記等人所有。王得祿將軍,字百遒,號玉峰,別號慎齋。先世原世居於江西南城,康熙
type: 1.1

name: 金廣福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3/4c098b
intro: 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位於北埔鄉中正路六號,約創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它是清領時期墾拓大隘地區的一個據點,也是金廣福墾號的辦公室。金廣福墾號是由官方主導補助,再由閩客籍人士合資而成的一個開發公司,
type: 1.1

name: 青岐蘭亭別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3/bf3a7d
intro: 何寶於金門烈嶼青岐村出生,年輕時至新加坡經商,民國二十二年(C.E.1933)返鄉興建此宅,至民國二十五年興建完成,地區別稱為「蘭亭別墅」,乃取自於東晉王羲之與當時名士太原孫綽、孫統、陳郡謝安(時未仕
type: 1.1

name: 臺中車站機關車庫遺構
intro: 臺中車站創設於日治明治38年(1905),大正6年(1917)第二代之臺中車站竣工(今國定古蹟),戰後(1945~)仍持續運作,直到民國105年(2016)第三代臺中車站啟用。 明治41年(1908
type: 1.2
address: 臺中火車站大智路天橋基柱旁

name: 南海學園科學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626000001/7650ef
intro: 民國38年,學界人士因鑑於科學救國的重要性,乃有在台北市籌建一所科學館的計畫。民國43年,張其昀先生任教育部長,始積極推動此計畫,並成立「國立臺灣科學館籌備委員會」,館址原預定於台北市新公園內,後改設
type: 1.1

name: 西螺廖家祠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1025000001/4c0bf8
intro: 廖家祠堂的起造者廖日賢,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官陂二都廖元子派下,為廖天與派下理明公世系,開臺祖為第十三世廖成功,雍正年間渡臺至西螺埔姜崙地區發展,迄至第十四世廖日賢於明治39年(1906年)移至
type: 1.1

name: 大安十二甲東門住宅利用信用購買組合房舍
intro: /
type: 1.2
address: 永康街31巷11號;永康街31巷11-1號

name: 大甲梁宅瑞蓮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901000001/c4027a
intro: 梁宅之先祖梁比美為福建省泉州府南安詩山人士,同治年間渡海來台創業發展,從挑擔兜售什細,到最後開設「泉益記」店號,可見早期移民來台奮鬥的縮影。之後與大甲街殷戶黃嚴之女結親,育有五子(一子早夭),而「瑞蓮
type: 1.1

name: 鹿港丁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4/703208
intro:   丁家大宅是丁協源於光緒19年(1893)因家族成員增多,舊宅不敷使用而向原屋主王後錦、王後隨所購買,當時(1886)丁醴澄進士已過世,但其直系後裔,即丁協源六房,則依分配遷入新購店屋中。   「
type: 1.1

name: 彰化懷忠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7/5c06aa
intro:   「彰化懷忠祠」,興建於清治雍正10年(1732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彰化懷忠祠的修建,與清治雍正9年12月(1731年)所爆發的「大甲西社之役」相關,
type: 1.1

name: 滬尾湖南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29000006/226144
intro: 淡水開發極早,西、荷時期皆曾駐兵於此,入清之後,淡水即為北部最重要的港埠,特別是乾隆、嘉慶以來,取代八里成為臺北盆地的咽喉,清廷於此置有重兵,以為海防及治安之用。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牡丹堂事件
type: 1.1

name: 齊東街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1000001/8bef17
intro: 約為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南端為總督府重要職務官舍,其出現年代在一九三五年間,附近區域住有包括第二高女學校、醫學
type: 1.1

name: 廣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07/c339c7
intro: 米街(今新美街)廣安宮創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創建者及所耗經費不明,其址原位於鄭氏時期寧靖王府鼓樓與開基武廟之鐘樓相呼應,石柱上乾隆11年(西元1746年)5月重建,匾額上咸豐10年(西元
type: 1.1

name: 頭城鎮老紅長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1009000002/e83513
intro: 本建物應修建於大正10年(1921),完工於大正13年(1924),原為住商合一的街屋。 本建物與右側121號、左側125號,本係同時興建的一式3間連棟街屋。源由為來台第20世陳春榮(老紅)從事米糧
type: 1.1

name: 大稻埕辜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014000001/e62247
intro: 大稻埕沿淡水河碼頭一帶從清末光緒年間開始即出現不少洋樓,有的是洋行或領事館,也有富商的豪邸。現存的辜宅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歸綏街三0三巷九號,是由辜顯榮創建於一九二0年前後,同時期他在鹿港老家也建造一座華
type: 1.1

name: 石頭營聖蹟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226000005/2fff25
intro: 座落位置處於浸水營古道之起點,據考證推測清朝時期因此地駐有軍隊,壘石圍牆環繞軍營因而有石頭營之名,此營較可能始自清同治13年(1874)之屯兵。而現今聖蹟亭所在之玉泉村原屬於大源村,於民國47年才分出
type: 1.1

name: 利澤簡永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21000001/b36a05
intro: 1826(清道光6)年始建,材料及工匠皆來自唐山。 1853(清咸豐3)年改建,為瓦葺磚造建築。 1928(日昭和3)年,距本廟初建已有百年,地方先賢組成重建委員會,精選南澳上等梢楠、樟木,禮聘蘭
type: 1.1

name: 開蘭進士楊士芳旗杆座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1009000001/1226ae
intro: 楊士芳於公元1868年(清同治7年)中式進士,乃於1874年(清同治13年)楊進士重修擺厘庄舊宅,同時豎立一對旗杆座於正廳前之稻埕上。 1.科舉制度在中國有1千多年的歷史,曾是漢人社會極為重要的文化
type: 1.1

name: 六堆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3/bad831
intro: 內埔地處六堆中樞,為南路臺灣往來必經之地,人口聚集而形成內埔莊街,地方民眾有感於六堆地區沒有媽祖廟,六堆總理鍾麟江乃發起倡建媽祖廟,六堆六十餘客莊民眾共襄盛舉,募得銀四千四百壹十一元,清嘉慶8年(18
type: 1.1

name: 古龍頭水尾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6/df6db7
intro: 古龍頭水尾塔,位於雙鯉古地關帝廟右側,乃進入南山、北山聚落的地標,據《金門縣志》所載,水尾塔肇建於清乾隆年間(1735-1796)。 民國42年(1953)以前,雙鯉湖尚未築堤為湖,此處曾為一港灣,水
type: 1.1

name: 原台南中學校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11/e932da
intro: 臺灣日治時期之中等學校基本上有供日本人就讀及臺灣人就讀兩種體系,在臺南市中,最早成立的乃是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年}的台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最初以兩廣會館當作臨時校舍。日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三月,臺灣官
type: 1.1

name: 開元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5/2359a1
intro: 明永曆34年(西元1680年)三月鄭經因為海戰失利而退守臺灣,復明之志逐漸消失,隨著故老親信陳永華、楊英、柯平的相繼去世,不覺心灰意冷,終至不臨政事。開元寺原為鄭成功嗣子鄭經同年選擇邑治北方的洲仔尾,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戴運軌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112000002/6e10a0
intro: (1)經調查研究後,發現潮州街7號及9號之規模及平面形式在台灣日式宿舍為孤例;為本市難得之巨大日式宿舍,屬台灣少見具「入母屋頂」極高等之官舍,室內格局保留完整,具古蹟價值潛力。 (2)保存原有構件多,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0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