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618000001/65845920495eb8d487a8c2657db8a7708047fb90.pn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於赤崁樓設立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依日軍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重建較大規模之院舍於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之北側,規模非常完整。日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更名為臺南陸軍病院。二戰後,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國民政府軍接收此處並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軍醫院,9月中旬開始收療病患。隔年,更名為臺灣省陸軍司令部軍醫院,並於民國39年(西元1950年)4月改制為「陸軍總司令部軍醫院」,10月再改編成為「陸軍軍官學校軍醫院」。民國41年(西元1952年)3月改制為「陸軍獨立醫院」,5月再更名為「陸軍醫院」,直屬於陸軍總部。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陸軍醫院」升等成為「聯勤第四總醫院」,直屬聯勤總司令部。民國44年(西元1955年)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軍醫屬,醫院名稱成為「陸軍第四總醫院」。民國49年(西元1960年),陸軍總部為統一各醫院番號,遂將醫院名稱更名為「陸軍第804總醫院」,俗稱804醫院。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醫院現址撥交給國立成功大學,並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完成國立成功大學力行校區西側用地(原804軍醫院)校園規劃。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小東路成功大學力行校區內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21566625245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00234751595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3-06-18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30618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3-06-18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30618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814

name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representImage

intro

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於赤崁樓設立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依日軍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重建較大規模之院舍於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之北側,規模非常完整。日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更名為臺南陸軍病院。二戰後,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國民政府軍接收此處並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軍醫院,9月中旬開始收療病患。隔年,更名為臺灣省陸軍司令部軍醫院,並於民國39年(西元1950年)4月改制為「陸軍總司令部軍醫院」,10月再改編成為「陸軍軍官學校軍醫院」。民國41年(西元1952年)3月改制為「陸軍獨立醫院」,5月再更名為「陸軍醫院」,直屬於陸軍總部。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陸軍醫院」升等成為「聯勤第四總醫院」,直屬聯勤總司令部。民國44年(西元1955年)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軍醫屬,醫院名稱成為「陸軍第四總醫院」。民國49年(西元1960年),陸軍總部為統一各醫院番號,遂將醫院名稱更名為「陸軍第804總醫院」,俗稱804醫院。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醫院現址撥交給國立成功大學,並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完成國立成功大學力行校區西側用地(原804軍醫院)校園規劃。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小東路成功大學力行校區內

longitude

120.215666252454

latitude

23.002347515951

registerDateValue

2003-06-18

headCityName

臺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3-06-18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30618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814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新屋范姜老屋(新屋區中正路110巷6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817000003/829629
intro: 清乾隆元年(1736年)范姜殿高來臺拓墾,大房殿榮分甲頭厝一帶、二房殿高分上庄子一帶、三房殿發分東勢一帶、四房殿章分北勢一帶、五房殿爵分後湖塘一帶。當時在新屋一帶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稱「起新屋」,
type: 1.1

name: 吳鳳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0/f5c364
intro: 吳鳳,字元輝,祖籍福建漳州平和縣新安里山布社烏石人,生於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祖父名連;父名珠,號朝聯,字純樸;母親名蔡良惠。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吳鳳祖父吳連經常往來閩臺間做「走水」
type: 1.1

name: 和美李安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16000005/f0ce7c
intro: 和美李安人墓,興建於清乾隆24年(西元1759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和美鎮大雅段一帶。    和美李安人墓的墓主為清代臺灣中部地區開拓先驅楊志申之母李肅惠,在18世紀初,其子楊志申便自臺南北上彰化,在彰
type: 1.1

name: 鐵道部部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2000002/6bd75c
intro: 塔城街、忠孝西路、西寧北路、鄭州路圍合區域,在清末以前原為私有耕田及民宅,至1885(光緒11)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擇此建造臺北機器局。日人治臺初延續原有軍事用途,成為砲兵修理工廠,之後轉為鐵道部及鐵
type: 1.1

name: 登瀛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2/c144e5
intro: 「登瀛書院」位於草屯鎮新庄里史館路文昌巷30號。建於清道光27年(1847),民國74年(1985)11月27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清代初期草屯為北投社之地,舊稱北投堡。其時漢人向
type: 1.1

name: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923000001/b25474
intro: 此古蹟為目前臺北市僅有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口之圓環位置,極具歷史價值,在1920年代,小販開始聚集於此,商業興盛。到了1943年,美軍轟炸臺灣,圓環攤販的商業行為也開始被政
type: 1.1

name: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630000001/18f2a1
intro: 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type: 1.1

name: 吉安慶修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401000001/e64074
intro: 花蓮僻處東部臺灣,開闢最遲,設治於光緒元年(1875),不旋踵,甲午戰敗,臺灣遂淪陷於日本。日人治理花蓮,初設奇萊辨務署,隸屬臺東,後改辨務署為出張所。明治32年(1899)12月,日人賀田金三郎設賀
type: 1.1

name: 五結鄉利生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406000002/331e7c
intro: 林姓祖先在西元1853年從中國漳州來,是從利澤簡這裡上岸,祖父曾務農,後來去唸總督府醫術專門學校,大正三年畢業後,回到利澤簡派出所後面開業,大正13、14年蓋了診所(即利生醫院旁較矮的一間),利生醫院
type: 1.1

name: 臺大法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29000001/f05bdb
intro: 「臺大法學院」係日治時期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是臺灣早期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46年為法商學院後再併入臺大,而為臺大法學院,培育人才甚多,對臺灣近代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type: 1.1

name: 竹北蓮華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2/82bb9f
intro: 遠溯1877年(光緒3年)竹塹如縣李慎彝途經蓮華寺現址停輿瞻望竹塹城,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林希賢等十二位鄉紳遂於1878年(光緒4年)發起創建蓮華寺(俗稱觀音廟)崇祀觀世音菩
type: 1.1

name: 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丁種官舍(中油宏南舊丁種雙併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729000001/24d378
intro: .歷史沿革 中油宏南舊丁種雙併宿舍為1940年代日治時期末期宿舍之丁種宿舍,雖經歷70年來日治、國民政府時代替換,仍留存日治時期之原樣(丁種宿舍原型)。註:詳細歷史沿革待後續調查研究。
type: 1.1

name: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1000003/5b1147
intro: 為清秀才林維朝次子林開泰所建的診所及宅第,林開泰是位詩人醫生,閒暇喜吟詩自娛,遇有患者無錢就醫,常免費為之醫治,甚得鄉人敬重,且其子林金生為嘉義縣第一屆民選縣長,亦於此宅第生長。
type: 1.1

name: 臺北第一高女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4/a308bd
intro: 北一女中原為日據時期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初創於1904年,為臺灣最早的高女之一。光復後改制為臺北一女中,教育英才無數,成為臺灣最出名的女子中學。它的校址原為清代城內的文廟,初建時期的校舍均為木造,
type: 1.1

name: 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26000001/192bce
intr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興建於1937年,原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1884年成立)所在,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為日本知名大型船商公司,1896年由臺灣總督府補助,受命行駛基隆神戶線、基隆那霸線與高雄橫濱線等航
type: 1.1

name: 南機場風向帶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1028000001/e66708
intro: 機場風向帶建築於日治時期,作為量測飛機起降所須之氣候資料之用。
type: 1.1

name: 黃偉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5/322383
intro: 黃偉,字孟偉,號逸叟,別號逸所,汶水頭(今後水頭)人,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曾任泉州府吏,正德九年(1514)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治獄以清、慎、明、恕著稱,後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禁
type: 1.1

name: 社頭斗山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422000001/0fc57e
intro: 社頭斗山祠為蕭滿泰其子孫於清光緒6年(西元1880年)所集資所建,現今位於彰化縣社頭鄉埤斗村清興路19號。    蕭滿泰人於書洋山內坑開基,後在清雍正、乾隆年移居今社頭與田中等地,並在社頭(今社頭村、
type: 1.1

name: 石頭營聖蹟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226000005/2fff25
intro: 據推測石頭營之得名乃因此地駐有軍隊,壘石圍牆環繞軍營而來,並且此營較可能始自清同治13年(1784)之屯兵。而現今聖蹟亭所在之玉泉村原屬於大源村,於民國47年(1958)才分出另設,兩村過去皆名為「大
type: 1.1

name: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125000001/246e9f
intro: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為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年)仿歐洲古典式建築之技術與藝術建造,做為其當時事務所及會議室之用;二戰後為台灣糖業公司第四區分公司辦公室,內有工務、農務、運輸組及實驗改良場
type: 1.1

name: 閻錫山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7000001/dfa2b8
intro: 閻錫山故居石造屋名為『種能洞』,閻先生因懷念家鄉,欲仿山西高原窯洞建築,基於軍事防衛需要,居於可居高臨下俯視淡水河口與臺北盆地之防風山坡上建造。紅磚屋牆厚90公分,樓板厚度為30公分,窗戶加裝銅板,具
type: 1.1

name: 鹿港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1128000001/7e1fbc
intro: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廟位於現址北側,古地名「船仔頭」附近(今三條巷內),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早年閩籍的守護神之一。清康熙22年(1683)施琅將軍平臺時幕僚藍理恭請湄洲開基媽祖神像,護軍渡
type: 1.1

name: 滬尾礮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3/549635
intro: 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向基隆進攻,展開「清法戰役」序幕,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注意到法軍可能利用淡水河直接攻入臺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政府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
type: 1.1

name: 竹北蓮華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2/82bb9f
intro: 遠溯1877年(光緒3年)竹塹如縣李慎彝途經蓮華寺現址停輿瞻望竹塹城,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林希賢等十二位鄉紳遂於1878年(光緒4年)發起創建蓮華寺(俗稱觀音廟)崇祀觀世音菩
type: 1.1

name: 嘉南大圳渡仔頭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21000001/671d36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恆春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5/2986ca
intro: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古稱瑯嶠。清同治10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同治11年(187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廳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1110000002/e762a7
intro: 日治之初,臺南設縣,縣廳設於清領時期臺灣分巡道按察使之巡道署(今永福國小址),直至大正初年,始新建新廳舍於幸町,於一九一六年(日大正五年)落成啟用,即為今日之臺南市政府。此建築為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之
type: 1.1

name: 元清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3/69d637
intro: 元清觀創建於清乾隆28年(1763年),迄今已有243年歷史,由泉州晉江舊溫陵移民所捐建,因此前殿上方懸有「溫陵福地」匾一座。按《彰化縣志》載:「昔時元清觀前有戲臺一座,逢每年正月初九日玉皇聖誕,火燭
type: 1.1

name: 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625000003/a3a955
intro: 清光緒 9 年(1883)英國長老教會臺灣南部教士會議決創設中學,光緒 21 年(1885)於臺南市二老口街(現衛民街附近)創立「長老教會中學」,為臺灣最早之中學。雖校務曾經中斷,大正元年(1912)
type: 1.1

name: 臺南德化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1/397407
intro: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2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4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