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林信屏洋樓
「上林林信屏洋樓」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上林林信屏洋樓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26000002/9a3f0cc03d8fd7ab6357513fb11c0cee6ddb67db.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民國五十年因砲彈襲擊,修建前落及攑頭,改為鋼混凝土造。
民國八十六年因颱風破壞,屋頂覆蓋鐵皮。
林信屏先生為烈嶼上林人,年輕往新加坡發展,從事散裝貨輪業務,經商有成後,於民國二十五年(C.E.1936)林信屏交代侄林伯湖,匯款五千銀元回鄉興建洋樓(林伯湖生於金門,於十六歲即往新加坡跟隨林信屏經商),聘請內洋林姓匠司及烈嶼當地匠司,一同興建,二十六年完工,即遭遇太平洋戰爭日軍侵占金門,期間日軍並未占用。
民國三十八年(C.E 1949)國軍駐金後,曾為軍方指揮所,民國四十年(C.E 1951)推行一村一校,作為「上岐國小上林分校」使用,民國四十五年(C.E 1956)後,一樓作為村公所及民防指揮中心使用,二樓為林氏族人居所,民國四十七年(C.E 1958)八二三砲戰,屋子分別遭三發砲彈集中,造成前落、攑頭、後落洋樓屋頂損壞,於民國五十年(C.E1961)修繕,民國七十年(C.E 1981)村公所搬離,林家才重獲房屋完整使用權。民國八十六年(C.E1997)颱風造成屋頂損壞,林馬騰先生自行修繕,以鐵皮屋頂覆蓋原有屋頂,避免漏水,目前洋樓為林馬騰先生工作室、居所及古物蒐藏室使用。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烈嶼鄉上林35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8.2284329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4291365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7-01-26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70126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7-01-26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70126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53 。
name
上林林信屏洋樓
representImage
intro
民國五十年因砲彈襲擊,修建前落及攑頭,改為鋼混凝土造。 民國八十六年因颱風破壞,屋頂覆蓋鐵皮。 林信屏先生為烈嶼上林人,年輕往新加坡發展,從事散裝貨輪業務,經商有成後,於民國二十五年(C.E.1936)林信屏交代侄林伯湖,匯款五千銀元回鄉興建洋樓(林伯湖生於金門,於十六歲即往新加坡跟隨林信屏經商),聘請內洋林姓匠司及烈嶼當地匠司,一同興建,二十六年完工,即遭遇太平洋戰爭日軍侵占金門,期間日軍並未占用。 民國三十八年(C.E 1949)國軍駐金後,曾為軍方指揮所,民國四十年(C.E 1951)推行一村一校,作為「上岐國小上林分校」使用,民國四十五年(C.E 1956)後,一樓作為村公所及民防指揮中心使用,二樓為林氏族人居所,民國四十七年(C.E 1958)八二三砲戰,屋子分別遭三發砲彈集中,造成前落、攑頭、後落洋樓屋頂損壞,於民國五十年(C.E1961)修繕,民國七十年(C.E 1981)村公所搬離,林家才重獲房屋完整使用權。民國八十六年(C.E1997)颱風造成屋頂損壞,林馬騰先生自行修繕,以鐵皮屋頂覆蓋原有屋頂,避免漏水,目前洋樓為林馬騰先生工作室、居所及古物蒐藏室使用。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烈嶼鄉上林35號
longitude
118.2284329
latitude
24.4291365
registerDateValue
2017-01-26
headCityName
金門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7-01-26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金門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70126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253
「上林林信屏洋樓」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嚴禁匠民越界私墾碑
name:
嚴禁匠民越界私墾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121000001/437644
intro:
約1681至1735年間(清康熙年至雍正年間),因人口壓力造成閩、粵地區人民遷移來臺,隨著漢人來臺日增,清朝的統治逐漸跟不上漢人開拓之勢,漢人侵占番地,越界開墾,導致漢番之間的衝突時有所聞。
梅山地區
type:
1.1
新竹金山寺
name:
新竹金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7/c23bb8
intro:
新竹金山寺或稱金山禪寺、長清禪寺,舊名香蓮庵,位於新竹市東南角金山面的冷水坑畔。本寺因有冷水坑的清泉環繞,故又名靈泉寺,寺址在新竹市東區仙水里金山一一五號,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之內。金山寺屬於佛教所衍生出
type:
1.1
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
name:
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308000001/c9b6dd
intro:
1.嘉義市西門長老教會約於西元1912年(日治大正元年)興建,現今坐落於嘉義市西區15鄰垂楊路309號。「嘉義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是嘉義市戰後第一間成立的長老教會,由日本人監造,臺灣師傅施工,當時此教
type:
1.1
浦邊周宅
name:
浦邊周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2/2ddcea
intro:
浦邊周氏以「濂溪」為堂號,有長房之「南周」、次房之「北周」之別,尤以長房十二世周全斌為功績顯赫之重要人物,周氏曾輔佐鄭成功父子,戰功彪炳。清康熙3年(1664)率所部官兵船艦與眷屬投效清廷,清廷獎其投
type:
1.1
臺北郵局
name:
臺北郵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20814000001/317851
intro:
臺北郵局位於北門內,早在二十世紀初年即有一座木造郵局,至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再改建為鋼筋水泥大樓。設計者為栗山俊一,當時正值現代建築萌芽時期,因此臺北郵局採用折衷樣式,在細部上仍有古典之影響,例
type:
1.1
南瑤宮
name:
南瑤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425000001/ef7317
intro:
彰化市有二座主要信仰的媽祖廟,一為官建的媽祖廟,稱為「彰化內媽祖」,位於永樂街。另一座為香火鼎盛的南瑤宮,因建於彰化縣城南門外,故早年稱為「外媽祖」。
南瑤宮的歷史悠久,據聞為笨港楊姓工人攜帶媽祖香
type:
1.1
三峽大豹忠魂碑
name:
三峽大豹忠魂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107000001/a2c803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name: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3/aeaf30
intro:
王世傑生於明末,永曆三十六年(1682)隨鄭克塽部隊參與台灣北路諸番亂征討,運糧有功,被特准以跑馬馳驅起止的路線為界,刮地墾荒,又稱「跑馬定界」。王世傑選定了先前運送糧草北上之時,對於有三條溪流縱橫交
type:
1.1
林秀俊墓
name:
林秀俊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1/63e027
intro:
臺北盆地是清初少數漳泉及粵人入墾所開發起來的,其中林秀俊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一位開拓先驅。林秀俊,號「成祖」,生於康熙三十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卒於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0年〉,享年七十二歲。福建漳
type:
1.1
大甲文昌祠
name:
大甲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15000001/c8371b
intro:
大甲文昌祠又稱大甲文昌宮,原為義塾,正殿主祀文昌帝君,創建於光緒13年(1887),由原大甲鄉紳捐銀興建,設義塾於左右兩廂房,為當地崇揚文教之地。期間歷經日治時期公學校使用、昭和10年(1935)因地
type:
1.1
安平小砲臺
name:
安平小砲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7/c3c52f
intro:
臺灣府城西側,即昔臺江內海,外緣百連綿的南北沙汕二道,長約百餘里。其中號稱天險的鹿耳門,自從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起,便逐漸淤塞,進而積沙成陸,成為廢港。整個商業重心及設防要地,因而轉移到南方的
type:
1.1
大地吳守椪古厝
name:
大地吳守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4/064e9b
intro:
吳守椪古厝為吳氏先祖吳守椪所興建,迄今已120餘年歷史。
吳守椪於19世紀中葉下南洋,於新加坡從事枋廊行業,致富返鄉後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興建自宅,計費7000多白銀,營造過程所需之木料、紅料
type:
1.1
羅厝羅氏兄弟洋樓
name:
羅厝羅氏兄弟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1/76a024
intro:
「羅厝羅氏兄弟洋樓」位於烈嶼鄉羅厝聚落之北側,由羅厝羅金望、金頂、金尋三兄弟共同興建。因自幼於家鄉出海捕魚,學習駕船技術的三人,民國26年日軍駐紮金門時,移居新加坡,即從事舢舨業,共同創建船隊「建福」
type:
1.1
新埔潘屋
name:
新埔潘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6/1ee6a6
intro:
新埔位於新竹縣東北方,距縣治約十四公里,北有丘陵重疊,南倚鳳山溪谷,為一東西走向的鎮坊,以往是「吧哩嘓」原野上新開拓的一片樂土。
新埔潘宅或稱潘氏古厝,為廣東省嘉應州梅縣西門外五里亭的潘庶賢移居臺灣
type:
1.1
銅鑼惇敘堂
name:
銅鑼惇敘堂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書完成後填列。
type:
1.2
address:
竹森村澗窩68號
料羅吳氏六路大厝
name:
料羅吳氏六路大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7/145cad
intro:
此宅為料羅吳氏族人所興建,興建人主要往來澎湖進行貿易,於一次載白銀回鄉路上,遇上風浪不興身亡。
建築屋齡超過百年以上,實際興建年代缺乏考據資料,若根據菅蓁構材(編草梗夾泥牆)之使用,推測應為清
type:
1.1
水上南靖糖廠製糖工場
name:
水上南靖糖廠製糖工場
intro:
南靖製糖工廠,興建於明治42(1909)年,由日本東洋製糖株式會社所創舊稱「南靖製糖所」,設有製糖工場、副產工場(酒精工廠)、農場部門等三大部門。採英式機械設備製糖,糖廠最初以製造粗糖為主,每日約可壓
type:
1.2
address:
靖和村1號
林鳳池舉人墓
name:
林鳳池舉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4/817166
intro:
林鳳池舉人墓,位於鹿谷初鄉山坡地的茶園內,為清咸豐乙卯科舉人林鳳池卒於中國廣東後,歸葬故里而建造的墓園。林鳳池,字文翰,彰化縣沙連保大坪頂粗坑莊人(今鹿谷鄉初鄉村),祖籍福建省龍溪縣。生於清嘉慶二十四
type:
1.1
臺南三山國王廟
name:
臺南三山國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6/5c0d33
intro:
創建於清乾隆7年,是一座保有完整潮州風格的廟宇,原是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山之神,屬於潮州地方的鄉土神,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神格。關於三山國王信仰的起源,元人劉希孟與明人勝端明在《明貺
type:
1.1
name:
博愛路93號店屋(原近藤商會店鋪)
intro:
本建物為 1920 年代台北市城內京町建築組合興建之代表性作品,雖部分立面外觀加做裝飾材料,然整體立面開窗比例及整體建築風格仍維持原貌;此外屋簷線腳、屋脊收邊、落水管頂端銅作、騎樓牛腿等作法仍保有原形
type:
1.2
address:
博愛路93號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name: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411000001/d93318
intro:
本地區之日式宿舍之發展,主要以明治34年(1901年)公佈之「臺北城外南方市區計劃」為起始,屬於為開發新街區而規劃之計劃。日據初期為適應日本本土渡臺之內地人住宅之需,包含統治機關之公務員、眷屬及商人等
type:
1.1
臺灣府城隍廟
name:
臺灣府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7/f11da1
intro:
城與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
type:
1.1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name: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819000001/a3e273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溪湖田寮陳萬福故居
name:
溪湖田寮陳萬福故居
intro:
「溪湖田寮陳萬福故居」為閩南建築的近現代化,屬日治時期現代工法的古風貌延續。用加強磚造方式建造,石刻書法藝術(隸書)特殊,牆壁除紅磚作壁飾外,還有特殊條紋溝面磚,具中西融合的建築形式。屋脊剪黏保存傳統
type:
1.2
address:
中山里成功路田寮巷10號
新北勢庄東柵門
name:
新北勢庄東柵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4/5c2c7d
intro:
清康熙40年(1701)年間的客家墾拓路線由濫濫庄分中、南、北三線,沿麟洛河發展;即至康熙末年已建立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成為六堆日後的聚落基礎,其主要分佈於下淡水溪、東港溪及林邊溪三大流域,包括今之
type:
1.1
瓊林蔡氏祠堂
name:
瓊林蔡氏祠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9/614bc7
intro:
金門瓊林村現存的祠堂共有七座八祠,即蔡氏家廟、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坑乾六世宗祠、新倉下二房六世十世宗祠、前廷六世宗祠、大厝房十世宗祠、藩伯宗祠。本文所謂的蔡氏祠堂乃是指其中的「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
type:
1.1
三峽拱橋
name:
三峽拱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504000001/9a7f29
intro:
三峽的開發,約自安溪人董日旭在乾隆二十年(1755)入墾三角湧(今三峽)等地後,三峽地區漸有漢人擴大開墾,至嘉慶末年,此地大多已被漢人所開發掌握,乾隆中期,因移民增多,商品貿易日漸繁榮,市街於是興起。
type:
1.1
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
name:
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2/169455
intro:
臺南大天后宮係由鄭氏時期興建的寧靖王朱術桂郡王府改造的,並且王府先是由寧靖王自縊前捨與佛祖為寺,後來鄭克塽降清,清之水師提督施琅(敕封天后志中施世榜作「施琅」)心懼康熙皇帝御極批判其「恃功驕縱」,乃改
type:
1.1
花蓮吉野開村記念碑
name:
花蓮吉野開村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731000001/5d6756
intro:
花蓮的吉安地區,是臺灣最早引入日本移民的地區之一。明治32年(1899)由賀田金三郎設賀田組,採私營移民方式招募拓墾,然因水土不服及「蕃」害等問題而終失敗。明治42年(1909)開始官營移民階段,明治
type:
1.1
文應舉墓
name:
文應舉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10/fdbf50
intro:
文應舉墓,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小古崗北側,為一清代品官古墓。墓主文應舉,字君賢,號茅山。生於清乾隆35年(1770)5月26日亥時,卒於清道光9年(1829)正月1日辰時,享年60歲。文應舉以武職出身,乾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2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