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邊周宅
「浦邊周宅」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浦邊周宅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2/2ddcea5b59ee7b39df0201482065c7f6de046214.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浦邊周氏以「濂溪」為堂號,有長房之「南周」、次房之「北周」之別,尤以長房十二世周全斌為功績顯赫之重要人物,周氏曾輔佐鄭成功父子,戰功彪炳。清康熙3年(1664)率所部官兵船艦與眷屬投效清廷,清廷獎其投誠,特封三等承恩伯,清康熙7年(1668)入京,供職京師,授官一品內閣大臣,編入漢軍正黃旗,族裔將其神主牌擺置在周氏家廟中央主位,另有「內閣大臣」匾高懸於周氏家廟中。
浦邊周宅的興建人推測為同屬北周之周文(十五世,1734-1815)及其長子周弁(十六世,1769-1843)。周文是浦邊富商,經營典當業,周弁繼承父業,並擁有多處田園、房屋及鹽埕,周弁長子周高堂(十七世,1792-1840)亦協理家族事業,此時可謂是家業最輝煌的時期。
周宅之興建緣由推測為周弁為長子周高堂結婚所準備之新居,現所見建築規模宏大,應為不同時期所興建,最早興建之二落大厝時間約於清嘉慶10-18年(1805-1813)間,清道光9年(1829)增建第三落及五間,而右突歸增建時間則已不可考。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浦邊95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8.39009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4806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9-06-15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90615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9-06-15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90615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422 。
name
浦邊周宅
representImage
intro
浦邊周氏以「濂溪」為堂號,有長房之「南周」、次房之「北周」之別,尤以長房十二世周全斌為功績顯赫之重要人物,周氏曾輔佐鄭成功父子,戰功彪炳。清康熙3年(1664)率所部官兵船艦與眷屬投效清廷,清廷獎其投誠,特封三等承恩伯,清康熙7年(1668)入京,供職京師,授官一品內閣大臣,編入漢軍正黃旗,族裔將其神主牌擺置在周氏家廟中央主位,另有「內閣大臣」匾高懸於周氏家廟中。 浦邊周宅的興建人推測為同屬北周之周文(十五世,1734-1815)及其長子周弁(十六世,1769-1843)。周文是浦邊富商,經營典當業,周弁繼承父業,並擁有多處田園、房屋及鹽埕,周弁長子周高堂(十七世,1792-1840)亦協理家族事業,此時可謂是家業最輝煌的時期。 周宅之興建緣由推測為周弁為長子周高堂結婚所準備之新居,現所見建築規模宏大,應為不同時期所興建,最早興建之二落大厝時間約於清嘉慶10-18年(1805-1813)間,清道光9年(1829)增建第三落及五間,而右突歸增建時間則已不可考。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浦邊95號
longitude
118.39009
latitude
24.48061
registerDateValue
1999-06-15
headCityName
金門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9-06-15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金門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90615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422
「浦邊周宅」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原廣陞樓
name:
原廣陞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06/871e66
intro:
原廣陞樓興建年代約於日大正~昭和年間,為高氏家族出資興建,原意是作為布莊使用,昭和年間,廣陞樓已成為當時日治時期明治町(即今成功路﹚較具規模的臺灣料理屋,與寶美樓、招仙樓、醉仙閣等料理屋,於西門町通(
type:
1.1
神岡呂家頂瓦厝
name:
神岡呂家頂瓦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22000001/23e043
intro:
乾隆36年(1771)詔安秀篆呂氏族人之12世呂祥省攜眷渡海來臺,至乾隆55年(1790)定居於神岡三角仔庄,興建「第一公厝」。道光年間,14世呂世芳因「善居積」,數年後即「家業大昌,而呂氏遂以富盛聞
type:
1.1
賴氏節孝坊
name:
賴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1/06f3d1
intro:
「賴氏節孝坊」原立於苗栗市苗栗文昌祠右側,後輾轉移置貓裏山公園(福星山公園)現址。
「賴氏節孝坊」是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石造牌坊,表旌清代婦女賴四娘(清嘉慶十一年至清光緒十四年,1806年-1888年),
type:
1.1
枋橋建學碑
name:
枋橋建學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50422000001/101b90
intro: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有來自福建漳州的林成祖開墾板橋地區,並成立墾號,開鑿陂圳,而後道光年間更有林本源家族移入開墾,使板橋地區快速發展,形成街市。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統治
type:
1.1
木山砲台
name:
木山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101000001/87c634
intro:
內木山砲台原稱「基隆防禦木山堡壘」,為1900年間所興建,由日軍築城部負責設計興築,原設有28公分榴彈砲設施,後於昭和年間陸續撤除,二戰後由國防部接手管理。內木山堡壘原有砲座計有三處,另有彈藥庫、兵舍
type:
1.1
詔安堂
name:
詔安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0000001/cab8b6
intro:
詔安堂是江姓家族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墩仔頂崁仔腳,清朝道光年間渡臺祖來臺後輾轉來到二分埔地區營生,宗族逐漸開枝散葉;屋主江福祿於昭和11 年(1936 年)率領全家人至舊社現址起建新屋詔安堂,在
type:
1.1
鹿港天后宮
name:
鹿港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1211000001/299fb4
intro:
鹿港天后宮位於昔日鹿港溪口,掌控對中國泉州海上交通的樞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及地區發展上的意義。其在河口及聚落關係位置說明了媽祖廟與聚落發展的密切關係外,亦見證鹿港鎮早期貿易興盛、文化薈萃及聚落發展歷史
type:
1.1
大埔永安石板橋
name:
大埔永安石板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02000002/160235
intro:
通蘭古道是早期貫穿蘭陽平原的交通重要孔道。此古道南北路上,各有一座小地景元素的石板橋:北有武暖石板橋,南有永安石板橋。永安石板橋建於光緒7年(1881),橋址在現在五結鄉協和村成安宮旁。通蘭古道南路在
type:
1.1
北港集雅軒
name:
北港集雅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19000001/9187f2
intro:
集雅軒乃北管支系,集雅軒最早由地方人士蔡及,陳真,吳石等十二人参加笨港媽祖遶境活動而發起組成。在咸豐年間正式開管,集雅軒是由更早期北管子弟戲團「和樂軒」分出的團體,是笨港頗有名氣的北管子弟戲團。集雅軒
type:
1.1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name: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108000001/da5755
intro: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創立於清光緒11年(1885年),是為了紀念清法戰爭時犧牲的法國軍人所建。此公墓為基隆長存迄今,唯一直接與此戰爭最具關聯之建築物,從墓葬格局而言,也為全台數一數二之清領末期以來埋葬西洋
type:
1.1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name: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719000001/952037
intro:
本建物原為日據時期三井株式會社,該公司為日人治台時最大財團,是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見證。
type:
1.1
萬福庵照牆
name:
萬福庵照牆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0/159a4c
intro:
萬福庵原係鄭氏時期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拔擢,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10年(西元1858年)阮駿鎮守舟山,
type:
1.1
松山陳宅
name:
松山陳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01000001/93e7a4
intro:
本建築為陳家於日治時期所建,陳家為地方仕紳,陳復禮在日治時期為松山庄長,其父陳能為煤礦礦主,其子陳拱北被譽為「臺灣公衛之父」,本建物為松山地區發展之歷史證物,亦見證陳家在政治、社會、文化之影響力。建物
type:
1.1
新埔上枋寮劉宅
name:
新埔上枋寮劉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7/d165e9
intro:
新埔上枋寮劉宅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上寮里二百三十八號,興建於1781年(乾隆46年),於1985年(民國74年)指定為縣定古蹟。
1755年(乾隆20年),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之妻詹氏攜其三子劉延轉、劉延
type:
1.1
閻錫山故居
name:
閻錫山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7000001/dfa2b8
intro:
閻錫山故居石造屋名為『種能洞』,閻先生因懷念家鄉,欲仿山西高原窯洞建築,基於軍事防衛需要,居於可居高臨下俯視淡水河口與臺北盆地之防風山坡上建造。紅磚屋牆厚90公分,樓板厚度為30公分,窗戶加裝銅板,具
type:
1.1
name:
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校舍(講堂、行政大樓、文薈廳、普字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829000001/295da8
intro:
市定古蹟「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講堂」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一六二號,是現今師範大學禮堂之前身,高等學校為進入大學之前必讀的學校,因此它的設立與臺灣大學同時期。建於一九二九年,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所設計
type:
1.1
張氏節孝坊
name:
張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5/6038a3
intro:
張氏節孝坊位於新竹市北區湳雅里光華段四一五地號,是為了旌表鄭用錦妻張氏棗娘之節孝事蹟所建的,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題准建坊,次年旌表,同治十年(1871年)正式建坊於湳雅莊萬年橋畔,即今之新竹市
type:
1.1
臺南石鼎美古宅
name:
臺南石鼎美古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402000001/919d0e
intro:
石鼎美古厝創建於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石時榮四子石耀宗高中舉人,石時榮晉升至士紳行列,石鼎美古宅係石時榮為了在臺落籍並迎接四子石耀宗高中舉人時所建。據石萬壽先生口述:「當時在蓋的時候,因為還
type:
1.1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
name: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1000003/5b1147
intro:
林開泰生於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為林維朝之子,林維朝是清末日治初期,於嘉義新港頗具聲望的地方領導人物,人稱他為前清「秀才」。林開泰於1916年(大正五年)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同年7月取得
type:
1.1
原臺南武德殿
name:
原臺南武德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5/ac7118
intro:
臺南武德會演武場原設於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側,兩廣會館之北,即所謂第1代臺南武德殿。第1代臺南武德殿自興建完成後,即作為臺南武德會支部才遷移至新武德殿。原演武場則作為警察射擊的靶場,及至日昭
type:
1.1
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name:
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108000001/974261
intro:
日治時期即建立警察制度,大正八年(西元1919)梧棲設立隸屬於沙轆支廳第一監視區的「梧棲官吏派出所」,並在現今梧棲路142號(梧棲朝元宮旁)興建辦公廳舍及宿舍群。
戰後官吏派出所改為臺中縣
type:
1.1
二林仁和宮
name:
二林仁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9/7dadff
intro:
二林仁和宮創建於乾隆年間,廟宇位於二林街的中心,前方面臨雙港、清溪的匯流,廟後為新庄的丘陵地,形成一個「背山面河」的風水寶地。相傳康熙年間,先民來臺時,經不住海上浪濤洶湧,於是自湄洲祖廟恭請媽祖金
type:
1.1
花蓮舊監獄遺蹟
name:
花蓮舊監獄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204000001/89eb15
intro:
花蓮位處台灣東部,百年前被稱為蠻荒未開之地,日治時期花蓮居民非至宜蘭不能受法之審判,由於交通不便花蓮港有單獨設立邢務所之需,台灣總督府遂於昭和10年(1935)開始興建「臺北刑務所花蓮港支所」並於昭和
type:
1.1
name: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文教大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709000001/385c11
intro:
護理教育、醫學教育及工藝教育為1950-1960年間政府因應人才需求重要政策的重點施政項目,臺北護專即為其重要歷史發展見證。
從臺灣現代建築史而言,本建物代表1960年代初現代運動設計思潮下最具代表性
type:
1.1
浦邊何德奪古厝
name:
浦邊何德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1/8f6959
intro:
興建人何德奪曾旅居菲律賓,後回鄉從事借放款生意,據古地契推測約於清光緒十~二十八年(C.E. 1884 –C.E. 1902年)間興建,德奪共娶三位太太,第二位為菲律賓人,其兒子何敬麟也至南洋菲律賓發
type:
1.1
義竹翁清江宅
name:
義竹翁清江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226000001/f5098d
intro:
義竹鄉位於嘉義縣西南,北與朴子市、鹿草鄉相鄰,西為布袋鎮,東與南方以八掌溪與臺南市之後壁區、鹽水區、學甲區,以及北門區(由北而南)相望。義竹地區的翁氏族人來自福建省泉州,義竹翁姓族裔繁衍並擴及各方,還
type:
1.1
聚奎居
name:
聚奎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114000001/8c8c83
intro:
聚奎居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的富紳商賈-陳紹宗(1888~1952年)於昭和5~15(1930~1940)年間建造的中西合壁式洋樓,整棟建築時髦典雅,座落於臺中市烏日區學田路405巷內(學田路便行巷旁
type:
1.1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name: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2000001/e33929
intro:
塔城街、忠孝西路、西寧北路、鄭州路圍合區域,在清末以前原為私有耕田及民宅,至1885(光緒11)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擇此建造臺北機器局。日人治臺初延續原有軍事用途,成為砲兵修理工廠,之後轉為鐵道部及鐵
type:
1.1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name: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618000001/658459
intro:
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於赤崁樓設立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依日軍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重建較大規模之院舍於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之北側,規模非常完整。日
type:
1.1
三重先嗇宮
name:
三重先嗇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29000002/95ecc0
intro:
先嗇宮又名「五穀先帝廟」,主祀神農大帝,為新北市三重區最古老的廟宇。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初建於新莊頭前,因常受水患侵襲,故移建三崁店附近,後在清嘉慶九年(1804年)遷移至三重區五穀王村,即今日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9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4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