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塔民俗與宗教
「燒塔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Invisible152376 , 欄位Id的內容是15237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燒塔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清代《福建通志‧ 閩清志》記載「中秋造月餅,設酒賞月食栗與芋,童子備時果,用瓦片砌塔相祝拜。」燒塔具有除舊佈新、驅邪辟毒之意,秋節前夕,成群稚童拾木柴或破桶,堆架成塔,引火燃燒,過去棺材板、茅廁板之類養生送死的器具不能當柴火燒,這些東西如廢棄不用,需透過燒塔解決,以示惜福、尊敬。早年馬祖各村均有燒塔活動,塔高約1至3公尺不等。鄉村農家孩童拾瓦片、木柴堆架成塔,瓦塔疊得越高越代表著吉祥,像瓦塔一般,步步高升。 馬祖實施軍管後,軍方基於「燈火管制」的軍事需求,燒塔曾被禁止好一段時間,晚上連門窗、車燈都要貼上膠帶,百年歷史的燒塔節因而消失近五十年,幾乎被島民遺忘。直到軍管結束後,東引鄉公所曾經於1998年中秋節,舉辦「假日文化廣場民俗活動—燒塔」,由樂華、中柳兩村進行比賽,燒塔習俗才在馬祖重新獲得傳承。 近年南竿鐵板、東引兩村與東莒福正都舉行過燒塔活動,而鐵板燒塔節燒塔更成為在地重要的秋慶活動。莒光的「提燈打野狐」活動中,居民於中秋節夜晚高舉火把,巡村「打野狐」,最終再將火把投向塔內焚燒,祈求去除妖邪、帶來興旺。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52376&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invisible/F43C4043-F638-4024-9AD8-042D4055986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7-14T17:01:1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2376
Id
152376
Title
燒塔
Description
清代《福建通志‧ 閩清志》記載「中秋造月餅,設酒賞月食栗與芋,童子備時果,用瓦片砌塔相祝拜。」燒塔具有除舊佈新、驅邪辟毒之意,秋節前夕,成群稚童拾木柴或破桶,堆架成塔,引火燃燒,過去棺材板、茅廁板之類養生送死的器具不能當柴火燒,這些東西如廢棄不用,需透過燒塔解決,以示惜福、尊敬。早年馬祖各村均有燒塔活動,塔高約1至3公尺不等。鄉村農家孩童拾瓦片、木柴堆架成塔,瓦塔疊得越高越代表著吉祥,像瓦塔一般,步步高升。 馬祖實施軍管後,軍方基於「燈火管制」的軍事需求,燒塔曾被禁止好一段時間,晚上連門窗、車燈都要貼上膠帶,百年歷史的燒塔節因而消失近五十年,幾乎被島民遺忘。直到軍管結束後,東引鄉公所曾經於1998年中秋節,舉辦「假日文化廣場民俗活動—燒塔」,由樂華、中柳兩村進行比賽,燒塔習俗才在馬祖重新獲得傳承。 近年南竿鐵板、東引兩村與東莒福正都舉行過燒塔活動,而鐵板燒塔節燒塔更成為在地重要的秋慶活動。莒光的「提燈打野狐」活動中,居民於中秋節夜晚高舉火把,巡村「打野狐」,最終再將火把投向塔內焚燒,祈求去除妖邪、帶來興旺。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7-14T17:01:18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燒塔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55
Id:
282355
Title:
羅東奠安宮開基神農大帝神像
Description:
羅東奠安宮開基神農大帝膚色黝黑,頭頂有兩支短角,方臉大耳,天庭飽滿,神情嚴肅。神像上身打赤膊,袒胸大肚,肩披金色樹葉,腰間裝飾金色樹葉,下著金色裙袍。神像右手平舉,推測原本應持有稻穗,左手向內微彎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48
Id:
606348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二二號
Description:
元參一錢、蓮子心五分、白菊一錢。煎作茶服。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22首藥籤。元參(玄參),滋陰藥物,另外可以清熱解毒,用於咽喉腫痛。白菊花,疏散風熱的藥物,熱性感冒常用,還可以清肝火,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54
Id:
290854
Title:
頭城城隍廟大神尪-青臉小鬼
Description:
青臉小鬼,為城隍爺部將。頭城城隍廟青臉小鬼大神尪為真人等身之小型大神尪,鬼首雙角造型,青臉,身著黑袍。城隍爺遶境時,由兩位小鬼在陣頭最前開路,青爺、白爺接續在後。其神將會組織為「勝安社」。 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33
Id:
487533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五十五首
Description:
陰虛盜汗此湯施。脾胃疲贏谷容之。連服三劑方獲益。四肢倦憚亦相宜。
青仁烏豆二十粒、白朮二錢、生地二錢、連子二錢、山查二錢、蕎麥二錢、紅棗四枚去核。藥頭水一碗半煎7分、渣一碗2分煎6分。
青仁烏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36
Id:
561636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四三號
Description:
當歸、羗活、乙厘、金蟬、荊芥、甘草各一錢。共為末。灯心煎湯送下。
當歸補血活血。羗活(羌活)、荊芥祛風散寒。乙厘(刺蒺藜)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金蟬(蟬蛻)發散風熱,明目退翳。甘草生用可清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939
Id:
661939
Title:
鳥銃頭福德祠V.S.土地公、土地婆
Description:
廟之緣起如下:「本祠建於清道光年間,奉祀於此,期間重建數次,旋民國四十年經地方善男信女集資再次重建於現址,奉祀迄今,民國七十年鑑於信徒日眾奉祀場地,深覺簡陋又遭逢小孩玩耍不慎失火摧損,熱心人士凝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29
Id:
277929
Title:
治療蝎蟲蛟傷以指劃字並念咒,再撮土敷患處之民俗方 斯未信齋雜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蝎蟲蛟傷,以二中指劃地作井字,念咒云:八位士動,母馬四張。每寫一畫字,讀兩字。寫畢,於井字中撮土敷患處即愈。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39
Id:
486539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四十八方
Description:
二冬二地與砂仁。白芍茵陳各十方。
杏仁錢半加燈草。潤燥消痰別有神。
麥冬、天冬主要用於清熱生津,二地(生地、熟地)善於滋陰補血兼能輔以清熱,加白芍能止夜間發熱出汗的症狀。燈心草、茵陳能清心熱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75
Id:
487175
Title:
聖帝廟女科第13首
Description:
傷元咳嗽骨蒸寒,氣急心浮痞擁看。髓腦暈眩兼悶亂,良方雖服也難安。
白苓錢半、甘草錢半、麥冬一錢、蜜知母一錢、紫蘇梗八分、桔梗八分、桔紅七分、蜜雙白七分、甘草四分。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72
Id:
487672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十三首
Description:
淡竹、金英、朴硝各一錢、支子、射干各五分、白芷、六陳丸各四分。水碗四煎六分。
淡竹(即淡竹葉),既可以清熱又可以利尿。金英(即金櫻子),收澀藥物,可以收斂腎臟精氣,解決腎虛導致的遺精或尿頻。朴硝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18
Id:
304318
Title: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開斧儀式(3)
Description:
圖片是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北極殿為了建造王船,在民國107年7月4日舉行的開斧儀式。開斧儀式正式開始,造船師傅手持繫著紅巾的斧頭,先向五府千歲稟告即將進行開斧儀式,然後至廟外對準太陽,向「太陽公」行
慈生宮幼科第七十三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68
Id:
486568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七十三方
Description:
此症反覆。變故多端。
為善禱天。或可有挽。
宜許經文放生、三日後再求。
此籤表示此病是容易反覆發作、變化很多的,在以前醫療不發達的時代,醫生無法處理類似的問題,只好祈求神明,做些放生或誦經等
聖帝廟男科第76首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38
Id:
487138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76首
Description:
脾癆實熱面青黃,食積難輸胃不常。喉痛湏當行善德,問心作事自無傷。
黃岑一錢、山支一錢、桔梗一錢、茵陳一錢、石斛錢半、升麻八分、生地二錢、甘草八分。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渣一碗煎五分。
礁溪協天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531
Id:
282531
Title:
礁溪協天廟
Description:
礁溪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開基神尊「老二帝」,係先賢林應獅、林古芮、林玉梓、林添郎等,乃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人,因家族蕃衍決定移居台灣,特地前往福建東山(銅山)關帝廟分靈,隨即於1781年(清乾隆46
慈生宮眼科第三十三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58
Id:
486858
Title:
慈生宮眼科第三十三方
Description:
勞傷心血。致眼昏花。
收拾散念。靜養無他。
丹蔘三錢、歸身三錢、熟地三錢、蟬退錢半、蒙花二錢、白菊二錢、杞子二錢、芥穗二錢。水煎服。
丹蔘(丹參)清心活血;蒙花(密蒙花)清肝明目;配合芥穗(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41
Id:
487941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四十一首
Description:
生地、棗肉、歸全各一錢、蒺藜、蒙花、木賊、砂苑、桑白各八分、金蟬石決通草甘草、各五分。水一碗二煎六分。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砂苑(即沙苑子)補腎固精明目。大棗益氣、當歸補血、活血。刺蒺藜可以
MOC_Id:
Culture_People627044
Id:
627044
Title:
潘月笑訪談-向婆/璧腳仔阿嬤
Description:
潘月笑女士,1953年生(民國42年),臺東縣長濱鄉忠勇村中城馬卡道族,目前在長濱街上經營「李太太肉羹麵」。
潘月笑女士表示小的時候曾經看過阿祖拜「矸仔」,也看過這種法師作法,矸仔在長濱這裡叫「
MOC_Id:
Culture_Object305007
Id:
305007
Title:
陳柱卿敬獻於天后宮之楹聯
Description: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大正3年(1914)8月4日,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4月被選舉為天后宮管理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599
Id:
562599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三十一號
Description:
心腹氣喘痛艱難,悶結胸懷口舌乾。半夏黃連萎實服,微煎兩服配符丹。
黃連錢半、半夏錢半、瓜萎實二錢。水一碗煎五分、無渣、連服二帖。
本方為小陷胸湯,出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主治一般肺炎或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94
Id:
660694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人物篇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福袋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1726
Id:
151726
Title:
福袋
Description:
中國古代君王或官長祭拜天地諸神,將儀式後的肉品分賞給僚屬為常有的慣例,象徵一體同享禎祥。在馬祖於元宵遶境與用餐完畢後,參與民眾回家時在廟口再領一包「福品」或福袋,也是長久約定俗成的規矩,表示在祭禮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91
Id:
566691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四二號
Description:
柴胡七分、生元七分、黃芩五分、麥文五分、赤芍三分、甘草二分、地骨八分、知母四分、生姜一片、灯心十條。水八分煎四分。
柴胡,一般感冒有發燒時使用。生元(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5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615
Id:
564615
Title: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5號
Description:
洋參八分、川蓮八分、万京八分、羌活五分、甘草五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西洋參有補氣益陰之功效。川蓮(黃連)清熱燥濕解毒。万京(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羌活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689
Id:
309689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31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Description:
其內容描述,後窟潭的池府王爺生日,阿嬤以及孫子坐在宮口前看戲,想必這戲一定很好看,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
漁民祭拜亮島趙大王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Event488267
Id:
488267
Title:
漁民祭拜亮島趙大王
Description:
在1950年代初期,馬祖村民、國軍都沒有進駐亮島。雖然沒有住戶,但北竿大坵島民以此漁場維生,只要向連江縣政府報備即可前往。國軍進駐後開放申請,但得加入中國國民黨,擁有黨證才可出海。
北竿大坵村資
慶昌宮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77
Id:
284577
Title:
慶昌宮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漢民社區的日曆。本篇四月十八日的主題是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二三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945
Id:
486945
Title: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二三號
Description:
茯苓二錢、刈根二錢、生地二錢、蒼朮一錢、陳皮二錢、檳榔八分、甘草一錢。水一碗煎五分渣仝連服三劑。
藥籤中的刈根為「葛根」,「梹郎」為檳榔。本方適用於食欲不佳、反胃噁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的病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62
Id:
564962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卅九首
Description:
老蓮五分、白叩五分、麻黃五分、枝岑八分、枝子一錢半、黃栢四分、石羔七分、生蔥一支。
枝岑(黃芩),老蓮(黃連),黃栢(黃柏),合稱為三黃,均為清熱燥濕藥物,兼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等功效。其中,黃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78
Id:
487678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十九首
Description:
鳳凰退四分、益母草、枳壳、金英各一錢。水一碗煎四分。
鳳凰退又稱鳳凰衣,指的是雞蛋的蛋殼內層那一薄薄的白膜,可以治療咽喉疼痛,瘡瘍潰爛也可以外用。益母草,活血化瘀藥物,古代常用於婦女產後調理,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276
Id:
756276
Title:
溪南溪北八本簿(宮)支出賬冊簿
Description:
此項物件為溪南溪北八本簿(宮)支出賬冊簿,此支出帳冊簿過去在當年爐主手中,内容記載整年儀式祭典的所有支出細項。支出包含請神、八音、水果、紅粄、五牲、神豬等所有支出都必須逐一項目記載,並在交接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0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1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29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0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