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李榮春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李榮春藝術與人文

李榮春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14345 , 欄位Id的內容是6143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李榮春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李榮春(1914-1994),宜蘭縣頭城鎮人,一生以文學為志業,為二戰後第一代本土作家。李家世居頭城老街-和平街。父親李雲本業木匠,以箍木桶為主的小商人,李家兄弟姊妹共有七人,五男二女,李榮春排行老四。八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黃針撫養長大。 15歲自頭城公學校畢業後,進入私塾學習漢文兩年,並自修英、日、中文。1937年4月,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年,李榮春趁機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前往中國,希望加入抗日作戰行列,而在中國約莫待了8年時間,期間的所見所聞,成為他日後寫作《祖國與同胞》的真實素材。直至1946年5月,自中國返台。 返台後,與鍾理和、鍾肇政等人合組《文友通訊》成為文友,並短暫任職《公論報》,返回頭城定居時已是48歲,除了仍奮力不懈的寫作外,也做過各種零星粗活維持生計,此時期的作品主要刊登於《蘭陽會刊》。 此後多年,李榮春的作品發表空間有限,1994年元月31日謝世後,其家人在衣櫥內發現了約300多萬字的文稿。經過其侄子李鏡明醫生等人悉心整理,終讓李榮春的文學作品重見天日,著有《祖國與同胞》、《海角歸人》、《洋樓芳夢》、《鄉愁》、《和平街》、《懷母》、《八十大壽》等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14345&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6BD26CC5-9293-4711-9AA8-6B4532F55E5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0T13:17: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614345

Id

614345

Title

李榮春

Description

李榮春(1914-1994),宜蘭縣頭城鎮人,一生以文學為志業,為二戰後第一代本土作家。李家世居頭城老街-和平街。父親李雲本業木匠,以箍木桶為主的小商人,李家兄弟姊妹共有七人,五男二女,李榮春排行老四。八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黃針撫養長大。 15歲自頭城公學校畢業後,進入私塾學習漢文兩年,並自修英、日、中文。1937年4月,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年,李榮春趁機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前往中國,希望加入抗日作戰行列,而在中國約莫待了8年時間,期間的所見所聞,成為他日後寫作《祖國與同胞》的真實素材。直至1946年5月,自中國返台。 返台後,與鍾理和、鍾肇政等人合組《文友通訊》成為文友,並短暫任職《公論報》,返回頭城定居時已是48歲,除了仍奮力不懈的寫作外,也做過各種零星粗活維持生計,此時期的作品主要刊登於《蘭陽會刊》。 此後多年,李榮春的作品發表空間有限,1994年元月31日謝世後,其家人在衣櫥內發現了約300多萬字的文稿。經過其侄子李鏡明醫生等人悉心整理,終讓李榮春的文學作品重見天日,著有《祖國與同胞》、《海角歸人》、《洋樓芳夢》、《鄉愁》、《和平街》、《懷母》、《八十大壽》等書。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0T13:17:3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李榮春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5
Id: 185015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郭明福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02
Id: 515902
Title: 筑紫館廣告2
Description: 筑紫館,為花蓮第一家電影院,在日本治理臺灣的時期又別名為「筑紫座」。雖與其餘兩座電影院「稻住館」與「太平館」相比建造的時間較早,但也是此三者之中,最早消失在花蓮市街的一家電影院。從照片中可以推斷,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14
Id: 660714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上)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223553
Id: 22355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62-2:大日本麥酒株式會札幌支店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札幌 綠山忍 九月十一日 已經來到最適合讀書跟運動的秋季了,闔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95
Id: 603895
Title: 桌球大會十七日在昭和會館舉辦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各種運動競技正熱鬧的展開中,諸如棒球、相撲、柔劍道、銃劍術、網球等,也有給青年團體的陸上競技活動。由於花蓮港廳下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21
Id: 595621
Title: 走過文明與蠻荒的風景
Description: 〈走過文明與蠻荒的風景〉這件作品讓我們藉著石頭去思考我們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及變遷。作品以V型昂揚結構呈現,兩側不對等凹凸平面相對,直角平滑面代表文明的躍昇,不規則粗糙面象徵未開發的蠻荒。穿越階梯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6
Id: 55996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西式小禮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舍區婦女西式小禮服照,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打扮後在自家拍攝的照片。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早期眷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586
Id: 467586
Title: 支那文學史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本書封面題有「支那文學史」、「帝國百科全書 第九編」、「文學士笹川種郎著」、「明治卅六年十二月四版」、「東京博文館藏版」等字樣,內頁標明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97
Id: 322997
Title: 入選-世界最美總統府
Description: 總統府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用的是當時流行的西洋式建築風格,結合英國紅磚建築與後期文藝復興樣式,常見的有紅白相間的橫帶裝飾、門廊、拱圈、柱式、牛眼窗等建築語彙。平面以南北兩座中庭分隔呈「日」字形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4
Id: 301104
Title: 別愛陌生人
Description: 陳克華,曾參與「北極星詩社」,《現代詩》副刊主編。從小就很喜歡閱讀,從各大報副刊鑽研了許多,但對於現代詩則是從高中開始特別有接觸,並且在此時密集且大量的作詩。對陳克華詩風有深刻影響的兩位詩人,一是羅智

MOC_Id: Culture_Event686280
Id: 686280
Title: 手工藝品體驗-植物拓染藝術創作
Description: 高雄市那瑪夏區民權社區發展協會執行文化部原住民村落發展計畫,於110年10月28和29日邀請達卡努瓦里的旮日娃力絲工藝坊藝術家林玉妹老師辦理植物拓染藝術工作坊,玉妹老師由生活周遭常見植物發想,結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23
Id: 272223
Title: 崁津通訊第63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 本期為第63期,頭版內容為羽球館拆除改建紀念與展望。其餘內容有運動會紀錄、比賽獲獎名單、學生文章投稿、美術作品投稿、幼兒園聖誕活動紀錄。 大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09
Id: 18080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存仁堂薄胎瓷釉上彩繪製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存仁堂薄胎瓷之釉上彩繪製過程影片。釉上彩為再先燒過一次的素器上彩繪,再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11
Id: 514511
Title: 任期最久的多才多藝村長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8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98
Id: 506398
Title: 新城小學校
Description: 1910-1914年五年理蕃計畫期間,高齡70歲時任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率領兩萬日本軍警攻打太魯閣,爆發太魯閣戰爭。在寡不敵眾的狀況下,迫使各太魯閣族蕃社歸順。而後旋即打通連接各部落的道路與廣設駐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563
Id: 467563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七十一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71號,隨鷗吟社於1935年(昭和10年)9月15日發行。 本冊卷首收錄石井靜等人書畫作品四幅。詩作依四古、五古、七古、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78
Id: 286578
Title: 潘美雲
Description: 鐵道文化園區的花東好事集、玫瑰石手作坊負責人。過去從來沒有學習過飾品製作,不過也因此,更能不受拘束地想像與嘗試出更多元的玫瑰石運用方式,作品能夠銷售出去、有人喜歡,就充滿肯定與成就感,擺攤並不是為了收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56
Id: 18075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主視覺大會關東旗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主視覺大會關東旗,配合主視覺海報之設計理念與意涵,利用同樣色調與線條,用茶文化特色為主軸,文化進行式以茶藝演變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59
Id: 301359
Title: 永恆的草莓園
Description: 由陳黎與張芬齡合作,這本《永恆的草莓園》對各種各樣的歌樂作品進行了賞析,從經典歌劇到通俗民歌,從布拉姆斯、荀白克到披頭四、羅大佑等,陳黎與張芬齡藉由對音樂長期的浸淫與了解,為他們寫下賞析,讓讀者可以透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6
Id: 301246
Title: 當代美國詩雙璧:羅伯特.哈斯/布蘭達.希爾曼詩選
Description: 由陳黎與張芬齡合譯,選錄了羅伯特.哈斯與布蘭達.希爾曼這對詩人夫婦的各階段代表作八十多首,分為兩輯。輯一為羅伯特.哈斯的詩作,共有五本詩集收錄,從中可見哈斯各階段詩作的側重點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輯二為布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51
Id: 600951
Title: 回應市民的期望,著名電影陸續上映「民族的祭典」「美的祭典」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日的報導。從敘述中可得知,日治時期的花蓮相較開發較早的西臺灣而言被視為文化隔絕之地,而文藝家協會於花蓮港的支部在登載此新聞的近期設立,被視為花蓮港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2
Id: 289122
Title: 頭城十三行的傳奇故事(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第二名。 故事藉由甫得第八個孩子的阿貴的視角,去看頭城的搶孤活動以及盧家十三行的傳說。 阿貴家食指浩繁,再添一女,想把新生的女兒出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16
Id: 514516
Title: 賣菜的小女孩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1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94
Id: 301194
Title: 風起雲湧普洱茶
Description: 普洱茶向來是非茶類愛好者亦然耳熟能詳的熱門名詞,普洱茶為何如此特別?為何這麼多人關注普洱茶?除了對健康有益的說法以外,普洱茶的價格與真假,也常是外人津津熱道之事。畫家詩人吳德亮,同時也是有數十年茶齡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325
Id: 638325
Title: 林丁輝
Description: 林丁輝(1899-1977),祖籍福建龍溪,祖父俊美,原在二水鼻仔頭經營米商;父以文,自幼飽讀經書,國學造詣頗深,日治時期遷至社頭石頭公庄(今社頭鄉泰安村),開設私塾教授漢學;母張玉。6歲跟隨父親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55
Id: 514055
Title: 宜蘭市酒槽藝術崗哨
Description:   宜蘭市復興里有個頗具創意的守望相助亭,是由古老的酒槽改裝而成,由於造型吸睛,常吸引路人及遊客停步觀賞,也成了在地的特色地標。   該酒槽材質為鋼鐵製作,由於內部空間甚大,目前作為復興社區守望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80
Id: 287380
Title: 石杵
Description: 該物件用河邊撿拾的硬石修製而成,中間原有藤環圈繞便於手握,但因年代久遠,目前僅有石杵遺留下來。石杵因結構不同又分兩種:一為一整塊石頭一體成形磨製而成,中間以藤編製作握把;另一種則是用兩塊石製成的杵身,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01
Id: 286401
Title: 王文宏
Description: 翅男本來是我寫的劇本裡頭的一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苦悶的活著,一回,向上天祈求翅膀,以雙手換之。老天爺允諾,卻換來不能飛的翅膀。後來發現,原來翅男是現實世界中,自我的投射。透過投射的過程,好像更能夠接近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2
Id: 296382
Title: 道士歕〔角革〕,固曉伊講什乇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道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58
Id: 303858
Title: 《西瀛風物》第六期-馬公城隍廟十二生肖石雕藝術淺談-兼記十二生肖的傳說及與干支的關係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西瀛風物》第六期,篇名為「馬公城隍廟十二生肖石雕藝術淺談-兼記十二生肖的傳說及與干支的關係」,作者王文良。 本文旨在探討城隍廟三川殿內,第一對石柱下方柱珠側面的十二生肖作品,首先論述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6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6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0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8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1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