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9084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08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環鏡樓唱和集》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唱和集》一書,其發行緣由,乃是顏雲年於1912年(大正元年)11月23、24日,在基隆新落成豪宅「環鏡樓」(座落於今本市忠二路一帶),舉辦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聘請前清進士許南英主坫,並有來自全臺詩人百餘位相聚一堂,不僅是冠蓋雲集,更是盛況空前。事隔8年後,將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編輯成冊。   該詩集以聖經紙、線裝書精印,高貴典雅。內頁最前端有環鏡樓主人與豪宅照片、當時名人題字、顏氏自序、臺灣各大詩社社長的序文(有瀛社洪以南、櫟社傅錫祺、竹社王石鵬等位),以及後半部的「頌德碑詩文、瑞芳金山雜詠、東遊雜詠」,共有486首詩作,合成一集。詩集的跋文,則由定居基隆30餘載的名儒李碩卿執筆,撰述顏氏一生成功之道。   雖說此一詩集,泰半是酬唱祝賀詩文居多,但書內也選錄不少顏雲年個人創作詩句、多達數十首;從顏氏個人詩作中,不難發現顏雲年對漢文化的重視、用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08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EF96583-8A6D-40E8-85F3-E2934E7CA52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01T17:34:5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4

Id

259084

Title

《環鏡樓唱和集》

Description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唱和集》一書,其發行緣由,乃是顏雲年於1912年(大正元年)11月23、24日,在基隆新落成豪宅「環鏡樓」(座落於今本市忠二路一帶),舉辦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聘請前清進士許南英主坫,並有來自全臺詩人百餘位相聚一堂,不僅是冠蓋雲集,更是盛況空前。事隔8年後,將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編輯成冊。   該詩集以聖經紙、線裝書精印,高貴典雅。內頁最前端有環鏡樓主人與豪宅照片、當時名人題字、顏氏自序、臺灣各大詩社社長的序文(有瀛社洪以南、櫟社傅錫祺、竹社王石鵬等位),以及後半部的「頌德碑詩文、瑞芳金山雜詠、東遊雜詠」,共有486首詩作,合成一集。詩集的跋文,則由定居基隆30餘載的名儒李碩卿執筆,撰述顏氏一生成功之道。   雖說此一詩集,泰半是酬唱祝賀詩文居多,但書內也選錄不少顏雲年個人創作詩句、多達數十首;從顏氏個人詩作中,不難發現顏雲年對漢文化的重視、用心。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01T17:34:54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187
Id: 663187
Title: 1963年11月國防部康樂總隊軍職專長令
Description: 1968年4月,「國防部康樂總隊」進行組織調整,除編審委員會、雜技隊及第一至四科(分掌總務、戲劇、電影、音樂工作)沒變動外,總隊新增設歌仔劇隊、音樂隊各1隊,並將原有之演劇第一、二、三隊編併為1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27
Id: 287327
Title: 馬太鞍部落男子服飾
Description: 馬太鞍部落的全套男子服飾則共有頭飾、項鍊、攜物袋(檳榔袋)、流蘇圍裙、後敞褲、短裙等物件。Fata’an(馬太鞍)是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傳說此處長著很多樹豆,便以此為名。馬太鞍部落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屬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386
Id: 169386
Title: 象外環中
Description: 〈象外環中〉是書法家黃羣英(1920-2019)作品,釋文:「象外環中。泮翁」,姓名章:「泮翁八十五後作」(白文)、「黃羣英印」(朱文)、引首章:「得自然」(朱文)、壓角章:「筆情墨趣」(朱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43
Id: 234043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2
Description: 楊牧1940年出生於花蓮,是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亦是擅長翻譯及評論的學者,才華洋溢多元,早期受浪漫主義的影響,成為浪漫詩人(以葉珊為名時期),後為留美時期的風潮洗禮,成為關懷社會人文的作家(楊牧時期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74
Id: 283574
Title: 許禮憲
Description: 許禮憲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前輩,許多石雕藝術家都曾經在他的工作室當助手、培訓生,他不但培育了無數石雕新血,同時也是帶領石雕藝術家走出國際的重要推手,是花蓮石雕產業不可不提的重要推手。1967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759
Id: 569759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43-48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四十三至四十八,本冊保持完整,僅有封面幾處破洞,內頁少許蟲蛀。收錄內容包括奉天省、黑龍江。 卷四十三、四十四為奉天省錦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9
Id: 283589
Title: 楊英風
Description: 楊英風出生於台灣宜蘭縣,1997年逝於新竹。幼時生長於鍾靈毓秀的宜蘭,與山水為伍,使他在泥塑及剪紙中啟蒙對藝術的熱愛。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獲得吉田五十八和昭倉文夫指導。不僅修習了建築、雕塑的專業技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2
Id: 600972
Title: 廳下三移民村米穀增產示範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6日的報導,此則影像內容記述花蓮港廳下三移民村作為米穀增產示範,視為日本人農民的驕傲依此來燃起愛國心與信念。花蓮港廳下的三個移民村分別為吉野村(現吉安

MOC_Id: Culture_Place222331
Id: 222331
Title: 豐田碧蓮寺水井
Description: 位於碧蓮寺(原豐田神社)大殿左外側的水井,為豐田地區唯一保存下來的水井,移民村其他水井為何都消失了?據說日人於離台前,依規定每一戶只能帶走一百銀圓,重要財物因為無法帶走,只好藏於水井內,再將水井填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9
Id: 267499
Title: 七‧二河殤
Description: 徐凡軒(1981-)所作〈七‧二河殤〉主題為「河殤」,畫巨河滾滾,驚濤拍浪,有若捲起千堆雪。「河殤」為1988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所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殤」為悲歌之意,該片以黃河為主題,探討中國千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57
Id: 284457
Title: 心靈家園─月圓話中秋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25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899
Id: 281899
Title: 簡春桂-豐田玉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故事主人公為簡春桂,也為豐山村老村長之女,年輕時曾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14
Id: 283714
Title: 歐蘭迪‧朱利安諾
Description:   朱利亞諾·奧蘭迪(Giuliano Orlandi)1973年2月7日出生於卡拉拉,在他所在城市的美術學院學習。之後在卡拉拉和彼得拉桑塔生活和工作。他於2000年為布拉格市實現了紀念性雕塑,並參加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07
Id: 283707
Title: 格奧爾基‧敏契夫
Description: 格奧爾基‧敏契夫,又稱喬治·米切夫(Georgi Minchev)在紀念性雕塑領域工作,是大特爾諾沃大學聖西里爾和迪烏斯的雕塑與理論學科系的教授。因他的創造性作品而獲得許多殊榮,擁有超過15個個人展覽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6
Id: 300136
Title: 無顏復失色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顏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46
Id: 221746
Title: 馬祖傳統月子餐─白力魚糯米粥(催乳)
Description: 依據游桂香《傳統馬祖月子餐》一文所述,馬祖婦女做月子一般不以魚類為主,但「白力魚」除外,因為白力魚的催乳作用,會常用來和糯米煮粥。白力魚又稱「白鰳魚」,味鮮肉細,醫書中說其「味甘,性平。能開胃暖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74
Id: 284274
Title: 羅東福蘭社
Description: 羅東福蘭社,位於羅東鎮中山西街 115 號,是臺灣歷史悠久的北管社團,1989(民78)年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羅東福蘭社在戲曲上,以學習北管音樂、子弟戲為主。 清代末期,福蘭社首任社長陳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27
Id: 603127
Title: 祈冬文化祭
Description:   大二結文化基金會於2011年以「文化二結‧四時有慶」為主題,提出以傳統文化保存、傳習與創生為主軸的計畫,開設台灣拳術、官將首、大神尪、北管、輦轎等課程,並於2012年,成立「大二結王公藝術研究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2
Id: 271372
Title: 馬祖民居外牆形式:花崗岩與福杉版牆混合式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因應氣候環境與材料取得,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多選擇以花崗岩為主、福杉為輔作為外牆建料,大致可分為四種,其中之一為「花崗岩與福杉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19
Id: 649719
Title: 〔漢詩〕思親
Description: 本漢詩作品「思親」,由樂生療養院患者沈發達創作,刊登於1937年3月,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四卷第一號中。有別於多數人使用日文進行的癩文學創作,沈發達以漢文作為基底,以漢文詩詞進行創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8
Id: 300108
Title: 復大食,復〔女省〕料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復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574979
Id: 574979
Title: 女學校畢業生過半數就職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2月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說明3月即將到來,花蓮港高等女學校將有50幾名的畢業生進入社會,目前花蓮港市內役所、各會社已來學校洽談。學校當局則指出:去年度50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31
Id: 649731
Title: 〔漢詩〕高謝德君之慈母來院慰子傍觀感作
Description: 本漢詩作品「高謝德君之慈母來院慰子傍觀感作」,由樂生學園學生陳瑩謙創作,刊登於1937年6月,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四卷第二號中。有別於多數人使用日文進行的癩文學創作,陳瑩謙以漢文作為基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801
Id: 514801
Title: 富源派出所大門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的畫面為富源派出所大門。富源位於花蓮瑞穗之上方,現在則以「蝴蝶谷」為名。蝴蝶谷為「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別稱,是臺灣最大的樟樹林遊樂區,其中具有相當豐富的溫泉資源,並且有著相當聞名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79
Id: 595779
Title: 環繞波浪的結構
Description: 絲勒維•希維雍的雕塑作品〈環繞波浪的結構〉對比意象豐富,呈現剛硬與柔軟、直線與曲線、粗糙與精緻等視覺衝突。以冰冷的石雕,刻畫柔和雅緻的線條。作者想藉由此作品傳達「我要征服美麗島,圍繞洶湧的波濤,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4
Id: 267674
Title: 彩霞下的菜圃
Description: 〈彩霞下的菜圃〉以居高遠望的視角俯覽鄉間菜園景緻,近景的樹影和後方遼闊的視野拉開了廣袤的空間感。 畫面裡佔據尺幅三分之二的天空,邱創乾(1900–1973)以輕巧熟練的筆觸搭配不同的藍色調和些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13
Id: 515913
Title: 吉野尋常高等小學校遭受颱風侵襲
Description: 圖中為日治時期的吉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又可稱為「吉野小學校」,所招收學子幾乎為日籍兒童。而其所在之吉野村則為1910年(明治43年),由臺灣總督府招募日本本地的移民來此開墾後所發展興起,191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706
Id: 516706
Title: 花蓮座1/27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27日的花蓮座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上映電影分別是洋片「青春ホテル」以及當時滿州國所拍攝的「真假姊妹」,後者主演為李明、徐聰,並有李香蘭旁白配音。

MOC_Id: Culture_Object617412
Id: 617412
Title: 繡布枕頭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此繡布枕頭原為道卡斯新港東社猫老尉家族所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此繡布枕頭的造型中間為紅色,兩端為黑色,枕頭兩端呈方形,以紅色布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7
Id: 285897
Title: 旋轉
Description: 《旋轉》從粗獷的石面向內探勘埋藏的核心。這趟深度的旅程,猶陷入一晦暗難解卻奇幻美麗的自溺漩渦中;順流而下的螺旋紋理,便是沿路如生痕化石般沈澱而成的軌跡。一路迴旋直底深沈的內在,螺旋下降的同時,與忽深忽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7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7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3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5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