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9084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08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環鏡樓唱和集》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唱和集》一書,其發行緣由,乃是顏雲年於1912年(大正元年)11月23、24日,在基隆新落成豪宅「環鏡樓」(座落於今本市忠二路一帶),舉辦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聘請前清進士許南英主坫,並有來自全臺詩人百餘位相聚一堂,不僅是冠蓋雲集,更是盛況空前。事隔8年後,將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編輯成冊。   該詩集以聖經紙、線裝書精印,高貴典雅。內頁最前端有環鏡樓主人與豪宅照片、當時名人題字、顏氏自序、臺灣各大詩社社長的序文(有瀛社洪以南、櫟社傅錫祺、竹社王石鵬等位),以及後半部的「頌德碑詩文、瑞芳金山雜詠、東遊雜詠」,共有486首詩作,合成一集。詩集的跋文,則由定居基隆30餘載的名儒李碩卿執筆,撰述顏氏一生成功之道。   雖說此一詩集,泰半是酬唱祝賀詩文居多,但書內也選錄不少顏雲年個人創作詩句、多達數十首;從顏氏個人詩作中,不難發現顏雲年對漢文化的重視、用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08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EF96583-8A6D-40E8-85F3-E2934E7CA52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01T17:34:5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4

Id

259084

Title

《環鏡樓唱和集》

Description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唱和集》一書,其發行緣由,乃是顏雲年於1912年(大正元年)11月23、24日,在基隆新落成豪宅「環鏡樓」(座落於今本市忠二路一帶),舉辦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聘請前清進士許南英主坫,並有來自全臺詩人百餘位相聚一堂,不僅是冠蓋雲集,更是盛況空前。事隔8年後,將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編輯成冊。   該詩集以聖經紙、線裝書精印,高貴典雅。內頁最前端有環鏡樓主人與豪宅照片、當時名人題字、顏氏自序、臺灣各大詩社社長的序文(有瀛社洪以南、櫟社傅錫祺、竹社王石鵬等位),以及後半部的「頌德碑詩文、瑞芳金山雜詠、東遊雜詠」,共有486首詩作,合成一集。詩集的跋文,則由定居基隆30餘載的名儒李碩卿執筆,撰述顏氏一生成功之道。   雖說此一詩集,泰半是酬唱祝賀詩文居多,但書內也選錄不少顏雲年個人創作詩句、多達數十首;從顏氏個人詩作中,不難發現顏雲年對漢文化的重視、用心。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01T17:34:54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環鏡樓唱和集》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99
Id: 301199
Title: 臺灣茶器
Description: 畫家詩人吳德亮,天秤座、台灣花蓮人,他以本名創作水彩、油畫、攝影、作曲、寫旅遊文學、上山下海作野鳥追蹤;同時以「德亮」為筆名寫詩及散文。他尤其專研「茶」的領域,多年來以茶為主題的著作多本,也曾頻繁探訪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56
Id: 301056
Title: 地上歲月
Description: 1972年陳列因為政治事件入獄,在1976年出獄後開始從事翻譯及寫作。本書為出獄後所發表的作品,在第四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類組中獲得首獎。而其中所收錄的散文「無怨」為其出獄後四年所發表,並且在第三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44
Id: 514544
Title: 104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期末工作報告書
Description: 本結案報告書,乃是仰山文教基金會所撰寫的104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委託契約書。其內容包括十項,第一,辦理本年度機關各項社區補助計畫說明會及提案工作坊,辦理受補助社區之執行計畫工作坊並進場訪視每社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33
Id: 300433
Title: 蕭史弄玉
Description: 坐落於金唐殿正殿後方,為何金龍徒弟王石發 (1905-1987)、王保原父子倆共同完成之大型洗石子裝飾作品。造形優雅,作工精細。 此洗石子堆塑為1956年,何金龍的徒弟王石發、王保原父子修繕金唐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9
Id: 594399
Title: 反共義士紀念卡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反共義士紀念卡,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該紀念卡是1954年2月19日(民國43年)在臺北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5
Id: 301345
Title: 聶魯達情詩合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Description: 由陳黎、張芬齡合譯。《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是智利重量級詩人聶魯達的第二本詩集,收錄了聶魯達為大學時期交往的兩位女孩所作的情詩,呈現出聶魯達在青春期的愛情心路歷程。這本詩集在當年出版的時候可謂突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04
Id: 278004
Title: 清源縣令嘲笑陳黯其臉有痘瘡,陳黯立即賦詩自辯,因而聲名大振 廈門志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先生諱黯,字希儒。父諱贄,通經及第;娶江夏黃夫人,賢而生先生,無昆仲姊妹。十歲,能詩。十三,袖詩一通謁清源牧,其首篇詠河陽花; 時面豆新愈(瘡之如豆),牧戲之曰:『藻才而花貌,胡不詠歌』?先生應聲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91
Id: 283691
Title: 陳凱智
Description: 陳凱智高中就讀美術班,因此開啟了人生的藝術之路。他剛開始學習基礎的平面繪畫,接受學院的紮實的基本訓練,在考大學時,因緣際會下選擇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也打開了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和常人一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702
Id: 516702
Title: 花蓮高女生畢業後的志願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27日的地方版報導,文中說明花蓮港高等女學校三月下旬將有55名畢業生,其中約有三成計16人要繼續升學;其餘的39名有10餘名選擇做家務相關的工作,並以

MOC_Id: Culture_Event514086
Id: 514086
Title: 牛頭司 耕牛小學堂
Description: 牛頭司耕牛小學堂自2017年由黃和誠與沈國源舅甥倆聯手創立。因黃和誠的父親早期是「牛販」,年輕時便跟隨父親的腳步訓練耕牛。2015年因受邀參與宜蘭縣綠色博覽會開幕活動,到會場協助牽牛,頓時讓他回憶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8
Id: 301118
Title: 四個英語現代詩人:拉金,休斯,普拉絲,奚尼
Description: 由陳黎、張芬齡合譯,本書選譯了二次大戰後崛起的四位極重要的英語詩人:拉金、休斯、普拉絲與悉尼的七十一首詩,並收有四篇譯者評介他們的專文。 拉金是位提倡以口語寫詩的大家,他曾公開表示過他對現代主義

MOC_Id: Culture_Event686276
Id: 686276
Title: 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教學工作坊-種子教師暨青年人才研習營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教學工作坊-種子教師暨青年人才研習營】 原舞者成立至今,除了部落的樂舞文史踏查、採集、整理與演出外,也致力於將所學推廣並帶動原住民族青年接觸。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教學工作坊-種子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09668
Id: 209668
Title: 陳清森及薛木山二人合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上圖為陳清森、薛木山二人合照。二人頭戴制帽,身著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學生服,長褲下為深色鞋子。 1920年代日本政府開始推行同化政策,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10
Id: 301310
Title: 長短歌行
Description: 2001年《長短歌行》出版,楊牧繼《介殼蟲》(2006)之後新詩作品的結集。其間榮獲吉隆坡世界華文文學獎及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作品分別在瑞典及德國出版精美譯本,備受國際注目。楊牧持繼深耕創作,本書收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809
Id: 287809
Title: 噶瑪蘭年長男子族服
Description: 該組服飾有:頭飾、上衣、攜物袋(檳榔袋)、褲子等物件,為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於近代民族復名運動時,所重製的噶瑪蘭族服飾。噶瑪蘭族人認為全黑的服飾只有長者才能穿著,所以噶瑪蘭男子必須從tama na sa

MOC_Id: Culture_People565315
Id: 565315
Title: 基隆市寶公學校賞狀 - 曾顯林
Description: 曾顯林先生生於1921年(大正10年)3月4日,小學就讀基隆市寶公學校,在校成績優良。這張「賞狀」是他六年級時學校頒給他的。 師範畢業後先生曾擔任仙洞國小教師、教務主任,不幸遭逢228事件,很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6
Id: 286086
Title: 洄瀾內在的成長
Description: 〈洄瀾的內在成長〉描繪了花蓮未來發展的內在和無限潛力。定向上升的表面細部肌線喚起了肢體、株幹和花朵的有機生長力量。因為起始了垂直的大理石塊的構造核心,再經由構體和有機體的結合,此雕刻正試圖傳達人與自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46
Id: 516646
Title: 稻住館1/1廣告
Description: 此報紙影像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日,花蓮港市三大電影院之一的稻住館刊載在東臺灣新報中的廣告,可看到大幅的版面介紹當時上映的電影片名,及最新穎國產設備的宣傳。當時的電影票價大人五十錢、小孩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84
Id: 515984
Title: 臺灣鐵道臺東線全通記念·玉里庄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日本治理臺灣時期,鐵道部於1926年(大正15年)3月27日所發行之「臺灣鐵道臺東線全通記念·玉里庄」繪葉書。從章印可以清楚地看到:「臺灣鐵道臺東線全通記念」,以及「玉里庄」的字樣,因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850
Id: 476850
Title: 隨鷗集.綜述
Description: 《隨鷗集》是創立於日本本土的漢詩社團「隨鷗吟社」的機關刊物,創刊自1904年10月(明治37年),每月一刊,吟社亦是每月一次例會,活動地點主要在東京。目前所見最後一期為1944年2月(昭和19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5
Id: 594415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畢業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幼稚園畢業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81號住戶孫金榮先生所提供,孫金榮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幼稚園幾乎是所有眷村孩子的母校,幼稚園承載了所有眷村孩子的童年,此張照片為馬祖幼稚園應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2
Id: 267592
Title: 紅土地迴旋曲(四)
Description: 〈紅土地迴旋曲(四)〉為畫家蔡水景(1956-2016)的作品,落款:「2014 白濤」,為一幅抽象水墨畫。本作運用正方形畫幅構圖,以水墨線條和色彩作為畫題「紅、土地、迴旋曲」的意象元素。 本幅

MOC_Id: Culture_Place513879
Id: 513879
Title: 米食文化館
Description: 仁和社區近年致力於將巷弄空間議題結合在地文化願景,推動「社區博物館」行動。首先,參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105年社造3.0計畫」,進行社區資源盤點、願景分析討論、召開居民共識會議、舉辦社區小旅行行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44
Id: 509144
Title: “犁仔卡”擔街頭巷尾趴趴走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拍攝於民國40年(1951)的「犁仔卡」的照片。犁仔卡,是台語的發音,翻成國語的意思就是手推的攤販車。這在昔日的大街上是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存在,早期的手推攤販車其販賣的不單單只是商品而已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46
Id: 300446
Title: 國父 孫中山塑像
Description: 此件為何金龍於1928年整修台南佳里金唐殿之剪黏作品,作品位於三川入口外的墀頭牆上。整修年間處日治時期,何金龍將帶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孫中山像偷渡進剪黏作品中,直至1975年中國時報大幅報導後,此傳統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86
Id: 55998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旗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婦女旗袍,高領無袖剪裁,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此照片中的旗袍為草綠色底色,藍色秀花點綴,給人以優雅的氣質。 旗袍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004
Id: 211004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58:(札幌區)製麻會社(其三)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58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札幌區)製麻會社(其三)」,以及英譯「SAPPORO PARK」,日文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77
Id: 649677
Title: 〔樂生歌壇〕─雜詠
Description: 本作品〈雜詠〉,刊登於1937年1月25日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三號「樂聲歌壇」專欄中,由南山(筆名)撰寫。 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作者描述自己已放棄過去的生活,認份地在樂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309
Id: 668309
Title: 崗上劇人訪談紀要—林明
Description: 林明 政戰學校影劇系26期畢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 軍旅生涯歷練過憲光藝工隊、國防部藝工總隊、國防部藝宣大隊副大隊長、話劇隊隊長、藝工隊隊長等職務,參與本島、外島的勞軍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94
Id: 513294
Title: 孟東籬濱海茅屋起居室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是台灣文學作家孟東籬在花蓮的居所「濱海茅屋」,孟東籬先生除了致力於寫作與翻譯之外,他也提倡環保,是著名的環保鬥士及素食主義者。濱海茅屋位於鹽寮村,此處為民風淳樸的海邊小漁村,居民多為阿美族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1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1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34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1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