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豐原社區報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豐原社區報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豐原社區報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2713 , 欄位Id的內容是66271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豐原社區報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豐原社區報》前身為《豐東學區報》,由豐東故鄉重建工作隊於1999年12月18日發行創刊號。 《豐東學區報》創刊確切日期不明,民國60年代即運用學校資源發行,希冀透過學生走入家庭教育。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不久,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臺中縣父母成長協會、臺中縣豐東國中教師會、臺中縣生命線協會與春雨文教基金會共同成立了成立豐東故鄉重建工作隊,豐東國中退休教師洪朝棟與友人羅德財和蘇英見決定利用震災募款將《豐東學區報》擴大為《豐原社區報》,報導內容再擴大至豐原以東之外,期能喚起社區復興與關懷,進行文化面的重建工作。 豐原社區報的特色在設立「災區重建信箱」,提供一般民眾與相關單位對話,並報導相關災後重建的進度。版面配置上,第一版固定是主題報導,第二、三版以豐原地區居民投稿為主,如新詩、散文刊載或地方趣聞,第四版則多為人物特寫。隨著組織發展,2002年工作團隊改組為「豐原社區總體營造協會」。直至2006年12月印行第59 期後,《豐原社區報》階段性任務達成,走入歷史。 透過《豐原社區報》可以看見在地方民眾的共同努力下,豐原的人物、故事與文化持續累積成重要的地方歷史,是臺中學從鄉土根源累積的優秀典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271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32014F1-4395-4D4D-8AA9-F71C84D2F82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3T17:59:0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13

Id

662713

Title

豐原社區報

Description

《豐原社區報》前身為《豐東學區報》,由豐東故鄉重建工作隊於1999年12月18日發行創刊號。 《豐東學區報》創刊確切日期不明,民國60年代即運用學校資源發行,希冀透過學生走入家庭教育。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不久,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臺中縣父母成長協會、臺中縣豐東國中教師會、臺中縣生命線協會與春雨文教基金會共同成立了成立豐東故鄉重建工作隊,豐東國中退休教師洪朝棟與友人羅德財和蘇英見決定利用震災募款將《豐東學區報》擴大為《豐原社區報》,報導內容再擴大至豐原以東之外,期能喚起社區復興與關懷,進行文化面的重建工作。 豐原社區報的特色在設立「災區重建信箱」,提供一般民眾與相關單位對話,並報導相關災後重建的進度。版面配置上,第一版固定是主題報導,第二、三版以豐原地區居民投稿為主,如新詩、散文刊載或地方趣聞,第四版則多為人物特寫。隨著組織發展,2002年工作團隊改組為「豐原社區總體營造協會」。直至2006年12月印行第59 期後,《豐原社區報》階段性任務達成,走入歷史。 透過《豐原社區報》可以看見在地方民眾的共同努力下,豐原的人物、故事與文化持續累積成重要的地方歷史,是臺中學從鄉土根源累積的優秀典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3T17:59:09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豐原社區報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53
Id: 286553
Title: 徐教五
Description: 徐教五從小唸私塾,自幼見私塾老師字寫得很好,觸動要把字寫好的念頭,從此與書法結下不解之緣。開始時以顏真卿及柳公權為範本,經過時間演練,寫出有別於顏、柳的字體,洄瀾詩社長余國強表示,他的字隨著心路歷程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42
Id: 514142
Title: 一個遙遠的記憶─渡船頭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02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98
Id: 506398
Title: 新城小學校
Description: 1910-1914年五年理蕃計畫期間,高齡70歲時任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率領兩萬日本軍警攻打太魯閣,爆發太魯閣戰爭。在寡不敵眾的狀況下,迫使各太魯閣族蕃社歸順。而後旋即打通連接各部落的道路與廣設駐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35
Id: 301135
Title: 陳黎詩選:1974-2010
Description: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陳黎詩選:1974-2010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55
Id: 594255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內中秋節活動準備照片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內中秋節活動準備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照片中人物左起分別為:時任村長程祖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0
Id: 301090
Title: 樹靈‧塔
Description: 《樹靈‧塔》為李潼的一本科普散文,討論樹與人、大樹與小人、老老樹與少年人、不言不語的樹與喜愛對話的人、各具姿色、生命力強勁的樹與聆聽自然、依附土地成長的人生活中有艱難,生活中有失意,但作為一個人或樹,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9
Id: 271379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窗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民居建築在開口的部分,可分為門、窗兩類,當中「窗」的數量須為單數,與門的數量相加則須為偶數,窗框多是花崗石造,窗扇則為木造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34
Id: 514434
Title: 社區介紹ㄧ茅埔城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3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416
Id: 479416
Title: 《無題》_2012年蓪草重生展 當代藝術作品
Description: 此為2012年蓪草重生展中美國藝術家Cynthia Kaufman的創作《無題》,這是她第一次認識到蓪草紙,感到有幸能利用蓪草來創作,其精緻的表面、顏色和質地激發了創作者的興趣,也引起創作者未來深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8
Id: 594298
Title: 馬祖新村-舊活動中心前的敬老大會合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舊活動中心前的敬老大會合影,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經擔任馬祖新村村長。 該照片可看到馬祖新村活動中心的舊貌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47
Id: 234047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4
Description: 出生於花蓮的方梓,長期從事文字編輯工作,初始創作以隨筆小品為主,筆致含蓄醇厚,氣質自然,文筆相較於現代散文的美學風格來講,偏屬平淡樸實,絕非時下瑰麗浮靡的文字所可比擬,卻能如實呈現她的體悟感懷,細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84
Id: 505984
Title: 花蓮港公學校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公學校為今日位在花蓮市區的明禮國小,是花蓮縣內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花蓮港公學校前身為「臺東國語傳習所奇萊分教場」,於明治30年(1897)12月8日創立,目的為教導臺灣本島人國語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5
Id: 301095
Title: 我旅途中的男人‧們
Description: 比女人更會欣賞男人, 比男人更懂男人!帶著好奇心旅行,陳克華與男人路上相逢 。自從2006年4月出櫃以來,陳克華先是以詩集《善男子》,在華人世界出版第一本同志情慾的詩集。本書他透過攝影圖文的搭配,訴說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9
Id: 286429
Title: 蔡良鄉
Description: 本人為花蓮縣街頭藝人,表演類別為工藝藝術類,展演項目:銅鋁線與漂流木及東海岸雅石之創作DIY教學,表演內容:線材編織/創意玫瑰石/雅石檯座製作/漂流木之活化應用/簡易作品DIY教學等。玫瑰石為民國六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0
Id: 296370
Title: 度繩門楔使篾箍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 度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5
Id: 286085
Title: 迷幻之森
Description: 〈迷幻之森〉善用自然素材與豐富的視覺元素,創作了一件令人驚豔的雕塑傢俱。作者楊慧如將漂流木的椅子結合馬賽克拼貼孔雀造型,讓傢俱成為生活中的美學焦點,當身著在椅子上彷彿身置自然森林的氛圍中。此作品參加1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479
Id: 603479
Title: 健棒飛球8A:1 花中屠戮嘉中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9月2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提及眾多棒球迷所期待的全島中等學校秋季選拔野球大會(按:棒球)於21日上午9點半舉行,此大會在10000多名的球迷觀禮下,全體齊唱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03
Id: 288603
Title: 第三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獎佳作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三屆蘭陽文學獎於2008年10月19日頒獎,圖為散文獎佳作得獎者合影,左一張欣芸,得獎作品〈泰雅之子〉、左三謝鴻文,得獎作品〈聖境追尋〉、右一張碩禹,得獎作品〈暮春夜語〉。 張欣芸,南投人,台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50
Id: 515950
Title: 花蓮港高爾夫俱樂部繪葉書
Description: 繪葉書為日文風景明信片的意思,此張圖片是繪製花蓮港高爾夫球場地形範圍的繪葉書,可見當時的花蓮港高爾夫球場為一處有名的景點。從此張繪葉書上可以看見幾個重要的資訊,例如左上角的方位標示、球場內的等高線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3
Id: 516683
Title: 甲種農林學校將於本年度出現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詳述在花蓮港廳長、總務課長及總督府當局的努力下,於昭和十六年度將花蓮港國民農學校改設為甲種中學校的花蓮港農林學校。此校將成為花蓮港市第四間中學校。未來預定招收內地人九十二名、本島人六十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89
Id: 628189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室外園區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幼稚園室外園區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間推動社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12334
Id: 212334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96:畜牧場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未標註拍攝地點。 圖中地點似乎是畜牧場或是畜牧研究單位。拍攝者站立於山坡緩處,山坡坡度甚緩。草木扶疏,有數人在整理著草地,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3
Id: 285973
Title: 共生
Description: 此作品〈共生〉的作者薩燦如欲由此造形譬喻「水」,它是生命成長所必需,更是大地萬物生命共同之所繫,所有的生物相依相生,綿延不絕地永世存續所託。此作品〈共生〉外形似一平緩的山丘,在山丘中間有一道溝渠象徵水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05
Id: 283605
Title: 鄧善琪
Description: 鄧善琪畢業於玉里高中石工科,三十多年來堅持對石雕「不做別人做過的東西」的執著與態度,對未知的挑戰用來燃燒自己的熱情,聚精會神的期待下一秒石雕帶給的驚喜。自高中就接觸石雕藝術,幾經轉折到後來全心投入雕刻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55
Id: 638155
Title: 賴木松
Description: 賴木松(1918-1999),彰化人,小名戊己,人稱「松先」,著名的子弟先生。祖父賴上海,為染布的師傅頭。父親賴慶對曲館也頗有興趣,會吹「小吹」,屬「英武堂」系統,之後拜「東義堂」系統為師,改掛「

MOC_Id: Culture_Event686276
Id: 686276
Title: 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教學工作坊-種子教師暨青年人才研習營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教學工作坊-種子教師暨青年人才研習營】 原舞者成立至今,除了部落的樂舞文史踏查、採集、整理與演出外,也致力於將所學推廣並帶動原住民族青年接觸。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教學工作坊-種子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30071
Id: 630071
Title: 台美基金會頒贈蘭大弼人才成就獎的獎牌
Description: 此為1991年11月25日蘭大弼醫生獲得台美基金會(Taiwanese-American Foundation,TAF)頒贈的第七屆的人才成就獎。 台美基金會的全名是「財團法人王桂榮台美文教基金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8
Id: 296378
Title: 豬囝搶牢(斗),鬼囝搶齋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豬囝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18
Id: 163718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器」區與「藝」區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器」區茶道具迴轉臺,與位於背景的後方「藝」區。茶3.1415「器」區主要強調茶器之擺放與應用。 「器」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45
Id: 287245
Title: 背薪架
Description: 背薪架為太魯閣族人上山撿取木材並背負返家的工具,該件背薪架約為1936年所製作,是傳統太魯閣族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搬運工具。製作時先將兩根 V 字形的樹枝並列,選定其中一面為將置於背上的揹負面,在兩根樹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3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3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