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小學校藝術與人文
「大和小學校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05968 , 欄位Id的內容是50596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大和小學校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與臺灣其他地方的製糖工場相同,日治時期製糖工場在設立之時不僅僅是建立製糖工場,而是將人(員工)定著於此,因此多數的製糖工場都設有「社宅街」,員工可以在這個區域中,解決大部分食衣住行的需求。大和小學校也是在此脈絡下由「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6年(1917)間創立,附屬於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今光復糖廠),提供大和工場內員工的子女就讀,原名「馬里勿尋常小學校」,同年10月改稱「萬里橋尋常小學校」。大正8年(1919)年校址移到現在地點,改稱為「大和尋常高等小學校」。雖名為「小學校」,卻亦有本島人與蕃人(原住民)的子女就讀於其中(日治時期的小學校通常只招收日籍生或通日語之學童,其教授科目與日本本土完全相同)。戰後改名為大進代用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實施九年國教後,再次更名為大進國民小學。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596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7AD207E-5C28-4C94-ADCB-65C71BEF374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7-06T14:05: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68
Id
505968
Title
大和小學校
Description
與臺灣其他地方的製糖工場相同,日治時期製糖工場在設立之時不僅僅是建立製糖工場,而是將人(員工)定著於此,因此多數的製糖工場都設有「社宅街」,員工可以在這個區域中,解決大部分食衣住行的需求。大和小學校也是在此脈絡下由「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6年(1917)間創立,附屬於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今光復糖廠),提供大和工場內員工的子女就讀,原名「馬里勿尋常小學校」,同年10月改稱「萬里橋尋常小學校」。大正8年(1919)年校址移到現在地點,改稱為「大和尋常高等小學校」。雖名為「小學校」,卻亦有本島人與蕃人(原住民)的子女就讀於其中(日治時期的小學校通常只招收日籍生或通日語之學童,其教授科目與日本本土完全相同)。戰後改名為大進代用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實施九年國教後,再次更名為大進國民小學。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7-06T14:05:1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大和小學校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177187
Id:
17718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器」區「陶華灼Art」展示區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器」區「陶華灼Art」展示區緊鄰「朋丁」展區。從「朋丁」的新潮與融合茶器創作作品,轉回具有傳統人文藝術語新林創作作
藝舟雙楫中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394
Id:
169394
Title:
藝舟雙楫中語
Description:
〈藝舟雙楫中語〉為任博悟(1914-1999)行書作品,釋文:「夫詩難言矣,尾山以學詩為教,而可與言者,僅乃二人,降及李唐,傳人萬數,而其至者,伯玉、子壽、太白、子美、次山而已,何其靳耶?蓋詩教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08
Id:
514108
Title:
龜山島特殊的墓地造型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99
Id:
603899
Title:
本島語在街上氾濫應獎勵國語落實生活基調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近年因花蓮港市產業開發浪潮,導致本島人快速增加,因而本島語在街上氾濫,讓推行國語常用運動的國語傳習所的效果大打折扣。日常生
花蓮地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2
Id:
285942
Title:
花蓮地毯
Description:
〈花蓮地毯〉運用白色大理石像地毯一樣輕盈地盤踞在草地上,石頭的質地、顏色,與線條的起伏強化了視覺感官上的輕巧與柔軟。除了用觀看的方式欣賞,這也是一件可觸摸的作品,邀請民眾用手與身體來感受視覺和觸覺之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29
Id:
660029
Title:
陳文進 磺溪書院一景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擔任公職兼畫家身分的陳文進來自臺中大肚,於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時期,以故鄉王田村及磺溪書院為主題作畫,參加第一屆「彩筆畫故鄉」活動獲得入選。當時他於創作理念中提及:「忠於物象,更忠於心象,以奔
花蓮溪口遠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7
Id:
506437
Title:
花蓮溪口遠望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花蓮溪出海口的景觀,而遠方的小山丘與市街,即為米崙山和花蓮港街。早年後山地區因地理環境封閉,加上清廷實施山禁,故少有漢人移民前往後山;然而,進入清治中後期,西部可耕地漸趨飽和,遂開始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0
Id:
514500
Title:
文化傳承的傳統建物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8
別愛陌生人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4
Id:
301104
Title:
別愛陌生人
Description:
陳克華,曾參與「北極星詩社」,《現代詩》副刊主編。從小就很喜歡閱讀,從各大報副刊鑽研了許多,但對於現代詩則是從高中開始特別有接觸,並且在此時密集且大量的作詩。對陳克華詩風有深刻影響的兩位詩人,一是羅智
桃園春永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3
Id:
267573
Title:
桃園春永圖
Description:
〈桃園春永圖〉為李超哉(1906-2003)等名家合作畫。款識:「桃園春永。辛酉(1981)初冬國家文藝基金會中廣中視文化服務團在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協助下舉辦文化到農村活動,假桃園縣立圖書館以藝會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1
Id:
300131
Title:
無耳屎桶──忓抱(扒本)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耳
無限的潛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4
Id:
285894
Title:
無限的潛能
Description:
〈無限的潛能〉鋼索纏繞穿梭於黑色大理石塊中,鋼索緊筋的束縛,逼使剛強的石材展現出韌性抗力,緊綁所鼓起的光滑漲潤,構成內在壓縮的張力,也呈現出生命「覺醒」的力量。作者想隱喻在有形的束縛下,試圖醞釀能將人
賴繩武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59
Id:
638159
Title:
賴繩武
Description:
賴繩武(1851-1916),彰化大村人,字斐卿。父為大村貢旗村武舉人賴登雲,後被過繼給同宗伯父賴祥溢為子,母為劉悅。秀才出身,1881年(光緒7年)參與員林興賢書院的改建,並擔任山長、董事及參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47
Id:
221747
Title:
馬祖婦女做月子食材─雞母刺(紅花益母草)
Description:
中醫及傳統草藥方認為「紅花益母草」為婦科良藥,性熱,有收縮子宮,活血調經,祛瘀生新、利尿消炎之效,常用於子宮脫垂等病症,馬祖人稱為「雞母刺」,用於產後做月子。而白花益母草則性涼,可降血壓,活血調經
三星四季青花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2980
Id:
602980
Title:
三星四季青花瓷
Description:
三星四季青花瓷創辦人李哲榮老師自台北返鄉,原於耕莘護校任教,於2014年成立了四季青花瓷工作室,2019年又遷址至三星鄉行健二路二段275號,結合民宿、咖啡以及參與式陶藝的藝文空間。
意
弓箭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18
Id:
287318
Title:
弓箭袋
Description:
該弓箭袋的製作年代約1938年,箭袋為獸皮製成,箭身以竹製為主,箭簇有分為射殺大型動物的倒鉤箭、柳葉形箭;射擊鳥禽的鈍頭(斗鍋)等,劍尾加上羽毛做裝飾。 狩獵是臺灣原住民族重要的生計活動之一,在尚未與
至聖先師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82
Id:
595882
Title:
至聖先師
Description:
著名石雕家林聰惠經歷過教職,感受到至聖先師的風範,緬懷其春風化雨的動人故事。以白色大理石精細的雕工,將孔子五官、鬍鬚、手勢、衣著等,襟掛袍袖衣紋對稱繁而不亂,透露出智者的敦厚大器度,立像刻畫栩栩如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29
Id:
18072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介紹導覽手冊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由「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策展團隊,包含策展人徐景亭小姐(照片左側)與協同策展人吳孝儒先生(照片右側),闡述與演講「混種新
花蓮港高等女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94
Id:
506094
Title:
花蓮港高等女學校
Description:
花蓮港高等女學校創立於昭和2年(1927)4月1日,當時為四年制的學校,為現今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的前身。學生以日本內地人為主,內蕃人、本島人占少數。昭和12年(1937)改名為「花蓮港廳立高等女
劉沛故居代表作送子觀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432
Id:
266432
Title:
劉沛故居代表作送子觀音
Description:
此為劉沛所繪製的送子觀音圖。圖中觀音手中抱著孩童,坐在坐騎「金毛犼」上,身後以明月、仙鶴為背景。劉沛的走獸類作品常見的繪製方式之一是以線條勾勒人物、動物的形象,再以線條密度的不同展現顏色之深淺與陰
MOC_Id:
Culture_Place603180
Id:
603180
Title:
交趾陶剪粘藝術美化街牆案
Description:
新東社區位於宜蘭市鐵路以東,是早期壯三聯勤被服廠宿舍的所在地,舊聚落內居住有不少傳統匠師。隨著都市發展,昔日農地變為住宅或闢為道路,舊聚落的環境也逐漸頹圮、甚致荒廢。
2019年(民國1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96
Id:
514796
Title:
鳳林鎮第二屆運動大會優勝紀念
Description:
此為當時在鳳林鎮所拍攝的運動大會優勝紀念照片。自日治時期以來,花蓮縣相當地重視體育方面的活動,由原住民少年所組成的能高團棒球隊便是一個著名的例子,能高團是第一個在甲子園進行比賽的臺灣隊伍。而在太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0
Id:
603900
Title:
廳下市郡青年團對抗陸上競技大會二十四日花陵運動場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青年團對抗陸上競技大會在本月24日下午2點在花岡山運動場上盛大舉行。廳下青年團員的出場資格需在廳下住滿6個月以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637677
Id:
637677
Title:
1970年代 學生朗讀比賽情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羅清吉,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
此張照片為羅清吉於溪口國民學校(今日的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國民小學)擔任教師時所攝,畫面中為國語文競賽時朗讀比賽之情景。從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5
Id:
300125
Title:
母讙〔牛后〕(角)無內〔糸角〕,〔牛后〕讙母無內討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母讙
彩霞下的菜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4
Id:
267674
Title:
彩霞下的菜圃
Description:
〈彩霞下的菜圃〉以居高遠望的視角俯覽鄉間菜園景緻,近景的樹影和後方遼闊的視野拉開了廣袤的空間感。
畫面裡佔據尺幅三分之二的天空,邱創乾(1900–1973)以輕巧熟練的筆觸搭配不同的藍色調和些許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壽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1
Id:
56004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壽宴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參與壽宴之畫面,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間的感情都非常好,一家人舉辦壽宴往往會邀請左鄰右舍一同參加,此照片為韓麟將軍於壽宴飯桌用餐時所拍攝,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20
Id:
600220
Title:
入選-台灣第一代西醫師 員林郡醫師會成立
Description:
台灣小鎮私立醫院的特殊性在於治台初期,為了快速推展公共衛生,並非如同西方以傳教士及帶有宗教色彩的軍醫跟著軍隊和侵略任務,而是選擇了直接培養大量的台灣本島醫師。並且藉由釋出了這個新興的西方社會階級,
馬祖新村民宅改建後浴室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69
Id:
594169
Title:
馬祖新村民宅改建後浴室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民宅改建後浴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社區於1987年(民國76年)進行改建與翻新,民宅的改建除了客廳及臥室外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0
Id:
271380
Title:
馬祖傳統民居類型:單體住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類型以「單體住屋」佔最多數,其木構架是建築承重的主要結構,四周的石磚牆僅用以圍蔽,故房屋四面皆可有開口採光,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8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