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藝術與人文

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739011 , 欄位Id的內容是73901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關於周書毅,他不說自己來自何方?因為場域並不是這麼重要。 由於他是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駐地藝術家,在自我介紹時,總可以聽見周書毅說,「我來自衛武營。」他說,一切,從身體出發。與人,與地,與社會,與世界,隨著身體的律動,走進空間,穿越時空。一切,從「自己」出發。 來自衛武營的周書毅在2022年帶著1875年出生的拉威爾所創作的波麗露前往高雄各大鄉鎮,在街邊,在廟宇,在火車站,在美術館。帶著來自台灣各地和香港的大小舞者,從第一聲響起的布蘭詩歌開始,到嘶吼,到走入波麗露的長笛和綿延不絕的鼓聲中輕盈跳著。 在一集柚誌說ㄊㄚ中訪問了衛武營人周書毅,問他為何選了拉威爾? 周書毅並沒有直接敘說原因,卻提到了某一天搭著火車,聽著火車軋在鐵軌上的規律聲響,「你不覺得這很像波麗露的鼓聲嗎?」他說。 像啊,當然像,我不就是因為聽了波麗露才更喜歡搭火車嗎? 衛武營人周先生來到高雄已經兩年了,兩年來,帶著他的舞蹈作品從台上舞到台下,打開了更大的空間,讓身體隨著所有的聲音在空間裡律動著。周先生說,「身體有時候也會像是一條路,它也會帶你認識,你的身體會去到的地方。」到了哪裡好像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既是北方,又來到南方海港,間中搭著客運或火車或騎著機車從海岸前往山線,在山稜線與遠方天際相連處,或許是下一個周書毅翩然起舞的所在。 接下來的周先生依然在高雄,偶爾他前往其他城市,到其他國家,但他總是說著一件事:我們如何讓身體與空間連結,聽見土地的聲音,讓這細微的聲響傳入靈魂,並跳起舞。 用舞蹈傳遞堅持,用肢體說出對土地的情感。並一直一直,跳到老去。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SA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39011&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DD48B6A9-38B0-4277-A56F-1496EF206A1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12-16T10:07:5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739011

Id

739011

Title

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

Description

關於周書毅,他不說自己來自何方?因為場域並不是這麼重要。 由於他是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駐地藝術家,在自我介紹時,總可以聽見周書毅說,「我來自衛武營。」他說,一切,從身體出發。與人,與地,與社會,與世界,隨著身體的律動,走進空間,穿越時空。一切,從「自己」出發。 來自衛武營的周書毅在2022年帶著1875年出生的拉威爾所創作的波麗露前往高雄各大鄉鎮,在街邊,在廟宇,在火車站,在美術館。帶著來自台灣各地和香港的大小舞者,從第一聲響起的布蘭詩歌開始,到嘶吼,到走入波麗露的長笛和綿延不絕的鼓聲中輕盈跳著。 在一集柚誌說ㄊㄚ中訪問了衛武營人周書毅,問他為何選了拉威爾? 周書毅並沒有直接敘說原因,卻提到了某一天搭著火車,聽著火車軋在鐵軌上的規律聲響,「你不覺得這很像波麗露的鼓聲嗎?」他說。 像啊,當然像,我不就是因為聽了波麗露才更喜歡搭火車嗎? 衛武營人周先生來到高雄已經兩年了,兩年來,帶著他的舞蹈作品從台上舞到台下,打開了更大的空間,讓身體隨著所有的聲音在空間裡律動著。周先生說,「身體有時候也會像是一條路,它也會帶你認識,你的身體會去到的地方。」到了哪裡好像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既是北方,又來到南方海港,間中搭著客運或火車或騎著機車從海岸前往山線,在山稜線與遠方天際相連處,或許是下一個周書毅翩然起舞的所在。 接下來的周先生依然在高雄,偶爾他前往其他城市,到其他國家,但他總是說著一件事:我們如何讓身體與空間連結,聽見土地的聲音,讓這細微的聲響傳入靈魂,並跳起舞。 用舞蹈傳遞堅持,用肢體說出對土地的情感。並一直一直,跳到老去。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SA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12-16T10:07:5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30
Id: 595630
Title:
Description: 作品〈戀〉以相對又相生的造型及流暢優美的線條,傳達出若即若離的內在豐富情感。延伸的造型在上端分裂出相對的正反兩面,它相互交錯交集在相鄰的空間,亦如男女之間的愛情,相知相惜結合衍生,看似單純過程卻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404
Id: 164404
Title: 屐痕
Description: 屐痕 左詞宗陳雪峰選 右詞宗葉子宜 右七 黃得時 踏遍蒼苔跡宛然。雪泥鴻爪共翩翩。棉山足下東山士。一代風流一可憐。 雪泥鴻爪,鴻雁踏過雪泥遺留的爪痕。語本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57
Id: 18065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器」區展區參觀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行政院長蘇貞昌蒞臨「器」區參觀,在文化部長鄭麗君小姐陪同下(蘇院長右側),由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蘇院長左側)導覽「器」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4
Id: 301244
Title: 寫真老花蓮
Description: 作者在此書中蒐集花蓮地區的老照片,透過著作流存老照片,讓後代對花蓮歷史有興趣的人,甚至是研究者,得以查閱,了解歷史。作家邱上林,本名邱榮華,臺灣花蓮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班結業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184
Id: 291184
Title: 山林之歌—大元山去來(選自《逃匿者的天空》)
Description: 吳敏顯這篇〈山林之歌—大元山去來〉,應該是大元山林道最後的見證者,在吳敏顯這次遊覽大元山之後,隨即因大雨沖毀林道,從此將此處封閉了。 大元山是宜蘭縣大同鄉從前重要的伐木場,它與太平山最大的不同處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94
Id: 472994
Title: 精選杜工部詩集(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精選杜工部詩集》為唐代詩人杜甫的詩集,本版本為日本人近藤元粹所選評。本書為第二冊,該書為線裝本,採「四針眼法」(四目綴訂法)裝訂。封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838
Id: 604838
Title: 入選-火車扇形車庫
Description: 扇形車庫位於彰化市彰美路一段一號,是台灣僅存的扇形火車庫。蒸汽機車火車頭於完成懷舊之旅後,進駐彰化扇形車庫,讓這座扇形車庫更具歷史和文化保存價值。 鐵路局彰化機務段動力車庫興建於大正11年(192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24
Id: 600424
Title: 花蓮港市民夜間散步場出現稻住館後夜店開業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市民夜間散步的好去處。在小野磯市先生的努力下,自15日起在稻住館(今花蓮市阿思瑪麗景大飯店)後方的小廣場出現了22間

MOC_Id: Culture_Event222891
Id: 222891
Title: 旗麗時代計畫案培力工作坊-特殊體型的量身與打版技巧
Description: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於2018年申請「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以配合文化部推動「在地知識」與文化藝術、發揚在地文化、培養未來文化藝術人才,讓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為概念,以「台灣百年旗袍製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34
Id: 286034
Title: 風之花蓮
Description: 〈風之花蓮〉以站立扭擺向上的身軀,呈現有如搖曳生姿的花,欣喜舞蹈的草的姿態。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之花蓮縣公共藝術入選作品。作者賴純純1953 生於台北,日本多摩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87
Id: 600987
Title: 鳳林公設市場四月一日開場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1日的報導。根據此則影像內容陳述可得知,鳳林街於1940年(昭和15年)進行了街營公設市場的建設,但因颱風導致工程進行不順,然而本年度工程預期完成,

MOC_Id: Culture_Event608946
Id: 608946
Title: 走過風華-中興紙廠暨大二結手抄紙展
Description: 大二結紙文化館為延續地方和紙的情感而設立,除了維持前身「大二結玩紙工坊」在紙藝上的創作外,更期待藉由展示找回居民之間、居民和紙/紙廠的連結。「走過風華-中興紙廠暨大二結手抄紙展」是大二結紙文化館第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29
Id: 603129
Title: 永美社區農村文化體驗傳承
Description:   永美社區為位於冬山鄉境內的純樸農村,為了找回過去農村的互助情感,並且讓農村的記憶能夠傳承下來,社區發展協會因而在2020年的7月至8月間舉辦了5場的農村文化體驗傳承活動。   農村文化體驗傳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2
Id: 301182
Title: 陳黎跨世紀詩選:1974-2014
Description: 《陳黎跨世紀詩選:1974-2014》收錄了詩人寫詩四十年來各階段詩作三百餘首。「輯一:1974—1980」的詩,除〈最後的王木七〉外,皆出於《廟前》、《動物搖籃曲》二書。「輯二:1981—1993」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62
Id: 303862
Title: 《澎湖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宮廟裝飾藝術的海洋色彩-以將軍村三座宮廟為例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澎湖宮廟裝飾藝術的海洋色彩-以將軍村三座宮廟為例」,作者王文良。 澎湖地區四面環海、多宮廟,廟宇裝飾、外觀更具備了地域性的文化。本文以望安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638
Id: 288638
Title: 世界變綠了
Description: 這是一本童話故事書。作者小時候鄉下生活條件很差,沒有電,只能在煤油燈下讀書。白天大夥在田野小溪間享受自然,一片樹葉,一塊石頭,放眼所見的景物只要動一下腦筋,就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遊戲。夜晚大家盤膝坐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311
Id: 284311
Title: 阿蘭城影像日誌
Description: 1995年縣政府計畫興建蘭城橋,但是經費只夠興建橋體,為了改善社區交通,於是村長發起募款300萬,購買土地,使這條橋有頭有尾。但是蘭城橋的建成和後續的開發,對於社區環境造成嚴重的衝擊。社區頭人張金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46
Id: 594346
Title: 陸軍心理作戰第一中隊人事嘉獎文件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陸軍心理作戰第一中隊,隊長政戰少校黃雲祥在1977年2月2日(民國66年)發文予文鵬上尉的人事嘉獎副本文件,內容記載連同文鵬上尉在內的六名軍官勳獎事宜,包含獎勵名單、事由及勛獎種類等等。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3
Id: 514503
Title: 多元發展的金岳國小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1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38
Id: 272038
Title: 崁津通訊第58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 本期為第58期,校長投稿,講述服務將屆滿四年之心路歷程。其餘內容為保健專欄、比賽獲獎名單、校園活動紀錄、畢業紀念留言、學生文章投稿、美術作品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4
Id: 283544
Title: 王國憲
Description: 王國憲1958年出生於臺灣雲林縣斗六市,曾前往義大利卡拉拉藝術學院學習正規雕塑藝術,亦多次參加海內外石雕創作營、競賽,現職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專任副教授,與花蓮石雕藝術發展淵源頗深,並偶爾帶學生到訪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830
Id: 210830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35:農科大學林檎見本園(札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34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農科大學林檎見本園(札幌)」,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Orchard th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07
Id: 210907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5-1:ZUM25JAHRIGEN AMTSJUBILAUM HERRN PROE.DR. T.MINAMI.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45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英文標題「ZUM25JAHRIGEN AMTSJUBILAUM HERRN PR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08
Id: 594208
Title: 馬祖新村-客廳一隅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眷村居家客廳擺設的照片,係由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蔣明玉女士提供,蔣女士是徐培清將軍夫人,不僅是馬祖幼稚園創辦人之一、第一屆木蘭服務隊隊員,也是馬祖新村第一代眷戶、公共事務發展的關鍵人物。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79
Id: 224579
Title: 中港大排的排洪水開關-倒伏壩
Description: 中港大排的功能主要以汛期時轉換成滯洪池,增加排洪量,比改善前的中港大排增加了58%的滯洪空間,避免洪水溢出河道而淹水,而讓民眾的財產損失與生命危險,晴天時開放河廊環境營造為輔助設施,讓民眾可以親臨遊憩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64
Id: 289364
Title: 悠悠南門河(全書)
Description: 本書是邱阿塗的億往散文集,輯一〈永遠的記憶 懷念與感動〉回味小時候住在南門河畔的往事,輯二〈翰逸神飛 翰墨怡性情〉分享和一些書畫藝術界名人交往或收藏名家書畫「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的日子。輯三〈雋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51
Id: 234051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6
Description: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余阿勳、陳贊昕「永恆的身影」聯展。此次展出花蓮文學史上非常重要,但較不為大眾所知道的兩位已故作家余阿勳、陳贊昕,以聯展的方式向兩位作家致敬。希望能透過圖書館的在地文學作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7
Id: 594297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於馬祖社區公園合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居民於馬祖社區公園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公園是眷村社區重要的集會場所,當時村民沒有太多娛樂,在公園聚會成為一種生活常態,孩子們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2
Id: 595692
Title: 蛻變
Description: 李紫晴的作品〈蛻變〉以兩片豎立的白大理石片,平面化半具象的表現蝴蝶的翅膀。透過昆蟲羽化成蝴蝶的概念,表現心靈對生命蛻變的觸動。蝴蝶的翅膀脈絡,凹凸起伏有致,在不同的時間,透過陽光的投射與影子的變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176
Id: 659176
Title: 復興崗藝展《雙城復國記》軍校師生大型歌劇巡迴演出的紀錄
Description: 翻拍自演出紀錄,為單色圖片。內容係1981年,政戰學校奉總政戰部主任王昇將軍指示、由影劇系主任張永祥製作大型歌劇《雙城復國記》,先於台北市藝術節在國父紀念館演出,之後並巡迴至高雄中正文化中心。圖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0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7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