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笑評道中膝栗毛(仁)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笑評道中膝栗毛(仁)藝術與人文

笑評道中膝栗毛(仁)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67583 , 欄位Id的內容是46758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笑評道中膝栗毛(仁)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笑評道中膝栗毛》,本套書依「仁、義、禮、智、信」的字序編冊。 仁卷,為套書第一冊,線裝,直式右翻,1882年(明治15年)10月,東京潛心社出版。封面左上題簽「笑評道中膝栗毛」最下端「仁」字已磨損難辨。書內第一頁為彩頁,看似書名頁,版面由上下方的花卉所夾,以草書署「國貞畫」「春水さく(作)」「四十編」「時代かゝみ(時代鏡)」,右下角署「若林堂梓」,實為日本的另一部名著《時代鏡》。次頁方為正確的書名頁,署「東海道中膝栗毛」「明治十五年十月」「醉多道士」;繼為醉多道士的〈笑評道中膝栗毛序〉,採用漢文訓讀體(類似中文的文言文,附有特殊的日文標號,方便日本人轉化為日文來理解),繼為原作者十返舍一九〈道中膝栗毛序〉,使用日文。再續為本書兩位主角,「彌次郎」和「北八」(按:北八(きたはち)的假名與「喜多八」同,亦有版本寫作「喜多八」)的畫像和「贊」(人物評語);後為醉多道士的〈彌二墓誌銘〉,使用漢文訓讀體,交待主角彌次郎的家世生平,以及啟程東海道之行的緣由、人生結局。 三屋清陰所藏此版本,可能為民間書店的拆印本,因與日本國會圖書館所藏(全一冊本)不同,書名頁似誤植其他著作,無版權頁,拆分的各冊亦乏章法,截斷章節的行文,非以章節段落分冊。 本冊內文章節包含「發端」「第二編」「第三編」的前半段小部份,內文最前署「笑評道中膝栗毛初編」「東都十返舍一九著」「同 醉多道士笑評」,卷尾則無「該冊完結」之類的標示。 本版本《笑評道中膝栗毛》,十返舍一九原著《東海道中膝栗毛》,醉多道士(増田繁三)評。按《東海道中膝栗毛》屬於江戶時代的民間通俗讀物,歸類為「滑稽本」,以描寫滑稽故事為名,內文則採日文書寫,附有插圖;《笑評道中膝栗毛》即是講評原作的書籍,醉多道士於頁眉(頁面上緣空白處),以日文的漢文訓讀體書寫評語。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6758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AD1D0DB-93ED-4579-A520-5B173D8FEF3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3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583

Id

467583

Title

笑評道中膝栗毛(仁)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笑評道中膝栗毛》,本套書依「仁、義、禮、智、信」的字序編冊。 仁卷,為套書第一冊,線裝,直式右翻,1882年(明治15年)10月,東京潛心社出版。封面左上題簽「笑評道中膝栗毛」最下端「仁」字已磨損難辨。書內第一頁為彩頁,看似書名頁,版面由上下方的花卉所夾,以草書署「國貞畫」「春水さく(作)」「四十編」「時代かゝみ(時代鏡)」,右下角署「若林堂梓」,實為日本的另一部名著《時代鏡》。次頁方為正確的書名頁,署「東海道中膝栗毛」「明治十五年十月」「醉多道士」;繼為醉多道士的〈笑評道中膝栗毛序〉,採用漢文訓讀體(類似中文的文言文,附有特殊的日文標號,方便日本人轉化為日文來理解),繼為原作者十返舍一九〈道中膝栗毛序〉,使用日文。再續為本書兩位主角,「彌次郎」和「北八」(按:北八(きたはち)的假名與「喜多八」同,亦有版本寫作「喜多八」)的畫像和「贊」(人物評語);後為醉多道士的〈彌二墓誌銘〉,使用漢文訓讀體,交待主角彌次郎的家世生平,以及啟程東海道之行的緣由、人生結局。 三屋清陰所藏此版本,可能為民間書店的拆印本,因與日本國會圖書館所藏(全一冊本)不同,書名頁似誤植其他著作,無版權頁,拆分的各冊亦乏章法,截斷章節的行文,非以章節段落分冊。 本冊內文章節包含「發端」「第二編」「第三編」的前半段小部份,內文最前署「笑評道中膝栗毛初編」「東都十返舍一九著」「同 醉多道士笑評」,卷尾則無「該冊完結」之類的標示。 本版本《笑評道中膝栗毛》,十返舍一九原著《東海道中膝栗毛》,醉多道士(増田繁三)評。按《東海道中膝栗毛》屬於江戶時代的民間通俗讀物,歸類為「滑稽本」,以描寫滑稽故事為名,內文則採日文書寫,附有插圖;《笑評道中膝栗毛》即是講評原作的書籍,醉多道士於頁眉(頁面上緣空白處),以日文的漢文訓讀體書寫評語。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3. 2
    _PDM_

  4. 3
    _PDM_

  5. 4
    _PDM_

  6. 5
    _PDM_

  7. 6
    _PDM_

  8. 7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34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笑評道中膝栗毛(仁)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306
Id: 284306
Title: 古早味─車輪糕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19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02
Id: 18070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團隊體驗揉茶活動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團隊,包含照片右起為工藝中心謝志昇先生、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陳右人教授、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徐景亭小姐,工藝中心許容娟小姐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253
Id: 323253
Title: 入選-黥面原住民姥姥
Description: 昔日臺灣傳統泰雅族原住民,大部份都在額頭及臉部有紋面(臉部刺青)現象,這種紋面文化相傳已久,無論男女大約在童年或少年時期,就會完成紋面禮俗,據說完成紋面者,才可以論及婚嫁,所以黥面象徵榮譽與美觀。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606
Id: 302606
Title: 倪蔣懷「國語學校第8學期圖畫作業」
Description:   倪蔣懷「國語學校第8學期圖畫作業」,共4幅,創作時間約為1910年代(明治43年-大正8年間),繪製主題分別有繡花鞋、馬匹、河岸光景、居民聚落,由倪蔣懷於青年時期、就讀國語學校時,所繪製之圖畫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61
Id: 595861
Title: 二人份的午茶
Description: 〈二人份的午茶〉作者保羅•波盧(Paul-Alexandre Michel Albert Bourieau)以白大理石雕成兩個半圓形作為主體基材,在主體上鑽出規則的圓形小孔洞,並在中空造形內部放置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0
Id: 516670
Title: 稻住館1/11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1日的稻住館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上映電影有三部,分別洋片「裏街六人組」,以及兩部國產時代劇「春秋片雨鳥」、「櫻川出世幟」,此播放期間票價有提供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40
Id: 283640
Title: 柯林‧費格
Description: 柯林.費格於1943年生於英國,1961至1965年間在Ravensbourne藝術設計學院讀書,1966至1969年間在皇家雕塑學校就讀。在學期間與畢業之後,他陸續到過中東、非洲與南美洲旅行,也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81
Id: 628181
Title: 女學生於家門前矮牆留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女學生於家門前矮牆留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間推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16
Id: 292516
Title: 北港朝天宮牌頭裝飾剪黏三
Description: 雲林北港朝天宮屋頂經過時代改變,考驗著匠師安置剪黏的智慧。歷經柯訓、洪坤福、江清露(1914-1994),和現年65歲的許哲彥等人四代傳承,始呈現今日中央三川殿搭配兩側龍虎門氣勢輝煌之面貌。三川殿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950
Id: 605950
Title: 愛國漢詩百人一首和韻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愛國漢詩百人一首和韻》,三屋清陰編選,手抄本,無版權資訊。本書為市售筆記本,封面中央手寫「愛國漢詩百人一首和韻」,卷首有數頁的生難字詞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78
Id: 628178
Title: 劉寶琳先生與開屏的孔雀於庭院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劉寶琳先生與飼養的孔雀於自家庭院合影照片,由其妻子黃秀恩女士所提供。因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及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故熟知村內各項公共事務。 劉寶琳先生雖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573
Id: 211573
Title: 諸羅新八景—螺溪晚渡
Description: 諸羅新八景—螺溪晚渡 萋萋菼草岸邊疏。新水纔生半尺魚。一笛風柔歸棹晚。人家點點上燈初。 作者為嘉義市名詩人賴子清,有鑑於諸羅八景是清領時期選錄景點多已湮滅或屬於舊諸羅之地界而不在當時的嘉義境內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330
Id: 515330
Title: 東線鐵路未來展望揭示牌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高懸於鐵路局花蓮機廠(舊)牆壁上的「東線鐵路未來展望」揭示牌,分列軌距拓寬、內容及效益,用以鼓舞全體員工,群策群力為造福東部交通而努力。此揭示牌也隨著機廠(舊)拆除,而消失無蹤。舊鐵路局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91
Id: 177691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地方文化館九十二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 編號01 廟會節慶活動-收藏展及節慶老照片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紀錄地方文化館九十二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廟會節慶活動-收藏展及節慶老照片展」的成果報告,內容收入計畫施行情形、活動邀請卡、活動DM、活動海報、活動新聞、活動照片與相關文件。 「關聖帝君聖誕祭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26
Id: 594426
Title: 馬祖新村姊弟騎乘腳踏車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姊弟騎乘腳踏車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照片中的是馬祖新村50號眷舍黃家姊弟,姐姐騎乘腳踏車載著弟弟,在眷村內玩耍。眷村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4
Id: 285904
Title: 樹的禮物
Description: 〈樹的禮物〉這件作品,因作者喜歡植物和陽光,選擇這個主題,希望能建立一個景觀,在同一地點,讓人們欣賞雕刻能和陽光、海洋的聲音融為自然藝術。創作一棵樹與樹下的椅子,被視為花蓮自然的一部分;希望花蓮的自然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01
Id: 595801
Title: 風與日光
Description: 〈風與日光〉傳達出風吹過地面,陽光傾瀉在地表上的景象,微風與陽光輕輕拂過自然的景色,為大地梳理成一個秩序。作者坂井達省(Tatsumi Sakai)秉持自然就是美的理念,存著與石頭和平共處的態度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93
Id: 472793
Title: 欣賞齋尺牘(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欣賞齋尺牘坿生意經絡傳家至寶》冊四,線裝,四眼裝訂,石印本。(清) 龍沙司花史曹仁鏡仲甫氏手輯,浦濱友筑居士柳江陶春梅閱正。書皮深棕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559
Id: 164559
Title: 春遊烏來
Description: 春遊烏來 左詞宗蕭乾源選 右  林萬榮 右七左十六 黃得時 尋詩盡日好流連。極目烏來景物妍。水漲桃花三尺浪。風飄柳絮一谿煙。懸崖銀瀑從天瀉。震耳雷聲撼地傳。載舞載歌饒眼福。山胞古俗惹人憐。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18
Id: 562218
Title: 嘉義水上善德堂佛救嬰兒圖
Description: 佛救嬰兒圖位於虎邊七祖廳樑枋,主題為佛顯神通,解救嬰兒並渡化鬼王,典出觀佛三昧經,屬因緣故事圖。陳玉峰彰顯齋教佛堂之性質,繪製近三分之一比例佛教題材的畫作,營造出濃厚的佛教空間氛圍,本作品為善德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72
Id: 271772
Title: 陳天乞代表作品:萬仙陣-准提道人
Description: 陳天乞代表作品:萬仙陣-准提道人 此人物於廟內虎爿數出來第一框、第二格,是作品中之插曲。其人物位於作品左半部,一旁乘青毛獅者為文殊廣法天尊。人物頭戴毘盧帽、身著袈裟,全身共十八臂,此人物為準提道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07
Id: 283707
Title: 格奧爾基‧敏契夫
Description: 格奧爾基‧敏契夫,又稱喬治·米切夫(Georgi Minchev)在紀念性雕塑領域工作,是大特爾諾沃大學聖西里爾和迪烏斯的雕塑與理論學科系的教授。因他的創造性作品而獲得許多殊榮,擁有超過15個個人展覽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87
Id: 594487
Title: 馬祖新村-中華民國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八年紅老酒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中華民國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製「八年紅老酒」照片,為酒齡八年之紅露酒,由樹林酒廠以白色六角玻璃瓶包裝。係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提供,姜先生為社區第一代居民,曾任社區副理事長、社區福利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58
Id: 177658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7:產業振興系列─2002工藝之夢系列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7:產業振興系列─2002工藝之夢系列展」。 本次的展出是以「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647
Id: 309647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39期,篇名為「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作者吳培基。 本篇主要論述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旁。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36
Id: 283536
Title: 郷晃.jpg
Description: 郷晃(Akira Go),於1997年花蓮石雕藝術季「花蓮的石頭在唱歌」中參與的日本石雕藝術家,石材對他來說迷人的是形成今日模樣前的歷史,他的作品總是試圖想要去呈現他的這份體悟,在石材上刻下這份空間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37
Id: 301337
Title: 陸機文賦校釋
Description: 陸機是三國時代吳中軍人世家子弟,亡國後仕晉,行伍倥忽,卻以詩賦文采稱於世,其中最堅實光輝的作品即《文賦》,以韻文結構論作文利害之所由,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不朽的古典。本書為楊牧綜合學術工作的訓練和實際創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10
Id: 284710
Title: 莎貝莉娜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洲社區的日曆。本篇六月二十四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06
Id: 292506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剪黏作品結草銜環
Description: 雲林北港朝天宮江清露剪黏作品:結草銜環。 雲林北港朝天宮屋頂經過時代改變,考驗著匠師安置剪黏的智慧。歷經柯訓、洪坤福、江清露(1914-1994),和現年65歲的許哲彥等人四代傳承,始呈現今日中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635982
Id: 635982
Title: 建造寺廟常用的木材
Description: 清代臺灣的寺廟建築多用閩粵運來的木材,最普遍的是閩江上游所產的「福杉」。1910年代阿里山鐵路通車後,臺灣的紅檜及扁柏開始登場,成為最好的木材選擇。一座傳統寺廟,各部位所用的木材不同,因而匠師選材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1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4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0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