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生妹-結婚選擇題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
「巫生妹-結婚選擇題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1974 , 欄位Id的內容是28197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巫生妹-結婚選擇題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本篇講述巫生妹女士的婚姻故事,其丈夫為過去豐里國小的校長,早年共同在豐田生活時經歷了一段農村的愛情故事。
念初中的那一年,我們每天搭著火車從豐田到鳳林念書,等火車的時候我們便把鞋子脫下,在樹蔭下的溝渠泡著涼水。有一天,一起通車的學姊看著我,說跟她同班的一個男同學,每天我們也一起通車的那位:「他很仰慕妳耶!」。我嚇了一跳,說不是吧,才沒有這一回事。
學姊急著說:「是真的啦!妳不信,哪天去看看他的課本,上面都寫你的名字耶!」我就一直跟學姊說沒有沒有,你看錯了。我自己當下聽了也心慌,跟我自己說沒有、沒有,沒這回事。沒想到那天回家的火車,他經過我身邊的時候,拿了一張紙條給我,然後慌慌張張地跑走。我們大家都愣了愣,打開紙條一看,上面就寫幾個字「老地方見」。老地方是我們這幾個姊妹們才知道的,我們常在那邊看書、等火車、玩耍,他要約我在那邊見面。
後來我當然沒去,那個時代真是太害羞了。但是緣分這件事情也奇妙,直到我們畢業,我開始工作後,那學長正在當兵,當兵的三年來常常寫信給我,我便把這件事情放在心底。但是那時候,有另一個人向我的父親說媒,是豐裡國小的一名老師。父親聽了很心動,當站長的時候叫下屬顧著車站,便偷偷騎著單車到豐裡國小看那名老師教課。回來以後他告訴我,說這個男人真的不錯,說了一堆他的好話。但是我的意思是想要等那個當兵的學長回來,當兵的學長高高的,人又長得帥,那時候我比較喜歡那個學長。
父親急著跟我說,長得帥不能當飯吃,要我好好想想;說那個老師很認真,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老師。於是那段時間,他們每天要我嫁給那個老師。我聽了很多次、聽了很久,漸漸也覺得心動,終於答應嫁給那個老師。村子裡的姊妹們聽到,寫封信告訴學長,學長用了當兵的休假,跑回豐田找我。我的父母不肯我們見面,他們擔心我被那個學長殺掉。但是我覺得要給人家一個交待。於是我們約在父親的書房,父母就在門外偷聽,我們兩個人在裡頭把話給說開。學長最後終於釋懷,退伍以後離開了豐田。
我則是在西元1962年(民國51年)與先生結婚,之後生了四個女兒,先生也真的跟爸爸說的一樣,後來成為豐裡國小的校長、成為一名好老師,村子裡的孩子都被他教過。但是那些孩子不知道,當初我才不想嫁給他們的老師呢!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1974&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4193EF76-241F-418A-B5B3-282C0433538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49: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974
Id
281974
Title
巫生妹-結婚選擇題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本篇講述巫生妹女士的婚姻故事,其丈夫為過去豐里國小的校長,早年共同在豐田生活時經歷了一段農村的愛情故事。 念初中的那一年,我們每天搭著火車從豐田到鳳林念書,等火車的時候我們便把鞋子脫下,在樹蔭下的溝渠泡著涼水。有一天,一起通車的學姊看著我,說跟她同班的一個男同學,每天我們也一起通車的那位:「他很仰慕妳耶!」。我嚇了一跳,說不是吧,才沒有這一回事。 學姊急著說:「是真的啦!妳不信,哪天去看看他的課本,上面都寫你的名字耶!」我就一直跟學姊說沒有沒有,你看錯了。我自己當下聽了也心慌,跟我自己說沒有、沒有,沒這回事。沒想到那天回家的火車,他經過我身邊的時候,拿了一張紙條給我,然後慌慌張張地跑走。我們大家都愣了愣,打開紙條一看,上面就寫幾個字「老地方見」。老地方是我們這幾個姊妹們才知道的,我們常在那邊看書、等火車、玩耍,他要約我在那邊見面。 後來我當然沒去,那個時代真是太害羞了。但是緣分這件事情也奇妙,直到我們畢業,我開始工作後,那學長正在當兵,當兵的三年來常常寫信給我,我便把這件事情放在心底。但是那時候,有另一個人向我的父親說媒,是豐裡國小的一名老師。父親聽了很心動,當站長的時候叫下屬顧著車站,便偷偷騎著單車到豐裡國小看那名老師教課。回來以後他告訴我,說這個男人真的不錯,說了一堆他的好話。但是我的意思是想要等那個當兵的學長回來,當兵的學長高高的,人又長得帥,那時候我比較喜歡那個學長。 父親急著跟我說,長得帥不能當飯吃,要我好好想想;說那個老師很認真,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老師。於是那段時間,他們每天要我嫁給那個老師。我聽了很多次、聽了很久,漸漸也覺得心動,終於答應嫁給那個老師。村子裡的姊妹們聽到,寫封信告訴學長,學長用了當兵的休假,跑回豐田找我。我的父母不肯我們見面,他們擔心我被那個學長殺掉。但是我覺得要給人家一個交待。於是我們約在父親的書房,父母就在門外偷聽,我們兩個人在裡頭把話給說開。學長最後終於釋懷,退伍以後離開了豐田。 我則是在西元1962年(民國51年)與先生結婚,之後生了四個女兒,先生也真的跟爸爸說的一樣,後來成為豐裡國小的校長、成為一名好老師,村子裡的孩子都被他教過。但是那些孩子不知道,當初我才不想嫁給他們的老師呢!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49:2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
「巫生妹-結婚選擇題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吳克明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47417
Id:
147417
Title:
吳克明
Description:
吳克明(1872-1937),字俊德,又字洪德,號雲山石隱、碩軒。祖籍漳州府南靖縣,先祖吳五成自咸豐年間渡海來台,定居於古坑崁頭厝庄,父親吳北海於同治7年(1868)移居斗六門經商,被舉為雲林縣五
MOC_Id:
Culture_Object318140
Id:
318140
Title:
「同心」、「童心」踏查青螺社區
Description:
青螺村位於澎湖本島的湖西鄉北岸、鄉道澎13號旁,往南連接紅羅村與白坑村。本村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港口原依聚落而建,後來因為淤積而遷於北側。青螺村以聚落及廟宇為主要發展中心,聚落內有真武殿
陳志淵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481886
Id:
481886
Title:
陳志淵
Description:
陳志淵,字泮潛,生於桃園龍潭,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現為國立陽明高中國文科教師兼任美術班書法老師,亦為泮山書會、桃園高中虎崗書會會員,多次舉辦展覽,對於桃園地區的文化推動功不可沒。國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57
Id:
661057
Title:
林獻堂半身照
Description:
林獻堂(1881-1956),臺中縣霧峰人,是日治時期臺灣民族運動的領袖,早年受到梁啟超的啟示,決心以議會運動來爭取臺灣自治。為求教育平等,林獻堂創辦臺中中學(現在臺中一中),1920年任新民會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73
Id:
304673
Title: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舢舨上的女孩」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女孩是照片提供者洪涂碧霞女士的女兒,女兒所坐的小船即舢舨(搖櫓),當時小門尚未興建碼頭,家門前都是沙灘,洪女士家中在海上作業的漁船無法停靠,需將漁獲從漁船搬到舢舨,再搖櫓將舢舨駛到沙灘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87
Id:
509187
Title:
玉里愛美洋裁班2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拍攝於民國45年(1956)位在玉里愛美洋裁班學員縫製衣服的樣貌,照片中的日製裁縫機在當時非常時髦珍貴,為新婚嫁妝的必備品。縫紉此項技術發展於最早期的史前時代,當時的人們以雙手來進行衣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310098
Id:
310098
Title:
1941年產業組合紀念日合照
Description: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民國30年(昭和16年,西元1941年)產業組合有關人士於澎湖神社前為慶祝「合作節」所拍攝的合照。澎湖廳轄區內住民因財力短缺,「
謝汝銓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804
Id:
152804
Title:
謝汝銓
Description:
謝汝銓(1871-1953),字雪漁,號奎府樓主人、晚署奎府樓老人,臺灣縣人(今臺南市)。
雪漁少從臺南舉人蔡國琳學,1892年(光緒18年)獲取生員;乙未割臺之際,佐表兄許南英辦理團練,南英西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750
Id:
567750
Title: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57年(1968)停靠在玉里站的光華號列車與車掌小姐,在照片左側可見火車司機和准予開往安東站的輪圈狀開車證,這是舊東線鐵道的路牌信號系統。這種機電系統只容許位於單線閉塞號誌兩端的一對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53
Id:
276753
Title:
臣請告家居休養數年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夙患頭風,請告家居,原期休養數年,除去病根,再圖報稱。
布農族干卓萬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30
Id:
168530
Title:
布農族干卓萬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干卓萬群的男人。穿麻布製筒袖上衣,不著胸兜與腹袋,僅於腰部纏黑布。男人口銜菸斗,此地與卓社群分布地區,同與泰雅族居地相鄰接,故男人服裝多受其影響,
阿美族沙荖社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4
Id:
168604
Title:
阿美族沙荖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沙荖社的男人側面照。阿美族人的頭形屬於長頭型,由此男人的頭形可知其一斑。
連江縣長賴宗煙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3
Id:
139293
Title:
連江縣長賴宗煙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排灣族恆春上群的房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5
Id:
168435
Title:
排灣族恆春上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恒春上群及蘇奔群原住民族住家的構造均為這種型式,茅草屋頂的鋪蓋法與穀倉頂完全相同。立於右邊的三個為男人,其中最右者為大股頭目,左邊為婦女。
邱上林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53
Id:
594053
Title:
邱上林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邱上林。邱上林本名邱榮華,民國44年(1955)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林榮村,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於花蓮高工,擔任《花蓮青年》期刊主編。曾於民國87年(1998)獲國家文化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38
Id:
281038
Title:
醫生倪舜年命人掩蓋於磁缸中而死亡 爝火錄卷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醫生倪舜年正襟危坐磁缸內,命人掩覆,朗聲誦經死。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9
Id:
168389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多羅閣群男女的樣貌與服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16
Id:
509216
Title:
大禹國民學校設校二週年紀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2年(1953)時所拍攝之大禹國民學校創立二週年之紀念照。大禹國民學校,設校於民國41年(1952),原為玉里國民學校光復分校,民國40年(1951)4月1日奉准獨立設校,調派張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05
Id:
279905
Title:
真君吳本學道,幫人治療疾病多見成效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按真君宋時人,吳姓,名本;同安白礁人.母夢吞白龜而生.長而學道,以治疾多效;及卒,人肖像祠之,有禱輒應.景祐間,敕廟額為「慈濟」.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間封英惠侯,人群稱之為大道公焉).
村上義雄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4893
Id:
604893
Title:
村上義雄
Description:
村上義雄(1845-1919),舊姓平塚,字淡堂,生父是平塚孫四郎是熊本藩士,次雄是次子,過繼養父村上壺溪,後從養父姓。明治7年(1874)義雄被委任為東京府的官員,歷任各公職,1896年調任至臺
林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6714
Id:
516714
Title:
林榮
Description:
林榮(1966-)生於桃園內壢,現為專業油畫家,曾獲全國藝文季西畫類首獎(1984)、桃源美展油畫類第二名(1995)、新莊市美展水彩類第二名(1998)等獎。座落於台北三芝淺水灣沿岸的「林榮‧專
周富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31
Id:
649431
Title:
周富子
Description:
周富子,女性,別名周玉鳳,生於花蓮,父親以砍柴維生,母親早逝,家境貧苦,因而被生父送給人當養女,受教程度是日治時期公學校兩年及戰後國小二年。14歲,在臺北短暫從事按摩工作,此時發現罹患漢生病。19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086
Id:
509086
Title:
林產管理局花蓮山林管理所成立二週年紀念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臺灣省農林處林產管理局花蓮山林管理所」成立兩週年紀念,所在地即為今日(約2020)花蓮縣定古蹟「花蓮山林事業所」(又稱菁華林苑)。在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在花蓮港廳設置殖
MOC_Id:
Culture_Object475755
Id:
475755
Title:
壽豐鄉米棧大橋合影
Description:
壽豐鄉米棧大橋上合影,照片提供者為月眉村居民洪阿蘭女士(照片左),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拍攝地點為壽豐鄉米棧大橋,拍攝時間約1985年(民國74年)左右,為米棧大橋剛建設完成時,洪阿蘭女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00
Id:
509600
Title:
王禎和、張愛玲與王禎和之母合照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的三人,由右至左分別為:王禎和、張愛玲、王禎和之母蘇招治。此照片為年1961年(民國50年),張愛玲來臺遊玩,並請王禎和為嚮導帶她遊覽花蓮時,在花蓮的「金茂照相館」拍下,這張台港兩位重要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73
Id:
277273
Title:
施琅右眼被銃打傷未癒,懇准回汛調治 重修臺灣府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更有請者,臣右眼自六月十六日衝擊賊舟宗,被銃打傷,醫治至今,兩月有餘,猶昏昧未明;勉強在軍調度,勦撫之事勾當,臣職已盡;伏乞俞旨,准臣班師回汛調治,俯賜睿裁施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50
Id:
279750
Title:
炎夏河水受瘴氣影響,將士飲水後大多生病 黃漳浦文選附錄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當二十六日以前,溽署未收,毒水四下,臣兵自延過寧,渴而谷汲,病者八九。一日下操,十隊之士,呼半不起,遂損去健將陳伯輿。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94
Id:
660694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人物篇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2
Id:
168362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內。右邊的兩婦女在舂小米,左邊的少女在吹彈竹片製的囗琴,站在左端的是一壯丁。這些男女的穿著,是分布於埔里附近及濁水溪流域的泰雅人的常服,壯丁的佩刀丒鞘上所裝飾的頭髮,為其獵首的紀念物
雅美族的夫妻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6
Id:
168636
Title:
雅美族的夫妻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男女正面照。右邊的女人頭戴彫有花紋的木頭帽子。左邊的男人,著麻布製上衣,頭戴銀盔,手持木刀。銀帽上附有羽毛裝飾。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4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4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6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