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鹿陶洋江家宗祠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鹿陶洋江家宗祠

鹿陶洋江家宗祠」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90716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鹿陶洋江家宗祠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臺南市楠西區鹿陶洋江家聚落是全臺最大的單一宗族聚落,江家祖先江如南與其家族攜帶東峰大帝(江寬山)香火及卜杯ㄧ付,於1721年來臺;1739年,次子江日溝亦來臺與其父兄相會,最初選在茄菝埔尾(今楠西村南)之所暫居,接著遷至檳榔腳(今楠西區東勢里)之所建築家屋,最後再擇至楠西區鹿陶洋,而後因風水地理的牽引下,定居鹿陶洋山下於此發展,綿延至今。 江家聚落為一客家聚落,客家極為重視倫常,歷經中國到臺灣,一直為子孫們所遵從。位居正中央的「廳下」是最容易看出客家建築特色的地方,因此宗祠是最能代表江家聚落的客家精神所在。整體聚落以宗祠為中心點慢慢拓展,並有祖訓規定聚落內的建築不得超過祖祠堂的高度。宗祠代表整個聚落的中軸線,且建築作工是整個江家聚落中最為講究、精細者。 宗祠興建年代不可考,但根據碑文記載最早的修建年代為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該建築為1906年前即已興建的百年建築。後期經過幾次翻修: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興建兩廊、拜亭與公廳。昭和五年 (1930年)因原有的祖祠堂與茅草屋不堪使用翻修,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建築格局亦在當時形成雛型。後期修建宗祠主要以時代的轉變和破損修繕為主要目的。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至今已搶修完成。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86年楠西鄉鹿陶洋江家古厝傳統建築空間美化計畫報告書、96臺南縣楠西鄉江家聚落文化資產環境保存級活化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鹿陶洋江家古厝為全台保存良好的古厝群之一,具稀有性,而且宗祠是宗親共同的祭祀中心,也是全聚落之空間核心。 2.江家宗祠表徵江家聚落的歷史傳承與文化風貌,應予保存。 3.祖祠四進空間清楚,歲時祭祀食公及宋江陣召集演訓,均以宗祠為江家精神象徵,具有其文化意涵。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第16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理第6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文資字第0980169730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9-07-16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臺南市楠西區鹿田里鹿陶洋101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臺南市楠西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901448251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155517536183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臺南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有形資產組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3樓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888/photo/b3f58633-93f3-4076-b6e0-42837340c7cd.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非都市地區 鄉村區 乙種建築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90716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宗祠第一進拜亭為單開間,脊式為大脊,脊面飾以彩繪與鏤空花磚,紅瓦,以四根磚造洗石子柱支撐屋頂。洗石子柱之柱身飾以彩磁,並題有「出交益友」、「入則和成」、「化臻上理千年合」、「福享共和百世昌」。屋架為簡單之抬樑大木造。 經過拜亭入內埕,左側為關懷中心,右側則為工作室,面寬均為兩開間小脊之紅磚建築。其與第一進相連之兩側院牆各嵌以日昭和5年所立之石碑「禁約碑」。 第二進為公廳,面寬五間,脊式為小脊,紅瓦,屋頂出簷採出屐起形式。此建築採無門窗之通透作法,僅在左右次間設有磚造洗石子矮牆,並飾以彩磁,梢間則為較實體之牆面開以圓拱門。明間上端懸有日明治44年(1911年)所立之「聖德流芳」匾。 第三進為神明廳,建築主要做為奉祀「東峰大帝」、「田府元帥」、「觀音佛祖」、「李府千歲」及祖先牌位的場所,因此作法與廟宇較為接近。面寬五間,脊式為大脊,中立福祿壽三仙剪黏泥塑,兩端翹脊。屋頂出簷採出步起形式,出步屋架儉樸無飾,深兩步架。屋身在明間處開三關六扇門,中央二扇並繪以門神,其餘四扇則為木格扇門,板堵上均飾以彩繪。左右次間在台度以下為磚造洗石子面,並飾以彩磁;台度以上粉刷以白漆。 第四進建築為其祖祀堂,面寬五間,脊式為大脊,紅瓦,屋頂出簷採出步起大木構架。明間開三關六扇門,左右次間則為磚牆油漆粉刷。左右伸手部分出簷為出屐起形式,屋頂為傳統仰合瓦。屋身皆已整修過。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現正修復中。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宗祠第一進拜亭為通透空間,無室內外之區分。拜亭左側右側為關懷中心、工作室,內部構造為簡單之抬樑式大木構。 第二進為公廳,此建築採無門窗之通透作法,明間上端懸有日明治44年(1911年)所立之「聖德流芳」匾。 第三進為神明廳,內部設有江家祖先及神明牌位,每個柱面皆繪有文字,並設有一座椅。 第四進建築為其祖祀堂,祖先牌位已移至神明廳,僅留有畫像及座椅。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江家聚落祭祀及活動空間。第一進拜亭左側為關懷中心,右側則為工作室。第二進為公廳,供江氏族人公共集會之用。第三進為神明廳,內部設有江家祖先及神明牌位。第四進為其祖祀堂,祖先牌位以移至神明廳,僅留有畫像及座椅。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屋身皆已整修過,但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需立即進行搶修。 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需立即進行搶修。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現由祭祀公業江會川管理。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需立即進行搶修。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星期日:24 小時營業 星期一:24 小時營業 星期二:24 小時營業 星期三:24 小時營業 星期四:24 小時營業 星期五:24 小時營業 星期六:24 小時營業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https://www.siraya-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25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林國慶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6)2213569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t1010l@mail.tainan.gov.tw

caseId

20090716000001

caseName

鹿陶洋江家宗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臺南市楠西區鹿陶洋江家聚落是全臺最大的單一宗族聚落,江家祖先江如南與其家族攜帶東峰大帝(江寬山)香火及卜杯ㄧ付,於1721年來臺;1739年,次子江日溝亦來臺與其父兄相會,最初選在茄菝埔尾(今楠西村南)之所暫居,接著遷至檳榔腳(今楠西區東勢里)之所建築家屋,最後再擇至楠西區鹿陶洋,而後因風水地理的牽引下,定居鹿陶洋山下於此發展,綿延至今。 江家聚落為一客家聚落,客家極為重視倫常,歷經中國到臺灣,一直為子孫們所遵從。位居正中央的「廳下」是最容易看出客家建築特色的地方,因此宗祠是最能代表江家聚落的客家精神所在。整體聚落以宗祠為中心點慢慢拓展,並有祖訓規定聚落內的建築不得超過祖祠堂的高度。宗祠代表整個聚落的中軸線,且建築作工是整個江家聚落中最為講究、精細者。 宗祠興建年代不可考,但根據碑文記載最早的修建年代為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該建築為1906年前即已興建的百年建築。後期經過幾次翻修: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興建兩廊、拜亭與公廳。昭和五年 (1930年)因原有的祖祠堂與茅草屋不堪使用翻修,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建築格局亦在當時形成雛型。後期修建宗祠主要以時代的轉變和破損修繕為主要目的。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至今已搶修完成。

pastHistorySource

86年楠西鄉鹿陶洋江家古厝傳統建築空間美化計畫報告書、96臺南縣楠西鄉江家聚落文化資產環境保存級活化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1.鹿陶洋江家古厝為全台保存良好的古厝群之一,具稀有性,而且宗祠是宗親共同的祭祀中心,也是全聚落之空間核心。 2.江家宗祠表徵江家聚落的歷史傳承與文化風貌,應予保存。 3.祖祠四進空間清楚,歲時祭祀食公及宋江陣召集演訓,均以宗祠為江家精神象徵,具有其文化意涵。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第16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理第6條。

officialDocNo

府文資字第0980169730號

registerDate

2009-07-16

govInstitutionName

臺南市政府

belongAddress

臺南市楠西區鹿田里鹿陶洋101號

belongCity

臺南市楠西區

longitude

120.49014482513

latitude

23.155517536183

govInstitution

臺南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

govDeptName

有形資產組

govDeptAddress

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3樓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非都市地區 鄉村區 乙種建築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祭祀公業法人臺南市江達清

    2
    1. ownerType
      建築所有人

    2. ownerName
      祭祀公業法人臺南市江達清

    2

buildingFeatures

宗祠第一進拜亭為單開間,脊式為大脊,脊面飾以彩繪與鏤空花磚,紅瓦,以四根磚造洗石子柱支撐屋頂。洗石子柱之柱身飾以彩磁,並題有「出交益友」、「入則和成」、「化臻上理千年合」、「福享共和百世昌」。屋架為簡單之抬樑大木造。 經過拜亭入內埕,左側為關懷中心,右側則為工作室,面寬均為兩開間小脊之紅磚建築。其與第一進相連之兩側院牆各嵌以日昭和5年所立之石碑「禁約碑」。 第二進為公廳,面寬五間,脊式為小脊,紅瓦,屋頂出簷採出屐起形式。此建築採無門窗之通透作法,僅在左右次間設有磚造洗石子矮牆,並飾以彩磁,梢間則為較實體之牆面開以圓拱門。明間上端懸有日明治44年(1911年)所立之「聖德流芳」匾。 第三進為神明廳,建築主要做為奉祀「東峰大帝」、「田府元帥」、「觀音佛祖」、「李府千歲」及祖先牌位的場所,因此作法與廟宇較為接近。面寬五間,脊式為大脊,中立福祿壽三仙剪黏泥塑,兩端翹脊。屋頂出簷採出步起形式,出步屋架儉樸無飾,深兩步架。屋身在明間處開三關六扇門,中央二扇並繪以門神,其餘四扇則為木格扇門,板堵上均飾以彩繪。左右次間在台度以下為磚造洗石子面,並飾以彩磁;台度以上粉刷以白漆。 第四進建築為其祖祀堂,面寬五間,脊式為大脊,紅瓦,屋頂出簷採出步起大木構架。明間開三關六扇門,左右次間則為磚牆油漆粉刷。左右伸手部分出簷為出屐起形式,屋頂為傳統仰合瓦。屋身皆已整修過。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現正修復中。

inHouseFeatures

宗祠第一進拜亭為通透空間,無室內外之區分。拜亭左側右側為關懷中心、工作室,內部構造為簡單之抬樑式大木構。 第二進為公廳,此建築採無門窗之通透作法,明間上端懸有日明治44年(1911年)所立之「聖德流芳」匾。 第三進為神明廳,內部設有江家祖先及神明牌位,每個柱面皆繪有文字,並設有一座椅。 第四進建築為其祖祀堂,祖先牌位已移至神明廳,僅留有畫像及座椅。

buildingUsage

江家聚落祭祀及活動空間。第一進拜亭左側為關懷中心,右側則為工作室。第二進為公廳,供江氏族人公共集會之用。第三進為神明廳,內部設有江家祖先及神明牌位。第四進為其祖祀堂,祖先牌位以移至神明廳,僅留有畫像及座椅。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屋身皆已整修過,但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需立即進行搶修。 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需立即進行搶修。

buildingActualState

現由祭祀公業江會川管理。2010年3月高雄甲仙大地震後,鹿陶洋江家宗祠群屋牆與屋瓦頗多倒塌與損壞。江家古厝登錄為聚落,多為傳統木構架磚造建築,經此次甲仙地震,多數屋頂覆瓦錯位且破裂,明顯可見天光,沿屋簷處有十餘屋瓦滑落,江家故事館室內可見掉落屋瓦;立面部分,數間民房立柱與牆體分離,損害情況嚴重,需立即進行搶修。

isOpenVisit

isCharge

openUpTime

星期日:24 小時營業 星期一:24 小時營業 星期二:24 小時營業 星期三:24 小時營業 星期四:24 小時營業 星期五:24 小時營業 星期六:24 小時營業

wenSitename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govDeptContactor

林國慶

govDeptPhone

(06)2213569

govDeptEmail

t1010l@mail.tainan.gov.tw

「鹿陶洋江家宗祠」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71114000002
caseName: 公設質舖倉庫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倉庫

    5
pastHistory: 1919(大正8)年臺灣總督府有鑑於當舖業務對中下階級民眾的救濟功能,及其收益對地方財政頗有挹注,於是納入總督府推動的「社會事業」,委由財務局進行調查並提出實施計畫,該年12月1日公布〈公設質舖勅令〉

caseId: 20060717000002
caseName: 鶯歌成發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201130000001
caseName: 阿蓮中路吳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阿蓮中路吳氏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開台袓名諱不祥,約於康雍年間來台,在台灣縣崇德西里林墘莊開基。其中,第三代吳朝再(1753-1822)一房約於道光2年(1822)以前,移居中路,開啟中路吳氏家族的

caseId: 20071012000001
caseName: 原樟腦精製工場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時代,樟腦為專賣局的專賣品之一,1918(大正7)年,在台北酒場旁設昇華工場從事精製樟腦的工作,此即為後來的精製工廠。日治時期樟腦乃為專賣品,1947年台灣省專賣局為加強生產起見,調整生產機構,增

caseId: 20180719000001
caseName: 北港草山家先代蔡氏之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草山家先代蔡氏之墓」為北港「金長源」家族在1942年為其先祖(蔡塗水,1868-1918,峰山蔡15世)新建的日式墓園。 「金長源」家族係於光緒6年(1880)由泉州石獅來臺。時蔡塗水年12歲,係跟

caseId: 20111205000001
caseName: 聯福磚窯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民國45年原係以「圓窯」(形狀像福建土樓)建造,五年後進化為八卦磚窯。

caseId: 20070731000002
caseName: 佳冬鄉防空洞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防空洞

    5
pastHistory: 據曾中厚先生(民國34年生)口述,民國24年左右興建,當時即興建五座,2005年國防部軍備局欲拍賣土地時,拆除地上日式房舍,幸賴玉光國小前李主任要求保留防空洞才免於拆除。

caseId: 20111004000010
caseName: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辦公廳舍

    5
pastHistory: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是光復原料區、工會、政風等辦公室,大門玄關入口雄偉氣派,屋頂採四斜面構造,室內用推拉式氣窗裝置,室外台度式用花格磚通風,房屋四周斜撐木加強穩固防颱又防震。許多製片廠商、導演常指定做

caseId: 20150713000001
caseName: 永昌街7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興建於清末年間,於1954年改建後至今仍維持原貌;坐落於大稻埕永昌街,連接迪化街與見證大稻埕從經過清朝、日據時期與民國初年產業的變遷與歷史。

caseId: 20061222000005
caseName: 原北港農校校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學校建築

    5
pastHistory: 北港農工創立於昭和16 年(1941)4 月,初名為「台灣公立北港專修農業學校」。戰後初期校園曾歷經四次校舍擴建,本案校舍為民國42年5月第三次增建之建築;其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單層建築兩棟,室內約1

caseId: 20130814000001
caseName: 林懋陽故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屋主為林懋陽,約於日治大正末年~昭和年初(1924~1928)興建此一洋樓,當初一德新村2公畝土地均為其所有,可謂富甲一方。民國37年,青島糧秣廠撤退來台,並至台中安頓。為安置廠內員工,以母工福

caseId: 20111004000007
caseName: 花蓮糖廠員工宿舍1巷1、3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花蓮糖廠員工宿舍1巷1、3號房屋採雙併式木構造宿舍,從門口玄關進入走廊,走道及客廳、起居室與臥室皆以木格(SHOGI)隔間,前後有石几可通室內廊道,外牆外側為雨淋板、內側施竹編泥灰牆工法,有防颱板防颱

caseId: 20190530000001
caseName: 屏東縣歷史建築『原恆春郡役所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17

    2. name
      官邸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座落於舊恆春縣城內,日治時期恆春第一公學校(原恆春國語傳習所、恆春公學校)近旁。1896年日本當局為了在台灣推廣「國語」(日語),設立了十四所「國語傳習所」,其中恆春國語傳習所在豬朥束社(瑯嶠十八社之

caseId: 20120510000001
caseName: 鹿野庄(區)役場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鹿野庄(區)役場建築位於鹿野鄉龍田村2鄰光榮路135、137號。日治初期1905年(明治38年),日人政府在今鹿野鄉一帶設立「鹿寮區」。當時是臺東廳直轄,區役場設在卑南街,區長也由卑南街長兼任,卑南街

caseId: 20090716000001
caseName: 鹿陶洋江家宗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臺南市楠西區鹿陶洋江家聚落是全臺最大的單一宗族聚落,江家祖先江如南與其家族攜帶東峰大帝(江寬山)香火及卜杯ㄧ付,於1721年來臺;1739年,次子江日溝亦來臺與其父兄相會,最初選在茄菝埔尾(今楠西村南

caseId: 20140317000001
caseName: 新店大坪林劉氏文記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210617000004
caseName: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為原日據時期山林課成立之「營林共濟組合」所購置,作為員工宿舍;資金由員工每月薪資中扣收會費,山林課提撥配合款籌資而成。建築物創建時期約為日據時期30年代前後,為原日據時代山林課所成立之「營林共濟組合」

caseId: 20110218000002
caseName: 猴硐介壽橋紀念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90911000001
caseName: 三芝後厝里石滬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070227000017
caseName: 臺鐵舊宿舍─濟南路3段15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編竹泥牆外貼雨淋板、屋架為木桁架、屋面舖日式黑瓦,具建築特色,前為臺鐵宿舍。

caseId: 20090615000003
caseName: 鹿港施進益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施進益古厝,是施閣篆、施淵舉父子所建,兩人屬於錢江施姓大房派下,施淵舉在鹿港創設泉郊商行「施進益號」,坐落於大有街上,依其商號地理位置應為早期臨港的中型船頭行集中地,根據新舊地籍圖可推塑出,在鹿港

caseId: 20160523000001
caseName: 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歷史建築「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為日治時期1920年前後興建的「臺中地方法院判任官官舍群」,保留日式木造建築及空間紋理,與鄰近古蹟「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臺中刑務所浴場」、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官舍群

caseId: 20130807000001
caseName: 林母郭孺人暨二子壽域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林母郭孺人暨二子壽域墓興建於西元1908年(日治明治41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嘉義都會公園內。墓塋建築本體由外至內依序為墓埕、墓手、墓桌、墓碑與墓塚,最後方為墓環,占地面積經測量計算約362 平

caseId: 20210702000010
caseName: 布袋蔡家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時代之前即已建造的咾咕石屋,見證布袋及澎湖兩方之貨運史。

caseId: 20161221000002
caseName: 平林圳過水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水利設施

    5
pastHistory: 平林圳依其灌溉區,分為林榮、南平與北林里,共設有二條灌溉支線。 (1)平林一支線灌溉區域為林榮與南平里之一部份。 (2)平林二支線灌溉區域為鐵路東邊之南平與北林里之一部分。 日治時期官營移

caseId: 20161201000004
caseName: 原龍崎庄長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依據總督府職員錄,約為大正九年(1920)開始設有龍崎庄長一職;原龍崎庄長官舍建物為一木造建築,建築日期為西元1944年(昭和19年,參考龍崎區公所財產登記資料) 相傳住過兩任日籍庄長,二戰後龍崎鄉首

caseId: 20140522000001
caseName: 西安許真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許氏家族在望安的移民開發歷程有很重要的地位,許真家族在西安村以商帆貿易為業,為地方代表性家族,由許真先人接待和許氏有商業往來的商販住宿的宅院,而古松中藥店就是迄今仍在營業的藥店,萬興滬也屬於該家族的產

caseId: 20031029000002
caseName: 羅東鎮成功國小校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建於1927(昭和2)年,早期為該校歷任校長宿舍。建築為木造1層樓雙拼式建築,採兩坡切妻式瓦頂、雨淋板外牆、凸窗、木格柵窗台及高架地板,其中校長宿舍占2/3,教師宿舍占1/3,門窗上的雨庇以造形特殊的

caseId: 20050127000006
caseName: 西螺大橋(北段)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西螺大橋為連接雲林及彰化兩縣的高架鐵橋,於民國41年(1952)12月25日竣工,現今坐落於彰化縣彰化縣溪州鄉水尾村。   在雲林與彰化之間的濁水溪,為臺灣最長的河流,在清代,需要靠義渡的方式才

caseId: 20190108000003
caseName: 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
assetsTypes:

    1. code
      A19

    2. name
      機關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 成立於1968年,為非營利性國際學術研究訓練機構,由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林肯土地政策學會聯合贊助。 2. 原名為土地改革訓練所,2000年後改為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3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3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7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6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43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