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廣興村光華巷後山新闢的茶園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廣興村光華巷後山新闢的茶園產業與經濟

廣興村光華巷後山新闢的茶園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58。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99642 , 欄位Id的內容是59964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廣興村光華巷後山新闢的茶園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茶園照片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 1906-2003)神父於1970年代所拍攝,地點位於廣興村光華巷的後山上。照片的主體是一座三合院與後方新闢的梯田。照片中可見新闢的梯田旁已經種植有6公尺高的檳榔樹,前景的梯田中,隱約可看到剛種植下固定行距的茶苗。在右側的中景檳榔樹後方,有大約10排已成叢可採收的茶樹。前側的三合院則是廣興村光華巷內的張家古厝,為當地詩人張達修之祖厝。這間古厝的右護龍是由鐵皮搭建,底下堆放了竹管數支,推估當時亦有從事竹材相關事業。照片最右側的檳榔樹下方已經有幾棟四層樓的白色混凝土建築。 1970年代的鹿谷鄉開始發展茶葉,原本茶葉只種於海拔較高的永隆村、鳳凰村一帶,1976年鹿谷鄉舉辦第一次茶葉展售會,開始進行凍頂茶分級包裝。海拔較低的廣興村、鹿谷村等地開始將種植雜作的農地、山坡闢為茶園。1978年政府推行稻米轉作政策,開始將稻田轉型為茶園。然而開闢茶園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謝神父曾在介紹茶葉的文章裡描述,當地很多人們借取貸款來開發山丘,開發茶園一公頃必須花費當時兩萬元至五萬元不等的費用。這筆費用大多不是從商業銀行借貸,資金多來自廣興儲蓄互助社,互助社社員陳寅園回憶,當時當地大概70%的茶園開發都是跟儲蓄互助社借款以做產業轉型。 謝省躬神父在1965年底開始在鹿谷鄉推行儲蓄互助社,廣興儲蓄互助社與秀峰儲蓄互助社於1966年1月9日成立,為南投縣第二個和第三個成立的互助社。該組織開始培育當地居民儲蓄習慣,並且讓參與的會員需要資金週轉、商業投資時,有一個方便取得借貸資金的管道。在2011年10月的45週年慶時,已經有股金四億兩千萬,成為國內股金最多的儲蓄互助社。1965年謝神父透由儲蓄概念的引進,讓十年後鹿谷遇到茶葉轉型的機運時,能有方便取得的資金來創造更多財富。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964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27E28BE-BE25-44E2-B0EE-3F827C435A3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05T22:57:0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642

Id

599642

Title

廣興村光華巷後山新闢的茶園

Description

茶園照片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 1906-2003)神父於1970年代所拍攝,地點位於廣興村光華巷的後山上。照片的主體是一座三合院與後方新闢的梯田。照片中可見新闢的梯田旁已經種植有6公尺高的檳榔樹,前景的梯田中,隱約可看到剛種植下固定行距的茶苗。在右側的中景檳榔樹後方,有大約10排已成叢可採收的茶樹。前側的三合院則是廣興村光華巷內的張家古厝,為當地詩人張達修之祖厝。這間古厝的右護龍是由鐵皮搭建,底下堆放了竹管數支,推估當時亦有從事竹材相關事業。照片最右側的檳榔樹下方已經有幾棟四層樓的白色混凝土建築。 1970年代的鹿谷鄉開始發展茶葉,原本茶葉只種於海拔較高的永隆村、鳳凰村一帶,1976年鹿谷鄉舉辦第一次茶葉展售會,開始進行凍頂茶分級包裝。海拔較低的廣興村、鹿谷村等地開始將種植雜作的農地、山坡闢為茶園。1978年政府推行稻米轉作政策,開始將稻田轉型為茶園。然而開闢茶園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謝神父曾在介紹茶葉的文章裡描述,當地很多人們借取貸款來開發山丘,開發茶園一公頃必須花費當時兩萬元至五萬元不等的費用。這筆費用大多不是從商業銀行借貸,資金多來自廣興儲蓄互助社,互助社社員陳寅園回憶,當時當地大概70%的茶園開發都是跟儲蓄互助社借款以做產業轉型。 謝省躬神父在1965年底開始在鹿谷鄉推行儲蓄互助社,廣興儲蓄互助社與秀峰儲蓄互助社於1966年1月9日成立,為南投縣第二個和第三個成立的互助社。該組織開始培育當地居民儲蓄習慣,並且讓參與的會員需要資金週轉、商業投資時,有一個方便取得借貸資金的管道。在2011年10月的45週年慶時,已經有股金四億兩千萬,成為國內股金最多的儲蓄互助社。1965年謝神父透由儲蓄概念的引進,讓十年後鹿谷遇到茶葉轉型的機運時,能有方便取得的資金來創造更多財富。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05T22:57:00

Keyword_Subject_1

產業與經濟

「廣興村光華巷後山新闢的茶園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36
Id: 155636
Title: 第一家馬祖合作營造廠成立-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過去,馬祖地區人民興建房舍,都是沿用傳統的古老方式,臨時找幾個木工、水泥工湊合而成,由於缺乏專家設計,建築時常常超出預算,不是中途停工,就是借高利貸,因應新建民房增多的趨勢,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特指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48
Id: 186848
Title: 苗栗出磺坑新油井開鑽典禮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苗栗出磺坑油田A2號及A3號新油井開鑽典禮,於民國41年6月22日下午1時,在A2號新油井現場隆重舉行。典禮由我國經濟部長張茲闓主持,美國安全總署遠東計畫助理署長戴克、安全分署署長施幹克與

MOC_Id: Culture_Event155060
Id: 155060
Title: 馬祖農發會
Description: 1979年(民國68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中美經濟合作協定》依約自動失效。1979年(民國68年)3月16日,農復會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地區縣農會繼續執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142
Id: 506142
Title: 花蓮港郵便局
Description: 花蓮港郵便局於明治32年(1899)開設,為現今位在中山路建國路交叉口的花蓮國安郵局(花蓮901支)前身,昭和3年(1928)辦理無線電通信業務。因當時東部鐵道的貫通、直通電話線開通、聯絡船開始運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23
Id: 284423
Title: 哈密瓜的故鄉
Description: 壯圍新南一帶鄰近蘭陽溪出海口,早年當地農民利用河川沖積的肥沃砂地種植蔥蒜。民國六十年左右,有農民引進種植哈密瓜匍匐於河床砂地引起注意,但初次收成欠佳,瓜果受潮腐爛。經過多年試驗與農改場技術支援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743
Id: 186743
Title: 臺灣省主席周至柔考察澎湖為馬公煉油廠剪綵
Description: 臺灣省主席周至柔偕澎湖籍的省委謝掙強暨省警務處長郭永、省漁管處長劉永慤及隨員等一行12人,乘空軍實踐號專機於民國47年5月21日上午8時40分飛抵海峽前哨的澎湖縣,為其就任後首次赴外島視察。澎湖防衛司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32
Id: 284432
Title: 鏢旗魚與削鏢篙
Description: 南方澳第一漁港肇建於1921年(時值日治時期大正10年),並於1923年竣工啟用,號稱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化的漁港。   當時日本政府積極鼓勵日本本土漁民(尤以九州、四國為主)移民至南方澳漁港從業,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56
Id: 509156
Title: 大百貨公司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民國49年(1960)位於花蓮市中山路上的「花蓮洋房牌百貨公司」。花蓮洋房牌百貨公司,在戰後不單單是花蓮最大的百貨公司,同時也是當時唯一的一間百貨公司。其為老花蓮人一輩共同的

MOC_Id: Culture_Place154906
Id: 154906
Title: 西莒樂道澳水庫
Description: 外島地區的水利建設,是推動地區的經濟與工商發展的主要動力,外島地區的地理環境條件差,平均雨量稀少,早年人口稀少,灌溉、飲用等民間用水可從井水取得,但遇到乾旱時則會面臨缺水的威脅。隨著外島駐軍人口漸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71
Id: 510171
Title: 林榮車站(1960年代)
Description: 林榮車站前身為平林停車場,創立於1918年(大正7年)9月16日。1962年(民國51年),隨地名改稱林榮站。林榮站屬三等站,僅停靠一般普通車。圖中所見的木造站房應修建於1946年(民國35年)。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68
Id: 155668
Title: 1910年代的橋仔村:漁場鹽倉
Description: 依據《聆聽神明:橋仔漁村的故事》,清道光(1820)以後,閩東沿海漁民,北從羅源南到泉州,便紛紛在魚汛期來到北竿橋仔村搭寮掛網。到了清同治八年(1869),閩浙總督為了規範漁民購鹽地點,化解糾紛,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18
Id: 510118
Title: 民國71年花蓮港車站新站房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花蓮港車站。花蓮港站建於1939年(昭和14年),原名稱為東花蓮港驛,是臨港線的一部分。其原站房毀於1944年(昭和19年)10月12日至13日的美軍空襲,1949年(民國38年)4月4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43
Id: 187343
Title: 美國《採礦雜誌》刊載李匯川總工程師的文章
Description: 民國48年3月的《採礦雜誌》(PIT AND QUARRY)關注到一篇由臺灣臺昌工業公司總工程師李匯川撰寫的文章──「小型水泥廠」。《採礦雜誌》是美國一本極具份量的刊物。文章中,李總工程師闡述自己設計

MOC_Id: Culture_Place154981
Id: 154981
Title: 早期馬祖村落的簡易自來水系統
Description: 1970年代,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在馬祖持續展開「加速農村建設發展計畫」,其中包括馬祖村村落簡易自來水給水系統;連江縣政府於1973年4月興建,同年夏天正式開放供水;以馬祖村作為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95
Id: 568495
Title: 1970花蓮機廠
Description: 此為花蓮機廠仿造LDH200型的LDH101號車出廠前,鐵路高級長官幹部及國外顧問的合影留念。民國57年(1968),東線貨運機力全面柴油引擎化,因預算不足只有採購12輛日製的柴液機車,故在製糖季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10
Id: 187010
Title: 因應瑞三選煤作業的鐵橋
Description: 民國39年7月以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局勢劇烈衝擊,導致煤炭外銷碰壁不說,加上臺灣島內物價波動和幣值下跌,煤炭的收購價格沒有因應物價暴漲及時調整,不少煤礦業者因此紛紛倒閉。但,儘管臺煤產量減少,卻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60
Id: 186860
Title: 苗栗出磺坑新油井開鑽典禮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苗栗出磺坑油田A2號及A3號新油井開鑽典禮,於民國41年6月22日下午1時,在A2號新油井現場隆重舉行。典禮由我國經濟部長張茲闓主持,美國安全總署遠東計畫助理署長戴克、安全分署署長施幹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79
Id: 187479
Title: 利比亞議員訪華團參觀臺肥六廠
Description: 民國50年4月21日,利比亞聯合王國眾議員一行5人,乘國泰航空公司班機,自東京飛抵臺灣,訪問7天。訪華團由宓蘇拉蒂擔任團長,另有哈爾沙、費飛爾、阿布德利、賴發傑等4位團員。他們都是利國國會中具有相當影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46
Id: 187246
Title: 臺泥高雄廠裝袋作業
Description: 為了響應民國42年政府提倡的「耕者有其田」政策,臺灣水泥公司很快也從民國42年6月1日起開始辦理移轉民營手續,並且在1年多以後,正式成為公轉民營的4大公司之一。為了補償地主土地被徵收的損失,政府將4個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178939
Id: 178939
Title: 基隆自動車株式會社
Description:   「基隆自動車株式會社」成立於1926年(大正15年)6月28日,資本額10萬圓,社址位於基隆市旭町3之12號(今仁愛區一帶)。「基隆自動車株式會社」除了經營基隆市內哨船頭至仙洞之間的路線外,另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92
Id: 155692
Title: 定馬一號落水典禮-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1970年6月4日時任司令官兼主任委員李定將軍於珠螺村,親自主持馬祖漁業史第一艘政府無息貸放的機動漁船「定馬」一號的下水剪綵禮。當年農復會於馬祖大力扶持漁船機械化的浪潮下,在政務委員會的的配合下,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770
Id: 573770
Title: 籮箂
Description: 籮箂為口圓底方的竹編品,主要用來盛裝物品。其廣口底穩腹寬圓,由細竹篾編成,口緣處有兩提耳。內有紅紙以書法寫「滿」字。編織製作時,先以方口為底,以壓一的密編,並在箂口兩側加上提把。 籮箂有數種尺寸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46
Id: 186846
Title: 苗栗出磺坑新油井開鑽典禮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苗栗出磺坑油田A2號及A3號新油井開鑽典禮,於民國41年6月22日下午1時,在A2號新油井現場隆重舉行。典禮由我國經濟部長張茲闓主持,美國安全總署遠東計畫助理署長戴克、安全分署署長施幹克與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33
Id: 155633
Title: 連江縣漁會設置南竿冷凍庫
Description: 過往馬祖地區漁獲除了自用以外,多會送往中國販賣。而戰地政務開啟下,漁獲不得銷往中國,故於漁獲豐收的期間時常有漁產過量的問題,早期沒有冷藏設備,過量漁產只能扔除。於1961年(民國50年)於政委會向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87
Id: 514387
Title: 二結糖廠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影像札記計包含:宜蘭市北津、民負、建業;羅東鎮漢民、仁愛;壯圍鄉後埤、壯五;礁溪鄉匏崙;五結鄉大眾、二結;三星鄉尾塹;以及冬山鄉珍珠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二結社區的影像札記。本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09
Id: 510209
Title: 大禹站月臺(1990年代)
Description: 該地原稱「針塱」,為阿美族語的漢譯地名。總督府於1917年(大正6年)11月1日在此設站,並將地名改為「末廣」(suehiro)。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認為末廣此名過於日本化,遂於1947年(民國36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51
Id: 286751
Title: 羅德表演藝術劇場
Description: 【羅德表演藝術劇場】是【羅德芭蕾舞團】的二團,由舞蹈家蘇明珠創立,團員都是由花蓮當地的舞蹈工作者、舞蹈教師、藝術家、戲劇教師、舞台工作者及舞者所輔導培訓成立的,積極的以創立及創新花蓮當地的精緻文化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95
Id: 514295
Title: 舊街掠影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礁溪鄉三民;宜蘭市中正、民負;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南澳鄉碧候;蘇澳鎮白米;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以及五結鄉大二結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61
Id: 514161
Title: 懷念的醃漬蔬果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影像札記計包含:宜蘭市北津、民負、建業;羅東鎮漢民、仁愛;壯圍鄉後埤、壯五;礁溪鄉匏崙;五結鄉大眾、二結;三星鄉尾塹;以及冬山鄉珍珠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匏崙社區的影像札記。本篇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93
Id: 233893
Title: 永興甘蔗田裡的吳芋萱之四
Description: 臺灣的蔗糖在17世紀時就開始銷往日本,日本國內之砂糖多仰賴進口,是以日本取得臺灣殖民地之後,對於臺灣糖業之發展尤為重視。日本據台的第二年(1896年)開始著手改良計畫,1903年(明治36年)並訂定糖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2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91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0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