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藝術與人文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11342 , 欄位Id的內容是31134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福和宮全景圖,可見其大木結構之華麗,本照片為班馬傳媒於2019年製作與匠同行:臺灣傳統建築匠師專訪系列時拍攝。 乾隆三十一年,主祀神農大帝的中和福和宮在今中山路、廟美街口建立,起初稱為「五穀廟」。農曆四月廿六日神農大帝聖誕是地方一大盛事,福和宮同霹靂宮、廣濟宮都是中和的老廟,本廟跟廣濟宮合稱「中和大廟」。 本廟於1925年遷建,廟牆碑文紀錄是由黃文慶與童玉堂兩位鄉民折價捐出現今廟地,但因年代久遠而未留下契約。改建工程由漳派陳應彬及其子陳己元擔任,木雕有黃龜理作品。工程完成後適逢皇民化運動,遂更名「福和禪寺」。 臺灣光復後,信徒再度集資重建,由於重建工程浩大,由中和仕紳俞英、林梅清、江讚慶、何清風、游道、范啟賜等人,以及板橋劉嘉輝、劉蘭亭父子合作進行,改建後易名福和宮。廟庭廣大,雕簷畫棟,莊嚴秀麗,除本宮正殿主祀神農大帝,另奉有釋迦牟佛祖、觀音菩薩、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王靝君、張祖師、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五路財神等諸神祇。 負責1925年遷建的陳應彬是出身台灣的大木匠師,清同治三年生於現在新北中和區、他的父親陳井泉和家族中不少長輩都是木匠。明治四十一年,四十四歲的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的重建,之後他陸陸續續修築了大稻埕慈聖宮、朴子配天宮、貢寮澳底仁和宮、豐原慈濟宮、臺中旱溪樂成宮、臺北保安宮、木柵指南宮…等寺廟。其中尤以媽祖廟最多,所以也被奉為專修媽祖廟的匠師。由於日本統治台灣以後,許多原本來自大陸的唐山大木匠師都回去福建或廣東的故鄉,陳應彬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建築特色和風格,加上其長子己堂、次子己元,和幾位有名的徒弟像是廖石成、黃龜理共同構成一派匠師的系統,一般都稱作「彬司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1134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FB9AF20-D534-434B-8217-6764EB646F4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9-24T11:16:2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11342

Id

311342

Title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

Description

福和宮全景圖,可見其大木結構之華麗,本照片為班馬傳媒於2019年製作與匠同行:臺灣傳統建築匠師專訪系列時拍攝。 乾隆三十一年,主祀神農大帝的中和福和宮在今中山路、廟美街口建立,起初稱為「五穀廟」。農曆四月廿六日神農大帝聖誕是地方一大盛事,福和宮同霹靂宮、廣濟宮都是中和的老廟,本廟跟廣濟宮合稱「中和大廟」。 本廟於1925年遷建,廟牆碑文紀錄是由黃文慶與童玉堂兩位鄉民折價捐出現今廟地,但因年代久遠而未留下契約。改建工程由漳派陳應彬及其子陳己元擔任,木雕有黃龜理作品。工程完成後適逢皇民化運動,遂更名「福和禪寺」。 臺灣光復後,信徒再度集資重建,由於重建工程浩大,由中和仕紳俞英、林梅清、江讚慶、何清風、游道、范啟賜等人,以及板橋劉嘉輝、劉蘭亭父子合作進行,改建後易名福和宮。廟庭廣大,雕簷畫棟,莊嚴秀麗,除本宮正殿主祀神農大帝,另奉有釋迦牟佛祖、觀音菩薩、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王靝君、張祖師、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五路財神等諸神祇。 負責1925年遷建的陳應彬是出身台灣的大木匠師,清同治三年生於現在新北中和區、他的父親陳井泉和家族中不少長輩都是木匠。明治四十一年,四十四歲的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的重建,之後他陸陸續續修築了大稻埕慈聖宮、朴子配天宮、貢寮澳底仁和宮、豐原慈濟宮、臺中旱溪樂成宮、臺北保安宮、木柵指南宮…等寺廟。其中尤以媽祖廟最多,所以也被奉為專修媽祖廟的匠師。由於日本統治台灣以後,許多原本來自大陸的唐山大木匠師都回去福建或廣東的故鄉,陳應彬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建築特色和風格,加上其長子己堂、次子己元,和幾位有名的徒弟像是廖石成、黃龜理共同構成一派匠師的系統,一般都稱作「彬司派」。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9-24T11:16:2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80
Id: 659980
Title: 解昆樺_小說《拳縫糾結的玫瑰》故事結構手稿
Description: 解昆樺生於1977年,現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長,從事現代文學創作與研究。其作品豐富,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全球華文星雲獎等國內許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635721
Id: 635721
Title: 勝美西服號西裝布試色板
Description: 在勝美西服號放置西裝布的玻璃櫥窗裡,展示著一塊橘色透光的塑膠板子,上頭印製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士,西裝外套及西裝褲的部分是透明的。為了讓訂製西服的客人知道布料顏色是否合意,店家可以把透明塑膠板貼上布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0303
Id: 480303
Title: 2014 年國藝會補助「臺灣蓪草紙花與相關工藝調查」調查研究報告 - 蓪草紙花文史簡介
Description: 此為陳建華 2014 年接受國藝會補助進行的「臺灣蓪草紙花與相關工藝調查」調查研究報告最終整理的圖表. 研究推論蓪草紙花工藝最早是在秦始皇時代用蓪草切片做髮簪,漢朝呂后時才發展成蓪草紙花工藝,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157486
Id: 157486
Title: 蓪草序
Description: 該系列作品為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生畢業作品,他們發現潔白如柔雪、輕薄如蟬翼的蓪草紙是臺灣獨有的傳統手工藝材質,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產業的變遷,傳統的蓪草紙工藝在臺灣已不復存在。於是學生們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838
Id: 604838
Title: 入選-火車扇形車庫
Description: 扇形車庫位於彰化市彰美路一段一號,是台灣僅存的扇形火車庫。蒸汽機車火車頭於完成懷舊之旅後,進駐彰化扇形車庫,讓這座扇形車庫更具歷史和文化保存價值。 鐵路局彰化機務段動力車庫興建於大正11年(192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89
Id: 278789
Title: 番俗將新生兒浴於河中,有仙氣可保佑無病痛 續修臺灣府志卷二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崩泉下澗三尺波,女兒沒水如群鵝;中官投藥山之阿,至今仙氣留雲窩。生男洗滌意非它,無攣無靡無沉痾;他日縱浪有勳業,為鯨為鯉為蛟鼉。

MOC_Id: Culture_Object242514
Id: 242514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的一斗三升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南竿鄉的金板境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相傳與津沙、馬港、東引四座天后宮均為清嘉慶年間蔡牽(西元1761-1809年)為求神明庇佑所建或修建。金板境天后宮至今保留閩東建築的封火山牆、穿斗式構架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410
Id: 479410
Title: 下午茶(樹)
Description: 法國藝術家Jan Fairbairn-Edwards這套茶盤是用墨水轉印,把蓪草紙夾在黑色的桑樹纖維中間。18 世紀英國傳統轉印方法,是將圖案轉印在瓷器盤上,而在這個時期也利用蓪草紙來描繪植物和風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2
Id: 283562
Title: 林聰惠
Description: 林聰惠出生臺北縣金瓜石,成長於花蓮。深受父親影響,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求學過程中,同時愛好體育、音樂、舞蹈。中學畢業於花蓮師專,也取得中學教師檢定合格。曾擔任中小學教師十七年,以教體育、美術為主。 參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09
Id: 594309
Title: 四星寶星獎章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四星寶星獎章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照片中的四星寶星獎章為橘藍配色布面,並有上下四大四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287
Id: 289287
Title: 九穀、設治紀念館到文化中心的藝文巡禮(選自《悠悠南門河》)
Description: 本作出自邱阿塗《悠悠南門河》。 開頭引用〈蘭亭集序〉中「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的盛況,為賢人文友聚首的回憶下註解。 2011年教師節前一天午後,作者應宜蘭縣文藝作家協會蘇麗春理事長之邀,偕同作協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20
Id: 514120
Title: 大海心、龜山情──尋根活動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6
Id: 185016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郭掌從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617421
Id: 617421
Title: 額眉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此額眉原為道卡斯新港西社解大賓家族的婦女用品,用於重要場合或儀式。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額頭上戴的帶,也稱額帶,為平埔婦女包於額頭,束在額前的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9
Id: 267599
Title: 無題
Description: 〈無題〉為水墨畫家劉國松(1932-)作品,落款:「劉國松。一九六三。」姓名章:「劉國松」(白文)。此畫構圖極具動勢與張力,氣韻生動。 畫中劉國松以濃墨作大筆觸者為傳統山水形象的抽象造型,背景施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33
Id: 259133
Title: 聚樂社
Description:   「聚樂社」,創設時間為清治時期,創設地點為基隆市,為一北管傳統戲曲團體。     「聚樂社」,其創設背景,乃在昔日的農業社會,一般人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後,空閒時間會有很多,便需要一些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0
Id: 514490
Title: 白米壘球隊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61
Id: 296361
Title: 大眾廳中無儂掃,囝養蜀囷無內討晝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大眾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33
Id: 600433
Title: 花中野球部 全島大會出場今日一行十三名出北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中學校棒球部選手一行人13名由山崎教諭及堀添教練帶領,本月21日搭乘東海巴士從陸路出發到臺北,將於24日到28日間在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39
Id: 286439
Title: 吳旻鴻(常樂兒)
Description: 本人為花蓮縣街頭藝人,表演項目為吉他自彈唱民謠/國台語流行歌/老歌及英日語歌曲等,於全省環島街唱,是全職的街頭藝人。目前已有超過735場的演唱紀錄,臉書可搜尋:http://www.facebook.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33
Id: 301333
Title: 策馬入林
Description: 這本書為陳雨航的代表作之一,《策馬入林》,曾被王童導演改編為電影。本書為一本小說集,共收錄作者陳雨航的作品十二篇。書中對於人物、角色的心理,刻劃深入,觀察入微。並在細節多有注意。陳雨航,1949年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787
Id: 473787
Title: 1960年豐坪村同樂會
Description: 豐坪村同樂會照。拍攝時間為1960年(民國49年),照片提供者為黃宏志先生,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 此活動為彼時農業系統「四健會」之同樂活動晚會,晚會內容為各式表演與短劇演出,藉由晚會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88
Id: 603888
Title: 秀姑巒溪泛舟第二回募集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秀姑巒溪泛舟旅遊開辦後廣獲好評,主辦的東亞旅營社花蓮港案內所決定第二次公開募集,活動期間是8月16日到18日,每人費用20

MOC_Id: Culture_Event637666
Id: 637666
Title: 鳳儀書院整修後開幕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4年(民國103年)10月31日,當天是全臺最大古蹟書院--鳳儀書院舉行開幕儀式,照片中由當時的高雄巿長陳菊、部會首長與地方民意代表共同揭牌,象徵鳳儀書院在完成整修後,將要重新面對世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76
Id: 301276
Title: 亭午之鷹
Description: 楊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台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於一九九六年受邀回國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的同年,彙集前十年散文類作品完成《亭午之鷹》,其中涵蓋了詩人在一特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59
Id: 286559
Title: 鍾麗萍
Description: 鍾麗萍,美國LindenwoodCollege,StudioArt藝術碩士,法國Caen藝術學院國家造型藝術文憑,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獲獎Awards:1990「逍遙遊」個展,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9
Id: 285919
Title: 空間
Description: 〈空間〉這件雕塑由三個白色的大理石組成,一個塑膠合成體將它們接在一起。石化的齒輪代表未來的軌跡。義大利籍石雕家法蘭西斯柯•馬索塔(Francesco Mazzotta)想以變速箱、機械感的型態呈現,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7
Id: 296357
Title: 〔勿會〕讀書欲爬冊,隌(伓)別字讀告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勿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8
Id: 268328
Title: 鄉村路景
Description: 水彩作品〈鄉村路景〉,斜向透視的構圖營造出畫面動感與空間深遂的效果。淺藍色的天空在畫家的濕筆暈染下,呈現顏料擴散與水痕交疊的豐富肌理,營造出生動的雲霧變化。 邱創乾(1900–1973)運用濕筆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5
Id: 286085
Title: 迷幻之森
Description: 〈迷幻之森〉善用自然素材與豐富的視覺元素,創作了一件令人驚豔的雕塑傢俱。作者楊慧如將漂流木的椅子結合馬賽克拼貼孔雀造型,讓傢俱成為生活中的美學焦點,當身著在椅子上彷彿身置自然森林的氛圍中。此作品參加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9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