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山炎熱毒人、蚊蟲擾人 罪惟錄選輯三、傳(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夔山炎熱毒人、蚊蟲擾人 罪惟錄選輯三、傳(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9734 , 欄位Id的內容是27973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夔山炎熱毒人、蚊蟲擾人 罪惟錄選輯三、傳(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夔山溪險隘,七賊連營數萬,林樾□□□帳,炎歊毒人,馬矢薰達數十里,蚊蚋囋刺。時人馬俱□,[汝]才走雲陽尖山壩,過走雲陽水碓口,期兩會於開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973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BEA571C-EFB9-4FDD-84BD-47E67C6626A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13:07:3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34
Id
279734
Title
夔山炎熱毒人、蚊蟲擾人 罪惟錄選輯三、傳(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夔山溪險隘,七賊連營數萬,林樾□□□帳,炎歊毒人,馬矢薰達數十里,蚊蚋囋刺。時人馬俱□,[汝]才走雲陽尖山壩,過走雲陽水碓口,期兩會於開寧。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13:07:3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夔山炎熱毒人、蚊蟲擾人 罪惟錄選輯三、傳(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6
Id:
168616
Title:
雅美族朗島社村落
Description:
朗島社的一部分。最前面的茅草頂為住家的屋頂。住家如同建在豎穴坑中,深入地下。
袁德中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034
Id:
514034
Title:
袁德中
Description:
袁德中(1948)出生於桃園,畢業於東門國小,從小熱愛繪畫藝術,後來考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學時代忘情於各類藝術創作,曾獲得臺陽美術創作獎佳作獎、第二屆全國油畫展銅牌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
MOC_Id:
Culture_People629023
Id:
629023
Title:
寄讀學生莊天信回憶來台過程與返金交通
Description:
莊天信(圖右),1943年(民國32年)生,金門西浦頭人。曾任金門縣政府主計處主任。為1958年(民國47年)10月,因八二三砲戰關係,遷台寄讀於台灣三十六所省立中學的金門中學九百二十一位學生之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62
Id:
304662
Title:
老照片徵集—章娥「後營」
Description: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這是我結婚前跟我未來先生的堂妹所拍攝的照片,位置是在小門對岸,小地名叫做「後營」,旁邊那時候都
陳昇群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88588
Id:
288588
Title:
陳昇群
Description:
陳昇群,宜蘭縣五結鄉人,1968年生。花蓮師範學院畢業,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碩士,現為羅東國小教師。 陳昇群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及兒童文學。多以童年故鄉蘭陽為背景,充滿了對素樸自然的嚮往,文字平實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18
Id:
276518
Title:
頭煩疑中暑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日晨,錄說文百字及詩數首,頭煩目□,疑若中暑,午湌不甘,晚啜糜一盂。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70
Id:
513370
Title:
瑞穗國中學生野餐
Description:
在照片中可以看見十位左右的女學生穿著制服、脫了鞋子,快樂地圍坐在地上享用野餐,這是1960年代花蓮縣瑞穗國民中學(簡稱瑞穗國中)學生在秀姑巒溪溪邊郊遊野餐的活動紀錄。那時候的郊遊野餐,有些類似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12
Id:
276512
Title:
腹痛服菩提丸 臺游日記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腹痛未衰,午餐大減,服菩提丸一圓,寢至日晡始起。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22
Id:
649622
Title:
樂生院入院者耕種田地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樂生院入院者耕種田地,刊載於1933年臺灣總督府癩療養所樂生院出版的《昭和五六年年報》。1930年樂生院之創立,是以隔離治療漢生病患者為任務。為使療養院成為患者得安住地,院內有必要提供醫療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258
Id:
485258
Title:
海上的日子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海上的波浪。故事則講述曾文亮過去曾經出海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41
Id:
649341
Title:
犀川一夫醫師及林澄輝夫人於臺南診所施行臉部手術
Description:
本圖為臺灣痲瘋救濟協會臺南診所的犀川一夫醫師及林鄧璐德女士為病患施行臉部手術照片,收錄於1964年出版的《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臺南診所共有13名職員,包括來自日本的醫務主任犀川一夫醫師、總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33
Id:
280833
Title:
先兄最初只是嘔吐,後來病情忽然急轉直下 陳第年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饒去德興頗遠,初病嘔吐僅二日,薄暮同僚省之,談笑自如。次早未明起坐,呼從者炊爨,及炊熟入視,先兄氣已斷,然猶端坐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53
Id:
280653
Title:
張正端在疫症爆發時贈醫施藥 淡水廳志卷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張正端,字儀庭,艋舺人,惟明子.善繼父志.當翁裕佳赴塹時,實偕往焉.內港水患,及運津米,賑捐均鉅.學海書院成,復出貲助之.遇疫施藥多活者.後優獎州同.
基信團的緣起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30112
Id:
630112
Title:
基信團的緣起
Description:
照片為1964年由池作基神父(Rev. Meinard Tschirky, SMB)與蘇德豐神父(Rev. Gottified Suter, SMB)共同設計的東河天主堂。東河堂區為基信團在臺東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22
Id:
277622
Title:
許騰曜孝順友善,父親生病時,為其嘗糞便 金門志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性孝友,父病劇,為嘗糞。事繼母,無幾微忤色。喜急人困,數為人排難解紛。崇禎己巳,海寇李魁奇攻圍後浦土堡,騰曜率族人禦之;力不支,陷。倉皇之際,一賊望之,大呼曰:『吾乃今得報也』!扶掖至魁奇所,力
莊明儀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64875
Id:
264875
Title:
莊明儀
Description:
莊明儀為土身土長的林田山人,祖父輩們於日據時期已開始在林田山工作,到莊明儀這備己是第三代了,由於對家鄉的熱愛,在民國85年成立了林田山文史工作室,開始參與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的社區營造運動,算是花蓮最早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9
Id:
168519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女人正面照。纏在頸部者為黑色小珠,揷於頭部的白色飾物是月桃的莖,頭上還揷有金屬製的菸斗。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83
Id:
167983
Title:
與嚮導Teng-Tsai於枋寮附近小溪(t-062)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於枋寮附近所拍,為橫幅正片。照片為湯姆生的武裝嚮導,名叫天采(Teng-Tsai),站於溪流旁的碎石岸上,照片中可見其赤裸上半身,穿著短褲、草鞋,腰際繫有一把獵刀,
MOC_Id:
Culture_People684801
Id:
684801
Title:
從童養媳到人文企業家-我的母親:劉戀 (受訪人/陳柄武)
Description:
從童養媳到人文企業家-我的母親:劉戀 (受訪人/陳柄武)
我的母親,名叫劉戀,1938年生,自幼被送至士林劉家當童養媳;雖然養家曾祖母對她疼愛有加,但隨著養母一連生了五個兒女,她不僅失去了上學的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徐是中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32
Id:
139332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徐是中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63
Id:
277163
Title:
國姓井在大甲鐵砧山,鄭成功拔劍得泉 新竹縣志初稿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國姓井 在大甲堡鐵砧山巔,距縣南九十五里。相傳鄭成功屯兵大甲,以水多瘴毒,乃拔劍斫地得泉,味清冽。旁有小碣,鐫此三字。光緒初年,巡檢泐碑記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35
Id:
168035
Title:
30歲的木柵平埔族女性(正面照)(t-030)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一頭髮披散,拍照當時30歲的平埔族婦女正面半身像,
MOC_Id:
Culture_Event658646
Id:
658646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護士日常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為1960年(民國50年)初期,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外科護士張冬梅於外科手術室外。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是國民政府接受日軍衛戍病院暨轉地療養所而來,當時許多在醫院作的醫生、護士、軍人等,就
雷驤採訪王禎和母親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02
Id:
509602
Title:
雷驤採訪王禎和母親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為1994年(民國83年)作家雷驤(右)採訪王禎和之母,蘇招治女士,當時雷驤正在執導《中國作家的影像》系列影片張愛玲的部分,因此特來向蘇招治女士訪談當年招待張愛玲到花蓮遊玩之事,從照片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02
Id:
278402
Title:
潘開池於父逝後,繼承醫業且開藥舖 彰化節孝冊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父逝,哀毀治喪,遂立志必期挽回家運,慰藉老母。母孫氏(字銀)體質蒲柳,又有一姊一弟,生計崢嶸,殆不可名狀。池即勵姊撫弟,勤儉力行,日維不足。年十五,繼承醫業,且開藥舖,經營未如意。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李建中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40
Id:
139340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李建中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660
Id:
265660
Title:
憶 憲光二村-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原眷戶馬慧蘭的口述歷史。
能高團選手合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26
Id:
222126
Title:
能高團選手合照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寶町,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圖為林桂興和能高團成員合影,最前排右起第三人就是林桂興。能高團(高砂棒球隊
社區沙龍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333949
Id:
333949
Title:
社區沙龍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鼓勵師生參與社區沙龍,不僅形塑出公民社會的終身教育體系特質,也努力紮根地方文化特色,累積與建構出獨樹一格的地方學知識體系,經由社區沙龍培力的師生,透過自主社區參與、公民行動,歷經「對話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678
Id:
476678
Title:
謝佩玲生命故事2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由謝佩玲女士製作,採訪者為石竣旻,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採錄。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位檔案的翻攝由王笙宇協助翻攝。本幅作品為社團法人花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6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5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8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