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二期計畫社會發展一、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二期計畫社會發展一、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於資料集「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由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蔡婉如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23165300#662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6-06 16:13:50。 欄位主管機關的內容是衛福部 , 欄位主辦機關的內容是疾病管制署 , 欄位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050565 , 欄位計畫類別(次類別)的內容是社會發展 , 欄位計畫名稱的內容是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二期計畫 , 欄位管考週期的內容是季報 , 欄位管制級別的內容是自行管制 , 欄位計畫期程的內容是2020/12/31 , 欄位隸屬專案(子專案)的內容是 , 欄位年度工作摘要的內容是一、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C、E肝炎之相關衛教宣導,以提升全民防治知能。
二、健全防疫體系,辦理醫療及防疫人員教育訓練,提升醫護防疫人員專業能力。
三、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C、E肝炎之病例監測;落實各項疾病之疫情調查、緊急處置與病例追蹤及接觸者健康監視管理。
四、促進社區動員,落實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建立病媒蚊監測機制,控制病媒蚊密度。
五、主動發現個案,實施國際機場入境旅客體溫篩檢措施;加強外籍人士入境旅客之健康管理。
六、改善預防接種服務體系,提升相關疫苗之預防接種完成率。
七、提升傳染病檢驗效能;提升麻疹及德國麻疹實驗診斷技術;辦理肝炎檢驗單位指定、委託及認可事宜。
八、建立高風險族群之流行疫情處置指引及緊急應變計畫。
九、維持腸病毒重症醫療網運作,提升醫療照護品質,防範重症與死亡病例發生。
十、儲備天然災害防疫消毒藥品及肉毒桿菌抗毒素以利緊急醫療使用,降低病患死亡之風險。
十一、小兒麻痺症根除與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保全作業;加強德國麻疹及CRS消除作業。
十二、研究發展與國際合作。 , 欄位年度目標的內容是(一) 登革熱致死率小於0.5%。(107年登革熱死亡病例總數/107年登革熱陽性病例總數】×100%<0.5%)。
(二) 發生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且有重症死亡病例之年度,重症致死率[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總數/該等年度腸病毒重症病例總數]≦5%;非腸病毒71型流行,且有重症死亡病例之年度,重症致死率≦10%。
(三) 腸道傳染病次波傳染事件不超過當年群聚事件總和件數之31%。
(四) 於腸病毒流行季前完成全國教托育機構洗手設備查核工作,合格率達100%。
(五) 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臨床診斷與治療相關教育訓練,參訓人數至少320人以上。
(六) 腸道傳染病之防疫認知,前後測平均提升12%以上。
(七) HBeAg(+)母親所生幼兒於12個月大時接受抽血追蹤檢查率達70%。
(八) 水患相關傳染病如鉤端螺旋體病及類鼻疽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九) 三麻一風防治之相關疫苗項目其基礎劑疫苗接種率達96%以上,追加劑達93%以上。
(十) 山地鄉、新住民子女、低收入戶子女預防接種完成率至少維持在90%以上。
(十一) 幼兒B型肝炎疫苗第3劑接種完成率達98%。
(十二) 提升南台灣縣市民眾對於登革熱防治認知程度達(含) 85%以上。
(十三) 三麻一風防治之相關疫苗項目其20縣(市)基礎劑適齡完成率皆達90%以上。 , 欄位年度(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07 , 欄位月份(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2 , 欄位年累計預定進度的內容是100 , 欄位年累計實際進度的內容是100 , 欄位年累計分配預算數的內容是47714 , 欄位年累計實現數的內容是47710 , 欄位年累計預算執行率(%)的內容是99.99 , 欄位整年預算的內容是47714 , 欄位年度預算達成率(%)的內容是99.99 , 欄位總累計預定進度的內容是60 , 欄位預定工作摘要的內容是1050565:加強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及社區動員
1.補助有埃及斑蚊分布地區(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澎湖縣)辦理登革熱病媒蚊監測及孳生源清除與查核。
2.補助高風險縣市衛生局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
1050565:強化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病例監視、疫情處理與流行之因應及研判功能
1.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及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腸病毒及急性病毒性A、B、C、E肝炎、三麻一風之病例監測,進行各項疾病之疫情調查、緊急處置與病例追蹤。
2.主動發現個案,實施國際機場入境旅客體溫篩檢措施。
3.加強外籍人士入境健康管理。
4.加強三麻一風通報及疫調之時效性及機動化,進行資料及時分析,偵測疫情。
5.針對三麻一風法定傳染病系統通報之疑似個案進行檢驗監測及陽性個案基因型別分析。
6.持續落實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作業。
7.保全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加強德國麻疹、CRS消除作業
1050565:提升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醫療照護品質及專業人員能力
1.加強第一線防疫及醫護人員訓練與學校教師、教托育人員對於腸病毒、三麻一風防治之認知,維持腸病毒重症醫療網運作,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2.適時修訂或建立相關防治指引,提升醫護防疫人員專業能力。。
3.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進行相關預防接種政策、防治相關策略及因應措施之討論與建議。
1050565:落實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宣導策略,加強全民防治知能
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及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急性病毒性肝炎之相關衛教宣導,提升全民防治知能。
1050565:天然災害及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宣導整備與執行
1.規劃天然災害災後消毒及宣導工作與防疫消毒藥材之採購儲備工作。
2.辦理天然災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輪值作業教育訓練。
3.辦理天然災害防疫消毒藥材之採購儲備工作。
4.辦理肉毒桿菌抗毒素採購。
1050565:提高並維持預防接種完成率
提高三麻一風及B型肝炎相關疫苗之預防接種率,並強化預防接種資訊之效能,保全小兒麻痺症根除與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加強德國麻疹、CRS消除作業。
, 欄位整體執行情形說明的內容是一、加強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及社區動員:
(一)持續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防治計畫」,107年登革熱高風險縣市已成立村里滅蚊志工隊1,124隊,主動巡查及清除社區內病媒蚊孳生源,降低病媒蚊密度。
(二)截至12月19日止,各縣市執行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共計33,702村里次,其中布氏指數2級以下計32,934村里(97.72%)、3級計593村里(1.76%)、4級以上計175村里(0.52%)。
(三)臺南市等8縣市持續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1至10月監測到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臺南市龍崎區崎頂里及牛埔里、左鎮區草山里、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及溫泉村,共計6處矮小瘧蚊孳生地,其中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及臺南市左鎮區草山里為新增孳生地。
(四)107年委託辦理臺灣及離島地區動物寄生蜱調查及傳播疾病風險初步評估,共計調查16縣市64個村里,病原檢出以立克次體較多,暫無自病媒及動物宿主檢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之病原,顯示臺灣發生SFTS之風險低。
二、強化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病例監視、疫情處理與流行之因應及研判功能:
(一)為強化中央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對於登革熱等重要病媒傳染病之業務聯繫,定期召開「行政院重要病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107年截至12月底止,已召開11次會議。
(二)函知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有關「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A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作業計畫」於108年延長實施1年,並請其轉知所轄相關單位及醫療院所,以維持國內A型肝炎防治成效。
(三)召開C型肝炎工作小組會議,以討論個案資料收集、疫情分析及相關防治作為。
(四)107年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五)函請神經學會、神經外科醫學會、放射線醫學會、眼科醫學會、病理學會及地方政府衛生局,轉知所屬醫院/會員,遇符合庫賈氏病通報定義之病例,應依法落實通報。
(六)為小兒麻痺監測辦理之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視作業,截至12月19日止(以發病日計算),符合病例定義之個案有65例,採檢臨床檢體共191件(其中6件尚在檢驗中),檢驗結果腸病毒71型3例、D68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未檢出小兒麻痺病毒。
(七)10月3日召開「傳染病防治審議會-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組」會議,並依據委員意見於10月16日完成修正「小兒麻痺症根除保全證明文件」送各委員審閱,於10月30日提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署小兒麻痺症根除認證委員會(WPRO RCC)。
(八)持續進行環境小兒麻痺病毒監視調查作業,1至12月間針對全國10個污水處理廠累計採檢230件汙水樣本,除12月中最後採集之10件檢體尚未分析完成,餘均未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已檢測完成之220件樣本中共有188件檢測出病毒,其中151件檢出非小兒麻痺病毒之腸病毒,以克沙奇 B 型120件最多,其次為伊科病毒55件、克沙奇A 型14件。
(九)107年截至12月止共完成追蹤277名院外出生嬰兒,其中4名於出生後3至28天死亡(死因皆為早產導致器官衰竭) ,無新生兒破傷風疑似個案。
(十)截至12月19日止,麻疹通報個案計458名,陽性個案36名,其中33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B3(1名)、D8(32名),該等陽性個案之接觸者已完成追蹤,均未發現有其他疑似麻疹症狀者。此外,德國麻疹通報個案計87名,陽性個案10名,其中8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1E(7 名)、2B (1名)。
(十一)依據國健署及健保署提供之聽損確診個案、出生通報系統具CRS相關先天性缺陷之新生兒、門診住院診斷碼符合CRS篩選條件之未滿1歲嬰兒,調取新生兒篩檢血片剩餘檢體,進行德國麻疹IgM抗體檢測,完成檢測1,175名,檢驗結果均為陰性。
三、提升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醫療照護品質及專業人員能力:
(一)107年截至12月止,發布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日本腦炎等病媒傳染病相關致醫界通函8則,提醒醫師通報警覺。
(二) 為提升醫事人員瘧疾鏡檢之專業能力,10月29日至11月1日辦理2場次107年瘧疾鏡檢教育訓練,醫療院所醫事檢驗相關人員共計61位完訓。
(三)12月11至15日派員赴泰國參加國際熱帶醫學研討會,增進對於東南亞地區重要傳染病流行現況與防治策略之瞭解。
(四)修訂阿米巴性痢疾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五)委託辦理庫賈氏病等人類普利昂病診療照護及感染管制工作論壇1場。
(六)107年12月12日函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及相關醫學會,加強轄內醫療院所及所屬會員對鉤端螺旋體疾病警覺性,並應依法落實通報並給予相關醫療處置。
(七)107年補捐助外傷醫學會辦理「狂犬病防治教育訓練」共4場,主要針對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之醫事人員及公衛人員進行專業知能加強,總計486人參訓。
(八)11月5日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針對醫護人員MMR疫苗預防接種建議、狂犬病臨床處置指引、各項疫苗接種間隔及HPV疫苗接種禁忌與注意事項等議題進行討論或確認。
(九)因應腸病毒疫情於11月份再度上升, 11月28日發布「致醫界通函」1則,籲請臨床醫師保持警覺,妥適處置,必要時及時轉診;107年迄今計發布6則。
(十)執行完成107年「腸病毒醫療品質提升方案」,辦理責任醫院訪視輔導作業及責任醫院教育訓練。並參酌107年辦理經驗,於11月30日完成規劃108年方案內容,新增因應腸病毒特殊疫情舉辦病例討論會或專家輔訪。
四、落實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宣導策略,加強全民防治知能:
(一)因應疫情及天災,並為加強民眾衛教宣導,發布登革熱、日本腦炎、茲卡病毒感染症、狂犬病、腸病毒及腸道相關傳染等新聞稿,10至12月共20則,107年共115則。
(二)印製「A型肝炎衛教單張」及「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衛教單張」等衛教資料予地方政府衛生局,以推動相關防治計畫及辦理相關防治宣導。
(三)補助「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辦理A、B、C型肝炎相關衛教;截至12月止共舉辦2場記者會、8場健康講座共536人次參與、5場肝病防治講座共461人次參與,發放活動海報、衛教單張及衛教手冊共計3萬5千份。
(四)辦理人畜共通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核心教材更新。
(五)107年全國共辦理腸病毒社區衛教4,558場,並運用託播、新聞稿、報章雜誌、廣播、跑馬燈、電子看板、網路等進行衛教。另教托育機構、醫療院所及公共場所輔導24,264次,社區衛教種子培訓及教托育、醫護、防疫人員等教育訓練2,087場 ,44,852人次參訓。
(六)補助地方政府衛生局辦理:
1.「腸道傳染病防治計畫」:針對醫事及防疫人員、旅行者、人口密集機構從業人員與住民、外籍勞工與雇主、社區民眾、學校師生、同志族群及HIV/AIDS個案等分眾辦理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12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90,722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25%。
2.「病毒性肝炎防治計畫」:針對防疫人員、高危險群及民眾等,辦理肝炎教育訓練及衛生教育活動,共計3,780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85,578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19.5%;同時為維護B型肝炎高風險群族之健康,辦理HBeAg(+)孕婦產後衛教及其所生子女於滿1歲時接受B肝篩檢之衛教完成率達99.7%。
3.「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等辦理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74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88,826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7%。
4.「天然災害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含山地鄉)民眾等辦理災後清消及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427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22,943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3%。
五、天然災害及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宣導整備與執行:
(一)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派員進駐3梯次、共計10人次。
(二)完成酚類消毒劑緊急儲備採購,並分置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俾利天然災害後防疫消毒使用。
(三)因應1070823熱帶低壓水災災情,疾管署107年協助受災地方政府跨全國調度漂白水共14,400瓶,另支援14,024瓶酚類消毒劑悍菌遁。
(四)採購15微米過濾膜無菌輸液套並配送至各區管制中心,供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使用。
六、提高並維持預防接種完成率:
持續督導各縣市維持各項疫苗高接種完成率,除作為考評之參考外,亦提供地方政府衛生局作為來年努力之依據。依據107年12月統計資料,全國三麻一風及B型肝炎相關疫苗完成率如下:
(一)106年出生幼兒之五合一疫苗第三劑(5in1-3)之完成率為97.6%,B肝疫苗第2及3劑完成率分別為98.5%及98.0% ,105年出生幼兒之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劑(MMR1)之完成率為98.2%。
(二)107年1至10月入境時未接種MMR1疫苗之3歲以下學齡前幼童共14,827人,扣除入境後出境小於7日者,經衛生單位追蹤後,完成接種共12,750人,追蹤完成率為85.99%。
(三)107年度入學之小一學生,於入學前DTap-IPV及MMR2之完成率分別為92.2%及94.4%,截至12月20日接種率分別提升至95.1%及96.3%。 , 欄位重要執行成果的內容是一、持續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防治計畫」,107年登革熱高風險縣市已成立村里滅蚊志工隊1,124隊,主動巡查及清除社區內病媒蚊孳生源,降低病媒蚊密度。
二、截至12月19日止,各縣市執行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共計33,702村里次,其中布氏指數2級以下計32,934村里(97.72%)、3級計593村里(1.76%)、4級以上計175村里(0.52%)。
三、臺南市等8縣市持續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1至10月監測到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臺南市龍崎區崎頂里及牛埔里、左鎮區草山里、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及溫泉村,共計6處矮小瘧蚊孳生地,其中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及臺南市左鎮區草山里為新增孳生地。
四、持續於國際港埠實施入境旅客體溫量測及疑似個案採檢送驗措施,截至12月20日止,共計329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27例(38.6%)於國際港埠篩檢發現。
五、為強化中央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對於登革熱等重要病媒傳染病之業務聯繫,定期召開「行政院重要病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107年截至12月底止,已召開11次會議。
六、107年截至12月止,發布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日本腦炎等病媒傳染病相關致醫界通函8則,提醒醫師通報警覺。
七、 為提升醫事人員瘧疾鏡檢之專業能力,10月29日至11月1日辦理2場次107年瘧疾鏡檢教育訓練,醫療院所醫事檢驗相關人員共計61位完訓。
八、12月11至15日派員赴泰國參加國際熱帶醫學研討會,增進對於東南亞地區重要傳染病流行現況與防治策略之瞭解。
九、修訂阿米巴性痢疾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十、採購15微米過濾膜無菌輸液套並配送至各區管制中心,供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使用。
十一、邀集勞動部、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構)召開「大眾運輸工具相關從業人員疑似或確定感染傳染性疾病之請假相關事項研商會議」,請交通部輔導所屬或所管相關單位落實防疫措施及勞工請假相關法規。
十二、函知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有關「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A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作業計畫」於108年延長實施1年,並請其轉知所轄相關單位及醫療院所,以維持國內A型肝炎防治成效。
十三、召開C型肝炎工作小組會議,以討論個案資料收集、疫情分析及相關防治作為。
十四、有關「B、C型肝炎篩檢資訊整合平台系統」,持續更新匯入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之孕婦B型肝炎篩檢及新生兒預防注射資料、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急性B、C型肝炎通報個案肝炎檢驗資料、台灣血液基金會捐血人B、C型肝炎篩檢陽性個案資料、實驗室自動通報系統之B、C型肝炎檢驗陽性個案資料、地方政府衛生局社區整合式肝炎篩檢資料及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之B、C型肝炎篩檢及肝功能檢查等資料,提供衛生單位查詢。
十五、印製「A型肝炎衛教單張」及「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衛教單張」等衛教資料予地方政府衛生局,以推動相關防治計畫及辦理相關防治宣導。
十六、補助「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辦理A、B、C型肝炎相關衛教;截至12月止共舉辦2場記者會、8場健康講座共536人次參與、5場肝病防治講座共461人次參與,發放6款活動海報、衛教單張、及4款衛教手冊共計3萬5千份。
十七、修訂傳染病問卷調查系統,有關人畜共通傳染病接觸史與飲食史等相關調查問卷內容,以提升疫調資訊及相關衛教內容之完整性。
十八、107年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十九、函請神經學會、神經外科醫學會、放射線醫學會、眼科醫學會、病理學會及地方政府衛生局,轉知所屬醫院/會員,遇符合庫賈氏病通報定義之病例,應依法落實通報。
二十、委託辦理庫賈氏病等人類普利昂病診療照護及感染管制工作論壇1場。
二十一、107年12月12日函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及相關醫學會,加強轄內醫療院所及所屬會員對鉤端螺旋體疾病警覺性,並應依法落實通報並給予相關醫療處置。
二十二、辦理人畜共通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核心教材更新。
二十三、107年補捐助外傷醫學會辦理「狂犬病防治教育訓練」共4場,主要針對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之醫事人員及公衛人員進行專業知能加強,總計486人參訓。
二十四、11月5日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針對醫護人員MMR疫苗預防接種建議、狂犬病臨床處置指引、各項疫苗接種間隔及HPV疫苗接種禁忌與注意事項等議題進行討論或確認。
二十五、為小兒麻痺監測辦理之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視作業,截至12月19日止(以發病日計算),符合病例定義之個案有65例,採檢臨床檢體共191件(其中6件尚在檢驗中),檢驗結果腸病毒71型3例、D68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未檢出小兒麻痺病毒。
二十六、3月6日將我國麻疹消除證明文件及麻疹消除證明組召集人具名之信函以電子郵件寄送WPRO麻疹消除證明委員會主席Dr. Durrheim,並於6月收到回信,其與美國CDC麻疹消除專家Dr. Mark J Papania對我國麻疹消除成果表示讚許,並表示依據證明文件中之五大線索證據資料, 證明我國已達成麻疹消除目標。
二十七、10月3日召開「傳染病防治審議會-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組」會議,並依據委員意見於10月16日完成修正「小兒麻痺症根除保全證明文件」送各委員審閱,於10月30日提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署小兒麻痺症根除認證委員會(WPRO RCC)。
二十八、持續進行環境小兒麻痺病毒監視調查作業,1至12月間針對全國10個污水處理廠累計採檢230件汙水樣本,除12月中最後採集之10件檢體尚未分析完成,餘均未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已檢測完成之220件樣本中共有188件檢測出病毒,其中151件檢出非小兒麻痺病毒之腸病毒,以克沙奇 B 型120件最多,其次為伊科病毒55件、克沙奇A 型14件。
二十九、截至12月19日止,麻疹通報個案計458名,陽性個案36名,其中33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B3(1名)、D8(32名),該等陽性個案之接觸者已完成追蹤,均未發現有其他疑似麻疹症狀者。此外,德國麻疹通報個案計87名,陽性個案10名,其中8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1E(7 名)、2B (1名)。
三十、依據國健署及健保署提供之聽損確診個案、出生通報系統具CRS相關先天性缺陷之新生兒、門診住院診斷碼符合CRS篩選條件之未滿1歲嬰兒,調取新生兒篩檢血片剩餘檢體,進行德國麻疹IgM抗體檢測,完成檢測1,175名,檢驗結果均為陰性。
三十一、107年截至12月止共完成追蹤277名院外出生嬰兒,其中4名於出生後3至28天死亡(死因皆為早產導致器官衰竭) ,無新生兒破傷風疑似個案。
三十二、因應腸病毒疫情於11月份再度上升, 11月28日發布「致醫界通函」1則,籲請臨床醫師保持警覺,妥適處置,必要時及時轉診;107年迄今計發布6則。
三十三、執行完成107年「腸病毒醫療品質提升方案」,辦理責任醫院訪視輔導作業及責任醫院教育訓練。並參酌107年辦理經驗,11月30日完成規劃108年方案內容,新增因應腸病毒特殊疫情舉辦病例討論會或專家輔訪。
三十四、補助地方政府衛生局辦理:
(一)「腸道傳染病防治計畫」:針對醫事及防疫人員、旅行者、人口密集機構從業人員與住民、外籍勞工與雇主、社區民眾、學校師生、同志族群及HIV/AIDS個案等分眾辦理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12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90,722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25%。
(二)「病毒性肝炎防治計畫」:針對防疫人員、高危險群及民眾等,辦理肝炎教育訓練及衛生教育活動,共計3,780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85,578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19.5%;同時為維護B型肝炎高風險群族之健康,辦理HBeAg(+)孕婦產後衛教及其所生子女於滿1歲時接受B肝篩檢之衛教完成率達99.7%。
(三)「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等辦理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74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88,826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7%。
(四)「天然災害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含山地鄉)民眾等辦理災後清消及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427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22,943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3%。
三十五、107年全國共辦理腸病毒社區衛教4,558場,並運用託播、新聞稿、報章雜誌、廣播、跑馬燈、電子看板、網路等進行衛教。另教托育機構、醫療院所及公共場所輔導24,264次,社區衛教種子培訓及教托育、醫護、防疫人員等教育訓練2,087場 ,44,852人次參訓。
三十六、持續督導各縣市維持各項疫苗高接種完成率,除作為考評之參考外,亦提供地方政府衛生局作為來年努力之依據。依據107年12月統計資料,全國三麻一風及B型肝炎相關疫苗完成率如下:
(一)106年出生幼兒之五合一疫苗第三劑(5in1-3)之完成率為97.6%,B肝疫苗第2及3劑完成率分別為98.5%及98.0% ,105年出生幼兒之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劑(MMR1)之完成率為98.2%。
(二)107年1至10月入境時未接種MMR1疫苗之3歲以下學齡前幼童共14,827人,扣除入境後出境小於7日者,經衛生單位追蹤後,完成接種共12,750人,追蹤完成率為85.99%。
(三)107年度入學之小一學生,於入學前DTap-IPV及MMR2之完成率分別為92.2%及94.4%,截至12月20日接種率分別提升至95.1%及96.3%。
三十七、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派員進駐3梯次、共計10人次。
三十八、完成酚類消毒劑緊急儲備採購,並分置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俾利天然災害後防疫消毒使用。
三十九、因應1070823熱帶低壓水災災情,疾管署107年協助受災地方政府跨全國調度漂白水共14,400瓶,另支援14,024瓶酚類消毒劑悍菌遁。
四十、因應疫情及天災,並為加強民眾衛教宣導,發布登革熱、日本腦炎、茲卡病毒感染症、狂犬病、腸病毒及腸道相關傳染等新聞稿,10至12月共20則,107年共115則。 , 欄位計畫核定情形的內容是 , 欄位總計畫經費的內容是269155 , 欄位落後原因分析的內容是107年共計34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其中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為23.53%,未達到目標值。107年死亡案例均為新生兒個案,分別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7例)及克沙奇病毒B1型(1例),其中6例在出生後4天內發病,感染來源可能為無法透過防治手段有效避免的母嬰垂直感染或出生後接觸無症狀之感染者,由於新生兒免疫功能尚未發展完善,感染腸病毒後可能造成嚴重症狀,雖經全力救治,仍不幸死亡,過程並無延誤通報或處置不當。 , 欄位機關因應對策的內容是腸病毒種類眾多,國內107年腸病毒重症死亡主要為感染已近15年未流行的伊科病毒11型,由於新生兒免疫力尚未發展完全,感染此型病毒後較容易有嚴重症狀,甚至死亡,導致107年重症病例的發生情形與往年不同。為控制腸病毒傳播並降低對新生兒的威脅,疾管署於疫情高峰期間成立應變小組,與各縣市政府及醫界密切合作,制定「新生兒腸病毒感染臨床處置建議」,並特別加強家有嬰幼兒的家長、準媽媽民眾及托育人員衛教,透過無預警查核,督導醫療機構及產後護理機構加強感染管制,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與確保轉診機制順暢,自8月6日研判107年最後1例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迄今,未再出現感染該型之死亡個案,最近2個月亦未再出現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未來將持續監測國內腸病毒流行趨勢,適時調整防治策略,全力降低疫情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與社會衝擊。 , 欄位近1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優等 , 欄位近2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 , 欄位近3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 。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疾病管制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56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計畫名稱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二期計畫
管考週期
季報
管制級別
自行管制
計畫期程
2020/12/31
隸屬專案(子專案)
年度工作摘要
一、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C、E肝炎之相關衛教宣導,以提升全民防治知能。 二、健全防疫體系,辦理醫療及防疫人員教育訓練,提升醫護防疫人員專業能力。 三、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C、E肝炎之病例監測;落實各項疾病之疫情調查、緊急處置與病例追蹤及接觸者健康監視管理。 四、促進社區動員,落實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建立病媒蚊監測機制,控制病媒蚊密度。 五、主動發現個案,實施國際機場入境旅客體溫篩檢措施;加強外籍人士入境旅客之健康管理。 六、改善預防接種服務體系,提升相關疫苗之預防接種完成率。 七、提升傳染病檢驗效能;提升麻疹及德國麻疹實驗診斷技術;辦理肝炎檢驗單位指定、委託及認可事宜。 八、建立高風險族群之流行疫情處置指引及緊急應變計畫。 九、維持腸病毒重症醫療網運作,提升醫療照護品質,防範重症與死亡病例發生。 十、儲備天然災害防疫消毒藥品及肉毒桿菌抗毒素以利緊急醫療使用,降低病患死亡之風險。 十一、小兒麻痺症根除與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保全作業;加強德國麻疹及CRS消除作業。 十二、研究發展與國際合作。
年度目標
(一) 登革熱致死率小於0.5%。(107年登革熱死亡病例總數/107年登革熱陽性病例總數】×100%<0.5%)。 (二) 發生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且有重症死亡病例之年度,重症致死率[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總數/該等年度腸病毒重症病例總數]≦5%;非腸病毒71型流行,且有重症死亡病例之年度,重症致死率≦10%。 (三) 腸道傳染病次波傳染事件不超過當年群聚事件總和件數之31%。 (四) 於腸病毒流行季前完成全國教托育機構洗手設備查核工作,合格率達100%。 (五) 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臨床診斷與治療相關教育訓練,參訓人數至少320人以上。 (六) 腸道傳染病之防疫認知,前後測平均提升12%以上。 (七) HBeAg(+)母親所生幼兒於12個月大時接受抽血追蹤檢查率達70%。 (八) 水患相關傳染病如鉤端螺旋體病及類鼻疽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九) 三麻一風防治之相關疫苗項目其基礎劑疫苗接種率達96%以上,追加劑達93%以上。 (十) 山地鄉、新住民子女、低收入戶子女預防接種完成率至少維持在90%以上。 (十一) 幼兒B型肝炎疫苗第3劑接種完成率達98%。 (十二) 提升南台灣縣市民眾對於登革熱防治認知程度達(含) 85%以上。 (十三) 三麻一風防治之相關疫苗項目其20縣(市)基礎劑適齡完成率皆達90%以上。
年度(可用filter)
107
月份(可用filter)
12
年累計預定進度
100
年累計實際進度
100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
47714
年累計實現數
47710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
99.99
整年預算
47714
年度預算達成率(%)
99.99
總累計預定進度
60
預定工作摘要
1050565:加強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及社區動員 1.補助有埃及斑蚊分布地區(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澎湖縣)辦理登革熱病媒蚊監測及孳生源清除與查核。 2.補助高風險縣市衛生局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 1050565:強化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病例監視、疫情處理與流行之因應及研判功能 1.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及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腸病毒及急性病毒性A、B、C、E肝炎、三麻一風之病例監測,進行各項疾病之疫情調查、緊急處置與病例追蹤。 2.主動發現個案,實施國際機場入境旅客體溫篩檢措施。 3.加強外籍人士入境健康管理。 4.加強三麻一風通報及疫調之時效性及機動化,進行資料及時分析,偵測疫情。 5.針對三麻一風法定傳染病系統通報之疑似個案進行檢驗監測及陽性個案基因型別分析。 6.持續落實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作業。 7.保全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加強德國麻疹、CRS消除作業 1050565:提升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醫療照護品質及專業人員能力 1.加強第一線防疫及醫護人員訓練與學校教師、教托育人員對於腸病毒、三麻一風防治之認知,維持腸病毒重症醫療網運作,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2.適時修訂或建立相關防治指引,提升醫護防疫人員專業能力。。 3.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進行相關預防接種政策、防治相關策略及因應措施之討論與建議。 1050565:落實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宣導策略,加強全民防治知能 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及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急性病毒性肝炎之相關衛教宣導,提升全民防治知能。 1050565:天然災害及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宣導整備與執行 1.規劃天然災害災後消毒及宣導工作與防疫消毒藥材之採購儲備工作。 2.辦理天然災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輪值作業教育訓練。 3.辦理天然災害防疫消毒藥材之採購儲備工作。 4.辦理肉毒桿菌抗毒素採購。 1050565:提高並維持預防接種完成率 提高三麻一風及B型肝炎相關疫苗之預防接種率,並強化預防接種資訊之效能,保全小兒麻痺症根除與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消除成果,加強德國麻疹、CRS消除作業。
整體執行情形說明
一、加強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及社區動員: (一)持續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防治計畫」,107年登革熱高風險縣市已成立村里滅蚊志工隊1,124隊,主動巡查及清除社區內病媒蚊孳生源,降低病媒蚊密度。 (二)截至12月19日止,各縣市執行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共計33,702村里次,其中布氏指數2級以下計32,934村里(97.72%)、3級計593村里(1.76%)、4級以上計175村里(0.52%)。 (三)臺南市等8縣市持續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1至10月監測到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臺南市龍崎區崎頂里及牛埔里、左鎮區草山里、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及溫泉村,共計6處矮小瘧蚊孳生地,其中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及臺南市左鎮區草山里為新增孳生地。 (四)107年委託辦理臺灣及離島地區動物寄生蜱調查及傳播疾病風險初步評估,共計調查16縣市64個村里,病原檢出以立克次體較多,暫無自病媒及動物宿主檢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之病原,顯示臺灣發生SFTS之風險低。 二、強化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病例監視、疫情處理與流行之因應及研判功能: (一)為強化中央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對於登革熱等重要病媒傳染病之業務聯繫,定期召開「行政院重要病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107年截至12月底止,已召開11次會議。 (二)函知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有關「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A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作業計畫」於108年延長實施1年,並請其轉知所轄相關單位及醫療院所,以維持國內A型肝炎防治成效。 (三)召開C型肝炎工作小組會議,以討論個案資料收集、疫情分析及相關防治作為。 (四)107年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五)函請神經學會、神經外科醫學會、放射線醫學會、眼科醫學會、病理學會及地方政府衛生局,轉知所屬醫院/會員,遇符合庫賈氏病通報定義之病例,應依法落實通報。 (六)為小兒麻痺監測辦理之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視作業,截至12月19日止(以發病日計算),符合病例定義之個案有65例,採檢臨床檢體共191件(其中6件尚在檢驗中),檢驗結果腸病毒71型3例、D68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未檢出小兒麻痺病毒。 (七)10月3日召開「傳染病防治審議會-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組」會議,並依據委員意見於10月16日完成修正「小兒麻痺症根除保全證明文件」送各委員審閱,於10月30日提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署小兒麻痺症根除認證委員會(WPRO RCC)。 (八)持續進行環境小兒麻痺病毒監視調查作業,1至12月間針對全國10個污水處理廠累計採檢230件汙水樣本,除12月中最後採集之10件檢體尚未分析完成,餘均未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已檢測完成之220件樣本中共有188件檢測出病毒,其中151件檢出非小兒麻痺病毒之腸病毒,以克沙奇 B 型120件最多,其次為伊科病毒55件、克沙奇A 型14件。 (九)107年截至12月止共完成追蹤277名院外出生嬰兒,其中4名於出生後3至28天死亡(死因皆為早產導致器官衰竭) ,無新生兒破傷風疑似個案。 (十)截至12月19日止,麻疹通報個案計458名,陽性個案36名,其中33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B3(1名)、D8(32名),該等陽性個案之接觸者已完成追蹤,均未發現有其他疑似麻疹症狀者。此外,德國麻疹通報個案計87名,陽性個案10名,其中8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1E(7 名)、2B (1名)。 (十一)依據國健署及健保署提供之聽損確診個案、出生通報系統具CRS相關先天性缺陷之新生兒、門診住院診斷碼符合CRS篩選條件之未滿1歲嬰兒,調取新生兒篩檢血片剩餘檢體,進行德國麻疹IgM抗體檢測,完成檢測1,175名,檢驗結果均為陰性。 三、提升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醫療照護品質及專業人員能力: (一)107年截至12月止,發布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日本腦炎等病媒傳染病相關致醫界通函8則,提醒醫師通報警覺。 (二) 為提升醫事人員瘧疾鏡檢之專業能力,10月29日至11月1日辦理2場次107年瘧疾鏡檢教育訓練,醫療院所醫事檢驗相關人員共計61位完訓。 (三)12月11至15日派員赴泰國參加國際熱帶醫學研討會,增進對於東南亞地區重要傳染病流行現況與防治策略之瞭解。 (四)修訂阿米巴性痢疾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五)委託辦理庫賈氏病等人類普利昂病診療照護及感染管制工作論壇1場。 (六)107年12月12日函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及相關醫學會,加強轄內醫療院所及所屬會員對鉤端螺旋體疾病警覺性,並應依法落實通報並給予相關醫療處置。 (七)107年補捐助外傷醫學會辦理「狂犬病防治教育訓練」共4場,主要針對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之醫事人員及公衛人員進行專業知能加強,總計486人參訓。 (八)11月5日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針對醫護人員MMR疫苗預防接種建議、狂犬病臨床處置指引、各項疫苗接種間隔及HPV疫苗接種禁忌與注意事項等議題進行討論或確認。 (九)因應腸病毒疫情於11月份再度上升, 11月28日發布「致醫界通函」1則,籲請臨床醫師保持警覺,妥適處置,必要時及時轉診;107年迄今計發布6則。 (十)執行完成107年「腸病毒醫療品質提升方案」,辦理責任醫院訪視輔導作業及責任醫院教育訓練。並參酌107年辦理經驗,於11月30日完成規劃108年方案內容,新增因應腸病毒特殊疫情舉辦病例討論會或專家輔訪。 四、落實病媒、腸道及腸病毒、肝炎、人畜共通及三麻一風等傳染病宣導策略,加強全民防治知能: (一)因應疫情及天災,並為加強民眾衛教宣導,發布登革熱、日本腦炎、茲卡病毒感染症、狂犬病、腸病毒及腸道相關傳染等新聞稿,10至12月共20則,107年共115則。 (二)印製「A型肝炎衛教單張」及「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衛教單張」等衛教資料予地方政府衛生局,以推動相關防治計畫及辦理相關防治宣導。 (三)補助「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辦理A、B、C型肝炎相關衛教;截至12月止共舉辦2場記者會、8場健康講座共536人次參與、5場肝病防治講座共461人次參與,發放活動海報、衛教單張及衛教手冊共計3萬5千份。 (四)辦理人畜共通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核心教材更新。 (五)107年全國共辦理腸病毒社區衛教4,558場,並運用託播、新聞稿、報章雜誌、廣播、跑馬燈、電子看板、網路等進行衛教。另教托育機構、醫療院所及公共場所輔導24,264次,社區衛教種子培訓及教托育、醫護、防疫人員等教育訓練2,087場 ,44,852人次參訓。 (六)補助地方政府衛生局辦理: 1.「腸道傳染病防治計畫」:針對醫事及防疫人員、旅行者、人口密集機構從業人員與住民、外籍勞工與雇主、社區民眾、學校師生、同志族群及HIV/AIDS個案等分眾辦理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12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90,722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25%。 2.「病毒性肝炎防治計畫」:針對防疫人員、高危險群及民眾等,辦理肝炎教育訓練及衛生教育活動,共計3,780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85,578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19.5%;同時為維護B型肝炎高風險群族之健康,辦理HBeAg(+)孕婦產後衛教及其所生子女於滿1歲時接受B肝篩檢之衛教完成率達99.7%。 3.「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等辦理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74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88,826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7%。 4.「天然災害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含山地鄉)民眾等辦理災後清消及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427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22,943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3%。 五、天然災害及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宣導整備與執行: (一)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派員進駐3梯次、共計10人次。 (二)完成酚類消毒劑緊急儲備採購,並分置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俾利天然災害後防疫消毒使用。 (三)因應1070823熱帶低壓水災災情,疾管署107年協助受災地方政府跨全國調度漂白水共14,400瓶,另支援14,024瓶酚類消毒劑悍菌遁。 (四)採購15微米過濾膜無菌輸液套並配送至各區管制中心,供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使用。 六、提高並維持預防接種完成率: 持續督導各縣市維持各項疫苗高接種完成率,除作為考評之參考外,亦提供地方政府衛生局作為來年努力之依據。依據107年12月統計資料,全國三麻一風及B型肝炎相關疫苗完成率如下: (一)106年出生幼兒之五合一疫苗第三劑(5in1-3)之完成率為97.6%,B肝疫苗第2及3劑完成率分別為98.5%及98.0% ,105年出生幼兒之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劑(MMR1)之完成率為98.2%。 (二)107年1至10月入境時未接種MMR1疫苗之3歲以下學齡前幼童共14,827人,扣除入境後出境小於7日者,經衛生單位追蹤後,完成接種共12,750人,追蹤完成率為85.99%。 (三)107年度入學之小一學生,於入學前DTap-IPV及MMR2之完成率分別為92.2%及94.4%,截至12月20日接種率分別提升至95.1%及96.3%。
重要執行成果
一、持續辦理「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防治計畫」,107年登革熱高風險縣市已成立村里滅蚊志工隊1,124隊,主動巡查及清除社區內病媒蚊孳生源,降低病媒蚊密度。 二、截至12月19日止,各縣市執行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共計33,702村里次,其中布氏指數2級以下計32,934村里(97.72%)、3級計593村里(1.76%)、4級以上計175村里(0.52%)。 三、臺南市等8縣市持續辦理「矮小瘧蚊監測計畫」,1至10月監測到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臺南市龍崎區崎頂里及牛埔里、左鎮區草山里、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及溫泉村,共計6處矮小瘧蚊孳生地,其中臺東縣成功鎮和平里及臺南市左鎮區草山里為新增孳生地。 四、持續於國際港埠實施入境旅客體溫量測及疑似個案採檢送驗措施,截至12月20日止,共計329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27例(38.6%)於國際港埠篩檢發現。 五、為強化中央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對於登革熱等重要病媒傳染病之業務聯繫,定期召開「行政院重要病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議」,107年截至12月底止,已召開11次會議。 六、107年截至12月止,發布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日本腦炎等病媒傳染病相關致醫界通函8則,提醒醫師通報警覺。 七、 為提升醫事人員瘧疾鏡檢之專業能力,10月29日至11月1日辦理2場次107年瘧疾鏡檢教育訓練,醫療院所醫事檢驗相關人員共計61位完訓。 八、12月11至15日派員赴泰國參加國際熱帶醫學研討會,增進對於東南亞地區重要傳染病流行現況與防治策略之瞭解。 九、修訂阿米巴性痢疾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十、採購15微米過濾膜無菌輸液套並配送至各區管制中心,供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使用。 十一、邀集勞動部、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構)召開「大眾運輸工具相關從業人員疑似或確定感染傳染性疾病之請假相關事項研商會議」,請交通部輔導所屬或所管相關單位落實防疫措施及勞工請假相關法規。 十二、函知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有關「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A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作業計畫」於108年延長實施1年,並請其轉知所轄相關單位及醫療院所,以維持國內A型肝炎防治成效。 十三、召開C型肝炎工作小組會議,以討論個案資料收集、疫情分析及相關防治作為。 十四、有關「B、C型肝炎篩檢資訊整合平台系統」,持續更新匯入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之孕婦B型肝炎篩檢及新生兒預防注射資料、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急性B、C型肝炎通報個案肝炎檢驗資料、台灣血液基金會捐血人B、C型肝炎篩檢陽性個案資料、實驗室自動通報系統之B、C型肝炎檢驗陽性個案資料、地方政府衛生局社區整合式肝炎篩檢資料及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之B、C型肝炎篩檢及肝功能檢查等資料,提供衛生單位查詢。 十五、印製「A型肝炎衛教單張」及「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衛教單張」等衛教資料予地方政府衛生局,以推動相關防治計畫及辦理相關防治宣導。 十六、補助「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辦理A、B、C型肝炎相關衛教;截至12月止共舉辦2場記者會、8場健康講座共536人次參與、5場肝病防治講座共461人次參與,發放6款活動海報、衛教單張、及4款衛教手冊共計3萬5千份。 十七、修訂傳染病問卷調查系統,有關人畜共通傳染病接觸史與飲食史等相關調查問卷內容,以提升疫調資訊及相關衛教內容之完整性。 十八、107年人畜共通相關傳染病確定病例疫情調查完成率達100%。 十九、函請神經學會、神經外科醫學會、放射線醫學會、眼科醫學會、病理學會及地方政府衛生局,轉知所屬醫院/會員,遇符合庫賈氏病通報定義之病例,應依法落實通報。 二十、委託辦理庫賈氏病等人類普利昂病診療照護及感染管制工作論壇1場。 二十一、107年12月12日函請地方政府衛生局及相關醫學會,加強轄內醫療院所及所屬會員對鉤端螺旋體疾病警覺性,並應依法落實通報並給予相關醫療處置。 二十二、辦理人畜共通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核心教材更新。 二十三、107年補捐助外傷醫學會辦理「狂犬病防治教育訓練」共4場,主要針對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之醫事人員及公衛人員進行專業知能加強,總計486人參訓。 二十四、11月5日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針對醫護人員MMR疫苗預防接種建議、狂犬病臨床處置指引、各項疫苗接種間隔及HPV疫苗接種禁忌與注意事項等議題進行討論或確認。 二十五、為小兒麻痺監測辦理之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監視作業,截至12月19日止(以發病日計算),符合病例定義之個案有65例,採檢臨床檢體共191件(其中6件尚在檢驗中),檢驗結果腸病毒71型3例、D68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未檢出小兒麻痺病毒。 二十六、3月6日將我國麻疹消除證明文件及麻疹消除證明組召集人具名之信函以電子郵件寄送WPRO麻疹消除證明委員會主席Dr. Durrheim,並於6月收到回信,其與美國CDC麻疹消除專家Dr. Mark J Papania對我國麻疹消除成果表示讚許,並表示依據證明文件中之五大線索證據資料, 證明我國已達成麻疹消除目標。 二十七、10月3日召開「傳染病防治審議會-小兒麻痺症根除成果保全組」會議,並依據委員意見於10月16日完成修正「小兒麻痺症根除保全證明文件」送各委員審閱,於10月30日提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署小兒麻痺症根除認證委員會(WPRO RCC)。 二十八、持續進行環境小兒麻痺病毒監視調查作業,1至12月間針對全國10個污水處理廠累計採檢230件汙水樣本,除12月中最後採集之10件檢體尚未分析完成,餘均未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已檢測完成之220件樣本中共有188件檢測出病毒,其中151件檢出非小兒麻痺病毒之腸病毒,以克沙奇 B 型120件最多,其次為伊科病毒55件、克沙奇A 型14件。 二十九、截至12月19日止,麻疹通報個案計458名,陽性個案36名,其中33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B3(1名)、D8(32名),該等陽性個案之接觸者已完成追蹤,均未發現有其他疑似麻疹症狀者。此外,德國麻疹通報個案計87名,陽性個案10名,其中8名陽性個案可驗基因型,基因型別為1E(7 名)、2B (1名)。 三十、依據國健署及健保署提供之聽損確診個案、出生通報系統具CRS相關先天性缺陷之新生兒、門診住院診斷碼符合CRS篩選條件之未滿1歲嬰兒,調取新生兒篩檢血片剩餘檢體,進行德國麻疹IgM抗體檢測,完成檢測1,175名,檢驗結果均為陰性。 三十一、107年截至12月止共完成追蹤277名院外出生嬰兒,其中4名於出生後3至28天死亡(死因皆為早產導致器官衰竭) ,無新生兒破傷風疑似個案。 三十二、因應腸病毒疫情於11月份再度上升, 11月28日發布「致醫界通函」1則,籲請臨床醫師保持警覺,妥適處置,必要時及時轉診;107年迄今計發布6則。 三十三、執行完成107年「腸病毒醫療品質提升方案」,辦理責任醫院訪視輔導作業及責任醫院教育訓練。並參酌107年辦理經驗,11月30日完成規劃108年方案內容,新增因應腸病毒特殊疫情舉辦病例討論會或專家輔訪。 三十四、補助地方政府衛生局辦理: (一)「腸道傳染病防治計畫」:針對醫事及防疫人員、旅行者、人口密集機構從業人員與住民、外籍勞工與雇主、社區民眾、學校師生、同志族群及HIV/AIDS個案等分眾辦理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12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90,722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25%。 (二)「病毒性肝炎防治計畫」:針對防疫人員、高危險群及民眾等,辦理肝炎教育訓練及衛生教育活動,共計3,780場次,累計參與民眾達85,578人次,前後測認知率提升達19.5%;同時為維護B型肝炎高風險群族之健康,辦理HBeAg(+)孕婦產後衛教及其所生子女於滿1歲時接受B肝篩檢之衛教完成率達99.7%。 (三)「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等辦理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1374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88,826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7%。 (四)「天然災害防治計畫」:對醫事及防疫人員、人口密集機構人員、學校師生及社區(含山地鄉)民眾等辦理災後清消及傳染病防治之相關教育訓練或衛教宣導活動計427場次,累計參與人數達22,943人次,衛教前、後測認知率平均提升達13%。 三十五、107年全國共辦理腸病毒社區衛教4,558場,並運用託播、新聞稿、報章雜誌、廣播、跑馬燈、電子看板、網路等進行衛教。另教托育機構、醫療院所及公共場所輔導24,264次,社區衛教種子培訓及教托育、醫護、防疫人員等教育訓練2,087場 ,44,852人次參訓。 三十六、持續督導各縣市維持各項疫苗高接種完成率,除作為考評之參考外,亦提供地方政府衛生局作為來年努力之依據。依據107年12月統計資料,全國三麻一風及B型肝炎相關疫苗完成率如下: (一)106年出生幼兒之五合一疫苗第三劑(5in1-3)之完成率為97.6%,B肝疫苗第2及3劑完成率分別為98.5%及98.0% ,105年出生幼兒之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劑(MMR1)之完成率為98.2%。 (二)107年1至10月入境時未接種MMR1疫苗之3歲以下學齡前幼童共14,827人,扣除入境後出境小於7日者,經衛生單位追蹤後,完成接種共12,750人,追蹤完成率為85.99%。 (三)107年度入學之小一學生,於入學前DTap-IPV及MMR2之完成率分別為92.2%及94.4%,截至12月20日接種率分別提升至95.1%及96.3%。 三十七、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派員進駐3梯次、共計10人次。 三十八、完成酚類消毒劑緊急儲備採購,並分置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俾利天然災害後防疫消毒使用。 三十九、因應1070823熱帶低壓水災災情,疾管署107年協助受災地方政府跨全國調度漂白水共14,400瓶,另支援14,024瓶酚類消毒劑悍菌遁。 四十、因應疫情及天災,並為加強民眾衛教宣導,發布登革熱、日本腦炎、茲卡病毒感染症、狂犬病、腸病毒及腸道相關傳染等新聞稿,10至12月共20則,107年共115則。
計畫核定情形
總計畫經費
269155
落後原因分析
107年共計34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其中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為23.53%,未達到目標值。107年死亡案例均為新生兒個案,分別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7例)及克沙奇病毒B1型(1例),其中6例在出生後4天內發病,感染來源可能為無法透過防治手段有效避免的母嬰垂直感染或出生後接觸無症狀之感染者,由於新生兒免疫功能尚未發展完善,感染腸病毒後可能造成嚴重症狀,雖經全力救治,仍不幸死亡,過程並無延誤通報或處置不當。
機關因應對策
腸病毒種類眾多,國內107年腸病毒重症死亡主要為感染已近15年未流行的伊科病毒11型,由於新生兒免疫力尚未發展完全,感染此型病毒後較容易有嚴重症狀,甚至死亡,導致107年重症病例的發生情形與往年不同。為控制腸病毒傳播並降低對新生兒的威脅,疾管署於疫情高峰期間成立應變小組,與各縣市政府及醫界密切合作,制定「新生兒腸病毒感染臨床處置建議」,並特別加強家有嬰幼兒的家長、準媽媽民眾及托育人員衛教,透過無預警查核,督導醫療機構及產後護理機構加強感染管制,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與確保轉診機制順暢,自8月6日研判107年最後1例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迄今,未再出現感染該型之死亡個案,最近2個月亦未再出現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未來將持續監測國內腸病毒流行趨勢,適時調整防治策略,全力降低疫情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與社會衝擊。
近1年評核結果
優等
近2年評核結果
近3年評核結果
「急性傳染病流行風險監控與管理第二期計畫社會發展一、加強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腸病毒、三麻一風及A、B、」所屬的資料集:「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的其他資料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林務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481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賦稅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02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51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賦稅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02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關務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05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體育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84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法務部
主辦機關:
臺灣高等檢察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79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賦稅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81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26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疾病管制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56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故宮
主辦機關:
故宮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51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內政部
主辦機關:
消防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031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食品藥物管理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53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疾病管制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03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賦稅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81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國防部
主辦機關:
國防部軍備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84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客委會
主辦機關:
客委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3019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08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51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糧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10015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文化部
主辦機關:
文化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57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能源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21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23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衛福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00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客委會
主辦機關:
客委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30201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國教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67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經濟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18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67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金管會
主辦機關:
銀行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94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教育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0509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國家發展委員會 的其他資料集
行政院組織改造已完成立法之三級機關清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小姐 | 02-23165300#6248 | 2023-05-26 15:47:20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紀錄
每半年更新,16袁曉玲 | 02-23165300#6866 | 2021-12-21 14:43:10
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經濟論衡-經濟統計-核備對外、核准對大陸投資分業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4張小姐 | 02-23165300#5399 | 2021-05-12 11:43:37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性別平等成果報告
每1年更新,14許小姐 | 02-23165300#6266 | 2023-05-26 14:48:41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會議紀錄
不定期更新更新,17蔡先生 | 0223165300#5469 | 2023-05-29 15:09:49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財產申報統計表
每年更新,29曾小姐 | 02-23165300#5471 | 2021-12-21 14:37:43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機關民意調查研習會
不更新更新,11翁小姐 | 02-23165300#6231 | 2021-12-20 15:52:11
國家發展委員會董監事任期未符合注意事項之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檢討情形
不更新更新,11陳小姐 | 02-23165300#6655 | 2021-05-12 11:43:34
國家發展委員會創新創業政策會報推動成果
不定期更新更新,11林昌弘 | 02-23165300#5329 | 2023-06-15 10:50:32
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經濟發展寬銀幕影音多媒體影片旁白內容
每1年更新,14游小姐 | 02-23165300#5467 | 2023-06-20 09:13:39
國家發展委員會
營造國際生活環境歷次建設計畫
不更新更新,13林小姐 | 02-23165300#6223 | 2021-12-20 16:34:17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營事業年度工作考成總報告
每年更新,12陳小姐 | 23165300#6655 | 2022-01-07 16:35:34
國家發展委員會兩岸經貿交流相關統計指標─兩岸貿易往來: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前10大貨品(HS6位碼)占對陸出口比重
不更新更新,11鄧先生 | 0223165300#5833 | 2021-05-12 11:43:39
國家發展委員會物聯網產業大聯盟推動情形
每年更新,14莊裕智 | 02-23165300#5634 | 2021-12-29 16:19:54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9月更新,11袁曉玲 | 02-23165300#6866 | 2021-12-21 14:45:19
國家發展委員會
年度國家發展計畫執行檢討簡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11徐小姐 | 02-23165300#5412 | 2023-06-13 16:55:01
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資料庫-農產作物產量
每年更新,12許先生 | 02-23165300#5817 | 2021-05-20 16:52:16
國家發展委員會消費提振措施
不更新更新,7黃小姐 | 02-23165300#5638 | 2021-05-12 11:43:43
國家發展委員會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預算
每1年更新,11李小姐 | 0223165300#5994 | 2023-07-14 09:15:21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新創法規調適之運作說明
每年更新,30章先生 | 02-23165300#5930 | 2021-07-07 15:45:44
國家發展委員會
政府服務品質獎評獎實施計畫及作業手冊
不更新更新,14葉小姐 | 0223165300#6295 | 2021-12-20 16:37:53
國家發展委員會4-1 都市計畫區面積與人口數
不定期更新更新,20許先生 | 02-23165300#5817 | 2023-07-05 17:26:53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前10大年度預算數個案計畫
每日更新,29蔡小姐 | 02-23165300#6626 | 2021-05-12 11:43:39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及監督會設置要點
不再更新更新,11鄭錦宗 | 0223165300#5463 | 2021-12-30 11:29:25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營事業經營績效(依行業別)
每年更新,10陳小姐 | 02-23165300#6655 | 2021-05-12 11:43:35
國家發展委員會
臺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管理議題研究清單
不定期更新更新,17翁小姐 | 02-23165300#6231 | 2023-05-26 15:56:24
國家發展委員會育齡婦女生育率推估
每2年更新,18林小姐 | 0223165300#5327 | 2021-12-17 10:06:22
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年度綜合評估結果
不定期更新更新,12陳佳君 | 02-23165300#6655 | 2023-07-17 10:33:47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創業家簽證之規劃
不定期更新更新,11林昌弘 | 02-23165300#5329 | 2023-06-15 10:48:23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法律
每月更新,29林小姐 | 0223165300#5954 | 2021-06-02 15:51:59
國家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