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社口林宅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社口林宅

社口林宅」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社口林宅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02/e07dfcfd808acf5b6ea73cbb7d15333a89c57187.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社口林宅」又名「神岡大夫第」、「社口泰孚第」、「社口大夫第」,為清代林振芳以捐賑由例貢生奏授「中書科中書」職銜及晉受「同知」職銜後,在光緒元年(1875)購買吳張舊宅再加以重修,建築約在光緒 4 年(1878)左右落成。民國 74 年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三級古蹟,屬宅第類;今因臺中縣市合併,改列為臺中市市定古蹟。 林氏祖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即今所謂之「海陸客」。林振芳,幼名火生,字喣齋,號蘭圃,臺中廳拺東上堡社口庄人。生於清道光 12 年(1832),咸豐5年(1855),開設「義春鋪」,經商漸成富戶。同治2年(1863),林振芳以地方甲頭身分,協助清廷平定戴潮春抗清事件,成為擠身社會領導士紳之關鍵。同治9年(1870),因黔賑樂輸軍援清廷貴州苗變,得授「中書科中書」職銜;光緒 4 年(1878),也因賑捐得授「同知」官職銜。日治初,其地方領袖地位不變,被委任為保良局局長,並獲總督府紳章。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社口里文化街68、70、7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68262712489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248460047965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774

name

社口林宅

representImage

intro

「社口林宅」又名「神岡大夫第」、「社口泰孚第」、「社口大夫第」,為清代林振芳以捐賑由例貢生奏授「中書科中書」職銜及晉受「同知」職銜後,在光緒元年(1875)購買吳張舊宅再加以重修,建築約在光緒 4 年(1878)左右落成。民國 74 年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三級古蹟,屬宅第類;今因臺中縣市合併,改列為臺中市市定古蹟。 林氏祖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即今所謂之「海陸客」。林振芳,幼名火生,字喣齋,號蘭圃,臺中廳拺東上堡社口庄人。生於清道光 12 年(1832),咸豐5年(1855),開設「義春鋪」,經商漸成富戶。同治2年(1863),林振芳以地方甲頭身分,協助清廷平定戴潮春抗清事件,成為擠身社會領導士紳之關鍵。同治9年(1870),因黔賑樂輸軍援清廷貴州苗變,得授「中書科中書」職銜;光緒 4 年(1878),也因賑捐得授「同知」官職銜。日治初,其地方領袖地位不變,被委任為保良局局長,並獲總督府紳章。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社口里文化街68、70、72號

longitude

120.682627124897

latitude

24.2484600479657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臺中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中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774

「社口林宅」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二林仁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9/7dadff
intro: 二林仁和宮創建於乾隆年間,廟宇位於二林街的中心,前方面臨雙港、清溪的匯流,廟後為新庄的丘陵地,形成一個「背山面河」的風水寶地。相傳康熙年間,先民來臺時,經不住海上浪濤洶湧,於是自湄洲祖廟恭請媽祖金身護
type: 1.1

name: 青岐蘭亭別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3/bf3a7d
intro: 何寶於金門烈嶼青岐村出生,年輕時至新加坡經商,民國二十二年(C.E.1933)返鄉興建此宅,至民國二十五年興建完成,地區別稱為「蘭亭別墅」,乃取自於東晉王羲之與當時名士太原孫綽、孫統、陳郡謝安(時未仕
type: 1.1

name: 宗聖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108000001/add09a
intro: 宗聖公祠供奉「宗聖」曾子、曾子父親曾點、曾姓遠祖夏禹王及六堆客家曾氏宗族歷代祖先,是臺灣著名的客家宗祠。創建於日昭和2年(1927),日昭和4年(1929)完工。當時由清領時期秀才曾寶琛提議興建,出資
type: 1.1

name: 臺灣府儒考棚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430000001/bbcacd
intro: 臺灣府儒考棚,為清末臺灣升格建省後,於中部興建「臺灣省城」與舉行科舉考試之試院考棚,落成於清光緒18年(1892);光緒20年(1894)因省會移往臺北,改隸屬於臺灣府。日治後(1895)改作為中部地
type: 1.1

name: 苗栗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0/7fac81
intro: 「苗栗文昌祠」位於苗栗市區西南,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完成興建,主祀文昌帝君,配祀制字先師(倉頡)及昌黎先生(韓愈);共有二座祀田,分別位於四湖庄桄榔埔(今西湖鄉四湖村)與蛤子市(今公館鄉福星村)
type: 1.1

name: 吳沙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3/21dc4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6/0698ba
intro: 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祖廟或天后廟,位於昔時外九莊笨港街,今日北港之市區中央,坐北朝南。詳細地址為雲林縣北港鎮光民里中山路178號。北港朝天宮之肇建,源自施琅平臺之後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三月
type: 1.1

name: 榜林王天乞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09000003/f540ce
intro: 榜林33號宅為王氏先祖王天乞所興建。王天乞於清末下南洋從事土產貿易行業,致富返鄉後於1911年(民國元年)興建自宅,且赴閩南購置木料、紅料與石材,並特聘請閩南一帶匠司前來金門參與營造,王天乞並親身返鄉
type: 1.1

name: 林口謙益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330000001/4487aa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原友松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606000001/a5ca74
intro: 友松醫院位於今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與鹽埕街交叉口,日治時期編為鹽埕町五丁目,靠近榮町(舊名鹽町),為昔日高雄市參議員駱榮金(友松榮三)故居。 駱榮金友松醫院專治外科,尤其以皮黴科、淋毒科、梅毒科為專門
type: 1.1

name: 新竹關帝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6/f23c70
intro: 新竹關帝廟,位處新竹市南門路,為坐北朝南之廟宇,其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街屋型廟宇,且關帝廟之三川殿為三開間、假四垂及三川脊屋面,籍以強調入口的神聖性,其空間序列包含了廟埕、三川殿、中庭、過水廊、正殿、
type: 1.1

name: 溫泉路119號
intro: 系日治時期某家礦業株式會社所建,地基、圍牆皆以唭哩岸石堆砌,建物皆為扁柏,屋頂為鬼瓦,具有歷史意義。
type: 1.2
address: 溫泉路119號( A 棟、 B 棟)

name: 清水黃家瀞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627000001/f85068
intro: 清水黃家瀞園,昭和4年(1929)創建,歷時3年正式落成約於昭和7年(1932)。創建者黃汝舟日治時期曾任三塊厝庄長、四塊厝區長,主持興建工作者則為其子黃茂林。 黃宅建築為二進雙護龍格局,前庭極為寬
type: 1.1

name: 衡陽路11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311000001/8577d6
intro: 在1945年6月航測影像本案並未經空襲 故推測本建物建於1912~1915年間。
type: 1.1

name: 全臺吳氏大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20402000001/d31dfa
intro: 宗祠為各姓子孫奉祀祖先的神聖建築,亦是執行家族權力的威嚴場所。 吳氏大宗祠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就被倡建過,但一直到1880年(清光緒六年)才由臺灣鎮總兵吳光亮與知府吳本杰,出面召集吳姓商民興建完
type: 1.1

name: 陳德聚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8/68426e
intro: 陳德聚堂,原是明鄭時期鄭成功的部將陳澤追隨鄭氏來臺所建之宅第,其裔孫中試貢生後,加以修建,並改為陳氏家廟。 陳德聚堂的開臺始祖陳澤(1618-1674),字永華,謚濯源,原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峻尾
type: 1.1

name: 恆春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5/165a43
intro: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古稱瑯嶠。清同治10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同治11年(187
type: 1.1

name: 淡水紅毛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2/34a49d
intro: 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入據淡水,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做為台北盆地貿易、傳教的據點。西元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西班牙人撤走時將城破壞。西元1644年,荷人重新建造一座更為
type: 1.1

name: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1/c1bac2
intro: 本建築群落之主要管理所有單位包括臺銀及臺大,周邊尚有包括郵局電信局宿舍,共同為日據時期佐久間町3丁目之範圍,日治時期亦大約屬相同管理單位。因此,整區保存可呈現出日據時期公家宿舍群落之特色,建築規模亦包
type: 1.1

name: 瑠公圳引水石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806000001/d08095
intro: 清朝開發臺灣後,到了雍正、乾隆年間,今臺北市大安區這一帶的移民增多,臺北盆地興起水田化運動,農業生產的方式也由粗放式燒墾轉為集約式精細農業,以提昇稻米產量。 乾隆五年(1740年)郭錫瑠父子為開鑿圳道
type: 1.1

name: 陽翟陳篤篾、陳篤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3/191d1e
intro: 建築創建於清宣統二年(C.E.1910),竣工於民國六年(C.E.1917),為浯陽衍派信房中巷祧第二十九世裔孫陳篤篾出資,陳篤浪監造此宅。篤篾於清光緒二十二年(C.E.1896),至印尼從事香蕉種植
type: 1.1

name: 原臺灣軍司令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115000001/1f7f39
intro: 大正八年(1919)依臺灣軍司令部條例設置之機構,興建於大正九年(1920),日治時期位於本市三線道書院町(今屬中正區建國里)。建地有七千兩百餘坪,包括軍事幕僚、武器、經理、軍醫、獸醫、法務等各部門。
type: 1.1

name: 陳詩吟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613000003/31d1ac
intro: 陳詩吟(1873-1933),原名陳謠,金門高坑人 。早年飽讀詩書以教授學生為業,於高坑、后宅等私塾執教。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陳詩吟於而立之年赴南洋發展,憑藉著自身識字的優勢,在新加坡建立起事
type: 1.1

name: 上林林信屏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26000002/e9f238
intro: 林信屏為烈嶼上林人,年輕往新加坡發展,從事散裝貨輪業務,經商有成後,於民國25年(1936)林信屏交代侄子林伯湖,匯款五千銀元回鄉興建洋樓(林伯湖生於金門,16歲時協建洋樓,18歲即往新加坡跟隨林信屏
type: 1.1

name: 鳳山縣城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226000004/230d85
intro: 乾隆51年(1786)10月,林爽文起兵於中部,南路夥首莊大田率兩千之眾響應,後來兩度攻入興隆莊舊城(今左營舊城),鳳山縣城陷落。乾隆53年(1788)正月福康安奉命平定南路,鑑於舊城殘破不堪,乃將縣
type: 1.1

name: 臺北植物園腊葉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1110000001/f48717
intro: 臺北植物園最早為殖產局苗圃,腊葉標本館是臺灣第一座專為設置腊葉標本所興建之建築,於1924年落成,代表苗圃轉型為植物園很重要的里程碑。為二層樓磚造建築,外牆結構為磚造,一樓室內採用鐵管柱。二樓以迴廊圍
type: 1.1

name: 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18000001/92b14b
intro: 1896年天理教便開始在台灣傳教。當時有很多日本人移民到台灣,本部引進天理教後,分別在台中、台北、台南及嘉義各地設置傳教場所,但一開始台灣信奉天理教的信徒並不多。直到1904年加藤金與丈夫彌市郎等人到
type: 1.1

name: 原彰化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615000001/efdd1a
intro:   昭和8年(1933)10月13日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119號公布彰化新市制,將彰化街合併南郭、大竹兩庄成為「彰化市」。依據日治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設計,在州轄市成立後,必須另外設置警察署執行警察事務,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317000001/7e4b19
intro: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體制多次歷經變更。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頒布州制;同年10月,總督府為順應時局以及臺人實況,宣布「地方自治」,改革地方制。標榜分權主義,制定州、市、街庄制度。州各置「州知事」掌
type: 1.1

name: 東蕭蕭顯紀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3/bb734a
intro: 蕭顯紀於清末前往菲律賓從事椰子相關生意,並兼營借貸款的業務。事業有成的蕭顯紀不忘故里,見村內堂兄回鄉興建洋樓(蕭顯傳洋樓),亦在東蕭蓋了第二棟洋樓,即現今門牌13號洋樓。兩棟洋樓比鄰而居,蕭顯傳洋樓外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6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0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