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45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怡然園_小園偶成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4-1912),清代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少年得志卻辭官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受筱雲呂氏(今稱神岡呂家)禮聘講授漢文,也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丘逢甲的〈小園偶成〉外,還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2F2A52A-FE86-4E73-95B0-9E26A5044E1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1:46:4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5
Id
659545
Title
怡然園_小園偶成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4-1912),清代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少年得志卻辭官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受筱雲呂氏(今稱神岡呂家)禮聘講授漢文,也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丘逢甲的〈小園偶成〉外,還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1:46:4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林正雄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64882
Id:
264882
Title:
林正雄
Description:
林正雄為宜蘭閩南人,21歲考上公職(即民國53年)分發當時還是木瓜林區管理處的林田山林場,工作據點是位於旭東亭下方的工作站負責量材驗收的工作,26歲(即58年)與生於林田山21歲的古瑞珍結婚,民國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43
Id:
139343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張鑄勳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雅美族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1
Id:
168631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男女正面照。其穿著的習慣。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26
Id:
659526
Title:
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
Description: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70
Id:
659170
Title:
唐群醫務士受傘訓跳傘照
Description:
北投中心新村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附屬眷村,前身為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以溫泉療養聲名遠播,民國41年發展精神科聞名,民國48年中心新村成村,北投分部朱集賢主任當選村長。
照片中
MOC_Id:
Culture_Event659306
Id:
659306
Title:
漂流散記(上)14
Description:
圖片流浪散記為戰地日記,1950年(民國39年)4月30日徐蜀龍於富國島完成寫作,徐蜀龍為中心新村住戶。
雲霧作被,大地作床,青草作毯,就這樣曉行夜霧的走了三四天,到達了萊州省,全部都在這兒停止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6
Id:
168396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烏來社男人側面照。臉部有刺黥,頭戴籐帽,耳垂穿孔塞以竹管。著套袖與上衣,著胸兜,肩上掛方形布披。
雅美族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3
Id:
168633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夫妻側面照。
泰雅族婦女織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1
Id:
168361
Title:
泰雅族婦女織布
Description:
多羅閣婦女織布之情況。後面的建築物是穀倉,穀倉下的支柱嵌有圓形木板,為的是防止老鼠攀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8
Id:
168368
Title: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房屋與穀倉
Description:
大嵙崁群烏來社的住家與榖倉。竹頂的是住家,茅草頂的是穀倉。有一男孩坐在穀倉底架上,他旁邊的圓形木版是防鼠板,住家屋簷下站著婦女與小孩。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5
Id:
168565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男人側面照。此人所披皮背心,與泰雅族中大嵙崁流域各群及太魯閣群等所用之麻布背心同形式。背心與套袖是分開的。這種裝束可能是土著族中最為古老的衣服傳統。
布農族卡社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35
Id:
168535
Title:
布農族卡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卡社Takebaka社的女人正面照。但外披麻布製女衣,為固有的衣裳。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30
Id:
649330
Title:
樂生療養院患者足下垂術後的復健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樂生療養院患者足下垂術後的復健」,收錄於1961年由臺灣痲瘋救濟協會所出版的《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圖中可見醫生正在檢查病患腳的狀態,確認術後復健的狀況。
漢生病的主要症狀是細菌
雅美族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3
Id:
168633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夫妻側面照。
詩人楊牧2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79
Id:
509579
Title:
詩人楊牧2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男子為楊牧,本名王靖獻(父親姓楊,因從與母姓而姓王),於1940年(昭和15年)出生,2020年(民國109年)過世,為臺灣花蓮人。照片背景為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路思義教堂竣工於1963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374
Id:
276374
Title:
林春娘為姑舐眼翳、祈雨效甚 東瀛識略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時有林春娘者,七齡為淡水民余榮長養室;年十二,榮長溺死,舅歿姑在,旁無叔伯,未成婚也。春娘願代夫奉事,勤十指養姑;姑目疾幾瞽,以舌舐之復明。撫族子為嗣,娶媳。後子歿,復偕媳巫氏撫幼孫,勤苦終其身。
台糖廠區招待所前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83878
Id:
683878
Title:
台糖廠區招待所前
Description:
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收藏,約西元1971年(民60)左右攝。照片中立男士是熊先生,與太太家人小孩在台糖廠區內招待所前合影,是現在大理街糖廍文化園區一隅。背景看見台糖招待所日式平房牆面雨淋板與黑瓦,榕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53
Id:
660753
Title:
梧棲鎮志-人物篇
Description:
梧棲為臺中縣西陲之小鎮,西臨臺灣海峽,東接沙鹿,早昔居民多以漁農為業,民風淳樸,生活恬靜,雖然經濟並未蓬勃發展,但也其樂融融,為典型之漢人移墾社會。日據末期,由於梧棲位於臺灣西海岸之中點,居形勢之
何阿坤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323037
Id:
323037
Title:
何阿坤
Description:
何阿坤,新竹芎林人,出生於清光緒12年(1886)。兄弟7人,排行第二,何阿坤曾做過水田開墾、推輕便車、隘勇等工作,後隨朋友到花蓮鳳林,受雇於樟腦會社當腦丁,存了點積蓄,後因日警的建議,遂前往臺東
桃天主教會發放濟衣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816
Id:
289816
Title:
桃天主教會發放濟衣
Description:
本文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創刊於民國35年(1946)元旦的《臺灣民聲日報》,民國45年(1956)7月31日第3版,一則題為〈桃天主教會發放濟衣〉的新聞,報導桃園天主教福利會,發放救濟衣物給平鎮忠貞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50
Id:
222150
Title:
大正15年(1926),梅野清太等在筑紫座上,江口良三郎廳長致歡迎詞
Description:
大正15年(1926)5月台東花蓮港交歡試合(友誼賽)在花蓮港盛大展開,由江口廳長親自於花蓮劇院筑紫座接待歡迎台東球隊,這張照片即記錄下了當時江口廳長向遠道而來的各位貴賓致詞的一幕。大正15年(192
三輪車跑得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42
Id:
515242
Title:
三輪車跑得快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46年(1957)玉里鐵路宿舍前的車伕。車伕的工作類似今天的計程車。臺灣戰後之初,民生疾苦的情況較為常見,為生計奔波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主題。當時,三輪車與牛車是臺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74
Id:
277174
Title:
楊岳斌母病臥衰憊,時局已艱,含悲就道 楊勇慤公奏議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竊臣於光緒十年七月二十九日,在湖南乾州廳原籍,恭奉旨飭募勇成軍,出候調遣。適臣老母久病床褥,已成半身不遂之症,飲食難進,精神極疲。侍奉湯藥以及溫情定省繞膝,祇臣一人,實難偶離左右。伏念受恩深重,未
樂生院佛教會壁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05
Id:
649605
Title:
樂生院佛教會壁報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佛教會所出版的壁報,出自1963年12月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出版的《癩病防治十年》。從圖片中「向生」二字,可知這幅壁報為院民出版的《向生壁報》。壁報上寫著「恭祝彌勒菩薩聖誕暨農曆新正特刊
布農族巒社群的房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99
Id:
168499
Title:
布農族巒社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濁水溪地區巒社的村落。
林雲清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2
Id:
222172
Title:
林雲清
Description:
林雲卿,阿美族的名字叫 Foyan,在奇美部落出生,從奇美部落遷移至苓雅部落,務農。媽媽的氏族名稱為 Molani’ay,爸爸是入贅的,記不起他的氏族名稱。我是在奇美部落出生,12歲才搬到苓雅部落。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03
Id:
265103
Title:
休閒活動-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在五十、六十年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51
Id:
280551
Title:
林春娘因翁姑患有眼疾而用舌頭舔之 淡水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春娘,大甲中莊光輝女,七歲為余榮長養室.乾隆己酉,夫年十七,赴鹿經商溺死.時舅歿姑在.無別子,晝夜哭之.氏年方十二,未成婚,願終身代夫奉事,不他適.姑目疾幾瞽,以舌日舓,焚香虔禱,未半載而愈.姑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50
Id:
280950
Title:
龍光因母親過世而得心疾 小腆紀傳補遺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孝養十餘年,母歿;以哭母,得心疾終其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37
Id:
276837
Title:
丞感受瘴癘,鮑復康暫領其軍,到時張天德已紮營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諸也葛以下地略平坦,但榛蕪未翦,焚萊伐木,頗費人功;而該丞絫夜露宿空山,感受瘴癘,染病甚重。臣等聞信,即委候補通判鮑復康馳往暫領其軍,俾歸郡醫治;未至,而該丞已輿疾率旅徑抵卑南,張天德一軍亦已趨紮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5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9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48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1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