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精校詩經讀本(上)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精校詩經讀本(上)藝術與人文

精校詩經讀本(上)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2751 , 欄位Id的內容是47275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精校詩經讀本(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精校詩經讀本》上冊 ,封面無題簽。內頁署「光緒戊申季春」、「浙紹明達印行」,可知為1908年(光緒34年)年由浙紹明達書莊所印行。由於本書是依據詩經所衍生的讀本,因此前面有朱熹的〈詩傳序〉、〈詩序〉。亦有〈詩傳圖〉、朱夫子聖像、皇朝直省輿地圖。內文頁版心只署「詩經」以及卷名,每卷開頭則署「詩經增訂旁訓」,該書一套兩冊共四卷。作者不詳,封面字體由山陰師貞胡賢書寫翻印。 自宋代以降,儒家特尊朱熹,尊稱朱夫子,因此書前有其聖像,以勉讀者效法聖賢,詩經讀本本為方便讀者閱讀,因此特別在書前附錄〈詩傳圖〉,方便作者瞭解及參考《詩經》書中所提到的各項名詞及概念。〈詩序〉又稱毛詩序、詩經大序等名稱,作者至今無定論,本書所附之詩經序為節錄,並非全部原文。本書乃是將詩經作最簡易的解釋,其用意在讓讀者方便入門,所以在本文的兩側均有註解與解釋,能讓讀者用最直覺得方式瞭解到詩經原文的意思。 卷首〈詩傳圖〉收錄諸多圖說,如「思無邪圖」「四始圖」「正變風雅之圖」「詩有六義之圖」「十五國風地理之圖」等,以圖解方式說明《詩經》的重點,如同今日常見的「簡明某某圖說」;圖又有「冠服圖」「樂器圖」「車制圖」「兵器服圖」等,可以一探古人的生活樣態,就如《論語》所言,《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雖然本冊沒有草木鳥獸之圖)。次為卷一,收「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的「十五國風」,更於每一國風之末,標明「周南之國十一篇三十四章百五十九句」(意為「周南」系列有11小篇、共34段落、159句)以作歸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275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F99CB78-95FD-447E-84A7-D4A2306EB70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51

Id

472751

Title

精校詩經讀本(上)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精校詩經讀本》上冊 ,封面無題簽。內頁署「光緒戊申季春」、「浙紹明達印行」,可知為1908年(光緒34年)年由浙紹明達書莊所印行。由於本書是依據詩經所衍生的讀本,因此前面有朱熹的〈詩傳序〉、〈詩序〉。亦有〈詩傳圖〉、朱夫子聖像、皇朝直省輿地圖。內文頁版心只署「詩經」以及卷名,每卷開頭則署「詩經增訂旁訓」,該書一套兩冊共四卷。作者不詳,封面字體由山陰師貞胡賢書寫翻印。 自宋代以降,儒家特尊朱熹,尊稱朱夫子,因此書前有其聖像,以勉讀者效法聖賢,詩經讀本本為方便讀者閱讀,因此特別在書前附錄〈詩傳圖〉,方便作者瞭解及參考《詩經》書中所提到的各項名詞及概念。〈詩序〉又稱毛詩序、詩經大序等名稱,作者至今無定論,本書所附之詩經序為節錄,並非全部原文。本書乃是將詩經作最簡易的解釋,其用意在讓讀者方便入門,所以在本文的兩側均有註解與解釋,能讓讀者用最直覺得方式瞭解到詩經原文的意思。 卷首〈詩傳圖〉收錄諸多圖說,如「思無邪圖」「四始圖」「正變風雅之圖」「詩有六義之圖」「十五國風地理之圖」等,以圖解方式說明《詩經》的重點,如同今日常見的「簡明某某圖說」;圖又有「冠服圖」「樂器圖」「車制圖」「兵器服圖」等,可以一探古人的生活樣態,就如《論語》所言,《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雖然本冊沒有草木鳥獸之圖)。次為卷一,收「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的「十五國風」,更於每一國風之末,標明「周南之國十一篇三十四章百五十九句」(意為「周南」系列有11小篇、共34段落、159句)以作歸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9. 8

  10. 9

  11. 1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3. 2
    _PDM_

  4. 3
    _PDM_

  5. 4
    _PDM_

  6. 5
    _PDM_

  7. 6
    _PDM_

  8. 7
    _PDM_

  9. 8
    _PDM_

  10. 9
    _PDM_

  11. 1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0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精校詩經讀本(上)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898
Id: 569898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148-155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一百四十八至一百五十五,本冊封底較為毀損,其餘部分分完整。封面將一百四十九校改為一百四十「八」。收錄內容為河南省前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31
Id: 285931
Title: 找水
Description: 主題〈找水〉即是嘗試將液體狀態的水,轉化成可被觸摸的固體,實現實體的雕刻作品,三條象徵的水穿流在空心圓栓中,水有如靈巧的條柱,向生命泉源移動。「找水」即引喻追尋創作的源頭,在嘗試過程中可以發現無窮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88
Id: 284288
Title: 泰雅族木琴
Description: 木琴為泰雅族常見的樂器,其族語稱為「lubuw tcingan khoni’」,在與人交誼和慶典時,會看到族人在演奏,並且,男女老幼都可以使用,有時會以獨奏方式呈現,也可以多人齊奏。   整組木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78
Id: 271778
Title: 西螺廣福宮轅門斬子交趾陶
Description: 陳天乞代表作品:轅門斬子 此作品於廟內虎爿數出來第一框、第三格。中間人物為此作品主體之一。左方人物與右方人物相對,型態誇張、滿臉髭鬚、頭戴武盔、身著武服,不同之處為左方人物面鬚以紅為主體,右方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17
Id: 169217
Title: 雲海
Description: 謝桂齡(1949–)〈雲海〉作於1994年,畫山頂雲海綿延的詩意景致,中景右側一片料峭山峰突出雲海,後方幾座遠山,大片雲海呈反S形向遠處蜿蜒,並融入西畫技法中的透視空間。落款:「甲戌年桂齡寫。」鈐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5
Id: 289125
Title: 隧道以外(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作品集》,為散文組的第一名。 文章以宜蘭對外通道做為主軸,這個狹窄的入口分三個歷史階段,吳沙時期的古道,等於是入侵道路,原住者不敵而逃;後來是九彎十八拐的北宜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4
Id: 516684
Title: 花蓮港市立家政女學校設置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詳述花蓮港市預定設立花蓮港市立家政女學校,主要因應東台灣人口的快速成長,以及花蓮港市入學小學校、公學校兒童的激增,需排除萬難增設花蓮港市的第五間中學校,並於4月利用臨時校舍開校。本篇取自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35
Id: 289335
Title: 奇立丹傳奇(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第三名。 奇立丹部落有熱泉湧出,族人認為是祖靈的恩賜,傳聞溫泉源頭藏有石碼克,下游部落抵百葉社,祭司蘇貝蒂常以燒水(溫泉)為人祈福治病。勇士庫洛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68
Id: 286468
Title: 羅昭烈
Description: 羅昭烈為花蓮縣表演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口琴加樹葉吹奏。積極推廣文化遺產,使用環保樂器-樹葉吹奏,台灣歌謠。教學推廣口琴及樹葉吹奏藝術,在街頭每個角落,增進文化,藝術提升。樹葉吹奏法:樹葉是宇宙大自然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38
Id: 289138
Title: 地久天長
Description: 這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吳淡如唯一在故鄉宜蘭文化局出版的書。 《地久天長》分為三大篇,第一篇《多情搖滾》、第二篇《都市情話》、第三篇《舊愛新歡》,每篇底下都有獨立的短篇小說。作者用短短的篇幅書寫耐人尋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85
Id: 514785
Title: 車站前的郭乾香店內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舊花蓮車站前,也就是黑金通上金龍大旅社一樓的郭乾香名產店其店內之情形。日治時期,東線鐵路的開通,花蓮港驛一帶又稱黑金通。郭乾香名產店創立於1930年(昭和5年),從其店舖中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61
Id: 684661
Title: 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二期擴建完工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70年3月18日所拍攝,主題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二期擴建完工。故宮並更新展示內容,新增展品有先秦的銅器、琺瑯器、史前至唐代的陶器、明代瓷器、皇室珍玩和飾物等。 國立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50
Id: 300450
Title: 狄青認親
Description: 此件為何金龍於1928年之剪黏作品,位於台南佳里金唐殿三川殿前步口左牆後方,創作故事取自歷史人物演義小說《狄青演義》。故事背景為宋朝,當時龍妖出沒四處作亂,在狄青順利降伏龍妖後潞花王賜其龍馬並召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1
Id: 513361
Title: 花蓮港工業學校友誼會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3年(昭和18年)12月,當時的花蓮港廳立花蓮港工業學校,即今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花蓮高工)學生們在學生宿舍中舉辦的寮生(住宿生)友誼會。從學生端正的坐姿可看出當時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76
Id: 594376
Title: 馬祖新村50號住戶全家福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50號住戶全家福,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子嗣。 早期的眷村家庭因男性都忙於軍務,家中缺乏勞動力,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就造成眷村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4
Id: 259084
Title: 《環鏡樓唱和集》
Description: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

MOC_Id: Culture_Place282545
Id: 282545
Title: 陳氏鑑湖堂
Description: 尋找觀世音在陳氏鑑湖堂。   落羽杉別名落羽松,原產於北美濕地沼澤地,為了適應濕地環境,而演化出突出地面的呼吸根,這種氣根又稱「膝根」。陳氏鑑湖堂的陳家松園,從某個角度切入觀看落羽松膝根,竟似一尊

MOC_Id: Culture_Object157329
Id: 157329
Title: 莒光老照片市集之一
Description: 本系列照片取自於書冊「莒光老照片市集之一」,由連江縣莒光鄉公所出版,柯玉官發行,宋志富編著,以莒光地方過去特色做為主題編排,可分為東海部隊時期老照片,戰地政務時期長官參訪視察、居民生活及地方設施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17
Id: 169217
Title: 雲海
Description: 謝桂齡(1949–)〈雲海〉作於1994年,畫山頂雲海綿延的詩意景致,中景右側一片料峭山峰突出雲海,後方幾座遠山,大片雲海呈反S形向遠處蜿蜒,並融入西畫技法中的透視空間。落款:「甲戌年桂齡寫。」鈐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34
Id: 515934
Title: 壽豐車站月臺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40年代,壽豐火車站月臺。壽豐火車站的設立最早是在日本治理臺灣時期,此地位於鯉魚山南麓,具有「鯉魚尾」之說,因此1910年(明治43年)12月時,日本當局在此設置了鯉魚尾驛。直到191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7
Id: 300137
Title: 買菜看箂底,討母看丈嬭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買菜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6
Id: 283546
Title: 向光華
Description: 向光華從高職時開始接觸石雕工藝,為雕刻技巧扎下深厚基礎。退伍後便到榮民大理石工廠的雕刻部門工作,專門雕刻佛像、菩薩等工藝品。後來自行成立工作室。由於對於藝術的熱愛,並認為工藝品在雕刻題材上有局限性,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7
Id: 285967
Title: 旅路
Description: 從校園民歌銀霞的「蝸牛與黃鸝鳥」,到周杰倫的流行歌曲「蝸牛」,都是隨口傳唱留世的歌。而蝸牛在臺灣文化中已被賦予一種朝著理想目標,不斷努力堅持的形象,在〈旅路〉這件作品中,以蝸牛比喻人生,我們每個人都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8
Id: 285968
Title: 舊夢如風
Description: 作者擅長以女性為題材。本作品〈舊夢如風〉刻畫出女子佇立的婀娜姿態,波浪狀的秀髮隨風飛揚,作品中女子迎風拂面怡然自得,陶醉在美景,令人想起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410
Id: 479410
Title: 下午茶(樹)
Description: 法國藝術家Jan Fairbairn-Edwards這套茶盤是用墨水轉印,把蓪草紙夾在黑色的桑樹纖維中間。18 世紀英國傳統轉印方法,是將圖案轉印在瓷器盤上,而在這個時期也利用蓪草紙來描繪植物和風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590
Id: 266590
Title: 褒忠祠陳天乞代表作草船借箭
Description: 陳天乞位於褒忠祠代表作:三國演義草船借箭 【匠師資訊】 陳天乞(1906–1990)出生於中國泉州,1990年卒於新北市三重。業界稱為「阿乞師」。大正年間(1918)隨表姊夫洪坤福來臺,於大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82
Id: 301082
Title: 辛波絲卡詩選
Description: 本書由陳黎與張芬齡合譯及導讀,選錄了辛波絲卡各階段詩歌名作五十首,並附錄了辛波絲卡在洛貝爾文學獎頒獎時的精采演說稿〈詩人與世界〉。辛波絲卡,波蘭女詩人,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作嚴謹,卻也寓嚴肅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1
Id: 595811
Title: 迎風
Description: 〈迎風〉就像古希臘雕像雙翼女神般,佇立在七星潭岸邊,造型如許多不規則形狀的翅膀,從不同角度觀看,便能有新的發現,既具象又充滿想像力。藝術家在石材上刻出一道道如皴法般律動的自然線條,表現出物體迎風顫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68
Id: 514468
Title: 台灣水泥廠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20875
Id: 220875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21-2:(札幌區)農科大學經濟學講堂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番地 三屋祐子收 札幌 忍 變得非常寒冷,像今天飄起了白雪,路面也稍微變成了白色,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84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1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3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