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愚藝術與人文
「楊守愚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38149 , 欄位Id的內容是63814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楊守愚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楊守愚(1905-1959),彰化人,本名楊松茂,筆名除最為人知的「守愚」外,尚包括村老、洋、翔、Y、Y生、靜香軒主人、藝香主人、慕、曙人、睦生、瘦鶴、街頭寫真師、攝影手等。父逢春為清代武秀才,母施素蘭;其為家中次子。7歲起,入私塾就讀十餘年,先後受業於阿頭先、沈峻及郭克明,奠定深厚的漢文素養。因家境所需,17歲時即貢獻所學,於私塾代課教授漢文,1923年(大正12年)更自立私塾。1925年(大正14年)參加由周天啟、謝樹元等人於彰化倡議成立的「鼎新社」,配合文化協會推廣新劇。同年,加入賴和等彰化文人組成的「流連索思俱樂部」。1927年(昭和2年),臺北「黑色青年聯盟」到彰化集會,分發無政府主義的宣傳冊,遭拘役17天後才免訴釋放。1929年(昭和4年)起陸續撰文刊載於《臺灣民報》、《新高新報》、《東亞新報》等報刊。1939年(昭和14年)成立傳統漢詩團體「應社」,延續漢文的一絲命脈,後又與「聲社」林振聰等詩人頻繁往來。1941年(昭和16年)與朋友在彰化開設建材行「新興商會」,但經營並不成功。戰後,於1945年(民國34年)10月擔任彰化工業職業學校(今彰師附工)臨時教員、訓導主任直至退休。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3814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234E9E0-FD85-4C10-9073-3CCB522ABAE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07T18:47:5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49
Id
638149
Title
楊守愚
Description
楊守愚(1905-1959),彰化人,本名楊松茂,筆名除最為人知的「守愚」外,尚包括村老、洋、翔、Y、Y生、靜香軒主人、藝香主人、慕、曙人、睦生、瘦鶴、街頭寫真師、攝影手等。父逢春為清代武秀才,母施素蘭;其為家中次子。7歲起,入私塾就讀十餘年,先後受業於阿頭先、沈峻及郭克明,奠定深厚的漢文素養。因家境所需,17歲時即貢獻所學,於私塾代課教授漢文,1923年(大正12年)更自立私塾。1925年(大正14年)參加由周天啟、謝樹元等人於彰化倡議成立的「鼎新社」,配合文化協會推廣新劇。同年,加入賴和等彰化文人組成的「流連索思俱樂部」。1927年(昭和2年),臺北「黑色青年聯盟」到彰化集會,分發無政府主義的宣傳冊,遭拘役17天後才免訴釋放。1929年(昭和4年)起陸續撰文刊載於《臺灣民報》、《新高新報》、《東亞新報》等報刊。1939年(昭和14年)成立傳統漢詩團體「應社」,延續漢文的一絲命脈,後又與「聲社」林振聰等詩人頻繁往來。1941年(昭和16年)與朋友在彰化開設建材行「新興商會」,但經營並不成功。戰後,於1945年(民國34年)10月擔任彰化工業職業學校(今彰師附工)臨時教員、訓導主任直至退休。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07T18:47:5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楊守愚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動物搖籃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3
Id:
301123
Title:
動物搖籃曲
Description: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動物搖籃曲》是陳黎的第二部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96
Id:
516696
Title:
港公學校近期開工
Description:
此新聞報導說明花蓮港市米崙地區伴隨著人口增加,當局在米崙高爾夫球場附近選定適當基地新築港公學校校舍。此篇報導選自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8日的地方版新聞,東臺灣新報的地方新聞版面有
茅埔古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45
Id:
514445
Title:
茅埔古道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4
飛魚 百合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3
Id:
301343
Title:
飛魚 百合
Description:
《飛魚.百合》可說是廖鴻基半生以來的台灣踏查詩意版,藉由踏查中觀察體會的感動,紀錄了台灣山林海洋創造的故事片段。打破一般你我他的人稱敘述,透過「海洋」、「高山」、「平地」、「溪流」、「河口」五種視角,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95
Id:
18079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許宏文師傅硼玻璃管原料使用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許宏文師傅硼玻璃管原料使用過程影片。
「藝」區展示茶具工藝,尤其是以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37
Id:
514537
Title:
開心做社造:2017宜蘭社區營造推動計畫成果彙編
Description:
由財團法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針對2017年推動社區營造各項計畫發行之成果彙編,當中包含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社區築夢計畫、2018社區日曆、社區小旅行、CAMARA看社區、節慶活動團隊接待等系列的活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55
Id:
594255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內中秋節活動準備照片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內中秋節活動準備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照片中人物左起分別為:時任村長程祖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45
Id:
264945
Title:
劉家正作品莊周夢蝶
Description:
劉家正作品莊周夢蝶,莊周夢蝶”這個成語源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73
Id:
278473
Title:
海防同知孫元衡抵廈門登岸詩 重修臺灣縣志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退之欣見蝎,坡老喜聞騾。將母耳目僻,反使嗜好阿。孤身阻遐域,相逢盡么魔。奉詔遂生還,慰情良已多。
惡聲與毒物,不忍便撝訶。雖為夙所賤,愈於風與波。蠢蠢且諧意,親故夫如何?三年困窮海,瘴癘憂相磨。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5
Id:
559975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騎乘偉士牌機車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其夫婿劉先生騎乘偉士牌機車的影像,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偉士牌機車是義大利摩托車製造商比雅
林慶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1
Id:
283561
Title:
林慶宗
Description:
林慶宗成長於花蓮海濱,國中畢業後拜師學藝品雕刻,直至工藝品市場萎縮,1982 年開始轉向個人創作,放棄技巧性的表現方式,將造型刪減至單純境界,以萃取出藝術性,憑藉著學徒時期訓練的扎實雕刻功力,以及代工
大河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8
Id:
595968
Title:
大河頌
Description:
〈大河頌〉這項作品以抽象的根莖和果實兩段成形,其下象徵節節成長之萬物,其上則呈現豐碩果實。其欣欣向榮之狀,座立於木瓜溪畔,呼應大河孕育萬物生機,並傳達天人共存的真理。此作品因應民國88年(1999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42
Id:
221742
Title:
馬祖傳統月子餐─紅糟雞湯
Description:
紅糟雞是馬祖傳統的補身料理,傳統的女人坐月子,均以紅糟雞調養。
依據游桂香《傳統馬祖月子餐》一文,馬祖老酒、紅糟、老薑為傳統月子餐的靈魂,以此三樣為基底,配上豬、羊、雞、魚、糯米,以及各種溫補、
陳清森及薛木山二人合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09654
Id:
209654
Title:
陳清森及薛木山二人合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照片下方薛木山及陳清森為圖中二人之姓名。
本照片為二人頭戴制帽,身著日治時期中等學校學生服,長褲下為深色鞋子。1920年代日本政府
吳漢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41
Id:
286441
Title:
吳漢廷
Description:
本人為花蓮縣街頭藝人,二胡表演經典台、國語老歌、小調。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現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狀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
草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16121
Id:
616121
Title:
草鞋
Description:
草鞋,為陳水木先生所收藏,原為新港西社鍾姓家族所有。
此雙草鞋是用稻草編成的鞋,長度25公分,寬度10公分。主要用在出外打獵捕魚,過溪走山路時用,可以止滑。
草鞋的編織材料可以用各種材料,通常
泰雅紋面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71
Id:
509271
Title:
泰雅紋面
Description:
此圖為巫師替泰雅族少女紋面的過程。紋面的習慣也許在各個族群皆有,但並不是每個族群都有紋面的規定與習俗,對泰雅族來說,紋面可說是一個象徵性的代表。其一,紋面代表著成年的象徵,象徵著族人跨越成年的界線
工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5
Id:
268325
Title:
工廠
Description:
〈工廠〉以晴朗的藍天白雲為背景,在淡紫藍色遠山的襯托下,綠樹竹林環伺的農家院落和前景寬廣的灌溉用埤塘,共同營造出一幅恬靜的臺灣鄉野景緻。
邱創乾(1900–1973)所繪製的焦點落在略靠左側的大
屯山觀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553
Id:
164553
Title:
屯山觀潮
Description:
首唱 屯山觀潮
左詞宗林義德選
右詞宗楊靜淵
右五左十二 黃得時
極目斜陽外。登臨客兩三。神州青一髮。鯤島綠千嵐。拍岸濤翻雪。連天海盪藍。分潮關渡上。八景此山探。
屯山應即大屯山,位於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72
Id:
271772
Title:
陳天乞代表作品:萬仙陣-准提道人
Description:
陳天乞代表作品:萬仙陣-准提道人
此人物於廟內虎爿數出來第一框、第二格,是作品中之插曲。其人物位於作品左半部,一旁乘青毛獅者為文殊廣法天尊。人物頭戴毘盧帽、身著袈裟,全身共十八臂,此人物為準提道
無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8
Id:
595788
Title:
無題
Description:
法國石雕家羅伯‧皮爾瑞斯提格(Robert Pierrestiger)在石雕創作上師從法布朗庫西,其石雕作品以抽象造型為主,並具有光滑而細緻的質感。此作品〈無題〉造型渾厚、圓融、線條流暢、線條優美
協天宮匾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71
Id:
509571
Title:
協天宮匾額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1950年代,此建築為座落於玉里鎮上的協天宮,興建於1876年(清光緒2年),《影像寫花蓮》書中提到為飛虎軍提都吳光亮所建,主要奉祀關聖帝君。1881年(光緒7年)擴建,並且塑像奉祀。
農忙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7
Id:
267677
Title:
農忙時
Description:
〈農忙時〉是一幅以田野風光為主題的寫生風景畫,描繪鄉間農忙時,頭戴斗笠的農人採收作物與整理田地的景象,畫面視野遼闊。
邱創乾(1900–1973)運用畫筆勾勒出遠處的紅瓦古厝與綿延的山脈,在藍紫
楊春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8
Id:
283588
Title:
楊春森
Description:
楊春森出生於金門縣,七歲時因家庭變故隨著家人遷台。少年時期的美術課總是最佳表現,大學時因學習立體雕塑,與繪畫完全不同,特別需要思考透視邏輯性。此期間在北藝大張子隆教授工作室擔任兩年助手,教授對作品高度
風靡全台的莎韻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8
Id:
514498
Title:
風靡全台的莎韻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6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2
Id:
55995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照,居民在其中休憩,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為社區住民休憩及集會場所,自活動中心建
〔广棼〕米摔壁無敆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9
Id:
296349
Title:
〔广棼〕米摔壁無敆涉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广
海濤劇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7883
Id:
237883
Title:
海濤劇團
Description:
馬祖居民為來自福州的移民,為捕獲閩江口的豐饒漁產而落腳在馬祖列島,福州地區盛行的福州戲,也是馬祖人最感興趣的戲劇。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38年(1
Muses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27
Id:
286027
Title:
Muses
Description:
〈Muses〉是希臘神話中主司藝術、科學與歷史的九位文藝女神的總稱。藉由女神充滿智慧、優雅與高尚的形象,來詮釋藝術在地的輪廓與內涵。作品〈Muses〉將緊鄰大海背對著花蓮的土地,寧靜、無懼的面向未知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74
Id:
210974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55:廳立札幌中學校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55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廳立札幌中學校」,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SAPPORO MIDDLE S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4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9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