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廣福宮
「西螺廣福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西螺廣福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719000002/290278e34edeb6664fdfe7618f8133c309d397ac.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據清文獻《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廣福宮在街南。 中座合左右廊共七間。前座祀聖母、後座祀觀音。 乾隆二十五年本堡紳董捐建,同治十三年職員廖振 元等捐修。」具體載明該宮於乾隆25 年(1760 年)創建,並敘述其規模。故以現存文獻所載 「…乾隆二十五年本堡紳董捐建…」即清乾隆廿五年(1760年)為西螺廣福宮創建年代。
第一次整建重修時期:.
清嘉慶十七年 (1811),由福建省延建汀紹道 李華封暢議,原建築規模不敷使用遂擴建為二進,使廟宇更加廣大莊嚴;早期民生不易,廣福宮能擴展規模,仍靠主神天上聖母老大媽神威庇佑方能成事。
第二次整建重修時期:
清同治十年(1871 年)臺灣遭逢強震,廣福宮建築因震害傾圮毀壞,由五品銜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擔任主事,主持本次大規模整建重修,除了整建前後殿,並於龍虎兩側增設廂房,同治十三年(1874 年)完成重興。
目前廟內保留的兩方古匾,「英靈保赤」與「慈雲廣佈」 匾,匾同署名「街庄主首事仝 眾弟子等立」,表述當時街庄信徒共同捐建廟宇,衷心祈求媽祖護佑生靈,亦可看出信仰圈已不僅於西螺街,包括道周遭的“庄”。此外,現存於廣福宮內清光緒元年(1875 年)的「西螺廣福宮天上聖母」石香爐 ,為臺灣現存清時期最大石香爐,其他如牌記、神轎等,亦可見其完工及購置供器等歷史。
第三次整建重修時期:
日治時期昭和 11 年(1936 年),廣福宮正董事詹福壽、陳利水、林朝魁等數位眾首事共同發起勸捐 整修,預算逾三萬圓,向臺南州提出「改築許可申請 書」並經認可,歷經三載至昭和 13 年(1938 年) 廟宇整建完竣,為面闊五開間,前殿(三川殿)、中 殿(正殿)、後殿三進,左右廂房之格局,龍邊左廂房前並設有盧亭。
此次昭和 11 年重興與前次修建已逾六十三年,亦留下「廣福宮重建牌記」兩方石碑,分別嵌於三川殿小港間龍虎牆堵上以見證歷史;特別的是其中兩殿使用十根臺灣檜木柱,大木、小木雕刻、彩繪、剪黏等更是禮聘國寶級匠司前來施作,奠定廣福宮為臺灣民間藝術殿堂之一。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新街路3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648385214958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7972279083309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8-06-25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雲林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0719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8-06-25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雲林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80719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788 。
name
西螺廣福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據清文獻《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廣福宮在街南。 中座合左右廊共七間。前座祀聖母、後座祀觀音。 乾隆二十五年本堡紳董捐建,同治十三年職員廖振 元等捐修。」具體載明該宮於乾隆25 年(1760 年)創建,並敘述其規模。故以現存文獻所載 「…乾隆二十五年本堡紳董捐建…」即清乾隆廿五年(1760年)為西螺廣福宮創建年代。 第一次整建重修時期:. 清嘉慶十七年 (1811),由福建省延建汀紹道 李華封暢議,原建築規模不敷使用遂擴建為二進,使廟宇更加廣大莊嚴;早期民生不易,廣福宮能擴展規模,仍靠主神天上聖母老大媽神威庇佑方能成事。 第二次整建重修時期: 清同治十年(1871 年)臺灣遭逢強震,廣福宮建築因震害傾圮毀壞,由五品銜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擔任主事,主持本次大規模整建重修,除了整建前後殿,並於龍虎兩側增設廂房,同治十三年(1874 年)完成重興。 目前廟內保留的兩方古匾,「英靈保赤」與「慈雲廣佈」 匾,匾同署名「街庄主首事仝 眾弟子等立」,表述當時街庄信徒共同捐建廟宇,衷心祈求媽祖護佑生靈,亦可看出信仰圈已不僅於西螺街,包括道周遭的“庄”。此外,現存於廣福宮內清光緒元年(1875 年)的「西螺廣福宮天上聖母」石香爐 ,為臺灣現存清時期最大石香爐,其他如牌記、神轎等,亦可見其完工及購置供器等歷史。 第三次整建重修時期: 日治時期昭和 11 年(1936 年),廣福宮正董事詹福壽、陳利水、林朝魁等數位眾首事共同發起勸捐 整修,預算逾三萬圓,向臺南州提出「改築許可申請 書」並經認可,歷經三載至昭和 13 年(1938 年) 廟宇整建完竣,為面闊五開間,前殿(三川殿)、中 殿(正殿)、後殿三進,左右廂房之格局,龍邊左廂房前並設有盧亭。 此次昭和 11 年重興與前次修建已逾六十三年,亦留下「廣福宮重建牌記」兩方石碑,分別嵌於三川殿小港間龍虎牆堵上以見證歷史;特別的是其中兩殿使用十根臺灣檜木柱,大木、小木雕刻、彩繪、剪黏等更是禮聘國寶級匠司前來施作,奠定廣福宮為臺灣民間藝術殿堂之一。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新街路32號
longitude
120.46483852149584
latitude
23.79722790833097
registerDateValue
2018-06-25
headCityName
雲林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8-06-25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雲林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80719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788
「西螺廣福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白米甕砲台
name:
白米甕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6/1fd88c
intro: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左翼最前端,視野遼闊,基隆港外全景一覽無遺,基隆嶼便在砲台東北側不遠處,為監控基隆港口海域最佳的軍事戰略位置,負責基隆港外港海域防禦,防止企圖接近港口的敵艦靠近。
砲台歷史最早可追
type:
1.1
郭宗嘏墓
name:
郭宗嘏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515000001/dae14a
intro:
郭宗嘏墓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山坡上,墓主為清代漢移民墾拓北臺灣的重要影響人物郭宗嘏,其父郭光天是來自福建漳州的墾民,於雍正六年(1728)率眾來臺灣開墾,開墾面積逐漸擴大並成為臺灣北部之大地主,乾隆
type:
1.1
name: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10/1e3eec
intro: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為日據時期「建成尋常小學校」,當年學童多為日人子弟,整體平面建築為ㄩ字形,內側設拱廊圍繞操場,為當時常見的小學配置方式。光復初期充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廳舍後,長期成為市民心中重要的地標。
type:
1.1
北埔慈天宮
name:
北埔慈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5/e68061
intro:
臺灣在17世紀中葉開始有大量的漢人進入墾殖。自漢人入墾後,步步向內陸丘陵及山區前進,至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後,竹塹城東南的北埔、峨眉與寶山三鄉仍為原住民所居。顧名思義,北埔與南埔對應,意
type:
1.1
虛江嘯臥碣群
name:
虛江嘯臥碣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10/4e7034
intro:
虛江嘯臥碣群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古城村舊金城南磐山南側,附近即為著名的「文臺寶塔」。由於虛江嘯臥碣群並非有計畫的建築物,而是明清各朝的文人雅士摩崖勒石所形成的石碣群,所以各方題字錯落,所題的年代也不一致。
type:
1.1
二水驛站
name:
二水驛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201000002/dfa1de
intro:
日明治28年(1895年)日人治臺以後,積極建立統治所需之基礎公共設施,交通建設即為當時被優先進行重要施政項目,日明治41年(1908年)縱質鐵路全線通車,使臺灣西部各主要城鎮得以連成一氣。
type:
1.1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name: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3/df5abc
intro:
市定古蹟「龍安坡黃宅濂讓居」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七十六巷四號,龍安坡為清代台北盆地東邊近山地區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移民所開墾之地,黃氏先人於清乾隆年間來台(西元一七四0年),初先墾居淡水蕃薯寮,後再遷居
type:
1.1
原水交社宿舍群
name:
原水交社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603000002/477be4
intro:
水交社緣起莊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如水;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居所或重要機關、設施,即設於俗稱「桶盤淺」周邊,可能因其中的「水交社」較知名,後來竟成為整個地區的稱謂。戰後由空
type:
1.1
新埔上枋寮劉宅
name:
新埔上枋寮劉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7/d165e9
intro:
新埔上枋寮劉宅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上寮里二百三十八號,興建於1781年(乾隆46年),於1985年(民國74年)指定為縣定古蹟。
1755年(乾隆20年),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之妻詹氏攜其三子劉延轉、劉延
type:
1.1
原南國運送店
name:
原南國運送店
intro:
相關文獻推測,北興街35號可能為日治時期所建,最早命名為「南國運送店」,爾後改名為「丸嘉運送店」,是當時運輸同業組合裡一家名為「南國公司」的運送店。
從「嘉義合同運送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工商登記資料
type:
1.2
address:
北興街35號
新莊慈祐宮
name:
新莊慈祐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418000001/179061
intro:
新莊地區約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有諸羅縣知事宋永清發給陳賴章墾號請墾淡水大佳臘荒埔的告示,開墾範圍包括臺北平原大部分,其中亦有新莊地區,此告示即為文字記載之最早從事新莊墾拓的漢人墾戶,康熙四十九年
type:
1.1
婦聯總會
name:
婦聯總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901000001/71798f
intro:
一,為使建於日據時期之官方建築,所在位置先後設有登瀛書院(清季台北最大書院)、淡水館(日據後易名,充為日本官民俱樂部)、陸軍偕行社。
二、「婦聯總會」之名稱更迭為:中華民國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婦聯總
type:
1.1
魚藤坪斷橋
name:
魚藤坪斷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1125000001/99a38c
intro:
「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位於三義鄉龍騰村,為臺鐵舊山線鐵路最早的鐵路橋樑之一,興建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1月30日。「魚藤坪」是三義鄉龍騰村舊名,相傳先民開墾當地時,在山區廣植魚藤,因而得
type:
1.1
新莊文昌祠
name:
新莊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6/3216c3
intro:
新莊文昌帝君本供奉在慈祐宮做為配祀之神,嘉慶十八年(1813年)因慈祐宮年久傾頹,由時任知縣的曹汝霖發起興修,翌年完工後因尚有餘款,便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廟,始將文昌帝君獨立奉祀。光緒元年(1875年
type:
1.1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
name: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1000003/5b1147
intro:
林開泰生於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為林維朝之子,林維朝是清末日治初期,於嘉義新港頗具聲望的地方領導人物,人稱他為前清「秀才」。林開泰於1916年(大正五年)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同年7月取得
type:
1.1
勝興火車站
name:
勝興火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16000001/2124a1
intro:
「勝興火車站」坐落於苗栗縣三義鄉三叉段,是臺灣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三義到豐原路段之間的車站。「勝興火車站」前身是「十六份信號場」,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設立於十六份聚落。
臺灣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
type:
1.1
陳顯墓
name:
陳顯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7/d720ec
intro:
陳顯,字光顯,號南海,金門陳坑人(今夏興人),明洪武五年(1372年)登科經魁,里人頌為「開科第一」。官知州,後調直隸北平州,燕王知陳顯為廉幹之才,欲倚託重任,但得知燕王心有異志後,於對奕之際,勸諫之
type:
1.1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name: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014000003/a52a32
intro: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創立於一九二七年,原為日本基督教聖公會教堂,稱為大正町教會,供當時住在大正街一帶日本人教徒禮拜之用。
type:
1.1
摘星山莊
name:
摘星山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1204000001/1273df
intro:
位於臺中市潭子區潭富路2段的摘星山莊,由清昭勇將軍林其中於清同治10年(1871)起建,至光緒5年(1879)完工,是一座兩進多護龍的合院式傳統民居建築。
林其中,字樂卿,號在矣,生於道光12年(1
type:
1.1
青嶼前甲張氏宗祠
name:
青嶼前甲張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226000002/64effb
intro:
張氏入閩於宋仁宗二十年(1953),由張盈公始居於福州洪塘鄉,歷經數代繁衍,至均正公遂定居青嶼,為目前青嶼大宗宗祠始祖(第一世)。後歷經多代繁衍至清末,由第四世復保字益端之後人,念先祖之創業維艱,人丁
type:
1.1
name:
左營區義民巷145號鳳山縣城城牆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7000009/4957a7
intro:
1825年鳳山縣舊城由土城改建為石城,龜山圍入城中,共計約2594公尺。為台灣第一石城。1985年鳳山縣舊城北門(含鎮福社、拱辰井)、東門、南門經內政部指定為台閩第一級古蹟(國定古蹟)。後城牆陸續發現
type:
1.1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name: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0/a054b7
intro:
臺灣府城在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二五年)築造木柵城時,南門段的範圍為:木柵由大東門往南圍築,內包山川壇後,折向東南,設一座小南門,再轉正南,到了府學文廟前,則設大南門,又向西逆行,到了下林仔轉往北方,直
type:
1.1
清真寺
name:
清真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1/89ec03
intro:
市定古蹟「清真寺」位於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六十二號,該建築始建於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為近代台灣最早的回教建築。當時由於我國與世界回教國家外交往來頻繁,國內回教徒期盼殷切,由外交部長葉公超先生
type:
1.1
name:
原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臺南工場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1117000001/c85595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芝山岩惠濟宮
name:
芝山岩惠濟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1/3e70cf
intro:
芝山岩惠濟宮,位於士林區至誠路一段326巷26號,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廟始建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於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竣工。其後經歷嘉慶十六年〈西元一八一一年〉、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
type:
1.1
邱良功古厝
name:
邱良功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906000001/316fd5
intro:
邱良功,字玉韞,號琢齋,後浦人。生於乾隆34年(1769),卒於嘉慶22年(1817)。其父邱志仁於邱良功出生後35天去世,故由母親許氏獨立撫養成人。自乾隆56年(1791)始任金門鎮標右營右哨補伍一
type:
1.1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戴炎輝寓所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戴炎輝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112000001/0b42ba
intro:
1.戴炎輝為臺灣近代著名法學教授,曾任司法院院長、司法院大法官。由戴炎輝主持整理工作及命名的淡新檔案,為唯一現存的清代臺灣府縣檔案,該檔案為研究清代臺灣行政、司法、社會的第一手史料,極具學術價值。
2
type:
1.1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name: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103000001/017205
intro: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為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目前橋樑之橋墩與鋼樑完工於西元1931年3月16日。
西元1927年展開南北兩段縱貫體路雙軌化工程,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即為此時期臺南高雄間鐵路雙線化工程。
type:
1.1
芝山岩隘門
name:
芝山岩隘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2/e7893d
intro:
芝山岩隘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326巷26號(惠濟宮)的西側,約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
在傳統聚落中,為了防備民變或械鬥的侵擾,防禦土匪或盜賊的劫掠,常在村落或市街的險要處,設置如
type:
1.1
舊鼓山國小
name:
舊鼓山國小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8/480bf6
intro:
舊鼓山國小原為日治時期的蕃薯藔尋常高等小學校。小學校是專供通日語的學童(幾乎為日籍學童)就讀,學習科目與日本本土一般的尋常小學校完全相同。臺灣推行小學校教育體制始於明治31年(1898)7月28日臺灣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4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5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